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浙西词派先驱曹溶的遗民心态——从曹溶拒试博学鸿儒谈起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西词派先驱曹溶被举荐博学鸿儒科考,但没参加考试。其原因有"丁忧未试"和"以病辞"的说法。真实原因是出于对清朝政治的清醒认识和恐惧心理,源于内心的故国情怀。这表现在他写给友人朱彝尊、潘耒、李天生的寄怀诗。曹溶的事例表明,清初贰臣内心存有遗民心态。
其他文献
中国比较文学学术话语是指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与表达形式。这种学术话语的形成和发展旨在从根本上打破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固有的西方中心主义。
余同友早期小说以写实笔法反映社会转型中乡野草根阶层物欲追逐中的命运轨迹,显露了新锐思想力度与艺术创造潜力。近期作品尝试荒诞派手法,以悲剧意识与视角切入当代社会小人
19世纪的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商业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美国人民带来了种种新面貌,打破了清教徒一贯推崇的节制性消费传统,使炫耀消费成为大城市的新特征,消费主义的萌芽
选取我国具代表性的11家商业银行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尚未对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从智慧教育的媒体观出发,梳理多种媒体资源观对教育的影响,在媒体资源环境下得出智慧学习空间的基本内涵.依据交互层次理论、SECI知识创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
宋金对峙时期的淮河,具有标注和见证南宋历史的意义。南宋诗人杨万里以金国贺正旦接伴使的特殊身份往来于江淮,写下了许多关于淮河及其两岸风物民情的诗篇。其中有些作品表达
方玮德的诗歌具有潇洒灵真的艺术特征,表现在锦瑟年华的青春主题、古朴雅致的抒情意象、轻扬飘逸的意境和轻巧灵活的现代格律。除诗歌创作外,方玮德也表达出对现代诗歌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