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诗歌语言凝练、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内涵丰富、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其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文章着重从学生的兴趣激发、如何指导学生反复精读古诗、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小学古诗文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古诗教学;兴趣激发;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12
一、兴趣激发
(1)在古诗文的学习方面,激发想象力是兴趣开发的第一步。丰富的想象力必定为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想象力的培养则依赖于教师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情景假设。如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流芳百世的名句。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风和剪刀有什么相似的呢?”有的学生说:“春风吹过,柳叶发出的声音就像被剪刀在修剪一样。”以学生的再造能力,引导学生更具体直接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与现实的交融。接着,学生的想象力被进一步激发,教师问:“大家猜猜是谁拿着剪刀呢?”“是春姑娘”“是春天的使者 ”“是风婆婆 ”“是春天的力量 ”……同一个意象在不同学生的想象力的作用下呈现出纷繁不同答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以独钓寒江的凄冷画面,同时配以舒缓的古筝轻音乐,营造与诗歌相符的学习情境。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情境中,随着悠扬的乐曲,反复诵读,让学生体验诗歌、音乐、绘画等不同艺术的完美结合,领悟诗歌中简短的文字所表达出的丰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3)情感的激发也是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如《春夜喜雨》一诗,可引发学生思考:当时杜甫为什么会因为一场春雨而喜?再将诗人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引入,诗人因陕西旱灾严重而来到四川成都,因自己种菜养花并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所以才以诗歌的形式对一场普通的春雨加以描述,继而流传千古。诗歌传递出真挚的感情,而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着这样的感情,在独特的意境中感同身受。学生身心可以受到良好的熏陶,其知识、能力、情感等可得到全面发展。
二 、精读诗文
(1)对诗文关键字句的精读。古诗文言简意赅,一些关键的字眼就是文章的精髓。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其中 “深”字的用意。“深”即是文章的核心,表达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以送行地的桃花潭水的深度与朋友之间的情感做类比,十分巧妙而且十分应景,同时将感情这一抽象事物具体化,给人以更加深刻的感受。
(2)杜绝“短平快”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在精读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自主体验,把单调的读、背古诗变成谈自身感受,听古诗背后的故事等,由此产生情感共鸣。精读不只是读字面的意思,更是要将诗歌读出色彩、音乐、画面,甚至是生动的故事和高尚的情感。由此可培养学生探索式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歌声与笑声。诵读在量的积累上,要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达到质的飞跃。随着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的提升,在古诗词的阅读量的积累上,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对古诗词的学习都应该提高重视。阅读量不仅仅包括同一首诗歌的反复诵读,也包括扩大诗歌阅读的广度。要循序渐进地增加,也应视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定,比如,低年级学生,基础较好的,可每周额外安排熟读背诵一首古诗,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则可以安排两周熟读一篇文章。高年级学生则视情况增加内容。有效指导,熟读成诵。但这种诵读不仅仅是要简单的会背诵,还要在背诵过程中,注重语调、韵律、节奏等,从而增加诗歌阅读的深度,达到质的飞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精髓。在充分领悟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营造诗情画意、诗意浓厚、如歌如韵的生动课堂,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三、创新教学模式
(1)对古诗词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同一类诗歌的特点进行把握。按照个人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传达出离别类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在课内学习了该类别的诗歌,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该类别的其他诗歌,将熟悉的诗歌与新学的诗歌相互结合,相互对照,找出不同之处。这样既加大了学生古诗词的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再细读杜甫的《春望》等,从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去探索诗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语文底蕴的积累需要这样长期地坚持,如此不仅大大增加了阅读量,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古诗的综合能力。
(2)开展古诗趣味学习小组,不定期安排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作。在古诗教学中,将古诗改写成现代白话文,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扩写要求学生对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要谙熟于心,同时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虽然古诗扩写、改写、续写在古诗文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在读写结合的具体内容上再进行创新,将会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如可以开展同题目扩写。比如,王安石的《梅花》与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同样是写梅花,虽然都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但因为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个人境遇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等,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主题和意境以及使用的手法也不相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的过程中,可以将两首诗融会贯通,甚至鼓励学生以充分的想象力以第一人称为叙述方式,将两位诗人对换所处环境进行对换,从而写出别有趣味的文章。
(3)开展古诗课外趣味小组,可将学生学习到的绘画、舞蹈、音乐等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学习中。如开设绘画小组,学生将学习到的古诗内容以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音乐小组将诗歌配以动听的乐曲进行朗诵,舞蹈小组则为不同的诗歌开展舞蹈的表演。各小組内部可以进行展示与评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进行比拼。通过多样的方式,为诗歌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四、结语
诗歌是华夏民族的精神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国度,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传承文明、研习诗歌。对诗歌教学的技巧进行探索,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场必须持续开展的课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开拓,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诗歌,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诗歌,循序渐进的积累,以趣味的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里快乐畅游,为他们未来站得更远、飞得更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海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2]陶煦飞.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版),2013(16):65.
[3]胡彦科.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J].华夏教师,2013(6).
关键词:小学教育;古诗教学;兴趣激发;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12
一、兴趣激发
(1)在古诗文的学习方面,激发想象力是兴趣开发的第一步。丰富的想象力必定为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想象力的培养则依赖于教师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情景假设。如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流芳百世的名句。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风和剪刀有什么相似的呢?”有的学生说:“春风吹过,柳叶发出的声音就像被剪刀在修剪一样。”以学生的再造能力,引导学生更具体直接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与现实的交融。接着,学生的想象力被进一步激发,教师问:“大家猜猜是谁拿着剪刀呢?”“是春姑娘”“是春天的使者 ”“是风婆婆 ”“是春天的力量 ”……同一个意象在不同学生的想象力的作用下呈现出纷繁不同答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教学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以独钓寒江的凄冷画面,同时配以舒缓的古筝轻音乐,营造与诗歌相符的学习情境。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情境中,随着悠扬的乐曲,反复诵读,让学生体验诗歌、音乐、绘画等不同艺术的完美结合,领悟诗歌中简短的文字所表达出的丰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3)情感的激发也是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如《春夜喜雨》一诗,可引发学生思考:当时杜甫为什么会因为一场春雨而喜?再将诗人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引入,诗人因陕西旱灾严重而来到四川成都,因自己种菜养花并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所以才以诗歌的形式对一场普通的春雨加以描述,继而流传千古。诗歌传递出真挚的感情,而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着这样的感情,在独特的意境中感同身受。学生身心可以受到良好的熏陶,其知识、能力、情感等可得到全面发展。
二 、精读诗文
(1)对诗文关键字句的精读。古诗文言简意赅,一些关键的字眼就是文章的精髓。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其中 “深”字的用意。“深”即是文章的核心,表达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以送行地的桃花潭水的深度与朋友之间的情感做类比,十分巧妙而且十分应景,同时将感情这一抽象事物具体化,给人以更加深刻的感受。
(2)杜绝“短平快”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在精读的过程中,激励学生自主体验,把单调的读、背古诗变成谈自身感受,听古诗背后的故事等,由此产生情感共鸣。精读不只是读字面的意思,更是要将诗歌读出色彩、音乐、画面,甚至是生动的故事和高尚的情感。由此可培养学生探索式的自主学习意识,让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歌声与笑声。诵读在量的积累上,要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达到质的飞跃。随着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的提升,在古诗词的阅读量的积累上,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身,对古诗词的学习都应该提高重视。阅读量不仅仅包括同一首诗歌的反复诵读,也包括扩大诗歌阅读的广度。要循序渐进地增加,也应视不同学生的情况来定,比如,低年级学生,基础较好的,可每周额外安排熟读背诵一首古诗,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则可以安排两周熟读一篇文章。高年级学生则视情况增加内容。有效指导,熟读成诵。但这种诵读不仅仅是要简单的会背诵,还要在背诵过程中,注重语调、韵律、节奏等,从而增加诗歌阅读的深度,达到质的飞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精髓。在充分领悟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营造诗情画意、诗意浓厚、如歌如韵的生动课堂,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三、创新教学模式
(1)对古诗词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同一类诗歌的特点进行把握。按照个人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传达出离别类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在课内学习了该类别的诗歌,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该类别的其他诗歌,将熟悉的诗歌与新学的诗歌相互结合,相互对照,找出不同之处。这样既加大了学生古诗词的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再细读杜甫的《春望》等,从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去探索诗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语文底蕴的积累需要这样长期地坚持,如此不仅大大增加了阅读量,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古诗的综合能力。
(2)开展古诗趣味学习小组,不定期安排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作。在古诗教学中,将古诗改写成现代白话文,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扩写要求学生对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要谙熟于心,同时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虽然古诗扩写、改写、续写在古诗文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在读写结合的具体内容上再进行创新,将会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如可以开展同题目扩写。比如,王安石的《梅花》与卢梅坡的《雪梅二首》。同样是写梅花,虽然都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但因为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个人境遇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等,两首诗的思想情感、主题和意境以及使用的手法也不相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扩写、续写的过程中,可以将两首诗融会贯通,甚至鼓励学生以充分的想象力以第一人称为叙述方式,将两位诗人对换所处环境进行对换,从而写出别有趣味的文章。
(3)开展古诗课外趣味小组,可将学生学习到的绘画、舞蹈、音乐等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学习中。如开设绘画小组,学生将学习到的古诗内容以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音乐小组将诗歌配以动听的乐曲进行朗诵,舞蹈小组则为不同的诗歌开展舞蹈的表演。各小組内部可以进行展示与评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进行比拼。通过多样的方式,为诗歌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四、结语
诗歌是华夏民族的精神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国度,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传承文明、研习诗歌。对诗歌教学的技巧进行探索,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场必须持续开展的课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开拓,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诗歌,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诗歌,循序渐进的积累,以趣味的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里快乐畅游,为他们未来站得更远、飞得更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海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2]陶煦飞.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版),2013(16):65.
[3]胡彦科.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J].华夏教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