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赏析英语诗歌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2017英语课程标准中,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意涵丰富。将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英语诗歌学习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英语诗歌的多姿多彩,更深刻地理解其丰富内涵。
关键词:思维品质;语文古诗词教学;英语诗歌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通过语言来呈现。语言学习是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其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丰富思维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程晓堂、赵思奇2016)在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鼓励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是感性的,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体会是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
本文将以江苏牛津英语(译林版)8 A U 7 Reading 1 Seasons of the year为例,分析笔者如何将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融入英语诗歌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一、英语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诗歌深入挖掘不够
在英语教科书和英语考试中,诗歌不是重点。部分老师以应试为导向,忽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对英文诗歌的深入研究不够。重视对学生理性的应试技巧的指导,缺乏对诗歌感性的人文气息的感受,以讲解新词、语法、句型为主,不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种上课氛围,学生感受不到英语诗歌的语言美,无法深刻体会诗歌的内涵,更不太可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缺乏文化意识培养
诗歌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歌的语言、句式特点都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中国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样,英文诗歌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课堂中,对这种抽象感性的文化层面涉及不多。
(三)忽视诗歌的重要性
在牛津译林版教材中,诗歌占比小。只有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各出现过一篇诗歌,且考试作文体裁中,诗歌除外。这些客观因素导致诗歌在教材中的地位不高,学生不够重视。但近年苏州的中考试卷中出现过诗歌,诗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平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是有必要的。
二、巧用古诗鉴赏学英文诗歌
中文古诗和英语诗歌有共通之处,语言简洁,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学生对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掌握比较到位,将这些方法适当迁移到英语诗歌的学习中去,事半功倍。
(一)抓住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意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古诗当中,类似“明月”这样的意象一般表达“团圆”“思乡”之感。抓住意象,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在Seasons of the year这首诗歌中,也出现了不少意象。比如“snow”“kite”“bees and butterflies”“ice-cream”“crop”等,这些都是各个季节典型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冬天是寒冷寂静的,春天是温暖欢快的,夏天是炎热慵懒的,秋天是收获喜悦的。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内在。诗的意象又构成了意境。“小桥”“流水”“姑苏”这几个意象,给我们塑造了一幅秀气的江南水乡图,让读者沉浸在这江南的婉约优美中。同样通过分析“stream”“shade”“pool”“ice-cream”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夏日虽炎热,但人们也享受着水池和冰淇淋带来的那份清凉,惬意而慵懒。分析意象和意境,帮助读者走到诗歌的深处。
(二)对比推敲
推敲是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品味语言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平凡的语言中发现不平凡。Seasons of the year在秋天的诗节当中,有这几个词“turn”“fall”“harvest”“drop”“shorter”,其中動词体现了动作的变化,而形容词体现了状态的变化。树叶“turn brown”表明树叶是由其他颜色变为棕色的,这里包含颜色之变。“harvest”有收获之意,有种才有收。那庄稼是什么时候种的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
(三)赏析修辞
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文章还是古诗都无法避开修辞。修辞手法的使用,能让语言变得更有感染力,更有张力。在这首诗歌中,拟人是最常见的手法。“flowers forget to grow”体现出冬季寒冷、花儿停止生长的事实,比“stop to grow”更好。“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hide”描绘蜜蜂蝴蝶躲春雨的有趣情景。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学生才能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语文当中夸张、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已熟练掌握,将其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可谓顺其自然。
总之,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学科之间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相借鉴也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在现实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大胆地尝试。比如用数学公式法记句型;文言文与英文对照讲解句式。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诗歌学习中,借鉴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这也启示老师们要拓宽思路,擅于吸纳各个学科的优势,服务于英语教学,融会贯通,创新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编辑 赵飞飞
关键词:思维品质;语文古诗词教学;英语诗歌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通过语言来呈现。语言学习是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其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丰富思维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程晓堂、赵思奇2016)在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鼓励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是感性的,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体会是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
本文将以江苏牛津英语(译林版)8 A U 7 Reading 1 Seasons of the year为例,分析笔者如何将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融入英语诗歌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一、英语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诗歌深入挖掘不够
在英语教科书和英语考试中,诗歌不是重点。部分老师以应试为导向,忽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对英文诗歌的深入研究不够。重视对学生理性的应试技巧的指导,缺乏对诗歌感性的人文气息的感受,以讲解新词、语法、句型为主,不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这种上课氛围,学生感受不到英语诗歌的语言美,无法深刻体会诗歌的内涵,更不太可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缺乏文化意识培养
诗歌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诗歌的语言、句式特点都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中国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样,英文诗歌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课堂中,对这种抽象感性的文化层面涉及不多。
(三)忽视诗歌的重要性
在牛津译林版教材中,诗歌占比小。只有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各出现过一篇诗歌,且考试作文体裁中,诗歌除外。这些客观因素导致诗歌在教材中的地位不高,学生不够重视。但近年苏州的中考试卷中出现过诗歌,诗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平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是有必要的。
二、巧用古诗鉴赏学英文诗歌
中文古诗和英语诗歌有共通之处,语言简洁,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学生对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掌握比较到位,将这些方法适当迁移到英语诗歌的学习中去,事半功倍。
(一)抓住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意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古诗当中,类似“明月”这样的意象一般表达“团圆”“思乡”之感。抓住意象,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在Seasons of the year这首诗歌中,也出现了不少意象。比如“snow”“kite”“bees and butterflies”“ice-cream”“crop”等,这些都是各个季节典型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冬天是寒冷寂静的,春天是温暖欢快的,夏天是炎热慵懒的,秋天是收获喜悦的。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内在。诗的意象又构成了意境。“小桥”“流水”“姑苏”这几个意象,给我们塑造了一幅秀气的江南水乡图,让读者沉浸在这江南的婉约优美中。同样通过分析“stream”“shade”“pool”“ice-cream”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夏日虽炎热,但人们也享受着水池和冰淇淋带来的那份清凉,惬意而慵懒。分析意象和意境,帮助读者走到诗歌的深处。
(二)对比推敲
推敲是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品味语言的方法,能让学生在平凡的语言中发现不平凡。Seasons of the year在秋天的诗节当中,有这几个词“turn”“fall”“harvest”“drop”“shorter”,其中動词体现了动作的变化,而形容词体现了状态的变化。树叶“turn brown”表明树叶是由其他颜色变为棕色的,这里包含颜色之变。“harvest”有收获之意,有种才有收。那庄稼是什么时候种的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
(三)赏析修辞
在语文学科中,无论是文章还是古诗都无法避开修辞。修辞手法的使用,能让语言变得更有感染力,更有张力。在这首诗歌中,拟人是最常见的手法。“flowers forget to grow”体现出冬季寒冷、花儿停止生长的事实,比“stop to grow”更好。“hide from the April showers”,“hide”描绘蜜蜂蝴蝶躲春雨的有趣情景。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学生才能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语文当中夸张、比喻、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学生已熟练掌握,将其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可谓顺其自然。
总之,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学科之间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相借鉴也是学习的有效方式。在现实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大胆地尝试。比如用数学公式法记句型;文言文与英文对照讲解句式。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诗歌学习中,借鉴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这也启示老师们要拓宽思路,擅于吸纳各个学科的优势,服务于英语教学,融会贯通,创新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