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提供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其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控制在2018年4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在对患儿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所有患儿均为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此条件下,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一共为50例,在对患儿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共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连个不同的小组,并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来将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平均的分入两个小组之中,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在对不同小组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应采用常规护理来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应用预见性护理来开展服务,以此来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给予观察组患儿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医用粘胶损伤、皮肤压伤、皮肤摩擦伤以及液体外渗皮肤损伤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明显较对照组患儿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监护室中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预见性护理,更好的保证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预见性护理在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就诊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控制在2018年4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在对患儿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所有患儿均为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此条件下,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一共为50例,在对患儿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共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连个不同的小组,并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来将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平均的分入两个小组之中,每组之中存在患儿25例。在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数量分别为13例以及12例,其中,胎龄最大的患儿为29周,胎龄最小的患儿为26周,其体质量为580~935g;在研究开展之前,保证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引导患儿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全面的保暖措施,同时定期为患儿进行沐浴和护肤。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护理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任何油剂,并及时更换尿布。
1.2.2 观察组
在为观察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预见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高危因素评估表 护理人员应从患儿的胎龄、体质量、诊断以及皮肤情况等方面,结合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或者护理项目,以此为基础来对患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②医用粘胶损伤预防 医用粘胶损伤指的是患儿在粘胶产品移除后,在30min或者超过30min的时间内出现持续性红斑或者其他的皮肤异常,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在使用医用胶布固定之前,应采用3M皮肤保护剂来对患儿的皮肤进行保护,并对医用粘胶的长短以及形状进行科学的选择,尽量降低粘贴的面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采用专业的手法进行医用粘胶的粘贴和去除,以此来避免患儿出现皮肤损伤。②皮肤压伤预防 在为患儿尽心鼓励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美皮康敷料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修剪,并粘贴在患儿的震后、肩胛等部位,除此之外,在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对帽子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压力过大等情况引发的皮肤压伤。③液体外渗预防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外周静脉血管壁相对较薄,弹性也相对较差,因此持续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液体外渗,因此护理人员应更多的选择PICC导管进行营养液等刺激性液体的输出。在必须要进行穿刺时,应尽量选择腋静脉、大隐静脉等粗直的血管,以此来有效的避免液体外渗的发生。④皮肤摩擦伤预防 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提供鸟巢,并协助患儿采用较为舒适的体位,以此来提升患儿的舒适度。在为患儿进行留置针或者PICC导管置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其与患儿皮肤接触的部位进行包裹,以此来避免其对患儿的皮肤产生摩擦。
1.3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在医用粘胶损伤、压伤、液体外渗、皮肤摩擦伤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对比详见表1。
3 讨论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自身皮肤发育未完全、侵袭性操作较多等问题,经常会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这对于患儿的痊愈是非常不利的。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儿在接受预见性护理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开展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方式,能够为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预防,同时促进患儿的康复,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晓燕,王凤,金慧玉.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7):633-634.
[2]程红,万兴丽,苏绍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的皮肤损伤预警监控管理与效果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02):211-215.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预见性护理在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就诊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控制在2018年4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在对患儿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所有患儿均为入住重症监护室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此条件下,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一共为50例,在对患儿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共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连个不同的小组,并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法来将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平均的分入两个小组之中,每组之中存在患儿25例。在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数量分别为13例以及12例,其中,胎龄最大的患儿为29周,胎龄最小的患儿为26周,其体质量为580~935g;在研究开展之前,保证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引导患儿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全面的保暖措施,同时定期为患儿进行沐浴和护肤。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护理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任何油剂,并及时更换尿布。
1.2.2 观察组
在为观察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预见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高危因素评估表 护理人员应从患儿的胎龄、体质量、诊断以及皮肤情况等方面,结合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或者护理项目,以此为基础来对患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②医用粘胶损伤预防 医用粘胶损伤指的是患儿在粘胶产品移除后,在30min或者超过30min的时间内出现持续性红斑或者其他的皮肤异常,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在使用医用胶布固定之前,应采用3M皮肤保护剂来对患儿的皮肤进行保护,并对医用粘胶的长短以及形状进行科学的选择,尽量降低粘贴的面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采用专业的手法进行医用粘胶的粘贴和去除,以此来避免患儿出现皮肤损伤。②皮肤压伤预防 在为患儿尽心鼓励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美皮康敷料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修剪,并粘贴在患儿的震后、肩胛等部位,除此之外,在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对帽子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避免压力过大等情况引发的皮肤压伤。③液体外渗预防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外周静脉血管壁相对较薄,弹性也相对较差,因此持续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液体外渗,因此护理人员应更多的选择PICC导管进行营养液等刺激性液体的输出。在必须要进行穿刺时,应尽量选择腋静脉、大隐静脉等粗直的血管,以此来有效的避免液体外渗的发生。④皮肤摩擦伤预防 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提供鸟巢,并协助患儿采用较为舒适的体位,以此来提升患儿的舒适度。在为患儿进行留置针或者PICC导管置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其与患儿皮肤接触的部位进行包裹,以此来避免其对患儿的皮肤产生摩擦。
1.3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在医用粘胶损伤、压伤、液体外渗、皮肤摩擦伤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对比详见表1。
3 讨论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自身皮肤发育未完全、侵袭性操作较多等问题,经常会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这对于患儿的痊愈是非常不利的。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儿在接受预见性护理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观察组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开展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方式,能够为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预防,同时促进患儿的康复,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晓燕,王凤,金慧玉.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7):633-634.
[2]程红,万兴丽,苏绍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人群及高危环节的皮肤损伤预警监控管理与效果观察[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02):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