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像盛夏里的一场大雨,在我们还未来得及撑伞时就扑面而来。”刘慈欣在克拉克奖颁奖典礼上如是说。窃以为,未来除了无法预料,更多的是一种“果然”。
  “果然”带有哲学思辨意味,带有“原来是这样、竟然如此”的慨叹,又有终究会是这样且早可预料的释然。如此看来,“自然”“必然”就与“果然”略有不同了。想起王千在回忆汪曾祺与其长子汪朗一文中的一句话:“家风如此,文风自然。”这里的“自然”便有一种笃定的必然,没有曲折。是顺流直下的。与“果然”大相径庭。
  “果然”更多了某种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爆发的意味。抗日战争时期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燃烧炽烈之际,故言:民族气概尚存的中国果然没有被打败。这时若换用“自然”“必然”皆是讲得通、有意蕴的,都能将民族士气与斗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是再推敲斟酌,“果然”终是少了一份决然。而多了一份历经千辛万难终于不负众望的荡气回肠和慰藉。这和中国人的抗战是很相像的,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斗争后,才换得和平稳定的生活,唯有“果然”不深不浅、恰到好处。
  海明威在其作品《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了英国牧师约翰的一段布道词:“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呜,丧钟为你而呜。”而在抗战中,为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牺牲的烈士担得起“碧血千秋”一词。也正是他们让胜利从无可预期变成了“果然”。西南联大在昆明时,日军天天都来轰炸,企图在精神上将其时最光芒灿烂的一批文人击溃。而这些文人既有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狷狂不驯,又有着不坠青云之志、兼济天下苍生的热忱。还有着“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包容并蓄,正是这样的风骨成就了泱泱大国文化永存的“果然”。
  于丹在北大谈戏曲时被轰下讲台是“果然”的。饱读诗书的于丹自是不缺人文情怀的,只是在巨大商机的利诱下,于丹少了一点理智。在一批老昆曲艺术家面前。于丹能有那份才学与积淀将其打动吗?答案自是否定的。
  可喜的是,尚有无数先哲供我们敬仰学习,也有不少有志之士正为时代的进步和民族士气的重建做着不懈努力。
  钱理群教授一面潜心学术,一面实践中学教育,发挥超人的理智和兼济天下的情怀。林毅夫走下世界银行副行长的职位,走进本科生的课堂。用自己的气度感染未来人才。还有一批回到中学做老师的清华博士,他们以布衣情怀投身教育事业。他们是学问大师、时代骄子,他们付出血汗甚至生命,让民族士气振兴、中华复兴成为未来人们口中的“果然”。
  振兴民族士气、时代精神,为“果然”蓄力,并非哲学议題。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空想,只要褪去世俗的物质观,保守本心,人人皆可为之。也只有如此,钱学森之问才能尽快得到解答。
  在未来的大雨来临之前,会有志士绵绵不绝地呼唤发问。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直至未来成为“果然”。
  指导老师点评:这是一篇特别注重思辨的文章。对“果然”“自然”“必然”的辨析,显示出不一般的思维能力——真敢扯出一个个相近概念数说广番,没有相当的思维品质,是断不敢这样处理的。
  引名家经典,说西南联大,谈到钱理群、林毅夫及清华博士,提及钱学森之问等,让“果然”内涵不断丰富,也使得议论不断推进,富有时代意义。再加上首尾之自然呼应,结语之与前文内容巧妙吻合,充分显示了小作者的思辨力和学习力。
  童玲/图
其他文献
在论坛上看到一篇帖子,作者是一名基层公务员,文章满篇都是对单位、对领导的牢骚和抱怨。奇怪的是,如此帖子居然还得到了不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心相惜。再随便点击一找,网上类似的颓废怨帖还不在少数。有人顶,有人跟,俨然一番大盖高楼的阵式。  自然,各行各业该有不同的声音。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业,肯定有人抱怨有人欣赏。近期,作风建设、反腐倡廉的组合拳一个比一个有力,不少公务员收人降了,要求高了,规矩严了,约
期刊
闲览看到一幅漫画,“男主角”正使劲地拍马……旁缀说明词:“看风使舵,拍马吹牛,也出人才。而且在历史上也是最红火的人才。”此言不虚。成功学为20世纪初发轫,而溜须拍马成为一门“显学”久矣!可谓源远流长,且凡有人群处,必有此“族”。  “溜须”“拍马”乃两个典故。自何而来?前者来自宋朝名相寇准,说名丁谓者受寇准提携,遂非常恭顺。一次吃工作餐时,寇准不小心胡须上沾上了饭粒,丁谓忙上前小心顺下.并将胡须梳
期刊
袁成兰大姐可谓是一个难得的全才、奇才,她的文学创作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体裁:杂文、戏剧、影视、小说、散文、诗歌等等,她还会书法、画画,可以说,能玩转文学艺术的十八般武艺,而且每样都玩出了成果,这在全国杂文界也是独树一帜的。  袁大姐的文学艺术成就可说的很多,我这里简单地讲一讲我读袁大姐杂文的感受。  我平时不太写杂文,但因为我编了二十多年的报纸副刊,对杂文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我觉得只有內心丰富
期刊
《左传·昭公七年》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正考父的人,他第一次被任命为上卿的时候,一直是弯着腰受命;第二次被任命为上卿时,是鞠着躬受命;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竟然俯身如弓受命。平时走路时,他总是低着头顺墙根小步快走。他这种行为举止,似乎有点反常不入流,但他这种谦虚谨慎、如履薄冰、低头做人的品格成为后人的榜样。  “美国之父”富兰克林在年轻气盛时,曾去拜访一位令他敬仰的前辈。在他
期刊
“眼色”一词。有不同的解释。一是指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以眼色传递信息;一是指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能力。有不知內情者在场,两个事先有某种约定或心有默契者。以眼色做阻止、提醒或指使等示意;恋爱关系尚未公开的情人以目传情,暗送秋波,作不为第三者知的情感交流;为达到某种目的却不便贸然明言,而以目试探,比如以色相为诱饵,引对方上钩的骗子;或钟情于对方但羞于表达爱意,而以眼神暗示对方的男女,等等,皆属前者。
期刊
仓库里,好几辆儿童车堆摞在一起,崭新如初却灰尘满布。女儿的喜新厌旧,我们的有求必应,一度造成浪费。偶尔翻出儿时的照片,父亲用旧自行车改制的儿童车,虽然仅有辘轳和支架,但我端坐其上,却笑得格外灿烂。  如今的“幸福生活”,可谓是逢旧必换、见好就买,但却全然没了昔日过“简朴生活”的意趣。  当年,用过的瓶瓶罐罐,全是宝贝。去打瓶酱油!母亲一声吩咐,随即递过来一支黑褐色酱油瓶;我连蹦带跳快去快回,将满满
期刊
招聘场。一份份制作精美的简歷,掀开看看,有表演获奖经历者,往往令人眼睛一亮。相亲场(涵盖非诚勿扰类电视相亲)。一个个精心妆点的人儿,“点将”之后,引吭而歌或翩翩起舞者,总能激起赞许的掌声  一向以含蓄、内敛,甚至拘谨呈现世界的国人,而今在巴黎卢浮宫、莫斯科红场……都让老外“刮目相看”了,“本色”献演的是中国大妈们,节目相同:广场舞。  审美之“道”不同,“表演奇迹”另当别论,不过,我们确乎真的进入
期刊
董其昌是明朝末年人。他自幼聪明过人。才气横溢。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一支生花妙笔。描绘锦绣文章,自谓“第一非我莫属”。不料红榜一出,竞列堂侄董原正之后。原来,阅卷官同时也是松江知府的衷贞吉,读董其昌的考卷时,文章无可挑剔,但字写得太臭,于是就给了他个第二名。这一下大伤董其昌的自尊,从此下苦功夫钻研书法,心慕手追,发奋临池,果然有了飞速长进。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进京赶考,以二甲第一名
期刊
唐代诗人贾岛《剑客》有名句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后世的文人骚客,常把历时长久的著书立说过程称为“十年磨一剑”。翻看吴建国先生的作品,从第一篇写于1997年的《“升官”与“长才”》到书成出版,已有22年之久,比两个十年还多,或可叫 “廿年磨一剑”。   二十年,司马迁写成了无韵之离骚《史记》,司马光推出了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居里夫人则拿了两次诺贝尔奖,马云从一个
期刊
在这个大千世界上,万事万物,什么东西是我的?  刚上小学时,有一次我把文具盒弄丢了。第二天上课前,老师举着一个文具盒问道:“这是谁的文具盒?谁的文具盒丢了?”  我一看,马上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我的文具盒,昨天放学时我忘记装在书包里了。”那时我才五岁多一点,我已清楚知道,我的文具盒是属于我的,我的书包是属于我的,我的玩具是属于我的。  后来长大了,参加工作了,第一次领到薪金时,我兴冲冲地把那一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