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孩子“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闻、我手写我见”激发孩子写作兴趣;活动中引导孩子重视体验,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让孩子有话可写;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渗透写作意识,让孩子有法可用;在课外阅读时,多读、多写,多积累,让孩子明白写作文就是写自己喜欢又熟悉的,从而让孩子爱上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爱上
一次课间休息,一个高年级学生到我班串门,看见我正在评改学生写的有关动物的作文,她高兴地说:“这个作文我最爱写啦!”一问原因,原来动物是她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反观班上孩子的作文现状,孩子们对作文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怕写作文,但一遇到自己喜欢又熟悉的内容时,她们总会创造“奇迹”,常常能写出一些语言优美、表达清楚的美文。看来,“写喜欢又熟悉的”是孩子作文的最爱,我何不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从此处着手呢!
一、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闻,我手写我心,激发孩子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不要违背儿童的天性,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请你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让孩子留意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并选择最感兴趣的或者最熟悉的记下来,哪怕是几句话都行。孩子们一听写的内容就觉得不难,再聽几句话都行,可感兴趣了,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让孩子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让孩子养成了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重视体验,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让孩子有话可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局限在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跟多姿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取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在每次写作之前,我都会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或者安排学生出外观察,边观察边引导如何组织精美的语言来描写你所看到的一切,或者安排不同的活动来亲自体验。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观察日记教学中,我开展了“我让种子发新芽”种植活动,我和孩子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种植自己喜欢的种子,并鼓励孩子好好照顾,坚持把每天的发现记录下来,孩子们可带劲了,每天一到教室,就去进行照顾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两周下来,孩子的美文伴随种子的新芽一起成长,有的孩子还写下了自己在种植时的独特感受。
三、用好教材,开发文本,渗透意识,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叶圣陶先生主张“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我认为学生从课文中回来的路尤其重要,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渗透“写作意识”,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时在课文中找一个切入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抒发感慨,即兴练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这种“课堂小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四、多读,多写,多积累,让孩子的作文美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我从一年级开始坚持的课外阅读,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都是农村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老人的心目中,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抚养孩子的责任了,要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籍,简直难于上青天,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里的藏书,在教室里设置了班级图书吧,让孩子们每天在图书吧里借书看,并要求每天必须借,并制定了完善的班级借阅制度。并利用每次上课前的五分钟,让孩子轮流上台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是朗读优美句子,可以是讲从书中读到的故事,还可以演一演……坚持让孩子每每读文后都要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孩子们初学写作的时候,展现了它的魅力。孩子们能从读中去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能从读中了解如何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读中举一反三、灵活借鉴,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寻找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孩子们感受写作的乐趣和成就,让他们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爱上
一次课间休息,一个高年级学生到我班串门,看见我正在评改学生写的有关动物的作文,她高兴地说:“这个作文我最爱写啦!”一问原因,原来动物是她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反观班上孩子的作文现状,孩子们对作文总有一种畏惧心理,怕写作文,但一遇到自己喜欢又熟悉的内容时,她们总会创造“奇迹”,常常能写出一些语言优美、表达清楚的美文。看来,“写喜欢又熟悉的”是孩子作文的最爱,我何不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从此处着手呢!
一、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闻,我手写我心,激发孩子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不要违背儿童的天性,尽量做到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请你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让孩子留意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并选择最感兴趣的或者最熟悉的记下来,哪怕是几句话都行。孩子们一听写的内容就觉得不难,再聽几句话都行,可感兴趣了,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让孩子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让孩子养成了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重视体验,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让孩子有话可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局限在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跟多姿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取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在每次写作之前,我都会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或者安排学生出外观察,边观察边引导如何组织精美的语言来描写你所看到的一切,或者安排不同的活动来亲自体验。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观察日记教学中,我开展了“我让种子发新芽”种植活动,我和孩子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种植自己喜欢的种子,并鼓励孩子好好照顾,坚持把每天的发现记录下来,孩子们可带劲了,每天一到教室,就去进行照顾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两周下来,孩子的美文伴随种子的新芽一起成长,有的孩子还写下了自己在种植时的独特感受。
三、用好教材,开发文本,渗透意识,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叶圣陶先生主张“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我认为学生从课文中回来的路尤其重要,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渗透“写作意识”,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时在课文中找一个切入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抒发感慨,即兴练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这种“课堂小练笔”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四、多读,多写,多积累,让孩子的作文美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我从一年级开始坚持的课外阅读,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学生都是农村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老人的心目中,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尽到了抚养孩子的责任了,要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课外阅读书籍,简直难于上青天,我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里的藏书,在教室里设置了班级图书吧,让孩子们每天在图书吧里借书看,并要求每天必须借,并制定了完善的班级借阅制度。并利用每次上课前的五分钟,让孩子轮流上台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是朗读优美句子,可以是讲从书中读到的故事,还可以演一演……坚持让孩子每每读文后都要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孩子们初学写作的时候,展现了它的魅力。孩子们能从读中去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能从读中了解如何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读中举一反三、灵活借鉴,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寻找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孩子们感受写作的乐趣和成就,让他们爱上作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