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创新型教师;培养;岗位培训;竞争;科研建设;创
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5—01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进入崭新历史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全新的姿态接受新挑战,培养创新型教师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教师单凭旧有认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质,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型教师营造良好环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岗位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学习提升的常态工作,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一次性培训上岗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学校要为教师培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珍视进修、交流的机会,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教育教学信息,自觉消化应用新知识,做创新学习的榜样。
教师岗位培训需要有创新改革的意识,在培训学习方式上进行创新尝试,要改变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让教师充分自主学习,并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互动探研式学习,对教学案例、情境设置等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促使教师转变习惯教学意识,要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过渡。要注意引导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问题,正确审视过往教学经历,找到突破角度,形成改革共识。教师培训学习应该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人员安排上要形成制度,还要灵活应用,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师创新热情
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在人才招聘、培养、任用等环节,教育主管部门要通盘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运行计划。为了提升教师自身创新热情,学校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首先是奖惩制度的建立要完备。教育教学不能唯成绩论英雄,但也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需要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其次是建立良性轮岗制度。教师岗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胜任岗位的可以继续留任,不胜任的就要适时调整,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轮岗制度,这对激励教师上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干部的选拔任用时,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体系,要对现有教育干部进行考评和量化,对于难以胜任的教育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只有建立全面的评价制度、合理的制约机制,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要将教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管理体制,促使教师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
三、强化科研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新路
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与教师自身素质优劣有关,也与教师教科研能力有直接联系。教师课堂上施教,需要整合各种教学因素,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对学生有深度探究,重新组合教材资源,针对学生实际学力制订教学方案,这些内容的落实其实就是教科研,将教学程序细化,将教学思想分解,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为教科研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树立教科研的思想,要用科研促进课堂教育,走教科研兴教学之路,要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化,由复制式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型。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和重建,这样才能顺利产生“元认知”。教师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建立全新教学认知。
四、构建创新制度,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创新制度建设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物质条件。学校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师上岗制度、教科研评价制度,要对教师的创新进行制度管理,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校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要为教师进行创新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硬件建设,也包含交流平台、激励措施等软件建设。其次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环境。教学是团队合作行为,需要教师能够发挥协作精神,集体团队和谐,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才能有发挥的余地。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和谐教学秩序。最后要关注社会因素对教师创新的影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如果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支持,也会挫伤教师创新的积极性。编辑:郭裕嘉
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5—01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进入崭新历史发展阶段,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全新的姿态接受新挑战,培养创新型教师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迫切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教师单凭旧有认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质,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教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型教师营造良好环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岗位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学习提升的常态工作,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一次性培训上岗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学校要为教师培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珍视进修、交流的机会,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教育教学信息,自觉消化应用新知识,做创新学习的榜样。
教师岗位培训需要有创新改革的意识,在培训学习方式上进行创新尝试,要改变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让教师充分自主学习,并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互动探研式学习,对教学案例、情境设置等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促使教师转变习惯教学意识,要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过渡。要注意引导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问题,正确审视过往教学经历,找到突破角度,形成改革共识。教师培训学习应该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人员安排上要形成制度,还要灵活应用,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师创新热情
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在人才招聘、培养、任用等环节,教育主管部门要通盘规划,形成切实可行的运行计划。为了提升教师自身创新热情,学校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首先是奖惩制度的建立要完备。教育教学不能唯成绩论英雄,但也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需要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其次是建立良性轮岗制度。教师岗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胜任岗位的可以继续留任,不胜任的就要适时调整,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轮岗制度,这对激励教师上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干部的选拔任用时,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体系,要对现有教育干部进行考评和量化,对于难以胜任的教育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只有建立全面的评价制度、合理的制约机制,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要将教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管理体制,促使教师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
三、强化科研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新路
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与教师自身素质优劣有关,也与教师教科研能力有直接联系。教师课堂上施教,需要整合各种教学因素,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对学生有深度探究,重新组合教材资源,针对学生实际学力制订教学方案,这些内容的落实其实就是教科研,将教学程序细化,将教学思想分解,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为教科研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树立教科研的思想,要用科研促进课堂教育,走教科研兴教学之路,要由单一型教师向全能型教师转化,由复制式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型。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和重建,这样才能顺利产生“元认知”。教师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建立全新教学认知。
四、构建创新制度,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创新制度建设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物质条件。学校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师上岗制度、教科研评价制度,要对教师的创新进行制度管理,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校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要为教师进行创新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等硬件建设,也包含交流平台、激励措施等软件建设。其次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环境。教学是团队合作行为,需要教师能够发挥协作精神,集体团队和谐,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才能有发挥的余地。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和谐教学秩序。最后要关注社会因素对教师创新的影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如果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支持,也会挫伤教师创新的积极性。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