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景观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的投影,也印象着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共生过程中产生的喜怒哀乐表情。本文以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与生态原则,并结合场地设计应用。
【关键词】 文化;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追溯朝阳文化的起源,从15万年前中国辽西大凌河畔山崖上鸽子洞里点燃的篝火,到五千五百年前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文明曙光,人类从依赖自然到适应自然,逐渐学会了使用水、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起半地穴式的女神庙、祭祀坛和积石冢。以泥土塑像、以玉器礼天,崇拜图腾、自然、生殖繁衍。从红山文化景观遗址发现,坛、庙、冢的建筑风格呈中轴贯通、左右对称、周围呼应的整体布局,开启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式”的布局先河[1]……早期先民凭着勤劳、智慧与自然共生,历经夏、商、周、秦、汉,筑东汉柳城,起三燕古都龙城,在城北凌河之滨,造慕容氏皇家园林“龙腾苑”,并在河东龙山谷内修建“龙翔寺”,成为东北亚最早的佛教祖庭。宗教文化远播四方及朝鲜半岛。至北魏、隋唐、辽金,龙城改名营州,城内的北塔、南塔、东塔(已毁),见证了元、明、清至今的历史文化与岁月风云。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城市进程日新月异,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有地方特色、文化品位的现代城市景观已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实地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具有朝阳地域特色的滨水文化景观。
一、项目概况
朝阳地处辽西,位于冀、蒙、辽三地交界处。境内有闻名中外的史前生命化石群,是海内外公认的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红山文化已证实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红山女神被考古界视为中华民族的共祖。朝阳作为历史上的三燕古都,古称龙城,滨水临山,大凌河古称白狼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市区河段全长18华里。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沿河向南北扩容,南行至朝阳县柳城镇(原东汉古柳城)建朝阳县城新址,北在原龙城北郊慕容皝的皇家园林旧址“曲光海”和“龙腾苑”建燕都新城。沿河上下是为风景区。本文针对大凌河风景区的文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大凌河风景区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桥体部分:中间凌凤大桥、南面珠江大桥、北面麒麟大桥;二是护堤部分:两岸防洪提9.3公里;三是中心湖区部分:人工湖水域面积3000亩;四是沿湖绿化带部分:左岸绿化带宽90米,右岸绿化带宽70米,绿化带面积1000亩。这四部分形成了一个集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的城市开放空间。
二、设计目标及理念
1、风景区规划目标
逐步把朝阳建设成为森林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文明城市。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营造舒适、友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更多公众提供体验文化、回归自然的绿带景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座城市的形象、品味和文明重在人们的心理感受,成长在人们的印象里。
2、绿带整体布局理念
大凌河滨水绿带以朝阳的历史文化为线索,以时空顺序展现了朝阳的四大文化: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设计了集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滨水文化廊道。
在注重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背景下,以科学、实用性为经线,以艺术、美观性为纬线,对风景区的空间尺度、建筑物等进行系统规划,以生态、环保和人性化为原则,将大凌河这一记载着朝阳兴衰与荣辱的母亲河视为一条历史长河,把红山文化的文明曙光、三燕文化的龙城史脉、佛教祖庭的文化影响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融入其中,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界面。
三、景观分区节点设计
(一)蓝带区
人工湖是大凌河风景区内面积最大的水体蓝带,带长9.3km,面宽576米,湖面上自南向北有珠江大橋、凌凤大桥、麒麟大桥连接两岸交通。湖区内从上游至下游使用四道橡胶坝拦河储水,形成四级叠水梯面,每级落差2.3米[2]。在蓝带区,人们可以乘艇游览在湖光山色里、或泛舟穿行在碧波云影中。
(二)绿带区
东西两岸绿带区分布着五园八景。用朝阳的历史文脉作为景观之“骨”,串联起五个文化主题园中的八个主要景观节点;以凌河水作为景观之“血”、将本土植物群落作为景观之“肉”,形成了有“骨”有“血”有“肉”,集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绿色长廊,营造一种独特、自由、古朴、风雅的地域文化景观。
八个景观节点分布于文化主题园中,由朝阳的地域文脉珠连,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从史前生命寻迹到先民穴洞而居;从红山文明曙光到东北佛教祖庭;从龙翔三燕古都至清代朝阳八景……无不体现朝阳厚重与博大的历史文化,滨河绿带形成了一条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长廊。
其中,东岸分布三园五景,西岸分布两园三景。
在东岸,滨水绿带紧邻麒麟山、凤凰山,山脉蜿蜒起伏、连绵悠远。凤凰山是东北佛教的祖庭,依山傍水的绿带东岸,设置如下三处文化主题园:从“史前生命寻迹”、“东方文明曙光”到“悠远佛国胜境”,集中展示了朝阳独有的化石文化、红山文化和佛教文化;
在凌河西岸,规划时充分挖掘朝阳地方文化特点,结合现代设计风格,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新景观。设计以历史文脉为轴,时空发展为线,沿河流走向,设计文化滨水绿带。设置两个文化主题园:龙城古韵;九凤朝阳。主要展现朝阳的古城今貌,从历史上的三燕古都到今天的生态文化城市再到未来的大美朝阳。
具体文化主题园及景观节点设计如下:
1、史前生命景观:在大凌河风景区人工湖东岸,借用凤凰山为背景,以朝阳的古生物化石为原型,采用仿真形式,设置景观主要节点1)——生命印记广场,沿生命进化时间轴线,地雕于广场中心,展示史前生命从低级到高级、从植物到动物、从恐龙到鸟、从哺乳动物灵长类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在广场周围植被群落中散置朝阳恐龙鸟、爬行动物等雕塑,采用石质、木质、塑胶、软陶、泥塑等材质,使用交错拼合的现代雕塑手法,供人们观赏互动。景观节点2)——化石考古发现坑,将人工仿生化石掩埋于沙坑中,供儿童挖掘、游戏,体验发现的快乐。 2、鸽子古洞:景观节点3)——仿鸽子洞遗址。它以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畔的天然石洞为原型,采用抽象造型的方式,模仿15万年前原始先民在滨水洞旁繁衍生息的场景,使人们在游赏中感受人类就是凭借这些古老而简陋的生产工具和能力经过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直至今天的信息时代。从当初的手握、挥砍和投掷,到今天的远距离投射、运载和航天,文化遗迹虽然静默无语,却揭示了人类使用工具、适者生存的规律法则,也折射出人与自然互动、共生、发展的灵性光芒。
3、东方文明曙光主题园,景观节点4)——红山文化广场,中心设红山女神头像雕塑及文化灯柱,展现红山文化的古老和辉煌。
4、东岸文化主题园,景观节点5)——佛国胜境,以朝阳古塔镂空剪影的形式、景观门的造型、青铜材质铸造,设立在青砖铺地的广场中,周围植青松古柏,置低矮石灯,立暮鼓晨钟,延接引甬道,由灰瓦立铺,伸向远方。
5、凌河西岸,麒麟大桥南侧,景观节点6)——龙城古韵文化园,与老城区的北塔相对,集中展现三燕文化,立慕容皩花岗岩雕像,铜版地雕和龙宫景观图,周边设汉白玉龙凤图腾石柱群,清代朝阳八景浮雕墙,展现三燕古都、龙城朝阳的文化精神。
6、九凤朝阳:凌凤大桥北侧,对应朝阳万国商务国际酒店位置,设景观节点7)——塑以九凤朝阳雕塑,采用传统青铜器凤鸟纹样,引自《古诗经》中“凤凰栖兮、于彼高岗;凤凰鸣兮、于彼朝阳”,喻示了朝阳城市名字的渊源。
在整個绿带的终端,设景观节点8)——大美朝阳音乐喷泉广场,以放射状的铺装图案和日晷石雕,寓意星移斗转、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广场喷泉声光电结合,喷泉随音乐起舞,烈焰随节奏点燃,水幕电影在夜色中上映,朝阳的文化在当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回顾与展望
城市滨水区域一直与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相连,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景观设计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它的物质功能。人类从选择适合生存的居住环境到追求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家园。随着人文思想成为当代文化价值的核心,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也提升为一种具有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景观设计的内在核心是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21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复权的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必须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扬。景观设计应尊重民主,回归人性,构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新伦理,从而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俊虎,崔景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中的实践[J].农业与技术,2005,25(5):97.
[2]朱汝堑,李虹枚,吴丽清.大凌河朝阳城区段防洪与滨河景观工程建设[J].东北水利水电,2005,(10):13.
作者简介:
1.侯博,汉族,硕士研究生,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2.曹福存,汉族,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追溯朝阳文化的起源,从15万年前中国辽西大凌河畔山崖上鸽子洞里点燃的篝火,到五千五百年前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文明曙光,人类从依赖自然到适应自然,逐渐学会了使用水、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起半地穴式的女神庙、祭祀坛和积石冢。以泥土塑像、以玉器礼天,崇拜图腾、自然、生殖繁衍。从红山文化景观遗址发现,坛、庙、冢的建筑风格呈中轴贯通、左右对称、周围呼应的整体布局,开启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线式”的布局先河[1]……早期先民凭着勤劳、智慧与自然共生,历经夏、商、周、秦、汉,筑东汉柳城,起三燕古都龙城,在城北凌河之滨,造慕容氏皇家园林“龙腾苑”,并在河东龙山谷内修建“龙翔寺”,成为东北亚最早的佛教祖庭。宗教文化远播四方及朝鲜半岛。至北魏、隋唐、辽金,龙城改名营州,城内的北塔、南塔、东塔(已毁),见证了元、明、清至今的历史文化与岁月风云。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城市进程日新月异,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有地方特色、文化品位的现代城市景观已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实地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具有朝阳地域特色的滨水文化景观。
一、项目概况
朝阳地处辽西,位于冀、蒙、辽三地交界处。境内有闻名中外的史前生命化石群,是海内外公认的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红山文化已证实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红山女神被考古界视为中华民族的共祖。朝阳作为历史上的三燕古都,古称龙城,滨水临山,大凌河古称白狼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市区河段全长18华里。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沿河向南北扩容,南行至朝阳县柳城镇(原东汉古柳城)建朝阳县城新址,北在原龙城北郊慕容皝的皇家园林旧址“曲光海”和“龙腾苑”建燕都新城。沿河上下是为风景区。本文针对大凌河风景区的文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大凌河风景区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桥体部分:中间凌凤大桥、南面珠江大桥、北面麒麟大桥;二是护堤部分:两岸防洪提9.3公里;三是中心湖区部分:人工湖水域面积3000亩;四是沿湖绿化带部分:左岸绿化带宽90米,右岸绿化带宽70米,绿化带面积1000亩。这四部分形成了一个集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的城市开放空间。
二、设计目标及理念
1、风景区规划目标
逐步把朝阳建设成为森林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文明城市。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营造舒适、友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更多公众提供体验文化、回归自然的绿带景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座城市的形象、品味和文明重在人们的心理感受,成长在人们的印象里。
2、绿带整体布局理念
大凌河滨水绿带以朝阳的历史文化为线索,以时空顺序展现了朝阳的四大文化: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设计了集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滨水文化廊道。
在注重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背景下,以科学、实用性为经线,以艺术、美观性为纬线,对风景区的空间尺度、建筑物等进行系统规划,以生态、环保和人性化为原则,将大凌河这一记载着朝阳兴衰与荣辱的母亲河视为一条历史长河,把红山文化的文明曙光、三燕文化的龙城史脉、佛教祖庭的文化影响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融入其中,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界面。
三、景观分区节点设计
(一)蓝带区
人工湖是大凌河风景区内面积最大的水体蓝带,带长9.3km,面宽576米,湖面上自南向北有珠江大橋、凌凤大桥、麒麟大桥连接两岸交通。湖区内从上游至下游使用四道橡胶坝拦河储水,形成四级叠水梯面,每级落差2.3米[2]。在蓝带区,人们可以乘艇游览在湖光山色里、或泛舟穿行在碧波云影中。
(二)绿带区
东西两岸绿带区分布着五园八景。用朝阳的历史文脉作为景观之“骨”,串联起五个文化主题园中的八个主要景观节点;以凌河水作为景观之“血”、将本土植物群落作为景观之“肉”,形成了有“骨”有“血”有“肉”,集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绿色长廊,营造一种独特、自由、古朴、风雅的地域文化景观。
八个景观节点分布于文化主题园中,由朝阳的地域文脉珠连,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从史前生命寻迹到先民穴洞而居;从红山文明曙光到东北佛教祖庭;从龙翔三燕古都至清代朝阳八景……无不体现朝阳厚重与博大的历史文化,滨河绿带形成了一条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长廊。
其中,东岸分布三园五景,西岸分布两园三景。
在东岸,滨水绿带紧邻麒麟山、凤凰山,山脉蜿蜒起伏、连绵悠远。凤凰山是东北佛教的祖庭,依山傍水的绿带东岸,设置如下三处文化主题园:从“史前生命寻迹”、“东方文明曙光”到“悠远佛国胜境”,集中展示了朝阳独有的化石文化、红山文化和佛教文化;
在凌河西岸,规划时充分挖掘朝阳地方文化特点,结合现代设计风格,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新景观。设计以历史文脉为轴,时空发展为线,沿河流走向,设计文化滨水绿带。设置两个文化主题园:龙城古韵;九凤朝阳。主要展现朝阳的古城今貌,从历史上的三燕古都到今天的生态文化城市再到未来的大美朝阳。
具体文化主题园及景观节点设计如下:
1、史前生命景观:在大凌河风景区人工湖东岸,借用凤凰山为背景,以朝阳的古生物化石为原型,采用仿真形式,设置景观主要节点1)——生命印记广场,沿生命进化时间轴线,地雕于广场中心,展示史前生命从低级到高级、从植物到动物、从恐龙到鸟、从哺乳动物灵长类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在广场周围植被群落中散置朝阳恐龙鸟、爬行动物等雕塑,采用石质、木质、塑胶、软陶、泥塑等材质,使用交错拼合的现代雕塑手法,供人们观赏互动。景观节点2)——化石考古发现坑,将人工仿生化石掩埋于沙坑中,供儿童挖掘、游戏,体验发现的快乐。 2、鸽子古洞:景观节点3)——仿鸽子洞遗址。它以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畔的天然石洞为原型,采用抽象造型的方式,模仿15万年前原始先民在滨水洞旁繁衍生息的场景,使人们在游赏中感受人类就是凭借这些古老而简陋的生产工具和能力经过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直至今天的信息时代。从当初的手握、挥砍和投掷,到今天的远距离投射、运载和航天,文化遗迹虽然静默无语,却揭示了人类使用工具、适者生存的规律法则,也折射出人与自然互动、共生、发展的灵性光芒。
3、东方文明曙光主题园,景观节点4)——红山文化广场,中心设红山女神头像雕塑及文化灯柱,展现红山文化的古老和辉煌。
4、东岸文化主题园,景观节点5)——佛国胜境,以朝阳古塔镂空剪影的形式、景观门的造型、青铜材质铸造,设立在青砖铺地的广场中,周围植青松古柏,置低矮石灯,立暮鼓晨钟,延接引甬道,由灰瓦立铺,伸向远方。
5、凌河西岸,麒麟大桥南侧,景观节点6)——龙城古韵文化园,与老城区的北塔相对,集中展现三燕文化,立慕容皩花岗岩雕像,铜版地雕和龙宫景观图,周边设汉白玉龙凤图腾石柱群,清代朝阳八景浮雕墙,展现三燕古都、龙城朝阳的文化精神。
6、九凤朝阳:凌凤大桥北侧,对应朝阳万国商务国际酒店位置,设景观节点7)——塑以九凤朝阳雕塑,采用传统青铜器凤鸟纹样,引自《古诗经》中“凤凰栖兮、于彼高岗;凤凰鸣兮、于彼朝阳”,喻示了朝阳城市名字的渊源。
在整個绿带的终端,设景观节点8)——大美朝阳音乐喷泉广场,以放射状的铺装图案和日晷石雕,寓意星移斗转、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广场喷泉声光电结合,喷泉随音乐起舞,烈焰随节奏点燃,水幕电影在夜色中上映,朝阳的文化在当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回顾与展望
城市滨水区域一直与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相连,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景观设计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它的物质功能。人类从选择适合生存的居住环境到追求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家园。随着人文思想成为当代文化价值的核心,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也提升为一种具有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景观设计的内在核心是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21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复权的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必须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扬。景观设计应尊重民主,回归人性,构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新伦理,从而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俊虎,崔景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整治工程中的实践[J].农业与技术,2005,25(5):97.
[2]朱汝堑,李虹枚,吴丽清.大凌河朝阳城区段防洪与滨河景观工程建设[J].东北水利水电,2005,(10):13.
作者简介:
1.侯博,汉族,硕士研究生,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2.曹福存,汉族,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