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纵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技能,但对大量的语文课堂日常提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许多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脱轨”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落实。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主要表现
1.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体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可事实是许多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精心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2.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有的老师“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着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打开的。
4.问题的评价,缺乏激励性
在实际教学中,口头评价呈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中口头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低,许多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或对知识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更是缺乏及时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这不仅忽视了口头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更可怕的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形成的原因
1.教师生本观念薄弱。
“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未能赶走传统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已把问题想得很细,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提问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是与文本对话,把教学的主体放置一边,不去深入了解学生,不知学生之疑难,不知学生之思维,提问抽象、空泛,缺乏启发性。因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比较肤浅和被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被调动。
2.教师文化底蕴不厚。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面很窄,凡是教学中涉及了文学以外的或更深入的内容,教者都免不了“敬而远之”,毫无生发开去的胆量,生怕节外生枝,担心学生贸然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步骤,耽误时间无法控制。究其原因,教师工作任务重,空闲时间缺,交流学习机会少,因而掌握的教学技艺难以达到很高水平。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像扔石头硬梆梆地丢给学生,不知如何铺设一条启发之路,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知如何巧妙地、有区别地评点,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3.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差,做为评定语文教师教学的优劣唯一依据。促使某些语文教师陷入了以赶进度、出成绩为目标的怪圈。落后的评价机制,让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单一的评价机制,也成了课堂提问出轨的第三个原因。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的应对策略
课堂提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让提问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业务修养。
1.把握问题,以学习钻研为基础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仅要求学生能问、会问,教学生的教师也要边学边问,是否深入并且问得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功底是否深厚,决定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是否深入,体会得深,就能提出问题,具体的、重要的问题。反之体会得浅,就找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找到笼统浮泛,大而空洞的问题。可见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教师个体的业务修养和课文深入的钻研,是善于提问的坚实基础。
2.设计问题,以学生思维为中心
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同时,提问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思维个体的差异,因材提问,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提问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学生思维特点,找到提问的思维切入点。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导向“冲刺”,它最贴近于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3.解答问题,以启发引导为途径
首先,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拔技能的掌握。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着意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
相信语文教师带着问题意识,把学生当成语文学习的主体,心中有学生,初中语文的“教”与“学”才会真正走上“轻负担,高质量”的轨道。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额尔和中心校)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主要表现
1.问题的提出,缺乏主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主体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可事实是许多课堂提问都由教师严格、有序的主导来控制着问题,教师早先在教案上精心设计,课堂上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等待着教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来回答。这种一味地单相的教师问学生,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师主导一切的做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然没有落实。
2.问题的设计,缺乏探究性
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有的老师“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问题的解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着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没有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这样只有问没有启,学生的智慧大门是无法打开的。
4.问题的评价,缺乏激励性
在实际教学中,口头评价呈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中口头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低,许多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或对知识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更是缺乏及时的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这不仅忽视了口头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更可怕的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现象形成的原因
1.教师生本观念薄弱。
“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未能赶走传统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已把问题想得很细,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提问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是与文本对话,把教学的主体放置一边,不去深入了解学生,不知学生之疑难,不知学生之思维,提问抽象、空泛,缺乏启发性。因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比较肤浅和被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被调动。
2.教师文化底蕴不厚。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面很窄,凡是教学中涉及了文学以外的或更深入的内容,教者都免不了“敬而远之”,毫无生发开去的胆量,生怕节外生枝,担心学生贸然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步骤,耽误时间无法控制。究其原因,教师工作任务重,空闲时间缺,交流学习机会少,因而掌握的教学技艺难以达到很高水平。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像扔石头硬梆梆地丢给学生,不知如何铺设一条启发之路,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知如何巧妙地、有区别地评点,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3.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差,做为评定语文教师教学的优劣唯一依据。促使某些语文教师陷入了以赶进度、出成绩为目标的怪圈。落后的评价机制,让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关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单一的评价机制,也成了课堂提问出轨的第三个原因。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脱轨的应对策略
课堂提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最好教学手段之一。教师要让提问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业务修养。
1.把握问题,以学习钻研为基础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仅要求学生能问、会问,教学生的教师也要边学边问,是否深入并且问得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功底是否深厚,决定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是否深入,体会得深,就能提出问题,具体的、重要的问题。反之体会得浅,就找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找到笼统浮泛,大而空洞的问题。可见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教师个体的业务修养和课文深入的钻研,是善于提问的坚实基础。
2.设计问题,以学生思维为中心
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同时,提问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思维个体的差异,因材提问,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提问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学生思维特点,找到提问的思维切入点。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导向“冲刺”,它最贴近于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3.解答问题,以启发引导为途径
首先,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都应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拔技能的掌握。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着意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
相信语文教师带着问题意识,把学生当成语文学习的主体,心中有学生,初中语文的“教”与“学”才会真正走上“轻负担,高质量”的轨道。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额尔和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