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
关键词:政治 应对 灵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创造性与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我认为应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每个学生都有待于完善,允许其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厚的基础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新时期更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着眼于当代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及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课程设计来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反映思想政治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因此,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要看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价值,要认识到我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所肩负的使命和伟大责任。只有如此,才能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良好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的促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学生在情感行为、认知领域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友好的态度、坦诚的性格,富有戏剧性变化的语言和行为使教学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中政治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严肃、刻板、僵化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态度,加大情感的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让政治课的教学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也变的更加有效。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交往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师生通过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放下权威,争做学生的同伴、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才能保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成为一位弄潮的好手。
四、新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来看,本次课改不仅仅是模块化等课程组织形态的变革、教和学的方式的变化。就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四个必修模块中,“文化生活”这一模块相信对所有的政治教师来讲都是比较陌生的领域。在选修模块中,《经济学常识》增加了西方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几个模块的内容与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现有知识储备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相信这一说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仍然是正确的。所以,作为教师因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作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政治 应对 灵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创造性与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我认为应从一下几方面着手:
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1、树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潜质的开发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每个学生都有待于完善,允许其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把学生的错误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厚的基础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新时期更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着眼于当代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着眼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及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课程设计来看,新的高中政治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反映思想政治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因此,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要看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价值,要认识到我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所肩负的使命和伟大责任。只有如此,才能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良好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的促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学生在情感行为、认知领域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友好的态度、坦诚的性格,富有戏剧性变化的语言和行为使教学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中政治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严肃、刻板、僵化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态度,加大情感的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让政治课的教学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活力,也变的更加有效。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交往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师生通过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应放下权威,争做学生的同伴、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才能保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成为一位弄潮的好手。
四、新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来看,本次课改不仅仅是模块化等课程组织形态的变革、教和学的方式的变化。就是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四个必修模块中,“文化生活”这一模块相信对所有的政治教师来讲都是比较陌生的领域。在选修模块中,《经济学常识》增加了西方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几个模块的内容与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现有知识储备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相信这一说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中仍然是正确的。所以,作为教师因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作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