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加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更加充满和谐的张力。我结合几个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关键词】语文课 阅读教学 生成“张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加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更加充满和谐的张力。
我结合几个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1.制造“矛盾”,生成“张力”
矛盾是一种抵触与对立,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对立与抵触之处,往往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进而产生“张力”。
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质疑:作者写夜景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设置的一个矛盾点,然而就在这个矛盾中却暗含着另一个矛盾——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与破旧的景致之间的矛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前面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而这里却说‘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这残破的桥梁不是有损威尼斯的美名吗?”进而让孩子们讨论,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答案:
生1:不是真的桥梁残破,而是桥的影子残破。
生2:残破正好说明威尼斯的古老。
生3:残破也是一种美丽。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我通过对文本所呈现给我们的这一矛盾的深入探讨,课堂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碰撞出了精彩而独到的智慧火花,我在这里收获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2.运用“对比”,生成“张力”
“对比”往往会产生“差异”,形成“落差”,进而生成“张力”。我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文本内容巧妙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张力”,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就很好地运用了“对比产生张力”的方法。我在学生读读、找找、议议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品析“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句话,要求学生从中找一个词概括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找出“极其简单”这个词)。然后告诉学生这座宫殿原来是一个摄政王的官邸,让学生想象一下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学生们打开想象的闸门,有的说这里曾经有红木桌椅、紫檀书柜;有的说这里曾经有水晶吊灯、大红地毯;有的说这里曾经有古玩器皿、名人字画 ……学生想象中的豪华陈设与现在的陈设形成了对比。接着,我又让学生想一想:作为一国堂堂的总理,他办公的地方应该有哪些陈设呢?学生思维的阀门再次打开,想象中的陈设与现实的陈设再一次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对比形成的无形“张力”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极其简单”其实是“极其不简单”啊!
3.利用“空白”,生成“张力”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带给画面的丰富感,中国书法艺术中亦有飞白的技法,音乐中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语文课堂也要讲究“留白”和“补白”。有时候,故意留下空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有时候,填补课文的空白,让课堂因补白而充实,所谓“课堂之道,一张一弛”。留白和补白,让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
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就利用了时间“空白”产生“张力”的艺术手法。我为了让学生体会“三天三夜的大火会烧掉些什么”,首先让学生算一算“三天三夜有多少分钟”,然后又让学生说说“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半分钟”,接着告诉学生,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紧接着播放半分钟大火燃烧的无声录像,让学生默想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我觉得这无声的半分钟就是教者有意设置的时间“空白”,这半分钟的“间歇”产生的“张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同时也唤醒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4.引起“争论”,生成“张力”
在课堂上,我们如果能够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课堂上的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的不同观点在争论中不断碰撞,进而产生一种思维的“张力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去探求未知的东西。
教学《金色的鱼钩》,我让学生用一定的速度读课文,完成一道填空题:这是一个( )的班长。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1: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班长。
生2:老师,我反对。老班长没有做到诚实守信。
生3: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老班长牺牲自己,成全三个小战士的事情,与“诚实守信”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带着争论再次品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老班长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生1:我觉得是,他答应指导员要把三个小战士送出草地,事实上三个小战士是平安走出草地了,老班长说到做到了。
生2:老班长如果自私一点,每一次做好鱼汤先自己喝的话,死的人就不会是他了。他为了实现自己对指导员的承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以上的片断中,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争论产生的“张力”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不断向问题的核心地带延伸。“真理越辩越明”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关键词】语文课 阅读教学 生成“张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加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更加充满和谐的张力。
我结合几个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1.制造“矛盾”,生成“张力”
矛盾是一种抵触与对立,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对立与抵触之处,往往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进而产生“张力”。
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质疑:作者写夜景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设置的一个矛盾点,然而就在这个矛盾中却暗含着另一个矛盾——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与破旧的景致之间的矛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前面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而这里却说‘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这残破的桥梁不是有损威尼斯的美名吗?”进而让孩子们讨论,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答案:
生1:不是真的桥梁残破,而是桥的影子残破。
生2:残破正好说明威尼斯的古老。
生3:残破也是一种美丽。
从这个教学实例中,我通过对文本所呈现给我们的这一矛盾的深入探讨,课堂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碰撞出了精彩而独到的智慧火花,我在这里收获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2.运用“对比”,生成“张力”
“对比”往往会产生“差异”,形成“落差”,进而生成“张力”。我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文本内容巧妙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比产生“张力”,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就很好地运用了“对比产生张力”的方法。我在学生读读、找找、议议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品析“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句话,要求学生从中找一个词概括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找出“极其简单”这个词)。然后告诉学生这座宫殿原来是一个摄政王的官邸,让学生想象一下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学生们打开想象的闸门,有的说这里曾经有红木桌椅、紫檀书柜;有的说这里曾经有水晶吊灯、大红地毯;有的说这里曾经有古玩器皿、名人字画 ……学生想象中的豪华陈设与现在的陈设形成了对比。接着,我又让学生想一想:作为一国堂堂的总理,他办公的地方应该有哪些陈设呢?学生思维的阀门再次打开,想象中的陈设与现实的陈设再一次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对比形成的无形“张力”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极其简单”其实是“极其不简单”啊!
3.利用“空白”,生成“张力”
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带给画面的丰富感,中国书法艺术中亦有飞白的技法,音乐中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语文课堂也要讲究“留白”和“补白”。有时候,故意留下空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有时候,填补课文的空白,让课堂因补白而充实,所谓“课堂之道,一张一弛”。留白和补白,让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
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就利用了时间“空白”产生“张力”的艺术手法。我为了让学生体会“三天三夜的大火会烧掉些什么”,首先让学生算一算“三天三夜有多少分钟”,然后又让学生说说“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半分钟”,接着告诉学生,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紧接着播放半分钟大火燃烧的无声录像,让学生默想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我觉得这无声的半分钟就是教者有意设置的时间“空白”,这半分钟的“间歇”产生的“张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同时也唤醒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4.引起“争论”,生成“张力”
在课堂上,我们如果能够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课堂上的有利契机,组织学生就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争论”,让学生的不同观点在争论中不断碰撞,进而产生一种思维的“张力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去探求未知的东西。
教学《金色的鱼钩》,我让学生用一定的速度读课文,完成一道填空题:这是一个( )的班长。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1: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班长。
生2:老师,我反对。老班长没有做到诚实守信。
生3: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老班长牺牲自己,成全三个小战士的事情,与“诚实守信”没有什么关系。
(学生带着争论再次品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老班长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生1:我觉得是,他答应指导员要把三个小战士送出草地,事实上三个小战士是平安走出草地了,老班长说到做到了。
生2:老班长如果自私一点,每一次做好鱼汤先自己喝的话,死的人就不会是他了。他为了实现自己对指导员的承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以上的片断中,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争论产生的“张力”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不断向问题的核心地带延伸。“真理越辩越明”或许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