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地方,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合格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考,以期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2
  计算机信息管理是科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之间进行技术战斗的重要屏障工具。高职院校是培养该方面人才的重要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对该专业进行及时更新。同时,教师应该灵活地安排专业课堂,完善专业实验训练基地的规划及建设,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及时地改进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创新。
  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
  1.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创建新型实践教学结构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即将“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倡导“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这不仅是一种理性思维,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要求高职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实际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安心在第一线工作,具有沟通、合作、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能力和相关技术熟练应用并产生效益的能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施行一书多证制
  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尤其在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中,面对着教育观念、教育对象、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过程的开放,这本身就意味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适应,这就需要改革。将学校教育和社会考核结合起来,做到实践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一致,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以促进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3.改革课程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创建高职特色课程
  一是理论课程适当的压缩和增删,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调整理论与实践学时数的比例,加重实践课程教学的学时数,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环境;二是增加了实用性、新颖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色课程,以满足信息技术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4.改革落后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加技能性考核,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应用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以现场教学为核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实践现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立学生的直观认识和能力训练,以学生掌握的专业课程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实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理论与实际联系松散的现状,加大与中小企业的联系,使学生有机会参加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转变观念,走入到现实社会中去;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社会经验;训练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和虚心学习的精神。真正走求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
  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属于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由计算机技术学科及管理技术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其在偏重计算机技术学科的基础上,与管理技术学科相联接,进行融会贯通,旨在帮助人类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完成各种信息管理知识方面的运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信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在不断加速,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逐渐受到重视和广泛运用,学校则成为培养该专业高素质的人才的部门,教师成为塑造人才的重要性决定条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其次,教师在完善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最后,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方面的计算机硬件构成组装,掌握软件开发的知识,熟知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够熟练地进行准确的信息统计分析,在以上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网络运行维护及管理。
  三、从社会现实着手,进行技术培养
  现在,人类文明的进程轨迹已由工业化社会模式转为信息技术化社会模式,在这个全新的社会化模式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最具潜在发展能力的专业,也是一个对社会发展极具推动力的专业。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资源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战略资源,计算机信息专业与管理专业的有效结合成为各国在经济及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点,同时也成为衡量国家与地区现代化发展情况及当地基本综合能力的重要评价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伴而來的是新一轮技术性的挑战及调整,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学校及教师,更应该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此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普及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技术性人才。
  1.产学结合,“零距离”培养人才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其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是把行业准入标准导入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训计划。产学结合引发教学改革,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重组、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变革。其目的是与企业人才规格接轨,与劳动就业接轨。充分利用教室、实训室、企业实习场所,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重点是把行业职业(准入)资格导入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训计划。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理论内容的重组以主干课程为核心,以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载体为框架,建立了多技术一体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适用的基础理论,满足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使学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2实训教学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对接。应用型人才强调实践性,即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需安排大量的课时(约60%左右)作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覆盖面较广、针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配套且独立设置的实训项目,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能力培养。
  1.3实习场所,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学校需加强同企业的合作,条件允许可将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充实了实际工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注重学生适应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能力的培养
  对合格毕业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是:能适应、甚至受益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发展和应用发展一直保持的快速变化。怎样在实践中完成这样的目标呢?一方面,高速发展向教师们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必须更新课程的内容并对教学实践设备进行升级;另一方面,要求教学从知识的单向传输转变到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来。
  从本质上来,这就要求教育能够教导学生去按照适应未来需要进行学习和修养,除了给学生较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外,还要时常向学生灌输一种能激发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的思想,使学生建立需要不断学习的观念。
  3.以课程建设为主线
  课程建设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落脚点也在抓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将整体专业建设落实到行动中。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相一致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创新,形成特色的原则;技术及时更新的原则;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原则。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人们往往重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学生技能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对于课程本身所应蕴含的教育意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有所忽视,而这恰恰是教育的终级目的。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应注意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课程中,尤其是网络道德的培养更应该由各门专业课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在国外进行的相关研究中,在专业课中进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效果会更好,在其课程建设中应用这一研究成果。
  课程建设的质量评价包括二种类型:首先是定性评价;其次是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是才是科学的课程建设评价。在课程评价中还应坚持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涵盖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对课程建设的评价要全方位进行。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要遴选出重点评价内容,加大其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既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又注重评价的重点性。在评价过程中善于发现所建设课程的特色与优点。
  参考文献:
  [1]钮邵芳.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人才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2]李蓉.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3]樊月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C].2012(06).
  [4]丁水娟.运用目标激励理论,夯实高职学生就业之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5]章蔚中,张兴旺,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2):35-37.
  [6]赵卫东,郭琳.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53-15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门诊2010年2月-2012年2月就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
【摘 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广泛的开始应用在各个领域,在教育行业中教师运用微课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文化知识。本文就是把“互联网+”和“微课”进行联系,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微课教学的效果,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影响,结合当前课程的特点找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把微课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走向教育行业,不断提高教学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9-01  启发教学是引导学生课堂思考,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而课堂提问就是用好这把钥匙的关键。众所周知,提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节成功的课,必有非常精彩的课堂提问。精彩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中,能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
高职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时代特征、工作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需要采用信息化应对策略和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内容的信息化重组,对工作的核心进行信息化分析,以信息研判为中心,以信
房产面积一直是房屋纠纷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把房产纠纷问题降到最小,笔者从图纸审核、绘制草图、共有部位认定、南康房产测绘系统运用、一致性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相应提出了降低房屋面积测绘风险的相关建议。
【摘 要】 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社会中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的战略意义不仅是简单的掌握海量数据,而是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加工,达到信息增值的目的。而当前大学阶段的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都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提出了要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
【摘 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和教育方法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制度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够灵活等问题。特别是促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等仅仅是办学者的一厢情愿,而用人单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联系的意义所在,寻找办学者与企业合作契合点,实现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实训体系 模
为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应加强专业建设,及时增加新能源汽车方向或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本文从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背景出发,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师
粤北特色文化以客、瑶文化最为典型,当地的民族服装蕴藏着丰富的设计教学与艺术创作素材。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粤北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平台"可以将粤北地区民族服饰文化渗透到艺
【摘 要】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理念转变。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65-001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