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出访希腊的报道分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11月11日至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希腊时任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之邀前赴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在第十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际,中希两大文明古国的领导人会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际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由于历史文明因素,中国与希腊在文化领域往往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此次会谈主要涉及的便是帕特农神庙的文物问题。为了解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情形,本文选取了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英国的路透社作为代表,对其相关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报道特点及舆论焦点,希望对国际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有所裨益。
  关键词:主流媒体;习近平出访;中希关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75-04
  2019年11月13日至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在巴西举行,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应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邀请出席参加会议。在此之前,希腊共和国时任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也向习近平主席发出邀请,希望中国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应邀前行,于11日先行访问了希腊,紧接着参加了金砖会议。作为世界两大文明古国,中希双方领导人的会晤势必会引起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为了解国际舆论体系下的中希关系,本文以习近平主席出访希腊为主题,选取了世界媒体内较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和路透社,把其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二者关于此次访问的报道特点及舆论影响。考虑到时间因素,当前报道的数量有限,笔者在两家媒体的官网上以“中国”“希腊”“习近平”为关键词搜索后,分别选取《纽约时报》和路透社各自的一篇报道为代表,题为“In Struggle Over Parthenon Marbles,Greece Gets Unexpected Ally:Xi Jinping”和“China,Greece agree to push ahead with COSCOs Piraeus Port investment”,笔者在此对其进行梳理与简析。
  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的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路“神仙”纷纷发力,不同体系背景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各放异彩,世界多极格局渐趋稳定。进入21世纪已20年,除了西方发达国家备受瞩目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因其实力的增强与地位的提升也开始崭露头角。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自形成以来,便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多半缘于五国近年来为世界发展的添砖加瓦,他们的发展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不断注入新动力。此次希腊选择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重大时刻邀请中国进行访问,使其成为国际焦点之一。作为世界两大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与希腊已建交47年。这47年来,两国互相帮扶、和谐共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展开交流,共同致力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见效颇丰。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聚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影响力在不断加强。此次的两国领导人会晤以及协议的达成必定会在国际上掀起热议,影响世界局势,甚至是西方国家的战略举措。因此,研究国际主流媒体对此次访问的相关报道,笔者认为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纽约时报》的报道特点
  (一)文化议题为主,争议支持并存
  《纽约时报》的报道选择了“Parthenon Marbles”(又称“Elgin Marbles”)为其关注焦点,即历史上著名的帕特农神庙文物,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希腊和英国一直在争夺其所有权的埃尔金大理石雕。早在19世纪,即希腊尚屬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管辖的时期,担任英国大使的议员埃尔金勋爵以获得奥斯曼帝国苏丹王的特许证明为由,将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肢解并运回英国,之后又卖给了大英博物馆,声称其为大英帝国所有。但这些只是埃尔金的一面之辞,1816年便有人极力反对,认为此举“毁了雅典”,石雕应当归还原处。但是议论纷争并未改变石雕被运到英国的结果,以致如今两国还在为文物的所有权竞相争取。《纽约时报》选择此热门文化议题为主要关注点,其一是谈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文物归还的口头支持,“I not only agree with you.Not only will you have our support,but we thank you because we,too,have a lot of our sculptures abroad and we try as much as we can,as soon as we can for these things to return their homeland.”这是经由希腊国家电视台播放的习近平主席的回复,大意为“我不仅支持你们,我们还应共同努力。中希两国都有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双方可以加强合作,使这些文物能够尽早回到自己的祖国”。就两国领导人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方面达成的共识,《纽约时报》花了大量篇幅去报道。由此可见,该媒体对于中希两国之间的文化合作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但除了共识外,该媒体还关注了大英博物馆和卫城博物馆之间的“争夺”,这是其二。在帕特农神庙文物的归属权方面,《纽约时报》给出了双方观点,既有希腊的强硬态度,如“希腊认为是埃尔金勋爵偷走了这些大理石,并称这笔交易并不合法,希望尽快归还给原属国”,也有英方“不让步”的委婉声明,大英博物馆发言人称:“博物馆藏品代表了全世界,而帕特农神庙雕塑是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藏品中的重要元素。”由此可看出,《纽约时报》较为客观地呈现了双方的立场。
   (二)经济议题为次,内容较为全面
  中希领导人的此次会晤不仅涉及文化议题,更囊括了金融、能源等领域话题,同时双方达成了多项协议。《纽约时报》没有只关注文化领域,其报道中不断穿插有经济方面的内容,但篇幅较少,仅有4小段。文章指出,使两国关系近年来愈加密切的恰巧是经济合作。同时,该报还介绍了2019年11月12日双方签订的比雷埃夫斯港协议,“两国领导人、中远集团和该港港务局主席达成协议,同意为该港的扩建升级提供20年、1.4亿欧元的贷款”。尽管只有4小段的短篇幅,但从议题层面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较为全面。   (三)标题选取倾向明显,密切关注中国
  在标题的选择上,《纽约时报》直接以习近平主席的态度为题:“In Struggle Over Parthenon Marbles,Greece Gets Unexpected Ally:Xi Jinping”,大意为“希腊意外得到同盟:习近平访问希腊并支持收回帕特农神庙文物”。此外,文中有提到我国新近收回的青铜兽首,“数年里,中国成功运用其增长的经济实力追回了据说是从圆明园掠夺的文物。值得注意的是,国有的中国保利集团从外国人手中买下或收回了几个青铜兽首,使其回到中国。11月13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又一兽首的收回——马首铜像,将与其它回归文物共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由此看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近况十分关注,不仅报道了此次中希领导人会晤的国际动态,还有中国国内的近期事件。
  (四)信息源多样,整体较为客观
  在信息源的选取上,《纽约时报》援引了多方的说法和意见。在文物领域,有习近平主席对帕夫洛普洛斯的回应,“支持希腊收回帕特农神庙文物”;有希腊媒体《每日报》对古希腊作家之言的引用——“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理性的面孔”;有希腊国家安全顾问候选人的看法——“这是向希腊示好的一种低成本姿态”。除了希腊方,英方的言论也有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体现。其中既有主张归还文物的英国律师,“习近平的支持对此大有帮助”;还有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副教授的观点引用,“对许多希腊人而言,把帕特农神庙雕塑放在大英博物馆是一种嘲弄”;同时包含了大英博物馆发言人的声明,“博物馆藏品代表了全世界,是探索人类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的独特资源”,这也间接表示了英方不会退步的态度。由以上内容可见,《纽约时报》在选择事实与信息的来源方上,是相当丰富的,不仅涉及政界领导人的回应态度,还有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古希腊文学作家的名言引用,以及其它行业的看法补充,对不同意见方的观点也有一定程度的报道。可以说报道内容较为全面,整体事实较为客观。
  二、路透社的报道特点
  (一)经济议题为主,不涉及文物话题
  从路透社的报道来看,整篇文章未提及帕特农神庙文物及其相关话题,反而大谈中国与希腊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报道内容以中希两国就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问题达成的协议为主,“中远集团计划将比雷埃夫斯港变成欧洲最大的商业港口,同时将会花费6.6亿欧元促进其運营,其中包括3亿元的强制性投资,到2022年其会获得额外16%的港口股份”。其次是中希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互助协议,即在比雷埃夫斯港协议推进的过程中,双方将共同克服困难。但报道也指出,该协议遭到了民众反对,“当时,附近社区里得知此消息的希腊人表示不同意,他们声称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由此可见,路透社关于中希经济贸易合作的报道比较全面。除了港务问题外,中希双方还就能源、运输和银行业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并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话语,达成协议。在文化领域,并未见有关帕特农神庙文物归属问题的报道内容。
  (二)标题选择亦有倾向,彰显自身特色
  路透社的报道标题为“China,Greece agree to push ahead with COSCOs Piraeus Port investment”,即“中希双方同意推进中远集团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问题”,随后便围绕中希双方达成的协议、习近平主席就比雷埃夫斯港的发展的看法等作为讨论话题,辅助以专业知识,并结合两国2009年以来达成的经济合作加以具体分析。整体而言,路透社的报道符合其擅长金融领域的特点,从标题开始便可以看出,但不足之处在于篇幅较少。
  三、《纽约时报》和路透社报道的差异
  (一)关注焦点不同,意识形态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篇报道最大的差异在于文化议题的讨论——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的归属问题。《纽约时报》花了大量篇幅报道两国领导人就“遗失文物”问题而达成的共识,并且引用了相当多的他者观点,以及对相关历史的介绍,都有助于读者对事件全貌的深层次了解。但美媒此次报道的客观性是否与美国利益的不牵涉其中有关,或者说当面临与本国有关的新闻报道时,媒体是否会因为考虑到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内容倾向,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反观路透社的报道,只字不提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的事,尽数谈论中希两国的经济合作,确实体现了其擅长“金融”报道的专业性。但对于世界焦点之一的帕特农神庙文物问题的忽视,也不免令人思索,当媒体报道的话题涉及自身国家利益时,无论其曾经如何坚持客观独立原则,媒体也几乎不会去触碰该话题或者说站在与本国立场相反的方向报道新闻,至少我们可以从已有的新闻实践看出来。
  (二)对希腊和中国的关注度不同
  如果说报道议题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利益,那么对两国的关注度不同则体现了国家关系。相较而言,英国媒体路透社更关注的则是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有关希腊单方的内容篇幅很少,这和英国与希腊在文物问题上始终未达成一致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尽管在国际社会上,敦促大英博物馆尽快归还文物给本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英方已经声明:目前不会把文物还给希腊。英希两国在此问题上已经“争执”了两个多世纪,仍旧未果。英方认为,一方面,希腊在两个世纪前并未尽到保护自家文物的职责,不应该到了现在才要回去;另一方面,如果打开了归还给希腊文物的“口子”,那么大英博物馆里存放的诸多文物都将会被讨回,到时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是世界主流媒体,在涉及自身国家利益和国家关系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仍旧会选择避开,路透社此次的报道可以成为案例之一。而美媒《纽约时报》更多关注的是我国领导人的态度与行动,这与近期的两国关系变化有着密切关联。目前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不得不密切关注其它强国的动向。且两国关系已经到达了一个特殊时期,美国需要借助媒体这一有利途径获取最新的国际消息,以便采取恰当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力,巩固并提升地位。以上种种,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结合最近发生的事实,国际局势已然有了动荡不安的苗头,再加上美国先前的多次违反协议,不禁令人忧心,美国与其它大国间的关系是否会面临窘境。但我们应当意识到,作为世界两大强国,中美的交流合作与进步发展是必然的,而这些,更多依靠的是双方共同的努力与深入的探讨。   四、国内报道态度积极,传播效果明显较好《纽约时报》和路透社的报道都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核心利益与国家关系的差异决定了报道的整体方向和议题选择,在此基础上继而呈现出来不同的风格特色。而除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外,我国媒体就“习近平主席出访希腊”也进行了不少报道,在此简单讨论,希望为了解世界主流媒体的整体报道特点提供参考。
  以“习近平”“访问”“希腊”为关键词在国内新闻网页搜索,笔者发现,相关报道几乎全部来自官方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仅有少部分评论类文章来自民间媒体,如澎湃网。报道态势多为积极向上,主题涉及中希友谊、金砖合作、中国智慧等,议题范围也相当广泛,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层面。可以说,在我国媒体的积极报道框架下,此次外交访问产生了良好的主流舆论影响。在公共舆论层面,以同样的关键词搜索国内社交媒体,笔者发现,网友评论的关键词多为“合作共赢”“开放交流”“文化传播”,普通民众对此次出访几乎全部是持支持“点赞”的态度。由此可见,此次的中希领导人会晤在国内起到了较好的舆论效果。外交部长王毅在习近平主席结束访问后更是做出了精彩总结:“在国内刚刚召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情形下,习近平主席又开启了繁忙的出访行程,与各国领导人深入进行交流和对话,使得绵延千年的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正如王毅外长所言,“相知不遠万里”是对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希腊的最好概括。
  五、结 语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希腊,是我国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十一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这个令世界瞩目的特殊时期,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古国的两大代表,双方的国事互访博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赞誉。从《纽约时报》和路透社的报道中都可以看出,中希两国此次会谈起到了很好的国际舆论效果,两国媒体均密切关注中希两国的经济合作协议。而在文化领域,虽然内容各有侧重,但英美媒体的报道体现了其密切关注着中希文化这两大世界文明,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热议。中希双方领导人的此次会晤,使得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世界各方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证明了“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整体而言,此次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对希腊的国事访问产生了国际性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向世界传递了友好的大国外交理念,同时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如双方共同促成的文化共识、我国展示出的文化自信和大国形象等。这次访问标志着中希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推动两国未来深度交流的起点。眼下的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强国前列,大国责任的担当任重道远,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亦需提升。结合自身国情,从世界格局出发,融合“在地经验”与国际视野,斟酌考虑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下的外交策略,同时巧妙运用媒体报道的舆论作用,是公共外交和国际关系议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也是我们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戴云鹏.未曾远逝的希腊文明——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希腊散记[J].军事记者,2004(1):40-42.
  [2] 朱磊.特朗普访华的美国媒体舆论分析[J].对外传播,2017(12):70-72.
  [3] 刘小铭.关于美国主流媒体对特朗普访华报道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8,9(4):237.
  [4] 王孟娟,李葆卫.《中国日报》与《洛杉矶时报》对特朗普访华前报道的对比分析[J].新闻传播,2018(20):29-31.
  [5]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
  [责任编辑:武典]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越来越多的电影宣传方选择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为影片造势,这也为华语电影营销开启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分析国产电影《战狼2》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探究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电影营销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意见领袖;《战狼2》;电影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1-0121-03  一、引言  影院带来的强烈视觉感受、听觉震撼和现场氛围是坐
期刊
摘要:本文以和田四十七团“沙海老兵”为例,总结其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具体阐述了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兵团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去,试图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为进一步开发兵团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兵团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红色旅游资源;“沙海老兵”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凭借宏观环境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依托站内精品资源赋能的知乎APP迅速成长为互联网头部知识服务平台。然而,标准化的缺失和竞争日益激烈等内忧外患使得其发展遭遇重重困境。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知乎APP知識服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挑战。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评估各因素权重,挑选合适战略。结果表明,平台应优先采取ST多样化战略,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克服威胁。 
期刊
摘 要: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有38 件广播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本文以部分获奖广播作品为例,分析其在创新创优方面的突出特点。笔者认为,获奖广播作品在选题、立意、表现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值得业内同行学习借鉴。广播人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创作出更多的广播精品佳作。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创作精品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纸质类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拥抱新时代,主动迎接挑战,创新转型,是市场化经营行业性科技期刊的出路。《中国建筑防水》是工程与材料交叉领域的技术性刊物,近年来期刊社结合行业实际,研究市场需求,推出专业会议、微信公众号、大众科普与渗漏报修服务等新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创新转型。本文笔者将对转型的举措作以分析,以期为同类期刊社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优秀的小说文本也在与电影不断进行着跨界改编合作,共同完成故事叙事的篇章。在时代的發展下,以严歌苓为代表的海外华文文学成为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会性话题的作品出现,其从自身出发的身体体悟而凸显的自由的人性价值与极具电影化的写作风格使得她的作品屡屡被翻拍。然而,尽管小说文本与电影作品在时代的探索中发展出了相对适宜的合作道路,但它们在叙事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作品分析法,结合抖音APP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仪式的表现和影响,分析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中互动仪式链的建构,就如何制作更受人喜爱的文化类短视频为传播者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抖音APP;传统文化;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3-0027-04  仪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慢综艺在综艺节目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早期推出的体验类慢综艺仍是当前热度较高、品类较为丰富的慢综艺类型,随着节目市场的发展,这类节目也出现了利用明星流量的娱乐化倾向和同类节目扎堆的同质化问题。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态势下,如何突破“双化”问题并实现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转型突破,则需要节目更关注其差异化升级和文化价值深化。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为例,通过梳理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电子媒介成长起来的网生代青年一直浸润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景观内,技术的更迭、社会的发展也助推着青年文化不同程度的变迁。本文拟在B站青年宣传片《后浪》引发舆论争议的基础上,探寻青年人的文化身份定位及其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当代青年文化的解读,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些许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赋权;青年文化;身份认同;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 要:影视旅游作为较新颖的深度旅游形式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韩国因其发达的影视产业和专业化的影视生产等在这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影视旅游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诸如影视作品质量差、缺乏文化内涵、对影视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韩两国的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再通过对韩国影视旅游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其影视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原因。结合韩国影视旅游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发展经验,从影视作品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