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项重要课题。我们从认识掌握基本美术语言入手,组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发展创新思维,感知不同题材、不同方法、不同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学生通过学习、积累,不断提升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提升;艺术表现力
一、在美术教学中多组织各种写生活动
直接的体验是美术活动中最基本的体验方式。新的独特的体验是艺术家创造新的作品的前提,而这种体驗之获得又大多来自我们的实际生活,写生就是获取这种体验最直接的手段。譬如,我在执教人美版四年级上册《自行车局部写生》一课时,我分两课时进行了比对教学,第一课时让学生凭记忆画一辆自行车或自行车局部,第二课时带领学生走近自行车棚,实地进行写生。最后我把两节课的作品一左一右呈现出来,结果几乎呈现一边倒。第一节课的自行车普遍“简单”,几乎没有细节,作品很靠近自行车简笔画;第二课时的写生作品则生动许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观察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写生课上,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认识世界。通过学习造型和表现,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为绘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避免作品程式化或出现“没有东西画”的等现象。在学生感受对象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由此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和语言,也必将与别人的表现形式有差别,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二、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
在进行主题绘画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美术语言去表现,并对不同的表现结果进行对比,感受与认识各种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的表现能力,为创造性的表现奠定基础。如我在执教人美版二年级的《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展开写生,用线描的方式描绘身边的树;再引导学生用色彩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再让学生尝试用综合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在线描写生中学生了解了线描画表现物象的手法,学生注重对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等方面的组织和运用;在运用色彩表现树时,让学生感受色彩塑造形象的方法,认识色彩画是运用色彩的冷暖和深浅对比进行表现的;最后,学生用综合手法进行创作,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认识了撕剪、揉搓、拓印、添画等一系列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活”了,他们的创造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要让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美术语言,有哪些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一般由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因素构成。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譬如,我在执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一课时,我重点启发学生用线的粗细与轻重、重叠与交错、曲直与疏密等不同感觉去表现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线条语言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线条是如何结合、交叉在一起的。
四、临摹也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临摹是一种传统的学画方法。美术中的临摹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改变学生美术能力低下的局面。但临摹是一把“双刃剑”,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容易使人的思想受束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教学中,尝试拓宽原有的临摹概念,以原作的主体内容为主,但可取舍。这样既可解决部分学生怕“自由”创作的问题,有能给他们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启发学生时,力求让学生往“新”处想,往“广”处想,往“巧”处想,不断发展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如在教学人美版第二册《漂亮的瓶子》一课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瓶子,并让学生用线描的形式临摹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瓶子。接着启发学生想象:类似的瓶子,有的瓶颈细些,有的瓶颈粗些;瓶肚有的扁,有的小、有的圆;有的瓶子有“耳朵”,有的却没有。另外,瓶身上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临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漂亮的瓶子。
五、尽可能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的逐步充裕,我们身边可以用来表现的材料越来越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纹理表现出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手法来制作表现,如:剪、刻、粘、印、揉、刮、涂、染等,学生在这样的创新尝试中也会表现出了极大的表现兴趣,十分活跃,学生的创新潜能也能得到充分挖掘,在制作中似乎每个人都能做到表现手法和形式与众不同。譬如我在执教自编教材《筑之美》一课中,我把该课设计成了一节综合制作课。首先让学生收集各种大大小小的纸盒以及其他废旧材料,课上我先让同学们组合拼装成建筑的“雏形”,然后用记号笔在“建筑”上大胆勾勒,并用自己喜爱的涂色方法进行深入装饰,一节课下来,一幢幢充满个性的漂亮的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
六、要让学生突破定向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曾经描绘过的形象进行再创造。譬如,可以让学生运用夸张、变形、变色、添加、修饰等手段,对已经描绘过的对象或画面进行二次处理,也可以让学生改变视角重新表现,从而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如我在执教人美版三年级《吃虫草》一课中,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吃虫草,认识吃虫草的外形特点和色彩特点,并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喜爱的吃虫草表现出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用夸张、添加、装饰等方法进行再创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让学生灵活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增进其对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与美术特质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使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得以真正得到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学;提升;艺术表现力
一、在美术教学中多组织各种写生活动
直接的体验是美术活动中最基本的体验方式。新的独特的体验是艺术家创造新的作品的前提,而这种体驗之获得又大多来自我们的实际生活,写生就是获取这种体验最直接的手段。譬如,我在执教人美版四年级上册《自行车局部写生》一课时,我分两课时进行了比对教学,第一课时让学生凭记忆画一辆自行车或自行车局部,第二课时带领学生走近自行车棚,实地进行写生。最后我把两节课的作品一左一右呈现出来,结果几乎呈现一边倒。第一节课的自行车普遍“简单”,几乎没有细节,作品很靠近自行车简笔画;第二课时的写生作品则生动许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细心观察以及个性化的表现。写生课上,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认识世界。通过学习造型和表现,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为绘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避免作品程式化或出现“没有东西画”的等现象。在学生感受对象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由此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和语言,也必将与别人的表现形式有差别,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二、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
在进行主题绘画活动中,尝试用不同的美术语言去表现,并对不同的表现结果进行对比,感受与认识各种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的表现能力,为创造性的表现奠定基础。如我在执教人美版二年级的《认识身边的树》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展开写生,用线描的方式描绘身边的树;再引导学生用色彩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再让学生尝试用综合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在线描写生中学生了解了线描画表现物象的手法,学生注重对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等方面的组织和运用;在运用色彩表现树时,让学生感受色彩塑造形象的方法,认识色彩画是运用色彩的冷暖和深浅对比进行表现的;最后,学生用综合手法进行创作,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认识了撕剪、揉搓、拓印、添画等一系列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活”了,他们的创造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要让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美术语言,有哪些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一般由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因素构成。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譬如,我在执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一课时,我重点启发学生用线的粗细与轻重、重叠与交错、曲直与疏密等不同感觉去表现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线条语言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线条是如何结合、交叉在一起的。
四、临摹也能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临摹是一种传统的学画方法。美术中的临摹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改变学生美术能力低下的局面。但临摹是一把“双刃剑”,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容易使人的思想受束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教学中,尝试拓宽原有的临摹概念,以原作的主体内容为主,但可取舍。这样既可解决部分学生怕“自由”创作的问题,有能给他们一个创造的天地。使他们的求异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启发学生时,力求让学生往“新”处想,往“广”处想,往“巧”处想,不断发展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如在教学人美版第二册《漂亮的瓶子》一课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瓶子,并让学生用线描的形式临摹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瓶子。接着启发学生想象:类似的瓶子,有的瓶颈细些,有的瓶颈粗些;瓶肚有的扁,有的小、有的圆;有的瓶子有“耳朵”,有的却没有。另外,瓶身上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临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漂亮的瓶子。
五、尽可能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的逐步充裕,我们身边可以用来表现的材料越来越丰富,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纹理表现出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手法来制作表现,如:剪、刻、粘、印、揉、刮、涂、染等,学生在这样的创新尝试中也会表现出了极大的表现兴趣,十分活跃,学生的创新潜能也能得到充分挖掘,在制作中似乎每个人都能做到表现手法和形式与众不同。譬如我在执教自编教材《筑之美》一课中,我把该课设计成了一节综合制作课。首先让学生收集各种大大小小的纸盒以及其他废旧材料,课上我先让同学们组合拼装成建筑的“雏形”,然后用记号笔在“建筑”上大胆勾勒,并用自己喜爱的涂色方法进行深入装饰,一节课下来,一幢幢充满个性的漂亮的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
六、要让学生突破定向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曾经描绘过的形象进行再创造。譬如,可以让学生运用夸张、变形、变色、添加、修饰等手段,对已经描绘过的对象或画面进行二次处理,也可以让学生改变视角重新表现,从而获得独特的视觉效果。如我在执教人美版三年级《吃虫草》一课中,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吃虫草,认识吃虫草的外形特点和色彩特点,并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喜爱的吃虫草表现出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用夸张、添加、装饰等方法进行再创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让学生灵活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增进其对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与美术特质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使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得以真正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