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中心与边界,扩展与限定
广义建筑学探讨的是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建筑。其实人们生活中的每天都会见到、进入、使用建筑,却很难对建筑进行精确的定义。为此也有使用类比的方法尝试对建筑进行描述的,例如洞穴、器皿、衣服等等,但每每只能关注到建筑的某一个侧面。
也许对于这个问题,相比西方通过关注、界定边界的方法来精确定义,采用东方的关注中心、向外发散的思维模式智慧更适合于此。也即:不去探讨其确定的边界,而是以建筑为中心向外发散,关联与其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地区、城市、文化、技艺、科技、政法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对建筑学科进行探讨、扩展的内容。这样,对于建筑的定义或探索就不会限于一个封闭的范围,而是“一沙一世界”,从建筑这一学科中能反映出自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别图示(自绘)
对于建筑学科进行扩展、延伸,以解决新的问题、指导新的实践,是广义建筑学理论的要旨。这个框架的内容也许还在不断变化、扩展中,随着世界的发展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呈现新的组织架构,但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会一直具有指导意义。这并不是讲所有知识简单地并置在一起,也不是求大求全、百科全书式的归纳概括,而是我们对自身状态、对行业发展、对学科发展进行再思考、再阐释,并发现新事物的起点和根据。
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原先栖身一隅,也许自觉其乐无穷;当进入这‘大千世界’,当更能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相当长时期以来,建筑师本身已经习惯地就建筑本身论建筑,并且每每限于个体建筑的设计……我们研究建筑,要从房间房屋——邻里——市鎮等等各种物质所构成的大小不一的空间中,看到人群,看到人的需要,觉察人们的思想、活动、喜怒哀乐的心里变化……”
常听说建筑师的圈子小,其实不然,建筑师只是众多职业中普通的一员。说这个圈子小,不如说这个圈子比较封闭。如书中说的,建筑师习惯就建筑本身论建筑,多有“自娱自乐”之嫌,而且还每每抱怨业主的要求限制了想象力的发挥。也许每个建筑师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乌托邦”,有一种指点江山、改造社会的情怀,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建筑师的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此前此后,很多因素都很容易左右建筑师的设计。在设计之前,要获取土地使用权、勘测、资金筹集、策划、拟定任务书等等,设计之后又会涉及拆迁、施工管理、项目验收、管理运营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建筑师所能决定的事情非常有限,而在自己的“建筑天地”中,建筑师往往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业主的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却有很强的“主宰意识”,这便是一再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来源。
了解人,并不是说精通繁复的人类学或是心理学,而是应当在实践中了解活生生的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地把自己置于人群中间,置入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而不是站在远处观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人。就像建筑师要把自己置于一个城市、一个建筑之中,而不是当做拿在在手中把玩的模型,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城市、体验一个建筑。
而且,由于建筑师自己是人,应当尊重自己人性的方方面面,并且深入地了解自己。就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既然无法像其它学科的实验一样大量重复,那么剖析自己、了解自己就是最好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建筑师一样是普通的人们群众,有大众一样的属于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需求、梦想,当建筑师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一味地站在高处,妄图用自己乌托邦式的理想改造社会、教育群众,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生存需要进行剖析、反省,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到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人性之所在,才能领悟大千世界的秘密。总之在“大千世界”中,建筑可以说只是非常细节非常小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为了社会的秩序尚有“卑宫室”的说法,而流传下来的或保存下来的古代纪念碑式的宏伟遗迹,却往往是骄奢淫逸的产物和见证。虽然艺术造诣高,但若将眼界扩展到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中,我们对此的评判标准往往就截然不同了。
设计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
这一段在讲述建筑师业务范围之前,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对比在于“全”和“专”。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匠,像米开朗琪罗、伯鲁乃列斯基、达芬奇等人,除了在建筑设计上有卓越的贡献外,在别的领域诸如绘画、雕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同样有杰出成就。而今天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即使在建筑设计中亦划分出住宅、商业、酒店、办公、医院、体育、剧院、博物馆等等各种类型,而建筑师处在各自的领域内,就有如《摩登时代》中工厂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的工人,虽然能够达到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然而所受到的限制更是显而易见。
实际上我们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概念:建筑专业处于技术与艺术交汇中的地位。但现实中,在普遍专业划分、精细化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师的这样的地位似乎显得有些尴尬:知识面看起来很宽广,然而没有深度和精确度;看起来是各相关专业的领导者、集成者,然而实际上在受到业主以及各个相关专业的制约;而且如书中所说,当今建筑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比过去要更多、更繁杂,那么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博,建筑师不得不对这些问题通盘考虑却往往顾此失彼。
我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提供“点子”,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解决一定的问题,对需求提供特定的解决方案。当然,这里的需求不仅仅是业主的需求,还有使用者的需求、周边邻里的需求、场所精神的需求甚至建筑师自我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的统筹、取舍。但不论如何,这些“点子”才是设计中最有价值的,而不是像工程师一样深入地掌握某一门技术,也不是像艺术家一样表达自己的观念或内心从而对观者有所影响。
我接触过从事建筑策划、咨询行业的人员,他们虽然并不参与方案的设计和制图,看起来他们构思过于抽象和虚泛,但我感觉到他们的思维强烈地影响着现实。表面看起来他们似乎更像在使用各种说服术对决策者施加影响,从各方搜寻列举出证据以支持他们的观点,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但从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他们提出的“点子”中,有很多具有价值的、统筹兼顾了各方面利益的好设计,并且,在很多状况下他们的工作对城市、对建筑的影响相比很多建筑师所做的要大得多。
参加一次学术会议,谈论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时,演讲者讲到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的问题时说,信息就是设计者的构思,BIM就是使用提交更改的方式,将设计者构思的这些“点子”集成在一起进行研究。虽然CAD技术也是有助于将构思集成表现出来的技术,但它接纳构思的仅限于形式方面的“点子”,而BIM技术可以说是旨在将所接纳的构思范畴从形式方面扩展到其它的各个方面,而其它的这些方面的构思往往起到比形式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方案的构思。只要打破专门化、分工化的思维限制,善于抓住这些“点子”,他们所集合出来的作品就能够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对人群有所影响的作品。
中心与边界,扩展与限定
广义建筑学探讨的是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建筑。其实人们生活中的每天都会见到、进入、使用建筑,却很难对建筑进行精确的定义。为此也有使用类比的方法尝试对建筑进行描述的,例如洞穴、器皿、衣服等等,但每每只能关注到建筑的某一个侧面。
也许对于这个问题,相比西方通过关注、界定边界的方法来精确定义,采用东方的关注中心、向外发散的思维模式智慧更适合于此。也即:不去探讨其确定的边界,而是以建筑为中心向外发散,关联与其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地区、城市、文化、技艺、科技、政法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对建筑学科进行探讨、扩展的内容。这样,对于建筑的定义或探索就不会限于一个封闭的范围,而是“一沙一世界”,从建筑这一学科中能反映出自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别图示(自绘)
对于建筑学科进行扩展、延伸,以解决新的问题、指导新的实践,是广义建筑学理论的要旨。这个框架的内容也许还在不断变化、扩展中,随着世界的发展也许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呈现新的组织架构,但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会一直具有指导意义。这并不是讲所有知识简单地并置在一起,也不是求大求全、百科全书式的归纳概括,而是我们对自身状态、对行业发展、对学科发展进行再思考、再阐释,并发现新事物的起点和根据。
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原先栖身一隅,也许自觉其乐无穷;当进入这‘大千世界’,当更能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相当长时期以来,建筑师本身已经习惯地就建筑本身论建筑,并且每每限于个体建筑的设计……我们研究建筑,要从房间房屋——邻里——市鎮等等各种物质所构成的大小不一的空间中,看到人群,看到人的需要,觉察人们的思想、活动、喜怒哀乐的心里变化……”
常听说建筑师的圈子小,其实不然,建筑师只是众多职业中普通的一员。说这个圈子小,不如说这个圈子比较封闭。如书中说的,建筑师习惯就建筑本身论建筑,多有“自娱自乐”之嫌,而且还每每抱怨业主的要求限制了想象力的发挥。也许每个建筑师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乌托邦”,有一种指点江山、改造社会的情怀,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建筑师的工作在整个建设活动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此前此后,很多因素都很容易左右建筑师的设计。在设计之前,要获取土地使用权、勘测、资金筹集、策划、拟定任务书等等,设计之后又会涉及拆迁、施工管理、项目验收、管理运营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建筑师所能决定的事情非常有限,而在自己的“建筑天地”中,建筑师往往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业主的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却有很强的“主宰意识”,这便是一再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来源。
了解人,并不是说精通繁复的人类学或是心理学,而是应当在实践中了解活生生的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地把自己置于人群中间,置入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而不是站在远处观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人。就像建筑师要把自己置于一个城市、一个建筑之中,而不是当做拿在在手中把玩的模型,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城市、体验一个建筑。
而且,由于建筑师自己是人,应当尊重自己人性的方方面面,并且深入地了解自己。就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既然无法像其它学科的实验一样大量重复,那么剖析自己、了解自己就是最好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建筑师一样是普通的人们群众,有大众一样的属于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需求、梦想,当建筑师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一味地站在高处,妄图用自己乌托邦式的理想改造社会、教育群众,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生存需要进行剖析、反省,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到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人性之所在,才能领悟大千世界的秘密。总之在“大千世界”中,建筑可以说只是非常细节非常小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为了社会的秩序尚有“卑宫室”的说法,而流传下来的或保存下来的古代纪念碑式的宏伟遗迹,却往往是骄奢淫逸的产物和见证。虽然艺术造诣高,但若将眼界扩展到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中,我们对此的评判标准往往就截然不同了。
设计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
这一段在讲述建筑师业务范围之前,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对比在于“全”和“专”。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匠,像米开朗琪罗、伯鲁乃列斯基、达芬奇等人,除了在建筑设计上有卓越的贡献外,在别的领域诸如绘画、雕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同样有杰出成就。而今天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致,即使在建筑设计中亦划分出住宅、商业、酒店、办公、医院、体育、剧院、博物馆等等各种类型,而建筑师处在各自的领域内,就有如《摩登时代》中工厂流水线上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的工人,虽然能够达到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然而所受到的限制更是显而易见。
实际上我们很早之前就有这样的概念:建筑专业处于技术与艺术交汇中的地位。但现实中,在普遍专业划分、精细化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师的这样的地位似乎显得有些尴尬:知识面看起来很宽广,然而没有深度和精确度;看起来是各相关专业的领导者、集成者,然而实际上在受到业主以及各个相关专业的制约;而且如书中所说,当今建筑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比过去要更多、更繁杂,那么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博,建筑师不得不对这些问题通盘考虑却往往顾此失彼。
我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提供“点子”,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解决一定的问题,对需求提供特定的解决方案。当然,这里的需求不仅仅是业主的需求,还有使用者的需求、周边邻里的需求、场所精神的需求甚至建筑师自我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的统筹、取舍。但不论如何,这些“点子”才是设计中最有价值的,而不是像工程师一样深入地掌握某一门技术,也不是像艺术家一样表达自己的观念或内心从而对观者有所影响。
我接触过从事建筑策划、咨询行业的人员,他们虽然并不参与方案的设计和制图,看起来他们构思过于抽象和虚泛,但我感觉到他们的思维强烈地影响着现实。表面看起来他们似乎更像在使用各种说服术对决策者施加影响,从各方搜寻列举出证据以支持他们的观点,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但从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他们提出的“点子”中,有很多具有价值的、统筹兼顾了各方面利益的好设计,并且,在很多状况下他们的工作对城市、对建筑的影响相比很多建筑师所做的要大得多。
参加一次学术会议,谈论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时,演讲者讲到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的问题时说,信息就是设计者的构思,BIM就是使用提交更改的方式,将设计者构思的这些“点子”集成在一起进行研究。虽然CAD技术也是有助于将构思集成表现出来的技术,但它接纳构思的仅限于形式方面的“点子”,而BIM技术可以说是旨在将所接纳的构思范畴从形式方面扩展到其它的各个方面,而其它的这些方面的构思往往起到比形式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方案的构思。只要打破专门化、分工化的思维限制,善于抓住这些“点子”,他们所集合出来的作品就能够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对人群有所影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