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北上”群像,有融亦有荣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回归20年之际,亦是盘点香港导演“北上”群像的好时机。曾几何时,香港影视一度霸占了港台东南亚等华语市场,成熟的商品化运作使得香港影片产量极高、类型繁多。香港导演有着非常完善的工业意识,内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和题材选择,二者搭配得当,对于影视作品提升自身的内容质量和技术实力有百利而无一害。香港导演“北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关于他们为何转身离开香港市场,接下内地的橄榄枝、北上之后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困惑与适应,都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为此,我们将从电视剧和电影两条线切入,进一步了解香港导演“北上”群像,了解他们在内地的影视产业中九转功成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殊荣。
  “北上”的动因
  就电视剧而言,香港导演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从《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活色生香》《锦绣缘华丽冒险》,到《克拉恋人》《旋风少女》《微微一笑很倾城》,再到《花千骨》《無心法师》《诛仙·青云志》……尤其近年来,在IP甚嚣尘上的市场环境下,香港导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作品不胜枚举,香港导演北上的动因也各有不同。
  曾执导《活色生香》《旋风少女》《我们的少年时代》的成志超导演说:“在TVB,导演按电视台的安排接戏,所以创作的空间比较小。不像内地,我们导演可以以个人的身份选择题材、创作项目,与不同的公司合作,所以自主权比较大。”TVB有着比较严苛的影视剧流水化作业流程,自然限制了导演对剧本的消化与修改,内地能够给导演在剧本修改等方面更大的空间。
  而《花千骨》的导演林玉芬则是在1997年,恩师李国立的“招呼”之下,开启在内地的事业的。她曾说过:“我当时并没有太多利益权衡,也许是因为早早跟内地结下缘分,因此在这个偶然的机会下就北上了。”没想到的是,此后由于内地影视产业的繁荣和香港市场的相对枯萎,成批的同仁“北上”将事业重心转向内地,有胡明凯、李慧珠、何澍培、梁胜权、黄俊文、黄伟杰……
  此外,内地的按集付片酬或是按剧打包付片酬的行业模式之下,香港导演“北上”后的片酬确实要高于在香港的工资。虽然他们都未曾透露具体的片酬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片酬的优势并不是他们来内地拍戏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这种行业模式下,导演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术业有专攻,“承包”偶像剧市场
  让林玉芬名声大噪的,是2015年的《花千骨》;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也成为年度热门大剧;2017年,林玉芬导演贡献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虽然在TVB时期的代表作有《刑事侦缉档案2、3》,但正如林玉芬自己所说:“我更受关注的是古装偶像剧。”她的作品还包括曾经的《仙剑三》和《步步惊心》。她对于曾拍遍《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金庸剧的香港如今缺少古装剧发展空间,外景必须要到内地取景颇感无奈:“基本上在香港拍外景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没有什么景是不穿帮的。”
  梁胜权是原邵氏电影副导演,曾担任ATV编导及新加坡新传媒电视台监制。“北上”之后,执导了《仙剑奇侠传》《仙剑奇侠传III》《美人无泪》《花千骨》《古剑奇谭》等作品。
  过往成功的作品能够增强投资方的收益信心。这使得在港台偶像剧市场逐渐萧条的背景下,林玉芬、梁胜权等这些当年作为港台偶像剧支柱的导演们,却也能依靠当初的代表作再到内地来行走江湖。
  经专业行业机制历练过的导演们,在审美方向上似乎也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或许是因为港台的电视产业黄金期早于内地,港台导演确实在摄影、灯光、画面、服装质感上与内地导演有不一样的要求。”林玉芬说。在她看来,“也不敢说相对于内地导演在质量上提高了多少,但在审美要求和感觉上有不一样的地方。内地导演可能更擅长的是剧本的源自生活、接地气。”
  观察近年来香港导演执导的热门偶像剧,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热门IP改编的剧占了大半,这也为内地偶像剧的发展奠定了粉丝基础以及剧本优势。林玉芬对此深有体会:“这些小说陪着你们成长,你们有认同感,所以看剧的时候就会更投入。相对而言,以前的港台偶像剧都是讲的别人的故事。”
  工作效率高,投资方更认可
  香港导演蔡晶盛说,香港导演的速度一定比内地导演快,内地导演很少能够做到两个月拍40集电视剧,但对于香港导演来说,这根本就是家常便饭。投资方如果出于成本考虑一般都会优先选择香港导演。
  时下司空见惯的AB组模式,也源于香港导演的引入。2000年陆毅版《少年包青天》的导演胡明凯是香港人,那时的古装剧就已开始分AB组,内外景轮流拍。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白天拍片,晚上看片,十分严谨和敬业。这样的效率在当时的内地是少有的。
  曾多次与港台艺人、导演合作的制片人张珺涵也表示:“港台的班底相对于内地团队更加物美价廉一些,很多出品方也都愿意用相对敬业并且水平有保障的港台导演与艺人。”
  “北上”,有成长也有困惑
  相比于香港拍戏时到点下班后可以回家休息,在内地,几十个小时连轴转都是常事,所以剧组人员也只能住宿在剧组,这样的工作方式曾让成志超不习惯。不过后来他也想通了:“因为在内地我的参与成分比较高,就觉得这个是我自己的作品,拍到入神以后我也经常会忘记放饭。”其实能够比较快适应内地工作、生活,更重要的原因是,成志超已经在上海安家定居了下来:“我现在觉得,我完全就是个上海人了。”
  “北上”之后除了成长,还有困惑。蒋家骏坦言自己最想拍摄的是香港电视剧的代表——警匪剧,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不能在内地实现。一方面是政策决定,而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决定——如今警匪剧已不像从前那样火了。
  还有内地电视剧市场比较注重资本,导致泡沫严重,有的电视剧质感还不如十年以前,但演员却可以非常容易地从中捞金。演员中心的现象也会影响到导演创作。鞠觉亮透露,他曾经听到,有的剧组导演想将演员开除是不可能的,因为演员带资进组:“想把演员开掉,可能第二天被开的就是自己。”   从“水土不服”到“风生水起”
  去年内地电影市场相对惨淡,但细数口碑逆袭与票房喜人的作品,香港导演撑起了半壁江山,《美人鱼》《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等都是口碑与票房兼具的佳作。如此辉煌的成绩,是香港导演时机赶巧的昙花一现,还是力量积蓄的大势所趋?这个话题可以追溯到新千年伊始。
  2003年,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双方决定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一协议的签署加速了香港导演向内地市场靠拢。
  据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回忆,当时香港许多影院陷入零票房窘境。香港电影界就向当时的行政长官董建华建议,让香港电影打入内地市场,既能助力CEPA的推进,又能缓解港岛电影市场的压力。在这一特殊背景下,香港电影圈掀起了“北上”合拍的热潮。其中,杜琪峰、王晶、彭浩翔、徐克、叶伟民等都是“北上”的中流砥柱。2000年杜琪峰执导的《孤男寡女》斩获佳绩后,爱情喜剧片成为“北上”香港导演的主攻类型。
  然而,由于香港与内地的“文化鸿沟”,这些片子四不像的面貌难获内地观众青睐。像叶伟民执导的《炮制女朋友》就惨淡收尾。一时间“北上”之道遇阻、“香港电影没落”、“北上水土不服”等唱衰声四起。
  此后,香港导演逐渐调整了当初用内地演员讲香港故事的模式,颓败局面在2013年全面扭转。这一年,杜琪峰的《毒战》全程内地取景。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在内地突破5亿票房,而周星驰与郭子健导演的《西游降魔篇》更是一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大华语电影圈”主力军
  徐克和陈可辛是最早一批“北上”的导演,后来这个名单加入了吴宇森、陈嘉上和杜琪峰。这几位早在香港电影的黃金年代,就是“大拿”,来到内地,经历短暂的适应期后,都推出了质量和票房都不错的作品——《如果·爱》《投名状》《龙门飞甲》《毒战》等。尤其是《毒战》,杜琪峰最大的贡献是在内地让警匪片这一类型的审查尺度更加开放了一些。
  有人说,《无间道》之后,香港再无拿得出手的本土电影。《无间道》的三位主创——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也开始“北上”。“窃听风云”系列是麦庄北上的新作,虽然讲的是香港的故事,片方打出的也是“最纯粹的香港电影”的口号,但是整体的风格和叙事已经开始偏向于内地观众的口味了。总体的趋势是,内地越来越接受香港电影人的北上,而香港电影人也在和内地靠拢。
  再往后看,无论是陈木胜、林超贤、冯德伦,还是梁乐民和陆剑青,这些中生代导演都在试图找到内地观众和香港电影工业的契合点,像《激战》《寒战》都为陆港合拍片的翘楚之作。逐步地,他们会成为“大华语电影圈”框架下的主力力量。
  就像王家卫所说:“内地观众和媒体现在都还是停留在香港导演北上掘金这种观念里,要不然就是一天到晚说我们要跟好莱坞去拼啊什么的,其实就是一个‘饼’的问题。电影其实是没有分东西南北的。北上是因为要掘金吗?肯定不是。你们现在的思维啊,有时候太功利了,我在拍电影的时候,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只不过,面向未来,“大华语电影圈”不仅需要的是工业水平,更需要的,是香港电影人在文化上、思维上与整个华语文化的合流。其实作为世界文化的一极,东方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符号,而华语又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未来再说重振“香港电影”可能真的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香港电影”终归是“大华语电影圈”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近几年,“大女主戏”格外火。从去年至今,三部“大女主戏”《女医明妃传》《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得了双台破1的好成绩。这类电视剧通常以女主角为核心人物,以女性成长为叙事主体,以女性视角提出对历史、社会的追寻和思考。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往往不是传统的“自古红颜多薄命”式,而是有着出众容貌、刚毅性格、曲折经历的女性,伴随着多个男性角色的助力不断成长,最终抵达权力、事业、情感之巅峰,让人刮目相看。 
言之有理——  化学课开始了,老师经过一通理论说教后,进入了实验阶段。“同学们注意了,”老师郑重其事地说:“我手上有一块银元,现在我要把它投进这杯硫酸里面,回想一下我刚才讲过的内容,银元会溶解吗?”立刻有一个声音答道:“不会。”“为什么?”老师追问道。“如果银元会溶解的话,您一定舍不得投进硫酸里面。”    篮球赛观感——  系里举行迎新篮球男女分组赛。女孩子们打篮球总爱挤在一团抢球,而投篮又是一
我的窗口,有一盆文竹,还有一盆茉莉,它们天天陪伴着我。  学士般的文竹,枝叶纤细繁茂,舒展开来,有如片片绿色的云彩,幽幽然随着微风飘移。又如层层伞盖,被人们托举着在细雨中欢乐地游迤。常常,它还会变成一棵大树,展开它那如云的伞盖,庇荫着坐在树下攻读的我,微微地笑着,笑着。  女孩儿样的茉莉,着一袭青翠欲滴的衫裙,娉娉婷婷,婀娜多姿。清风徐来,她翩翩起舞花盛之时,她笑容可掬。常常,随着她灵动的舞蹈,飘
“圆形画幅”“冰冰封后”“冯小刚炮轰万达”——《我不是潘金莲》的话题接踵而至,观众的胃口被充分吊起来,不夸张地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国产片。然而,视觉的变化能否得到观众认可?影片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赢得大家的广泛关注?抱着想一探究竟的心观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开始,雨中青山,江上渔船,李雪莲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配上古风锣鼓的音乐,既有山间的空灵澄澈,又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
杨亚洲导演是国内最具重量级的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者之一,曾创作了无数动人心弦、堪称经典的影视剧作品,从《空镜子》到《浪漫的事》《最长的拥抱》《草帽警察》再到《嘿,老头!》,以及如今屏幕上热播的《嘿,孩子》,他说只要观众喜欢,会一直“嘿!”下去。《嘿,老头!》聚焦在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身上,《嘿,孩子》又是关注了中国人恒久谈论的话题——孩子。杨亚洲总是把镜头对准最富生活气息的那群人,用最有温度的语言
遇见菲菲是一次美丽的意外。  那天,阳光明媚。  嗯,终于找到了,我心爱的唱片!我终于在三个月之后找到了这张梦寐以求的唱片——王菲的专辑《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与此同时,也有一只手和我一起伸向了它。谁这么可恶啊?居然也要这张唱片。抬起头,看到的是一个胖胖的女孩,有着一张充满笑意的脸,算不上漂亮,但让我觉得很温暖,马上就联想到了一个词——阳光。  “你也要这张唱片?”我们几乎是同一时间说的。  “你先
2016年,广西卫视播出了《三八线》《十送红军》《金水桥边》等电视剧。在播出剧集期间,广西卫视运用全方位宣传方式进行主题式宣传,获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并且在扩大频道影响力、提升频道形象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7年即将到来,广西卫视在题材储备上会做到“提前介入前端,一起打磨剧本,收集更多建言,充实完善题材”。并且将实施“黄金档剧场每季度有一部首轮剧,适度考虑二轮独播剧,白天晚间非黄金档差异化灵活
明星当制片并非什么新鲜事件,当初《失恋33天》文章偶得制片人一职,只是因为开机前投资不够,制片方与文章协商等影片上映后票房分成。最终本片以黑马之势夺得3.6亿元的票房,制片人文章名利双收。2012年这个现象在国内影视圈越来越明显。电影上,“五一档”上映的电影《匹夫》,明星演员黄晓明的头衔除了“主演”之外还有“投资人”。即将在2013年上映的管虎的《虎烈拉》刘烨、张涵予、黄渤三位金马影帝宣布共同“零
爸妈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这个城市。我于是也乖乖跟着他们转了学。什么都陌生,什么都不习惯。   因为还没有弄清这里的地形,老爸说什么都不给我买单车。他说,你乘公共汽车吧,过些时候爸爸再给你买单车。虽说我心里老大的不情愿,可又无可奈何。我是天生的路盲,就是在家门口也有迷路的可能,真叫悲哀。   更可气的是,从家里到学校竟然没有直达的线路,到了中途还得转车,麻烦死了。于是我浪费了N多的大好时光用在等车上
12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网站今天悄然上线!域名为 CCTV.CN。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发布声明: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WWW.CCTV.CN)是中央电视台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亦是中央电视台面向社会及服务公众的官方门户网站,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并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上线及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