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编研工作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编研成果的优劣决定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提升档案编研成果的品质对医院的发展以及社会化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医院档案编研的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尝试对医院档案编研成果品质提升的途径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医院档案编研;现状;原因;提升
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是一个挖掘、整理和利用档案的过程,是以室藏档案为主要编辑和研究对象,以满足医院和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为主要目的,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挑选、编辑,深入细致地研究档案内容,将静态档案资源转化为动态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提供科学完整、优质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院档案编研的现状
(一)档案研究成果少。以目前各医院的编研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评审材料汇编、大事记等方面,选题基本千篇一律,载体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是对于反映医疗机构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难以体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真正意义。
(二)档案人才缺乏。总的来看,医院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档案编研工作滞后。虽然医院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接受了与之岗位相适应的档案专业理论学习,但大部分只是偏重于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而参加档案编研系统化业务培训的少之又少,档案编研工作专业人才欠缺,工作思路狭窄,档案编研工作开展不理想,不能满足医院对档案成果利用的需求。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尚未完成室藏档案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在编研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大量的纸质档案中搜寻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将其录入电脑进行编辑、校对,效率低,速度慢,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对档案编研工作认识不足。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编研工作是被忽视的一环,上至医院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收集、整理档案。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从领导层来说,对档案编研工作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要求,以及必要的支持;从具体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来说,由于非科班出身,加之档案管理方面知识缺乏,以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做法,有的根本不清楚还有档案编研工作一说,只是按部就班地整理档案。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相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纳入主流,管理水平、人员配置等方面与医院主业没有可比性,因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高,档案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学历参层不齐,档案专业出身的很少,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足,没有能力开展相关的编研工作。
(三)档案管理人员分担事务性工作多。在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机构设置中,档案室往往隶属于信息化部门或者是办公室,使得其工作范围不仅仅限于档案管理,还分担了很多事务性工作,有时候甚至本末倒置,完成最基础的档案整理工作也仅仅是应付,没有精力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
(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医院历史的收集整理者,而非创造者,这就使得其工作充满被动性,除了整理档案,就是机械地应付上级要求报送的材料和一项项事务性工作,参与档案编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五)参与档案编研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少。由于医院临床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导致一线医务人员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外,大部分医院属于差额拨款或者是自负盈亏,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运营,在档案编研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三、对提升档案编研品质途径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和编研工作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用于应付上级检查的一般性编研成果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提升医院编研成果品质日渐重要,笔者尝试从以下两个角度提出编研成果品质提升的途径。
(一)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长期以来,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编研只满足于一般性编研,并没有考虑到编研成果也能促进两个效益发展的问题。新的形势下,对档案编研的认识必须从平面思维中走出来,将编研成果面向社会,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拓宽编研角度,使编研成果不但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重要的是提供社会化服务。1.提高认识。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认识的转变,首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一是医院领导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将档案编研工作作为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肯定,将档案编研工作目标全面、有步骤地实施下去。二是档案管理部门对部门工作合理分工,充分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减少事务性工作的分派,保证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及精力。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做好职业规划和工作计划,将档案编研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及时捕捉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选材信息,使档案编研更好地为医院两个效益服务。2.突出专业性。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就是要突破传统编研只重于文件资料研究的局限性,多放眼临床一线工作实际,突出医院档案的专业性,挖掘专业病历档案的价值,更多地提供社会化服务,因而紧扣医疗主题,将病历档案研究作为编研重点,以专业或时段进行划分,找准档案编研与医院工作的结合点,将特色项目技术或成果编撰发布,使其对医院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档案编研涉及到个案病例及医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与患者密不可分,遇到此种情况,尤其要注意严守患者秘密,回避患者隐私,避免发生侵权行为。3.加强档案编研人才队伍建设。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信息再加工、再创作的技术性工作,编研成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编研人员决定的,只有转变档案不产生效益的传统思想观念,一方面加强档案编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档案编研人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档案编研人才队伍范围,将部分医学专家纳入档案编研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编研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编研水平,提升档案编研成果的品质。4.围绕医院的实际工作需要。传统的档案编研方式下,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少参与医院各项活动,往往是利用室藏档案闭门造车,花费大量的精力整理出来的成果,往往脱离实际,跟不上医院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一方面,不能脱离医院的中心任务闭门造车,应该多参与医院重大活动,及时了解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增强档案编研工作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广泛与医务人员交流,了解临床科室工作职责范围,熟悉医疗业务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在确定档案编研选题时,掌握医务人员利用需求,确保编研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实际工作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二)从单元化走向多元化。1.利用范围多元化。目前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通用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室藏资料进行研究,极少有向外拓展资源的情况发生,思维的开放性不足,利用过程中就凸显出室藏资源缺乏的情况。未来在档案的编研工作中,不仅要自力更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尽可能拓展外部资源的收集、整理,从而对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2.编研手段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办公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如火如荼,相比较而言,医院的档案数字化建设较为滞后,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者,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也要考虑医院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突破手工文件汇编和纸质档案的形式限制,运用多样化的档案编研手段,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档案编研,将多种档案编研形式充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档案编研工作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3.成果利用多元化。在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环节,借助网络技术,将编研成果在医院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推广,比单纯的纸质利用要经济实惠,而且在扩大医院知名度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毛红,胡南安,彭宏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浅探[J].湖北档案,2004(8).
[2]王夕敏.转变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思维的点滴思考[J].黑河学刊,2015(5):126.
[3]张红.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之我见[J].档案管理,2012(1):95-96.
[4]李理.試谈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编研工作[J].兰台内外,2015(6):62.
[5]刘军,张琦,唐云梦.浅谈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J].医院档案,2012(12):127.
[6]王芳.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新思路[J].中国保健营养,2010(5).
[7]林娟.略论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和解决途径[J].办公室业务,2013(5):49.
【关键词】医院档案编研;现状;原因;提升
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是一个挖掘、整理和利用档案的过程,是以室藏档案为主要编辑和研究对象,以满足医院和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为主要目的,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挑选、编辑,深入细致地研究档案内容,将静态档案资源转化为动态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提供科学完整、优质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院档案编研的现状
(一)档案研究成果少。以目前各医院的编研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作制度、工作职责、评审材料汇编、大事记等方面,选题基本千篇一律,载体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是对于反映医疗机构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难以体现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真正意义。
(二)档案人才缺乏。总的来看,医院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档案编研工作滞后。虽然医院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接受了与之岗位相适应的档案专业理论学习,但大部分只是偏重于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而参加档案编研系统化业务培训的少之又少,档案编研工作专业人才欠缺,工作思路狭窄,档案编研工作开展不理想,不能满足医院对档案成果利用的需求。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尚未完成室藏档案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员在编研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大量的纸质档案中搜寻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将其录入电脑进行编辑、校对,效率低,速度慢,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对档案编研工作认识不足。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编研工作是被忽视的一环,上至医院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收集、整理档案。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从领导层来说,对档案编研工作缺乏相应的规划和要求,以及必要的支持;从具体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来说,由于非科班出身,加之档案管理方面知识缺乏,以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做法,有的根本不清楚还有档案编研工作一说,只是按部就班地整理档案。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相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纳入主流,管理水平、人员配置等方面与医院主业没有可比性,因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高,档案管理人员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学历参层不齐,档案专业出身的很少,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足,没有能力开展相关的编研工作。
(三)档案管理人员分担事务性工作多。在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机构设置中,档案室往往隶属于信息化部门或者是办公室,使得其工作范围不仅仅限于档案管理,还分担了很多事务性工作,有时候甚至本末倒置,完成最基础的档案整理工作也仅仅是应付,没有精力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
(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医院历史的收集整理者,而非创造者,这就使得其工作充满被动性,除了整理档案,就是机械地应付上级要求报送的材料和一项项事务性工作,参与档案编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五)参与档案编研工作的一线医务人员少。由于医院临床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导致一线医务人员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外,大部分医院属于差额拨款或者是自负盈亏,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运营,在档案编研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三、对提升档案编研品质途径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的档案管理和编研工作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用于应付上级检查的一般性编研成果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提升医院编研成果品质日渐重要,笔者尝试从以下两个角度提出编研成果品质提升的途径。
(一)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长期以来,在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编研只满足于一般性编研,并没有考虑到编研成果也能促进两个效益发展的问题。新的形势下,对档案编研的认识必须从平面思维中走出来,将编研成果面向社会,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拓宽编研角度,使编研成果不但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重要的是提供社会化服务。1.提高认识。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认识的转变,首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一是医院领导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将档案编研工作作为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肯定,将档案编研工作目标全面、有步骤地实施下去。二是档案管理部门对部门工作合理分工,充分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减少事务性工作的分派,保证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及精力。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做好职业规划和工作计划,将档案编研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及时捕捉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选材信息,使档案编研更好地为医院两个效益服务。2.突出专业性。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就是要突破传统编研只重于文件资料研究的局限性,多放眼临床一线工作实际,突出医院档案的专业性,挖掘专业病历档案的价值,更多地提供社会化服务,因而紧扣医疗主题,将病历档案研究作为编研重点,以专业或时段进行划分,找准档案编研与医院工作的结合点,将特色项目技术或成果编撰发布,使其对医院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档案编研涉及到个案病例及医学研究成果时,往往与患者密不可分,遇到此种情况,尤其要注意严守患者秘密,回避患者隐私,避免发生侵权行为。3.加强档案编研人才队伍建设。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信息再加工、再创作的技术性工作,编研成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编研人员决定的,只有转变档案不产生效益的传统思想观念,一方面加强档案编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档案编研人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档案编研人才队伍范围,将部分医学专家纳入档案编研队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编研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编研水平,提升档案编研成果的品质。4.围绕医院的实际工作需要。传统的档案编研方式下,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少参与医院各项活动,往往是利用室藏档案闭门造车,花费大量的精力整理出来的成果,往往脱离实际,跟不上医院发展的要求。新形势下,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一方面,不能脱离医院的中心任务闭门造车,应该多参与医院重大活动,及时了解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增强档案编研工作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临床一线,广泛与医务人员交流,了解临床科室工作职责范围,熟悉医疗业务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在确定档案编研选题时,掌握医务人员利用需求,确保编研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实际工作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二)从单元化走向多元化。1.利用范围多元化。目前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通用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室藏资料进行研究,极少有向外拓展资源的情况发生,思维的开放性不足,利用过程中就凸显出室藏资源缺乏的情况。未来在档案的编研工作中,不仅要自力更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尽可能拓展外部资源的收集、整理,从而对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2.编研手段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办公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如火如荼,相比较而言,医院的档案数字化建设较为滞后,作为医院的档案管理者,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也要考虑医院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突破手工文件汇编和纸质档案的形式限制,运用多样化的档案编研手段,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档案编研,将多种档案编研形式充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档案编研工作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一新。3.成果利用多元化。在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环节,借助网络技术,将编研成果在医院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推广,比单纯的纸质利用要经济实惠,而且在扩大医院知名度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毛红,胡南安,彭宏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浅探[J].湖北档案,2004(8).
[2]王夕敏.转变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思维的点滴思考[J].黑河学刊,2015(5):126.
[3]张红.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之我见[J].档案管理,2012(1):95-96.
[4]李理.試谈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编研工作[J].兰台内外,2015(6):62.
[5]刘军,张琦,唐云梦.浅谈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J].医院档案,2012(12):127.
[6]王芳.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新思路[J].中国保健营养,2010(5).
[7]林娟.略论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和解决途径[J].办公室业务,201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