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论述了河南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一是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三是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四是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SWOT分析 河南省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从传统意义上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量的日渐增多,二是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出现了和现实不协调的问题:首先,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其次,城镇化的扩张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牺牲农业为代价等。最后,城镇化还存在产业结构同构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镇管理水平滞后等突出问题。
  笔者旨在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化SWOT分析,研究河南省发展城镇化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为新形势下河南新型城镇化由偏重数量向注重内涵、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分析
  中原城市群逐步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区域。中原城市群以郑州和洛阳为正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济源、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所组成,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河南省60%的城市分布在这一区域,城市布局紧凑。2013年中原城市群的GDP达18961.4亿元,占全省的58.97%,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为河南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经济实力大有提高,区域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增强。近年来,河南省设立了15个城市新区,作为引领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截至2012年,全省城市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74亿元,承载产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升。新区的发展着眼点是完善城市新区规划体系,推进城市新区功能区综合开发,促进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使其成为宜居宜业、功能现代、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通过新区的建设,推动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正逐步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仅全国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就多达189处。八大古都中,河南独占四席,显示出了中原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辉煌。时至今日,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仍有相当的实力,比如广播电视、新闻传媒、文化产业等在全国均有深远的影响,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一笔宝贵财富,中原文明胸襟宽广、博采众长,具有鲜明的开拓精神,同时具有强大的发展张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历史资源文化为全省城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支撑力量。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四通八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在铁路方面,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铁路大动脉京广、陇海、京九以及焦枝、宁西等支线在境内交汇,形成了郑州、商丘、洛阳等重要的十字枢纽,大大增强了河南的区位优势。在公路方面,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在航空方面,以郑州国际航空港的批复和建设为契机,在已有的郑州、洛阳和南阳机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商丘、信阳机场。在通讯方面,国家公用电信网有三纵三横经过河南,加上横贯东西、南北的光缆干线,构成了河南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在能源管道方面,西气东输和多条石油管道在河南交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河南南北全境。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劣势分析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偏低。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无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中部六省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截至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2.40%,仅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居全国倒数第五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分别比广东、辽宁、浙江和江苏低23.36%、22.05%、20.56%、20.45%;分别比湖北、山西、江西、湖南、安徽低12.11%、10.16%、6.47%、5.56%、5.46%。在河南省内部,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外围地区尤其是涵盖豫东豫南的黄淮地区是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低谷。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支撑能力不足。而河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按理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应该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目前河南这个比值刚刚达到0.6,和该值1.4~2.5的合理范围相差甚远。尽管河南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产业支撑能力还嫌不足。河南GDP已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第五,但工业和服务业是大而不强,虽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却不是工业强省。
  城乡定位不准确,城镇体系不合理。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河南省各地市功能定位不明晰,城市发展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导致城市经济结构基本趋同,缺乏差异化竞争,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使得河南城镇化发展受到制约。截止到2013年底,河南全省设市城市有38个,共有100万以上的大城市5个(郑州、洛阳、新乡、商丘和南阳),50万~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0个,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的城市和县城14个,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城镇体系。但河南城镇体系结构还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小城市不足等方面。省会郑州首位度较低,综合实力不强,对全省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洛阳、新乡等大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偏小,没有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核心城市。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尤其是豫东和豫南,尚未形成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还不突出。拥有一定人口的小城市数量也满足不了河南城镇化的要求,这些小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度高,难以承载更多的人口。   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会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对应的城镇化率应在50%以上,但河南目前的城镇化率仅有42.40%,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S型曲线理论(如图1所示),当城市人口在30%~70%时是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河南正好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会出现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的情况。河南周边省份已经初步形成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皖中城市群等,在中部地区提升各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互动合作能力,将为河南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图1 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中西部地区人口和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尤其是河南及周边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很大,大量的80后及90后思想开放,崇尚城市生活,他们大部分有进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土地、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为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刺激下,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经济实力进城买房定居。
  面临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特殊机遇。随着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东部地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显得尤为迫切,急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具备区位、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这将促使大量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带动人口要素向城镇聚集,拓展河南城镇发展的空间。
  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规划明确指出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河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威胁分析
  城镇化与河南面临的资源、环境相冲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维系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随着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力推进,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无序化发展等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异常复杂的态势。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忽视了基本国情,土地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耕地被大量吞噬,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加大。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和全国粮食核心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化用地与工业化、城镇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城镇摊大饼似的发展难以为继。
  土地、户籍等制度障碍。毋庸置言,我国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在着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尤其是体制创新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尽管有大量的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但基本上还未实现和农业的脱离。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土地流转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河南省是第一产业大省,虽然河南第一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不足15%,但第一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比例几乎近半。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量解放农业人口是河南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离,管理刻板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与人口之间的非动态关系。其实,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农民市民化。在中西部很多地区,虽然放开了户籍限制,但这些小城镇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大城市相差甚远,对农民就地城镇化缺乏相应的吸引力。
  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根据河南省资源禀赋和现实的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要坚持点、轴、面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以郑汴都市区作为引领全省发展的点,增加其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河南省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充分发挥郑州全国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加上郑州航空港的独特地位,强化郑州核心增长极地位,加速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形成组团式的复合型新型城镇密集区。完善洛阳、焦作、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及济源等的经济联系,使中原城市群成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率先发展区域。加强南阳、信阳、商丘、安阳等中心城市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城镇发展中的陇海发展轴和京广发展轴。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优先发展各县市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给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合理的产业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扩大城镇化发展的范围,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合理的河南新型城镇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在科学规划城镇体系的同时,还应把完善城市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因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河南各级城镇,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体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落后,污水处理、给排水设施、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缓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要和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相适应。规划城镇体系需根据农民的就业地点给予考虑并合理规划其融入城镇的空间。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的数量居全国之冠,两千多万农民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有一部分在省内实现了非农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度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表明,在中部地区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已占全部农民工的37.5%,河南的情况大致如此,如若将他们城镇化,那么县城以上城市应该为进城农民提供居住和生活空间的主要场所,因此要提高城市承载力,方能提升河南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国家近年来实施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户籍的含金量大大提高,甚至高于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愿放弃在农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加上农民拥有承包地,每年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附加在土地上的价值日益攀升,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户籍,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河南应构建农民承包地流通变现的合理渠道,让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增值收益,毕竟城镇化应让农民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样农民即愿意进城,又能够进城,河南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统筹“三化”协调发展。如果说河南新型城镇化是载体,那么新型工业化就是动力,农业现代化就是基础。河南作为中国典型地区,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因此河南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式,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安全为前提,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
  河南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农业现代化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促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需要有产业做支撑,让进城的农民有工作可干,有业可创,生活才能安稳,城镇化才能更扎实。但是,河南的产业支撑能力稍显不足,应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吸引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城镇的空间聚集,通过工业化不断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河南城镇化提供强大的资金、物质和技术保障。
  (作者为商丘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SWOT 分析的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1339)
  责编/韩露(实习)
其他文献
80年代发生的日本福利危机与治理改革是一场围绕福利应由谁负责、怎么负责的问题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居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居民与业者等之间开展的权力和智慧的博弈。它的主角是以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集团利益的官僚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和关心民生权利、强调市民参与的一般国民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福利改革是他们之间力量和智慧的较量场。  相关概念的归纳和整理  在进入正文之前,这里首先对“社会福利”、“福利国家”
期刊
【摘要】整合、纠正和控制转型期社会价值形态上的社会偏差是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阶层分化中的价值偏差、体制改革中的路径探寻、全方位开放的全球化意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四大问题视阈,从而为当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预设了某些科学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现实维度 社会偏差 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抢占耕地等严重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保护。新时期在政府管理中要逐步改变现阶段公共利益界定不清、主体缺位、土地性质模糊等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与效率,这不仅关乎农民的土地权益,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土地权益 公共利益 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保护农民的
期刊
【摘要】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不同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中,二者的行为逻辑具有显著的不同,进而影响到地方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我国形成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通过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我国逐步找到解决治理困境的出路,促进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央—地方关系 地方治理 新制度主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期刊
【摘要】过渡型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微观平台,需要形成政府治理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文章分析了过渡型社区治理面临的“五难”困境,提出了强化社区民生建设以提高居民融入度,重构社区治理主流文化以提高居民认同度,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培育居民社区自治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以发挥社会组织参与作用,转型政府职能以发挥政府治理主导作用等治理之策。  【关键词】过渡型社区 治理 融入 居民自治  
期刊
【摘要】在区域产业导向下,培养优秀的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并健全就业保障机制,非常具有研究意义。文章概括了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的市场需求现状,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区域产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就业保障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在区域产业经济下现代服务业应用性人才的就业保障机制建设。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地方高校 应用性人才 区域产业 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青海省环境风险管理形势日趋严峻。通过商业化风险管理机制来预防、控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对因环境污染责任产生的赔偿责任予以补偿日益重要。文章通过对青海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背景、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青海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青海省 环境污染责任 保险 绿色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为文本,梳理了其中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并从反腐败工作的定位、反腐败斗争的特征、反腐倡廉的方针和反腐倡廉的措施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政策的演进。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反腐工作的地位日益提高,力度逐渐加强,方针更加科学,措施愈加得力,机制臻于完善。  【关键词】反腐倡廉 党代会报告 政策演进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党风廉政
期刊
【摘要】实用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哲学思潮,兴盛于20世纪早期,其思想特征是把知识看成工具,通过考察概念的实际效果来阐明概念的意义,同时也通过观念的效用来确定观念的真理性。20世纪初,实用主义传入中国;“五四”时期,随着杜威访华,实用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20世纪50~70年代实用主义在中国多次受到批判,遭到全盘否定。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实用主义的引介和评论逐渐回归学术本身,对实用主
期刊
【摘要】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邓小平发展观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陈云同志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经济平衡、计划与市场、对外开放、党的建设、发展目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上和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许多相通相近的思想继承关系,为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都发表过重要意见,对邓小平发展观作出了贡献。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