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周锋(1985-),男,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
摘要:金融业作为大数据产业最敏感的行业之一,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金融业如何利用在数据创新技术掌握客户信息,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同时阐述了大数据共享和开放对金融业造成的隐忧,并提出了几个大数据在金融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大数据;隐忧;信息安全
1.引言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引发生深度变革,金融业首当其冲。大数据的出现,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在对模拟客户行为分析、营销差异化、定价差别化,以及产品的设计服务、实时管控和预警金融风险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将产生质的飞跃。毫不夸张地说,大数据将重塑金融产业的地位不久变成现实。但科学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的发展也不例外,金融行业对信息和隐私的泄露尤为敏感,引发客户的恐慌和造成客户的隐忧,逐渐对金融业安全失去信心。
2.大数据在金融业的维度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网友“詹姆斯”来到了银行营业厅,他刚进入大门,就收到了短信推荐,正好是他最近“心仪“了很久的一款商品,银行可以提供了零手续费的分期信用卡服务[1]。网点的客户经理也及时迎上来,在他等待办理业务的时候,拿着iPad推荐另一款流动性很强的理财产品,正好符合“詹姆斯”的理财需求[1]。另一部分是“詹姆斯”的非金融信息,包括兴趣爱好、发表评论、地理位置、浏览行为、购买行为等[1]。
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正在悄无声息的吞噬你的个人空间。网友“詹姆斯”的个人私人信息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银行客户经理的手中,大家是不是觉得有只眼睛在背后盯着你。我们来分析一下银行是怎么利用数据创新技术掌握客户信息,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
2.1挖掘客户信息能力。海量日志数据管理器是大规模集群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各种日志数据(如访问日志、应用日志等)在服务器上被记录下来。比如,银行客户访问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浏览了哪些金融信息,点了什么金融产品,到了哪些金融机构,还有客户涉猎的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网页、社交媒体信息等,都可能会一一的被日志数据管理器记录下来,以及通过线下多渠道全方位获取客户信息,如日常消费、传统的交易记录非金融信息等。综合这些记录,有经验的业内人士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分析每个客户的行为轨迹以及客户需求,大规模挖掘潜在客户,对提升业务源头有很大的帮助。
2.2服务客户能力。客户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在大数据时代将得到360度认可。借助数据分析平台,很容易得到客户的姓名、地址和经济能力(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等曲线图)、投资倾向等,迅速定位好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个人需求和理财偏好,形成所谓的“比你更懂你”的全面完整描述客户的真实面貌的客户洞察,如同前述网友“詹姆斯”的例子一样。这样,金融业完全可以结合客户特性和差异化,推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即将成为现实。例如,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当客户在反馈订单失败或遇到错误时,客服能通过数据日志服务马上找出问题,并能尽快解决,这将大大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
2.3营销客户能力。数据日志对客户信息记录在案,经过大规模集中式管理服务的处理,客户个人数据表呈现在营销人员手中来逐一构建精准营销模式。通过处理每位客户的收入、消费、广告浏览等海量数据信息,科学分析和预测顾客的认知过程、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销符合其兴趣爱好的金融产品。这种以数据为驱动,实现以模型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精准营销方式,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了。另外,通过客户的消费行为、购买方式、习惯等反馈信息,后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客户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指导金融企业不断优化和调整营销策略。
3.大数据共享和开放的隐忧
在数据开放方面,国际上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2009年,美国的“一站式”政府数据平台向社会公开各类非保密的数据库,2012年5月,又发布“数字政府”战略;澳大利亚政府2009年开始推进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我国某些城市和地区数据开放也在行动,2012年6月上海开放190项数据内容试点工作,2012年10月北京测试运行400个数据包,2014年10月“云上贵州”平台上线。数据开放和共享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政府支持的必然产物,已成国际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搜索行为、浏览信息等习惯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数据化”储存,广告商利用用户的搜索习惯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用户信息也可能成为许多网站提高商业服务的重要资源,成为众多商家的争夺目标。可见,数据开放和共享带动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效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数据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如何在数据开放和共享平台上找到平衡点,也是我们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全球金融机构集体担忧的彭博社记者利用数据终端偷窥用户信息的丑闻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用户隐私在大数据时代的保护形势堪忧。2014年12月,超过10万12306网站用户数据用户信息泄露并在互联网疯传,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新的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和担忧。
主要原因是,大数据一方面包括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及各种隐私行为的细节记录。另一方面,数据、存储和防止破坏、丢失、盗取给大数据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以前的传统安全工具在此显得笨拙。
4.大数据金融信息安全建议
大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在金融领域里尤为突出,金融数据高度敏感,客户个人一旦泄露,必然引起金融界的震动和客户的恐慌。我们有必要对大数据金融网络信息安全及时规划,未雨绸缪。
第一,政府对大数据保护进行立法,规范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平台,强化金融信息安全法制法规,对泄露金融信息安全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第二,金融机构要以“审慎监管”态度对待信息安全问题,从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切实将信息安全风险纳入内控制度建设范畴,按照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制定和实施各项具体措施,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制定金融信息安全防范制度,重点加强大数据保护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完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运行平台建设,加大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攻坚,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具备自律精神,严格遵守客户信息保密协议,确保客户信息不被泄露,尊重客户对自己的信任。
第五,客户应进一步加强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随意登录和注册要求要有个人完备信息的网站,切实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
第六,金融机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客户三方应有道德约束行为的能力,保证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信息。
5.小结
大数据的发展给金融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颠覆传统金融业发展模式,同时,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是金融业的责任。数据安全建设将会成为国家新的建设方向,金融信息安全建设道远。(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芮祥麟.金融业大数据应用(上)[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4,11:63.
[2]张引,陈敏,廖小飞.大数据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S2:216-233.
[3]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4.
摘要:金融业作为大数据产业最敏感的行业之一,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金融业如何利用在数据创新技术掌握客户信息,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同时阐述了大数据共享和开放对金融业造成的隐忧,并提出了几个大数据在金融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大数据;隐忧;信息安全
1.引言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引发生深度变革,金融业首当其冲。大数据的出现,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在对模拟客户行为分析、营销差异化、定价差别化,以及产品的设计服务、实时管控和预警金融风险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将产生质的飞跃。毫不夸张地说,大数据将重塑金融产业的地位不久变成现实。但科学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的发展也不例外,金融行业对信息和隐私的泄露尤为敏感,引发客户的恐慌和造成客户的隐忧,逐渐对金融业安全失去信心。
2.大数据在金融业的维度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网友“詹姆斯”来到了银行营业厅,他刚进入大门,就收到了短信推荐,正好是他最近“心仪“了很久的一款商品,银行可以提供了零手续费的分期信用卡服务[1]。网点的客户经理也及时迎上来,在他等待办理业务的时候,拿着iPad推荐另一款流动性很强的理财产品,正好符合“詹姆斯”的理财需求[1]。另一部分是“詹姆斯”的非金融信息,包括兴趣爱好、发表评论、地理位置、浏览行为、购买行为等[1]。
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正在悄无声息的吞噬你的个人空间。网友“詹姆斯”的个人私人信息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银行客户经理的手中,大家是不是觉得有只眼睛在背后盯着你。我们来分析一下银行是怎么利用数据创新技术掌握客户信息,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
2.1挖掘客户信息能力。海量日志数据管理器是大规模集群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各种日志数据(如访问日志、应用日志等)在服务器上被记录下来。比如,银行客户访问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浏览了哪些金融信息,点了什么金融产品,到了哪些金融机构,还有客户涉猎的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网页、社交媒体信息等,都可能会一一的被日志数据管理器记录下来,以及通过线下多渠道全方位获取客户信息,如日常消费、传统的交易记录非金融信息等。综合这些记录,有经验的业内人士借助大数据管理平台,分析每个客户的行为轨迹以及客户需求,大规模挖掘潜在客户,对提升业务源头有很大的帮助。
2.2服务客户能力。客户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在大数据时代将得到360度认可。借助数据分析平台,很容易得到客户的姓名、地址和经济能力(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等曲线图)、投资倾向等,迅速定位好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个人需求和理财偏好,形成所谓的“比你更懂你”的全面完整描述客户的真实面貌的客户洞察,如同前述网友“詹姆斯”的例子一样。这样,金融业完全可以结合客户特性和差异化,推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即将成为现实。例如,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当客户在反馈订单失败或遇到错误时,客服能通过数据日志服务马上找出问题,并能尽快解决,这将大大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客户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
2.3营销客户能力。数据日志对客户信息记录在案,经过大规模集中式管理服务的处理,客户个人数据表呈现在营销人员手中来逐一构建精准营销模式。通过处理每位客户的收入、消费、广告浏览等海量数据信息,科学分析和预测顾客的认知过程、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销符合其兴趣爱好的金融产品。这种以数据为驱动,实现以模型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化、多渠道、全方位的精准营销方式,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管理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变得轻而易举了。另外,通过客户的消费行为、购买方式、习惯等反馈信息,后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客户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指导金融企业不断优化和调整营销策略。
3.大数据共享和开放的隐忧
在数据开放方面,国际上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2009年,美国的“一站式”政府数据平台向社会公开各类非保密的数据库,2012年5月,又发布“数字政府”战略;澳大利亚政府2009年开始推进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我国某些城市和地区数据开放也在行动,2012年6月上海开放190项数据内容试点工作,2012年10月北京测试运行400个数据包,2014年10月“云上贵州”平台上线。数据开放和共享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政府支持的必然产物,已成国际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搜索行为、浏览信息等习惯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数据化”储存,广告商利用用户的搜索习惯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用户信息也可能成为许多网站提高商业服务的重要资源,成为众多商家的争夺目标。可见,数据开放和共享带动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效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数据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如何在数据开放和共享平台上找到平衡点,也是我们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全球金融机构集体担忧的彭博社记者利用数据终端偷窥用户信息的丑闻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用户隐私在大数据时代的保护形势堪忧。2014年12月,超过10万12306网站用户数据用户信息泄露并在互联网疯传,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新的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和担忧。
主要原因是,大数据一方面包括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及各种隐私行为的细节记录。另一方面,数据、存储和防止破坏、丢失、盗取给大数据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以前的传统安全工具在此显得笨拙。
4.大数据金融信息安全建议
大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在金融领域里尤为突出,金融数据高度敏感,客户个人一旦泄露,必然引起金融界的震动和客户的恐慌。我们有必要对大数据金融网络信息安全及时规划,未雨绸缪。
第一,政府对大数据保护进行立法,规范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平台,强化金融信息安全法制法规,对泄露金融信息安全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第二,金融机构要以“审慎监管”态度对待信息安全问题,从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切实将信息安全风险纳入内控制度建设范畴,按照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制定和实施各项具体措施,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制定金融信息安全防范制度,重点加强大数据保护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完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运行平台建设,加大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攻坚,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应具备自律精神,严格遵守客户信息保密协议,确保客户信息不被泄露,尊重客户对自己的信任。
第五,客户应进一步加强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不随意登录和注册要求要有个人完备信息的网站,切实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
第六,金融机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客户三方应有道德约束行为的能力,保证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信息。
5.小结
大数据的发展给金融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颠覆传统金融业发展模式,同时,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是金融业的责任。数据安全建设将会成为国家新的建设方向,金融信息安全建设道远。(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芮祥麟.金融业大数据应用(上)[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4,11:63.
[2]张引,陈敏,廖小飞.大数据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S2:216-233.
[3]张兰廷.大数据的社会价值与战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