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情景再现法历史教学,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或历史状态,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教材,提升历史感悟能力,并进而使学生历史认知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关注的主要是教育的科学化,知识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缺乏经验(即活动)的情景,使得学生感到学习容易成为一种苦役。尤其是我们学习中的后进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更是导致历史学习能力不高,兴趣不大,喜欢历史故事而不喜欢历史课堂,严重影响了教育要指向整体学生的目标。历史情景再现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利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进行能力多方面地提高,进而在情景再现教学活动中加强历史情感体验,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只有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提高了,才有知识与能力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 这看似偏激,却并非没有道理。
国内外历史情景再现教学已有不少的论述,但在这一理念下的方式方法却显得比较单一,而就其中历史场景再现、历史角色扮演等类似再现的教学方法,也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教学的探讨不够深入,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不成系统,解决了表象问题,却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进行情景再现教学的应用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实施再现教学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教育的功能要通过历史教学来发挥的。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的特点。其中,“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即事实与理论的统一性是许多学科都应具备的条件,并非历史学科所特有。但是,列于首位的“过去性”,却揭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它必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因历史知识的存在形式而具有其有异于其它课程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探索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手段。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因此,再现教学就成为历史授课的重要手段。我们进行再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亲自感知具体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揭露史实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实施再现教学是时间、空间和人物“三要素”的需要
再现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设法再现教科书上重点问题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经过想像和思维,切实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历史课再现教学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历史材料,给历史史实以合适的定位,从而构建起历史体系。历史体系也就是指历史存在的具体特点,即历史年代、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时间、地点、人物是具体把握史实的三个基本要素。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地点是确定史实存在位置和演化情景的纵横座标;人物是史实得以登上座标的载体。时间,也就是“年代”是史实的纵座标。年代顺序标示着历史发展过程,是历史知识的天然系统。年代数字就是史实的编号,按年代顺序把史实排列起来制成年表,就是把历史发展过程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年表,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前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和同时期各地各类史实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也较为容易地识记重要史实的年代及其先后顺序,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地点是史实的横座标,标志史实在空间的位置和移动。历史地理概念“包括历史上的古国的地域、部落、都邑、军镇的位置,各级政区范围、山川、河泽、关隘对历史的作用”。我们利用历史地图标出史实发生的地点、范围、经过的路线等,可使学生了解史实发展的形势,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并识记重要的地理方位。
历史史实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得到实现的。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可归之于人的活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人物为载体,以人系事,把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变成形象化的、有血有肉的、充满精神力量又迸射着情感火花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看出是非曲直,认清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
三、实施再现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材料还原
具体的历史情况,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媒介来实现其教学功能。所谓“教学媒介”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辅助材料。
历史人物的活动、史实发展的具体情节大多是通过文字材料给后世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成型的文字,历史的演变至今不甚清晰。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历史舞台上才看到了生龙活虎的人的活动,看到了刀光剑影的历史事件。这都要归功于文字的记载。
文字材料中有直接反映当时重大事件、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各种文献,有后世根据各种文献和其他资料编写的史书,还有从不同角度反映历史状况的各种文艺作品。这些都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的宝库。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实际,或直接引用原文,或改编其精华部分,充分运用。这样,历史的演进过程就会复活起来;就能引人入胜;就会激发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考古材料是历史上人们活动的遗物和遗迹。它给文字材料反映的史实提供物证。在历史研究中,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往往可以推翻千百年来确信不疑的文字记录,也能为众说纷坛的历史论争定下铁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演示有关的考古资料(包括模型、照片),从而使学生深信史实,成为最有力的想像根据。不过,考古材料只是史实的物证,不能展现史实发展的过程。因此,演示考古材料要同讲述史实过程结合起来。
我国有丰富的历史典籍和历史文物。只要我们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相信历史课的再现教学,定会更加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情景再现法历史教学,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或历史状态,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教材,提升历史感悟能力,并进而使学生历史认知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关注的主要是教育的科学化,知识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缺乏经验(即活动)的情景,使得学生感到学习容易成为一种苦役。尤其是我们学习中的后进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更是导致历史学习能力不高,兴趣不大,喜欢历史故事而不喜欢历史课堂,严重影响了教育要指向整体学生的目标。历史情景再现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利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又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进行能力多方面地提高,进而在情景再现教学活动中加强历史情感体验,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只有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提高了,才有知识与能力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把学校教育目标由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模式转变为“情感——能力——知识”模式,即把“情感”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 这看似偏激,却并非没有道理。
国内外历史情景再现教学已有不少的论述,但在这一理念下的方式方法却显得比较单一,而就其中历史场景再现、历史角色扮演等类似再现的教学方法,也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教学的探讨不够深入,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不成系统,解决了表象问题,却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因此,进行情景再现教学的应用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实施再现教学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教育的功能要通过历史教学来发挥的。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的特点。其中,“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即事实与理论的统一性是许多学科都应具备的条件,并非历史学科所特有。但是,列于首位的“过去性”,却揭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它必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因历史知识的存在形式而具有其有异于其它课程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探索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手段。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因此,再现教学就成为历史授课的重要手段。我们进行再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亲自感知具体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揭露史实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实施再现教学是时间、空间和人物“三要素”的需要
再现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设法再现教科书上重点问题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经过想像和思维,切实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历史课再现教学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历史材料,给历史史实以合适的定位,从而构建起历史体系。历史体系也就是指历史存在的具体特点,即历史年代、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时间、地点、人物是具体把握史实的三个基本要素。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地点是确定史实存在位置和演化情景的纵横座标;人物是史实得以登上座标的载体。时间,也就是“年代”是史实的纵座标。年代顺序标示着历史发展过程,是历史知识的天然系统。年代数字就是史实的编号,按年代顺序把史实排列起来制成年表,就是把历史发展过程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年表,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前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和同时期各地各类史实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也较为容易地识记重要史实的年代及其先后顺序,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地点是史实的横座标,标志史实在空间的位置和移动。历史地理概念“包括历史上的古国的地域、部落、都邑、军镇的位置,各级政区范围、山川、河泽、关隘对历史的作用”。我们利用历史地图标出史实发生的地点、范围、经过的路线等,可使学生了解史实发展的形势,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并识记重要的地理方位。
历史史实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得到实现的。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可归之于人的活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人物为载体,以人系事,把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变成形象化的、有血有肉的、充满精神力量又迸射着情感火花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看出是非曲直,认清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
三、实施再现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材料还原
具体的历史情况,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媒介来实现其教学功能。所谓“教学媒介”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辅助材料。
历史人物的活动、史实发展的具体情节大多是通过文字材料给后世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成型的文字,历史的演变至今不甚清晰。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历史舞台上才看到了生龙活虎的人的活动,看到了刀光剑影的历史事件。这都要归功于文字的记载。
文字材料中有直接反映当时重大事件、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各种文献,有后世根据各种文献和其他资料编写的史书,还有从不同角度反映历史状况的各种文艺作品。这些都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的宝库。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实际,或直接引用原文,或改编其精华部分,充分运用。这样,历史的演进过程就会复活起来;就能引人入胜;就会激发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考古材料是历史上人们活动的遗物和遗迹。它给文字材料反映的史实提供物证。在历史研究中,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往往可以推翻千百年来确信不疑的文字记录,也能为众说纷坛的历史论争定下铁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演示有关的考古资料(包括模型、照片),从而使学生深信史实,成为最有力的想像根据。不过,考古材料只是史实的物证,不能展现史实发展的过程。因此,演示考古材料要同讲述史实过程结合起来。
我国有丰富的历史典籍和历史文物。只要我们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历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相信历史课的再现教学,定会更加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