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折己寿也要挽北国之秋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作家中,“惊才绝艳”(茅盾语)的郁达夫因小说集《沉沦》而“声名大噪”。郭沫若却评价说:“达夫的诗词实在比他的小说或者散文还好。”实际上,郁达夫的诗词好于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好于他的小说。其经典散文《故都的秋》宁折己寿也要挽留北国之秋的情感撼人心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认为这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郁达夫,你内心是怎样的世界?这又表现了你怎样的人情?
  一、故都情结
  生于积贫积弱又多灾多难的旧中国的郁达夫,17岁随长兄到日本。10年的日本生活,使这个“弱国子民”饱受屈辱。他强烈地意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改变这样的屈辱。因此,爱国主义情感已深入到郁达夫的骨髓。“尽管有时追求闲逸,幻想超脱,但他却一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颂扬隐逸,正因为对世事不能忘情。”(赵园语)
  历史悠久的皇都北平,本来是郁达夫的伤心之地:第一次求职的两次考试(1919年外交官和高等文官考试)名落孙山;1923年为了生计而顶缺,做了北大统计学讲师,一年多的生活对钟情于文学的郁达夫来说,无疑是折磨;1926年,郁达夫的长子龙儿5岁客死他乡,永埋北京。
  就是这伤心之地,郁达夫居住时感觉空气太沉闷,一心想逃离。可是一年半载之后,居住在外地(除自己的故乡外),“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北平的四季》)
  在郁达夫看来,中国的大都会,总归都比不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在中国所有的大都会之中,郁达夫钟情于北平,因此也赞颂着北平:“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北平的四季》)
  《故都的秋》开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正是郁达夫故都情绪的集中体现,故都情绪正是郁达夫宁折己寿也要挽北国之秋的重要原因。
  郁达夫写北平、赞北平的文字,大都写于九·一八事变之后,“艺术家是善感的动物,凡世上将到而未到的变动,或已发而未至极顶的趋势,总会先在艺术家的心灵里投下一个淡淡的影子。”(《〈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可能预感到北京可能不保,故而其回忆北平赞颂北平的文字特别多,叫人们别忘了北平。郁达夫这种故都情结就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纤敏、外露的个性
  郁达夫个性气质特点是纤敏、外露的。纤敏就是纤细、敏感。情感过于纤细就会软弱、伤感;情感过于敏感,则易于激动,或狂热,或消沉,或痛苦。他自我评价:“一个灵魂洁白,生性孤傲,感情脆弱,主意不坚的异乡游子。”(《自传》)他“是流水而非深潭或大海,是芦苇而非巨杉或劲松。”(许子东语)“他意识到自己性情的‘柔弱’,却不以为戒(至少在内心深处),而是听凭纤敏情感的流动,进而形成以抒情为中轴的独特风格。”(许子东语)
  外露的气质就是真率的气质。对于郁积在胸中的丰富的情感,郁达夫主张宣泄或净化,而不善于掩饰与克制。他强调“真”:“从真美善来说,美与善,有时可以一致,有时可以分家;唯既真且美的,则非善不成。”他认为,“‘文者人也’,‘言为心声’的两句话,决不会错。”(《写作闲谈》)“他所强调的‘真’,表现在艺术上,主要就是‘感情的真实’。”(赵园语)但“在直露、坦白的风格表现中……郁达夫有时也渗入某种‘感情夸饰’,渲染往往言过其实……”(许子东语)宁折寿也挽秋的话语就体现了郁达夫外露率真的性格。
  三、善摹灵性之景
  郁达夫小说散文化(故事性不强,结构也较为松散)。而其散文则诗化。而郁达夫推崇“诗样的散文,诗样的小说”(《怀四十岁的志摩》)。而诗的最大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情景理融会。他重视也善于摹物绘景。他认为,“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的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天候的描写。”(《小說论》)他认为,“小说里的山光湖水,天色溪流,是随主人公的情感而俱来,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大自然是不是多情多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来。”(《小说论》)
  而“他写自然景物,‘我’常在景中。”(赵园语)因此,郁达夫笔下的景物都是有灵性的。《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的北国之景就是郁达夫“清、静”的生活追求和“悲凉”(颓废)人生色彩的反映。宁折寿也挽北国之秋的誓语是郁达夫坚持张扬自己个性、不改人生追求的心声。
  四、钟情于秋天、秋意
  对于自然山水,郁达夫特别贪恋那些秋意、清风、落叶、残亭,常常留恋晚霞、流水、浓云、冷月,神游在他称之为“浓厚的颓废色彩”的那种萧瑟、凄清的气氛中。这种奇特、偏狭的感伤忧郁的美学追求,是他气质个性(柔弱的个性、偏爱“阴柔”)的自然流露,也是基于他的美学观念。他认为“悲哀之词易工”“悲哀的感染,比快乐当然更来得速而且切”。(《炉边独语》)他甚至有些夸张,“然而再回头来一想,把古今的艺术总体积加起来,从中间删去了感伤主义,那么所余的还有一点什么?”(《序孙译〈出家及其弟子〉》)他把感伤主义看成是文学的酵素了。这种美学追求也缘于他的社会意识,在他看来,“这世上快乐者少,而受苦者多。而现代人都带有厌世的色彩,而以血气方刚的青年为尤甚。”(《文艺赏鉴上之偏爱价值》)个人的“忧郁”,加上社会的“苦难”,经过美学处理,就合成了他艺术的“颓废色彩”。因此,郁达夫钟情于秋天、秋意。《故都的秋》一开头就高唱秋的赞歌:“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他还认为秋天是读书人的最惠节季。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援引中外的文人学士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的事实,来为自己的偏爱辩护。他对自己的文字“带着很浓的颓废色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因此,《故都的秋》中有宁折寿也要挽北国之秋这样的语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重视文章的起头与结局
  郁达夫在《写作闲谈》中说:“仿佛记得夏丏尊先生的文章作法里,曾经说起头的话,大意是大作家的大作品,开头便好,……这话我当时就觉得他说的很对,到现在,我也便觉得这话的耐人寻味。”接着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托爾斯泰的《安娜小史》,一个是斯曲林特白儿希的《地狱》。这两个例子的开头,其实一个是哲理的概括、决断的自信;一个是悬念的设置、空白的留置。
  《故都的秋》的开头就将这两种手法合二为一了。“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偏狭的作者就是要将自己的偏狭进行到底。自信的决断,又使人们对他的真诚难以忘怀。作者一下笔就深深地吸引住了读者。接着,作者将镜头对准了北国的秋,将秋的色彩一点一点涂抹开、具体化:“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同时留置了空白,设置了悬念:“我的不远千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用诗样的语言,将镜头由地到时到人,将风景的主宰者来一个大特写。人们看完这开头,都会在心底禁不住要问:北国的秋到底有什么好呢?北平的秋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儿呢?这样的开头能不耐人寻味吗?
  而宁折寿也要挽留北国的秋天的结尾呢?
  我们还是先看看作者对文章结尾的看法:“以蝼蛄来视人的一生,则蝼蛄微微,以人的人生来视宇宙,则人生尤属渺渺,更何况乎在人生之中仅仅一小小的得失呢?前有塞翁,后有翁子,得失循环,固无一定,所以文章的结局,总是以‘曲终人不见’为高一着。”(《写作闲谈》)
  郁达夫认为:茫茫宇宙,何其浩瀚,作为个人,何其渺小,人生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此,“得失循环,固无一定。”但对文章的结局,作者认为“总是以‘曲终人不见’为高一着。”
  “曲终人不见”是怎样的意境呢?清朝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中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由湘灵鼓瑟所营造成的一个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烟销云散,让人回到现实的世界: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恬静,只有悠悠的情思萦绕在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其实,郁达夫强调的是文有终而意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故都的秋》的结尾,在摹写了故都的秋声、秋色、秋意之后,作者宁大折己寿也要挽留北国秋天的誓语,使读者掩卷而思:北国的秋,故都的秋,她到底好在哪儿呢?是什么令作者魂牵梦绕愿以身殉秋?……在不知不觉之中,那淡淡的忧思也浸润着读者也萦绕着读者,谁会忘掉这故都的秋里的一草一木一图一景呢?
  六、深得语言情新动人之妙
  《故都的秋》的结尾,如改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我永远赞颂你爱你……”那情味自然逊色太多,简直俗不可耐、不忍卒读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作者深得语言清新动人的妙法。郁达夫在《清新的小品文字》中说:“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中国旧诗词里所说的以景述情,缘情叙景等诀窍,也就在这些地方。”《故都的秋》中,以景述情,缘情叙景的地方俯拾皆是,无庸赘述。其结局句之所以惊心动魄则在于其没有虚字,更没有浮词。
  作者深知细致、生动的地方是很不容易学得的。但他记住了幼时一位教授古文的塾师的话:“少用虚字,勿用浮词,文章便不古而自古了。”因此,郁达夫将清新生动的语言的妙法和盘托出:“我觉得写小品文字,欲写得清新动人,也可以应用这一句话。”
  七、浪漫抒情加写实技巧
  郁达夫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倾向。西方美学认为,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它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对内心生活的描述往往超过客观世界的反映。强烈的主观色彩是郁达夫创作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在取材方面,郁达夫在较大程度上局限于自己的生活。就中心人物而言,郁达夫作品几乎都在塑造一个独特的形象,那是以不同面貌、不同身份出现在不同体裁、不同篇章里的同一个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文学形象。在表现手法上,郁达夫不想、也不善于摆脱“我”的目光而作客观冷静的观察与描述。对照这几点,《故都的秋》中,在在都有体现。若能留得住北国的秋天,宁愿大折自己的寿数的话语,就是郁达夫作品强烈的情感和主观色彩的体现。
  然而在再现北国的秋天、故都之秋时,处处又都体现出了其写实技巧。在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中显现北国秋天的特色。其笔下的人、物、景、事的描写是那样的细腻逼真,让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物之感。
  情能感人,景能诱人,情景融合,水乳交融。
  郁达夫在其不长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他在《谈诗》中说:“总之,人的性情,是古今一样的,所用的几个字,也不过有多少之分,大抵也差不到几千几万。而严沧浪所说的‘诗有别才,非关学也’,几微之处,就在诗人的能用的诀巧,运古常新的一点。”“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严羽)实际上,天赋 读书=郁达夫的成就。
  传统文化的浸润,古代文学的功底,外国文学的广泛涉猎,加上郁达夫的天赋,成就了文学家郁达夫。而其一篇《故都的秋》中的片言只语就能烛照出郁达夫许多。
  [作者通联:丁曰宏,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
  刘洪领,安徽宿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虽然说要想在一届政府任内在中国建立一个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从改革现行的财政习惯切入,当能有效加快这一体系的建设速度。    2007年10月18日午间,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黄花场村一组的一小块荒坡上,一对年过古稀的老人,脚上都穿着有些褪色的解放鞋,弓着腰,在一锄头、一锄头地刨红薯。老妇人一头白发扎着黑色的发箍,远远看着特别显眼。他们是黄花场利一组的农民苏贤贵和熊祥英
教师在高三复习时尽管对古诗词知识的梳理全面细致,对应考点的讲解清晰,对应考点训练题目的分析透彻。但学生的高考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问题是:复习时是一个一个考点的抽象分析,训练时一个一个考点的对应训练或一篇一篇的综合训练,学生缺少有序的,有群文“议题”的具体的古诗词篇章的认知,更缺少自己在认知理解基础上的知识建构,形成不了理解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素养。下面以古诗词中的“词”的复习为例,
海明威的小说具有简约的风格。小说几乎由人物的对话构成。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指出,要使对话顺利进行,谈话目标能够完成,交际的双方必须遵循合作原则。有一条是关联准则,指相互之间对话要相关。《桥边的老人》的对话不仅简洁,而且时常答非所问,侦察兵和老人的对话总是错位。简洁和错位的对话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风格,它实际上是作者呈现故事的一种方式。理查德福特说:“我觉得海明威是保守秘密,而非揭示秘密。”他遮蔽了一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 针对有关中国民主政治的问题,坦诚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的判断。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民主问题上的自信,让世人感悟颇多。   曾几何时,一提到民主问题, 西方舆论界便占领了某种“道德高地”,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经济改革、政治保守”的独裁国家。 胡主席在世人面前坚定地承诺:今后的中国, 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
分配与承认:正义的两个维度    “承认的政治”,概念源自加拿大学者泰勒《承认的政治》一书。在“承认”主义者们看来,当代社会的各种斗争,如果恰当地加以理解的话,都可以视为“为承认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承认不外乎有三种,一是得到家庭的承认——爱,一是得到法律的承认——尊重,一是得到社会的承认——声望,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可以在“承认”的框架内被解读。“承认的政治”固然是一个不错的理论模型,但若考虑弱
不同于选课或游学,“行走课堂”是一场文化预设、知识盛宴,是一次大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是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的饕餮盛宴。它需要各科老师的接力长跑,它也尊重学生的现场所得,允许出现研究的不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基于此,
这次危机公关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不能让个别事件演化成对中国商品的整体价值产生认同危机。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虽然中国已就此展开危机公关,但是,截至目前,这场食品安全危机目前仍没有完全停息的迹象,在美国、东南亚、日本,中国的食品安全仍然是当地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食品,甚至中国商品成为有问题商品的代名词。  国内媒体和官员认为,这场食品危机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中国威胁”论。  
民主“中国结”的世俗解读    在坊间大多数人的认知序列和价值谱系中,“民主”往往是一个深奥、晦涩和充满政治意味的概念,并因此给人以高高在上、远离世俗生活的印象。尤其是在“国民素质制约民主进程”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与窠臼之中,更是加剧了这种印象。  通读上期“独家策划”,其实不难澄清与纠正上述这个近乎偏拗的印象。有人说,“中国结”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民主,其实何
这个地位不稳的巴基斯坦强人或许正利用“沉默”  从7月10日政府军队猛烈攻击极端分子占据的红色清真寺的画面,到7月20日数百名律师在最高法院外听到首席大法官乔杜里即将复职后热烈狂欢的场面,世人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巴基斯坦,一个是在用武力恢复秩序,一个是在用法律维护公正。两个矛盾着却互为补充的形象,曲折反映了巴国内各派系之间复杂的斗争与妥协现状。  关于穆沙拉夫总统选择在7月和极端势力“摊牌”的原因
“一肩挑”是个形象的说法,指近些年基层党政领导合二为一的改革模式。湖北2005年开始推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乡镇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乡镇长。安徽省有近1/3的乡镇也实行了党政正职“一肩挑”。成都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也提出要探索开展乡镇党政“一肩挑”。基层党政正职“一肩挑”似乎有逐渐推开的态势。  2002年底,山西长治市开始试点村级“一肩挑”,到2006年初,全市36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