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课题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课题提出背景及选题的价值
  (一)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于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目前,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已成为课改的热点。这为本课题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现实依据
  陈旧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改实验中,我们不少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等弊端,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越学越厌,越来越怕语文,完全丧失了阅读语文的兴趣,根本就无阅读能力可言,更不必说自主探究能力了。”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对学生课堂阅读学习情况的调查,总结出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出几点看法:
  1.重课内、轻课外,重授课、轻活动,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现状:课前很少有预习课文的,或者预习方向不对,没有效果;课本内容花时多,课外活动搞得很少;自读课本、课外书未加以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读、说、议、评、写缺乏开拓创新性,甚至变成教师“审讯式”,学生没有探究的热情。写日记只有变成强制性的任务,遇到疑难字词不愿查工具书,很少看课外读物。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阻力。
  2.教学方法陈旧,无用功太多。教学方法简单化、公式化。教学中习惯于:学习字词──朗读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思考练习。课课如此,日重月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的厌学。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大脑思维的时间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减少板书很必要。学生对课堂上组织的能力训练活动感兴趣,但一般不能在阅读中看出问题,探究意识不强。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状况。无用功较多,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满堂灌,一堂课的时间大多被教师占用了,本来的学生的学堂变成了教师的讲堂,有时把课文的一些语段抽出来,生抠硬挖,大讲特讲。加强对教学材料的加工处理,有针对性的改革课型,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自主精神和大语文观念下拓展性阅读的兴趣。
  3.重知识,轻能力。吕淑湘先生说:“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学一套知识,而是一种技能。”有时就忽视了这一点。在文字词汇教学方面只顾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学习,培养他们理解运用文字词汇的能力,导致了后面学,前面忘,使字词的掌握量达不到大纲的要求。在语法修辞教学方面,只注重语法的分析和修辞的辨析,忽视了语法、修辞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运用。教师在练习题和作业题的设计上,只限于字、词、句、语法、修辞方面,而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太少,特别是作文片断练习更是少。不能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呈“高耗低效”之现状。这也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原则
  (一)研究目标
  1.课型由单一转化为多元。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以读带写,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4.最终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总目标。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归依,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2.问题性原则。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探究性阅读从学生的“问”开始。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语文再创造。
  3.合作性原则。“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探究性阅读必然会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在共同对话中探究,在共同探究中求知,在共同求知中发展。
  4.倾听性原则。
  (1)注意过程。集中注意学生和学生说出的信息,关注信息的适当、正确、强度及传递的时间和情境。
  (2)理解过程。它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心智加工的过程。倾听者基于对信息的适当程度和价值的判断,主动地选择和组织信息。
  (3)评价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权衡,包括衡量信息的信度、怀疑说话人的动机、思考呈现的思想、怀疑信息的有效性、归纳说话人的主题思想、获知省略的内容、思考怎样完善信息等。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采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1.文本式探究法。
  (1)探究美点(微观、宏观)
  (2)探究空白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
  2.迁移式探究法
  (1)探究内容。相同的主题,相似的内容,相关的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而文本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样,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整合文本与相关材料,从整体上对文本和材料进行类比探究,归纳它们在主题、中心等方面的相同点、不同点或矛盾点。
  (2)探究形式。内容的探究固然重要,但对形式(结构)的探究也不可忽视,因为一个主题鲜明,立意深刻的佳作,倘若没有好的形式来支撑,也只能是一名“游兵散将”,失去本该具有的价值。所以,探究文本的形式(结构)不可忽视。   3.应用式探究法。阅读,离不开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而提取这些信息的目的之一就是应用。探究性阅读也是如此,利用文本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解决现实生活的一些具体问题,就成为阅读探究的必然趋势。
  4.专题式探究法。教材中的文本,大都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价值,包容着科学、历史、地理、自然、艺术等诸多学科知识。因此,有些问题学生发现并提出后,不一定能从教材中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对于这一点,教师不必急切地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即便教师想告诉学生,仅凭课堂上四十分钟的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
  在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查找资料,去调查,去实验,去为解决新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取舍、加工、重组等,从而充分地释放出探究的潜能。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与过程
  课题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阅读材料(主要是文本)进行独立自主的个别探究,或通过交流互动,合作探究,经过感知、理解、升华、认同、品悟等认知活动,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他人(或自己)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的对象太和中学在校初中学生。
  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5年1月)
  制定课题计划,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搜集资料,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确定试验的年级和班级,确立实验的相关年级和班级的目标要求,明确研究方向,制定好实验计划。在课题研究的教学思想下,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始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8月)
  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围绕课题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8月——2015年12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如验收合格,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工作。
  五、预设的研究结果
  1.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2.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初步的问题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
  4.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转化。
  5.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研讨会。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存亡、国家前途命运等问题,更应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常听到老师大发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好教,他们都不想学习,找他们谈心也不起作用。”大有谈生头疼,谈生色变之状。  我始终贯穿一条线,那就是重视德育。要教会学生做人,首先我要求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各方面注意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要饱含真情地充满对人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乐观向
《中国教育报》曾报导,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聋子英语”的问题。“聋子英语”说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听力测试被正式纳入中、高考范围,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合理、有效、尽快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听力不仅是中、高考的考试项目之
西藏昌都市岗托镇矮拉完小  【摘 要】鉴于当今小学教学课堂实践中,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基础而又繁杂,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教育实际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汉语文字的学法以及文字的正确表达和应用,以学生视角考虑,用含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小学生的文字文化的学习。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 趣味性 学法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民族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前期构建的牛ATP5B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在3T3L-1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检测ATP5B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经脂质体法转染3T3L-1细胞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尤其像《桂林山水》、《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从多角度(学生、教师)来阐述在新课改下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因而,在地理教学中积极进行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型,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
目的建立猪链球菌(S.suis)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方法通过BLASTn序列比对确定较为保守的S.suis种特异基因,用软件PrimerExplorer V4设计针对靶基因的LAMP试验引物;分别用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会自主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學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本文结合自己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
旨在通过对精子动力学参数的分析,预测其在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中的受精能力。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3头荷斯坦公牛的性控分离精子进行动力学检测;同时进行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已。今后数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