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植物是所有食物链的脊柱,不论我们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这点始终无法改变。而在城市里,植物作为绿肺和居民心灵安慰剂的功效变得更加突出。
近千年来,我们依靠植物解决衣食住行和医疗的需求。人类的祖先居无定所,就像其他动物一样接受大自然的馈赠。现如今,我们享受着现代工业所带来的便捷,但我们对植物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植物是所有食物链的脊柱,不论我们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这点始终无法改变。而在城市里,植物作为绿肺和居民心灵安慰剂的功效变得更加突出。《植物发现之旅》一书高度赞扬了这些改变我们世界的植物所具有的美好性、多样性、重要性以及纯粹的神奇性。该书共有9章,分别介绍了改变生活的植物,味觉享受,治愈与伤害,科技与力量,经济作物,观赏植物,敬畏与崇拜以及神奇的大自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在书中发现那些中国带给世界的植物礼物。它们分别是小米,大豆,青蒿,大麻,茶树,梅树和牡丹。
小米的重要在于它生长在其他谷物不易生长的地方。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但是它的产量无法和其他谷物相比。最初收集并种植小米的地方大致是在黄河上游流域。这里和黄河更东边的地区种植的小米种类为黍和粟。这两种小米的重自更饱满且产量更好,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成熟的种植文化。当小米被广泛传播之后,小米农业与在南方缓慢扩大的水稻农业一并成为最有成效的农业,当小麦被引进之后,于上述两种小米以及水稻,大豆一同被称为五谷,中国的五种谷物。
大豆的祖先为野生大豆,普遍生长于亚洲东北部,大豆的早期种植者为日本人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倾斜的藤蔓改良成直立的,并且能使它的豆荚结出饱满的种子。进行人工培育后,大都即使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够顽强生长。从周朝开始,人们种植并存贮豆类。发酵的大豆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因为发酵时会加入维生素而且能破坏一些危险的毒素,这些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和铁元素与锌元素的摄取。大豆产品,在中国汉朝时期便已有发展,后成为朝鲜半岛,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地方美食。
自公元前2世纪,青蒿就已经是中国药典中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在国际上名声大振,是因为越南战争期间,越南请求中国在抗疟药物上对其进行帮助,为了在医药产品上能够自给自足,中国1967年成立的523项目,旨在筛选如青蒿等植物以获得潜在的防治疟疾的药物。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收集植物,同时她注意到公元4世纪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描写的原始的制药方法。葛洪是建议用青蒿来治疗间歇性发热的第一人。屠教授通过隔离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从而提取出了第一个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现今各种青蒿素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行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主要药物。
大麻的韧皮纤维和大麻素在其原产地,亚洲中部和东北部,使用历史悠久,中国的萨满教巫医运用大麻的麻醉性达到医疗目的。大麻的这些用处从中国向西传播到印度。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一件陶器,名为桑麻地,就带有大麻织物的痕迹。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富人使用桑蚕丝做衣服而穷人则使用大麻。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论贫穷富有,儿女都需要披麻戴孝为过世的父母守丧。在汉朝,造纸术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利用新的或回收的大麻纤维(衣服或者渔网)以及桑树皮造纸。
不论是茶树还是饮茶文化,均来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开始收集茶叶并开始饮茶。但在更早之前,人们就会咀嚼茶树叶,这一习惯至今仍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所保留,那里也是野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的种植,制备以及使用与中国古老而又动荡的历史息息相关。茶叶曾作为货币和官方支付方式,同时,进行茶叶交易需要收取高额的税金。茶叶種植与销售曾由国家垄断以获得收益最大化。茶叶的味道受到人们的推崇,取得了至高的宗教意义。
饮茶文化在中国社会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也衍生出了一些饮茶仪式,805年茶叶和饮茶文化流传到日本,随后日本便将这些饮茶仪式变得更加程序化。
至今,中国的梅树已经被歌颂了千年之久,梅树生长在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斜坡之上,在越南和老挝的北部,韩国以及日本都能发现它的踪影。虽然梅花开得雅致,然而人们最先培育的是类似杏一样的梅子。梅子一般都太酸,无法生吃,因此人们通常将梅子晒干,盐腌,泡制,捣浆,甚至用来酿造美味的红酒。在长沙马王堆的1号西汉墓中,出土了许多花盆,盆里装有梅石,干果以及有关干果加工程序的纸质记载。5-6世纪的食人开始赞赏梅花的妖娆美丽,文人们赞赏这种纤弱动人而又顽强生长的花朵,称赞它们在中国的新年之际还能抵抗低温的袭击。在宋代和元代,
人们种植梅树的风潮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艺术和诗歌层面对梅花的赞赏也有了新的意义。
中国是8种木本牡丹的原产地。在唐代,木本牡丹在朝廷和民间风靡开来,并为食人和画家带来了创作灵感,一些人甘愿用数百良黄金来交换,据说当时的园丁能培育出直径长达30厘米的牡丹,风铃草也是中国本土的牡丹品种,这种草本植物因为具有药用价值而广为种植。8世纪,佛教僧人将木本牡丹带到日本,日本的园丁在宫廷牡丹的培育方面取得了进步,后来又培育出了银莲花的花形,使雄蕊能够长出可以布满花钵的窄小花瓣。他们为培育出的新型牡丹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18世纪末,随着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将牡丹引入欧洲,木本牡丹就在欧洲的高档花园里成为一种时尚。
植物发现之旅
作者: 海伦·拜纳姆 威廉姆·拜纳姆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237
定价:128元
近千年来,我们依靠植物解决衣食住行和医疗的需求。人类的祖先居无定所,就像其他动物一样接受大自然的馈赠。现如今,我们享受着现代工业所带来的便捷,但我们对植物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植物是所有食物链的脊柱,不论我们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这点始终无法改变。而在城市里,植物作为绿肺和居民心灵安慰剂的功效变得更加突出。《植物发现之旅》一书高度赞扬了这些改变我们世界的植物所具有的美好性、多样性、重要性以及纯粹的神奇性。该书共有9章,分别介绍了改变生活的植物,味觉享受,治愈与伤害,科技与力量,经济作物,观赏植物,敬畏与崇拜以及神奇的大自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最重要的就是在书中发现那些中国带给世界的植物礼物。它们分别是小米,大豆,青蒿,大麻,茶树,梅树和牡丹。
小米的重要在于它生长在其他谷物不易生长的地方。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但是它的产量无法和其他谷物相比。最初收集并种植小米的地方大致是在黄河上游流域。这里和黄河更东边的地区种植的小米种类为黍和粟。这两种小米的重自更饱满且产量更好,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成熟的种植文化。当小米被广泛传播之后,小米农业与在南方缓慢扩大的水稻农业一并成为最有成效的农业,当小麦被引进之后,于上述两种小米以及水稻,大豆一同被称为五谷,中国的五种谷物。
大豆的祖先为野生大豆,普遍生长于亚洲东北部,大豆的早期种植者为日本人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倾斜的藤蔓改良成直立的,并且能使它的豆荚结出饱满的种子。进行人工培育后,大都即使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够顽强生长。从周朝开始,人们种植并存贮豆类。发酵的大豆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因为发酵时会加入维生素而且能破坏一些危险的毒素,这些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的消化和铁元素与锌元素的摄取。大豆产品,在中国汉朝时期便已有发展,后成为朝鲜半岛,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的地方美食。
自公元前2世纪,青蒿就已经是中国药典中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在国际上名声大振,是因为越南战争期间,越南请求中国在抗疟药物上对其进行帮助,为了在医药产品上能够自给自足,中国1967年成立的523项目,旨在筛选如青蒿等植物以获得潜在的防治疟疾的药物。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收集植物,同时她注意到公元4世纪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描写的原始的制药方法。葛洪是建议用青蒿来治疗间歇性发热的第一人。屠教授通过隔离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从而提取出了第一个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现今各种青蒿素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行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主要药物。
大麻的韧皮纤维和大麻素在其原产地,亚洲中部和东北部,使用历史悠久,中国的萨满教巫医运用大麻的麻醉性达到医疗目的。大麻的这些用处从中国向西传播到印度。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一件陶器,名为桑麻地,就带有大麻织物的痕迹。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富人使用桑蚕丝做衣服而穷人则使用大麻。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论贫穷富有,儿女都需要披麻戴孝为过世的父母守丧。在汉朝,造纸术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利用新的或回收的大麻纤维(衣服或者渔网)以及桑树皮造纸。
不论是茶树还是饮茶文化,均来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500年,中国人开始收集茶叶并开始饮茶。但在更早之前,人们就会咀嚼茶树叶,这一习惯至今仍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所保留,那里也是野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的种植,制备以及使用与中国古老而又动荡的历史息息相关。茶叶曾作为货币和官方支付方式,同时,进行茶叶交易需要收取高额的税金。茶叶種植与销售曾由国家垄断以获得收益最大化。茶叶的味道受到人们的推崇,取得了至高的宗教意义。
饮茶文化在中国社会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也衍生出了一些饮茶仪式,805年茶叶和饮茶文化流传到日本,随后日本便将这些饮茶仪式变得更加程序化。
至今,中国的梅树已经被歌颂了千年之久,梅树生长在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的斜坡之上,在越南和老挝的北部,韩国以及日本都能发现它的踪影。虽然梅花开得雅致,然而人们最先培育的是类似杏一样的梅子。梅子一般都太酸,无法生吃,因此人们通常将梅子晒干,盐腌,泡制,捣浆,甚至用来酿造美味的红酒。在长沙马王堆的1号西汉墓中,出土了许多花盆,盆里装有梅石,干果以及有关干果加工程序的纸质记载。5-6世纪的食人开始赞赏梅花的妖娆美丽,文人们赞赏这种纤弱动人而又顽强生长的花朵,称赞它们在中国的新年之际还能抵抗低温的袭击。在宋代和元代,
人们种植梅树的风潮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艺术和诗歌层面对梅花的赞赏也有了新的意义。
中国是8种木本牡丹的原产地。在唐代,木本牡丹在朝廷和民间风靡开来,并为食人和画家带来了创作灵感,一些人甘愿用数百良黄金来交换,据说当时的园丁能培育出直径长达30厘米的牡丹,风铃草也是中国本土的牡丹品种,这种草本植物因为具有药用价值而广为种植。8世纪,佛教僧人将木本牡丹带到日本,日本的园丁在宫廷牡丹的培育方面取得了进步,后来又培育出了银莲花的花形,使雄蕊能够长出可以布满花钵的窄小花瓣。他们为培育出的新型牡丹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18世纪末,随着约瑟夫·班克斯爵士将牡丹引入欧洲,木本牡丹就在欧洲的高档花园里成为一种时尚。
植物发现之旅
作者: 海伦·拜纳姆 威廉姆·拜纳姆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237
定价: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