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尔沁叙事民歌《达那巴拉》具有鲜明的草原音乐特征和高度完整的艺术特色,同时又体现出与汉族音乐相融合的特征。本文以旋律、歌词和审美的不同角度分析其音乐形态、艺术特色。《达那巴拉》为代表的科尔沁叙事民歌善于表现内容完整、复杂的题材,旋律优美,真挚感人。
关键词:民歌《达那巴拉》;音乐形态分析;科尔沁短调民歌
《达那巴拉》是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的叙事性民歌,记录了两位主人公达那巴拉和金香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民歌结构方整,旋律优美悠扬具有突出的蒙古族短调民歌风格。
一、传说中的《达那巴拉》
爱情悲剧叙事民歌《达那巴拉》产生于清代后期的科尔沁草原,讲述了博王旗青年达那巴拉与牧民之女金香的爱情悲剧。达那巴拉与金香从小青梅竹马,彼此相爱,后来达那巴拉应征入伍,成为额尔敦毕力格统帅手下的一员猛将。 但是,善良的达那巴拉发现统帅额尔敦毕力格经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加上思念心上人金香,因此决意离开军营。而当他力尽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故乡时,却得知金香被迫出嫁。 痛苦中不能自拔的达那巴拉在父母的建议下去参加一个婚礼,但没想到这个婚礼给达那巴拉带来了杀身之祸。在婚礼上,额尔敦毕力格的士兵冒充土匪刺杀了达那巴拉。金香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
二、民歌《达那巴拉》的音乐分析
这首民歌从音乐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徵调式作基础,旋律优美舒缓,全曲由三个乐句组成,表现两位主人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第一乐句共有三个小节,进入主旋律使用了徵调式作为主题,采用了小切分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形式打开了主旋律的大门,而在第一句的结尾处使用了徴音向上方八度的跳进,表现出鲜明的蒙古族民歌旋律特点, 第二乐句由三小节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同头变尾的重复并结束在了商音上,给听众新的感觉,但是开始的素材却是第一乐句的素材,并为下一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词曲的前两句在旋律方面多使用级进配合三度跳进[1]的方法,两句结尾处上行下行充分的起到了音乐进行中一起一承的作用,使整首歌曲情绪的铺陈显的十分稳重。第三乐句由六个小节组成,扮演此曲转折和收尾的角色,继续采用徵调式,前两小节和之前的音乐语汇形成鲜明对比,使用前八后十六和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跳跃,这种密集的节奏和频繁的跳跃使音乐表现出俏皮的性格,既生动的表现了青年男女在爱情中幸福的感觉,又使旋律的进行具有丰富的动力,在第九小节来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长达四拍的语气词和长音帮助旋律达到最高音羽音,这句旋律一改之前叙事的风格,好像是男女主人公在感叹和赞颂幸福的生活。最后三个小节的旋律中出现了第一乐句的素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并在结尾处回归主音徴音。这首科尔沁民歌通过十二小节的旋律表达出一个完整的乐思,生动的刻画了恋爱中男女的心里活动的发展与变化。是一首经典的科尔沁短调叙事民歌。
三、歌词分析
这首经典的科尔沁民歌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整首作品共八句歌词,每四行一段,共两段歌词采取同一段旋律,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蒙古语和汉语两个版本的演唱,其中蒙古语演唱版比较侧重故事的叙事性,而汉语演唱版本更侧重抒情性,歌词中充分的运用了蒙古族文学中比兴的写作手法,前两句描写风景,后一句借景抒情,而歌词中设置的景色事物深有用意,分别以高大的梧桐树比喻不朽的爱情,以自由飞翔的莺歌鸟兴对于爱人的思念,科尔沁短调民歌虽以记叙为主,具歌词往往具有一定的格律,在民歌《达那巴拉》蒙古语版本唱的歌词中,多次使用“hui”这个语气助词放在每一句的结尾处,达到类似中国传统韵文中韵脚的作用,使歌词更具韵律,朗朗上口。蒙古语歌词写到:
这首民歌是晚清时期科尔沁地区根据民间真人真事改编成的作品,科尔沁地區广义上包括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以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科尔沁地区又被称为科尔沁草原,其东临大小兴安岭、东北平原,南邻华北平原,所以历史上是蒙古族与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高度交流融合的蒙古族部落,这一点,在歌词中不难发现其痕迹,虽为蒙古语演唱,但其字里行间有零星的汉语词汇,例如“莺歌鸟”、“哥哥”、“金香”等词汇都以汉语音译的方式呈现在歌词中,并使它们蒙古语化,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性特色。
科尔沁民歌《达那巴拉》汉语演唱版本中的歌词通俗易懂,分别使用描写和叙事的写作法生动的表现达那巴拉离开家乡服军役的过程中女主人公金香的内心活动,看似轻描淡写,却希望通过莺歌鸟传递两位主人公心中热烈的思念之情,歌词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记录了单纯的金香对爱情的向往,无论旋律或歌词都丝毫没有悲情的因素出现,而只有了解这首民歌背景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与后面的悲情故事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出戏剧的强烈冲突,另一方面也在深刻的讽刺封建的社会制度并提倡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四、结语
位于我国正北方位大的蒙古高原是蒙古族人民生活和栖息的家园,蒙古高原孕育了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思维,历史中的蒙古族人民过着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生活,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牧民逐水草而居。牧民常与天地、草原相处而多与其他人,久而久之蒙古族人民形成了表面不善言谈但是内心感情丰富的性格特点, 所以蒙古族人民经常在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中抒发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敬畏之情,而因为地广人稀,人们相逢不易 , 特别是情侣分开后很久难以相见。草原上流动性极强的生产生活方式伴随着落后的通 讯 , 使得情侣分开成了一件极富悲情的事情。所以分离两地的情侣经常通过歌颂“长生的蓝天”等美好的事物来书法喝寄托对于家人和爱人的思念。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历史悠久,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等共同构建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地广人稀的环境造就了北方少数民族沉默寡言但感情丰富的性格特点,同时,蒙古族人民把太多的兴衰太多的悲欢离合都寄托在旋律简单明了却感情丰富的科尔沁民歌中,世代传唱。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科尔沁民歌传唱着人民生活,记录着社会的发展。的科尔沁民歌以内容丰富、数量浩瀚,旋律优美、语言精辟著称。在2006年5月20日,科尔沁民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发展速度更快,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 之声,成为我国文艺工作发展百花齐放的事业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注释:
[1]曲谱来自 《中国 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上卷》1989年4月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920页。
关键词:民歌《达那巴拉》;音乐形态分析;科尔沁短调民歌
《达那巴拉》是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地区的叙事性民歌,记录了两位主人公达那巴拉和金香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民歌结构方整,旋律优美悠扬具有突出的蒙古族短调民歌风格。
一、传说中的《达那巴拉》
爱情悲剧叙事民歌《达那巴拉》产生于清代后期的科尔沁草原,讲述了博王旗青年达那巴拉与牧民之女金香的爱情悲剧。达那巴拉与金香从小青梅竹马,彼此相爱,后来达那巴拉应征入伍,成为额尔敦毕力格统帅手下的一员猛将。 但是,善良的达那巴拉发现统帅额尔敦毕力格经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加上思念心上人金香,因此决意离开军营。而当他力尽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故乡时,却得知金香被迫出嫁。 痛苦中不能自拔的达那巴拉在父母的建议下去参加一个婚礼,但没想到这个婚礼给达那巴拉带来了杀身之祸。在婚礼上,额尔敦毕力格的士兵冒充土匪刺杀了达那巴拉。金香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
二、民歌《达那巴拉》的音乐分析
这首民歌从音乐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徵调式作基础,旋律优美舒缓,全曲由三个乐句组成,表现两位主人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第一乐句共有三个小节,进入主旋律使用了徵调式作为主题,采用了小切分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形式打开了主旋律的大门,而在第一句的结尾处使用了徴音向上方八度的跳进,表现出鲜明的蒙古族民歌旋律特点, 第二乐句由三小节构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同头变尾的重复并结束在了商音上,给听众新的感觉,但是开始的素材却是第一乐句的素材,并为下一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词曲的前两句在旋律方面多使用级进配合三度跳进[1]的方法,两句结尾处上行下行充分的起到了音乐进行中一起一承的作用,使整首歌曲情绪的铺陈显的十分稳重。第三乐句由六个小节组成,扮演此曲转折和收尾的角色,继续采用徵调式,前两小节和之前的音乐语汇形成鲜明对比,使用前八后十六和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跳跃,这种密集的节奏和频繁的跳跃使音乐表现出俏皮的性格,既生动的表现了青年男女在爱情中幸福的感觉,又使旋律的进行具有丰富的动力,在第九小节来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长达四拍的语气词和长音帮助旋律达到最高音羽音,这句旋律一改之前叙事的风格,好像是男女主人公在感叹和赞颂幸福的生活。最后三个小节的旋律中出现了第一乐句的素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并在结尾处回归主音徴音。这首科尔沁民歌通过十二小节的旋律表达出一个完整的乐思,生动的刻画了恋爱中男女的心里活动的发展与变化。是一首经典的科尔沁短调叙事民歌。
三、歌词分析
这首经典的科尔沁民歌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整首作品共八句歌词,每四行一段,共两段歌词采取同一段旋律,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蒙古语和汉语两个版本的演唱,其中蒙古语演唱版比较侧重故事的叙事性,而汉语演唱版本更侧重抒情性,歌词中充分的运用了蒙古族文学中比兴的写作手法,前两句描写风景,后一句借景抒情,而歌词中设置的景色事物深有用意,分别以高大的梧桐树比喻不朽的爱情,以自由飞翔的莺歌鸟兴对于爱人的思念,科尔沁短调民歌虽以记叙为主,具歌词往往具有一定的格律,在民歌《达那巴拉》蒙古语版本唱的歌词中,多次使用“hui”这个语气助词放在每一句的结尾处,达到类似中国传统韵文中韵脚的作用,使歌词更具韵律,朗朗上口。蒙古语歌词写到:
这首民歌是晚清时期科尔沁地区根据民间真人真事改编成的作品,科尔沁地區广义上包括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以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科尔沁地区又被称为科尔沁草原,其东临大小兴安岭、东北平原,南邻华北平原,所以历史上是蒙古族与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民族高度交流融合的蒙古族部落,这一点,在歌词中不难发现其痕迹,虽为蒙古语演唱,但其字里行间有零星的汉语词汇,例如“莺歌鸟”、“哥哥”、“金香”等词汇都以汉语音译的方式呈现在歌词中,并使它们蒙古语化,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性特色。
科尔沁民歌《达那巴拉》汉语演唱版本中的歌词通俗易懂,分别使用描写和叙事的写作法生动的表现达那巴拉离开家乡服军役的过程中女主人公金香的内心活动,看似轻描淡写,却希望通过莺歌鸟传递两位主人公心中热烈的思念之情,歌词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记录了单纯的金香对爱情的向往,无论旋律或歌词都丝毫没有悲情的因素出现,而只有了解这首民歌背景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与后面的悲情故事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出戏剧的强烈冲突,另一方面也在深刻的讽刺封建的社会制度并提倡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四、结语
位于我国正北方位大的蒙古高原是蒙古族人民生活和栖息的家园,蒙古高原孕育了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思维,历史中的蒙古族人民过着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生活,由于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牧民逐水草而居。牧民常与天地、草原相处而多与其他人,久而久之蒙古族人民形成了表面不善言谈但是内心感情丰富的性格特点, 所以蒙古族人民经常在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中抒发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敬畏之情,而因为地广人稀,人们相逢不易 , 特别是情侣分开后很久难以相见。草原上流动性极强的生产生活方式伴随着落后的通 讯 , 使得情侣分开成了一件极富悲情的事情。所以分离两地的情侣经常通过歌颂“长生的蓝天”等美好的事物来书法喝寄托对于家人和爱人的思念。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历史悠久,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等共同构建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地广人稀的环境造就了北方少数民族沉默寡言但感情丰富的性格特点,同时,蒙古族人民把太多的兴衰太多的悲欢离合都寄托在旋律简单明了却感情丰富的科尔沁民歌中,世代传唱。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科尔沁民歌传唱着人民生活,记录着社会的发展。的科尔沁民歌以内容丰富、数量浩瀚,旋律优美、语言精辟著称。在2006年5月20日,科尔沁民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发展速度更快,奏响时代之声、爱国之声、 之声,成为我国文艺工作发展百花齐放的事业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注释:
[1]曲谱来自 《中国 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上卷》1989年4月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9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