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歌《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歌道出一个颠扑不破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歌也启示人们,观察事物所站位置、角度不同,自然就会对事物获得不同的印象。历史从来就是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不同诗人从不同的角度、位置去观察、反思,就会看到不同的精彩与苍凉。历史任人评说,历史也为我所用,诗人笔下的历史,不管是波澜起伏的历史事件,还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权力炫耀,还是富丽堂皇的建筑铺张,都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吟诵咏史诗,其实就是观赏历史烟云,对话历史魂灵,探寻历史给予现实的深远意义。
杜甫咏叹一代美女王昭君,感伤身世遭遇,欲说还休,哀怨婉曲。其诗《咏怀古迹》(其三)是这样写的: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十艮曲中论!
昭君此去,大义和亲,连接紫台(大汉)和朔漠(匈奴),平息纷扰和战争,于国于民,功莫大焉。杜甫赞赏一个女子的深明大义和勇敢担当,因此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同时老杜又对昭君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昭君幽怨,千百年来,绵延不断,怨谁恨谁呢?怨毛延寿势利贪婪,损人容貌;怨元帝以图取人,不识金玉;恨自己花容月貌,埋没深宫;当然还有远赴塞外荒寒,饱受风沙肆虐,孤独无伴思归,漂泊天涯难回的离愁苦恨。不过,诗人又写道,“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夜月魂”,天地无情,青冢有恨,心向大汉,魂归故里,这种生死不变、矢志不渝的思家恋国的情怀,的确令人感动。
当然,老杜咏叹昭君,除了缅怀、歌赞,同情、悲悯之外:还有深深的共鸣。老杜晚年逃避战乱烽烟,远离故园乡亲,流落西南天地间,空有一腔才情,空怀壮志理想,不被明君赏识、重用,无由报效朝廷、国家,怀才见弃,壮志成空,处境命运类似当年的王昭君。古人向来就有以美人自况的传统,屈子开始,代代相传。老杜此诗咏叹昭君,其实也是借以抒写自己的思乡不宁,怀才不遇的苦闷。
刘禹锡的咏史诗超出了个人身世命运,落笔王朝兴衰,反思历史规律,给人以盛衰无常,变幻难测之感。其诗《乌衣巷》咏叹豪门富贵如烟云消散,权豪势要如土崩瓦解,令人神思遥远,浮想联翩。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漫步朱雀桥,看人烟散去,看杂草茂盛,看野花绽放。抚摸桥栏,精美的雕饰还在。手心慢慢沁出几许冰凉。是风霜留下的凄冷,是历史渗出的清寒。两岸桥头各有一座阁楼,楼上雕绘一只朱雀,体形壮硕,色泽红艳,即将起飞,跃跃欲试,惟妙惟肖。这座桥,横卧秦淮河,直通乌衣巷——一个达官显贵聚居之地。可以想见以前这里常常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可是今天早巳门庭冷落,鞍马稀少。不见华盖如云,隆隆经过;不见裘马轻狂,飞扬跋扈;不见美女如流,芬芳四溢。
诗人来到乌衣巷,面对如血残阳,沐浴习习晚风,感受历史苍凉。东晋时代,这里士族聚居,豪门林立,楼阁华丽,气派森严。乌衣巷,顾名思义,以衣命名。居住在这里的人家多是达官显贵,身着乌衣,高高在上,养尊处优,迥别他人。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生活奢靡,挥霍无度,可谓享尽富贵,出尽风光。可是,今天,早已寻不见一点富贵踪影。满目杂草丛生,野花遍地,到处断垣残壁,蛛丝马迹。一派萧索,一派荒芜。诗人不禁感慨,历史真会开玩笑,岁月真是无情,先前那些富丽辉煌,先前那些奢华铺张,先前那些威风八面,全都烟消云散,不见踪影,只留下一轮残阳,一天苍凉。
眼前掠过几只飞燕,很快飞入百姓人家。在诗人看来,这是从王谢家族豪门深宅飞出的燕子,这是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燕子。她们见证了世事风云,变化无常。她们见证了人世沧桑,兴衰荣辱。诗人感慨,王谢风光化作了杂花野草,侯门显贵化作了过眼云烟,飘向历史的天空,零落岁月的深处。
读咏史诗,很多诗句的理解要从字里读出字外之意,要从正面读出反面之意,要从存在读出虚无,一句话,充分运用艺术辩证法来品味诗意,注重诗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构思特点。刘禹锡的咏史诗《石头城》可谓句句写现实,字字合历史: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字面强调群山环抱,依旧不变,其实暗示都城已废,政权已垮,人事消磨。“在”的后面是“亡”,是不见,是消失。诗人用“寂寞”来描写潮水,实际上是借潮水今日的寂寞来反衬都城昔日的繁华,同时,也巧妙传达出诗人悲凉的历史感慨。
诗人使用“月亮”来见证历史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淮水还是那条淮水,女墙还是那道女墙,没有改变;可是,王公贵族早已灰飞烟灭,金城汤池早已变成断垣残壁,荣华富贵早已一去不返,人事在变,社会在变,政权在变。人事与明月,变与不变,形成对比,引入深思。特别点出“旧时月”,似乎给人一种错觉,月亮可以分为今时月和旧时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月亮见证了一切,古今变化,人事更迭。月亮悬挂天空,寒光四射,寒凉人心。比月亮更让人寒心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贾生》构思精巧,立意新颖,大量运用艺术辩证法表情达意,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启迪性。全诗是这样写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欲抑先扬,起伏有力。诗歌主旨在于讽刺汉元帝只问鬼神,不问苍生,貌似礼贤下士,虚心请教,实则举止荒唐,心思诡异。诗歌前面三句极尽溢美之辞,礼赞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文帝宣访人才,选择的地点是“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豪华气派,庄严肃穆,规格极高,可见非常重视人才;而且,文帝召见的不是一般的才子士人,而是学富五车、识见高远的贾谊。诗人评价贾谊,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意气风发,才情横溢,卓绝一世,无人能比。文帝召见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可见,文帝该是何等慧眼识珠,何等礼贤纳士。 “访逐臣”,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只要有才有识,不管地位高低,处境如何,文帝都要招之麾下,委以重任,决不让俊杰之士遗落民间,埋没尘世。召见之后,君臣交流,非常投机,谈至深更半夜,文帝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前倾身子,移动坐席,向贾生靠近。可见文帝求教之诚,听讲之痴,几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前面三句诗文写文帝于宣室召见俊才,求贤访臣,虚席请教,给人留下一个礼贤敬士、谦恭好学的印象,是谓“扬”,把文帝捧到云端,让他自鸣得意,忘乎所以。
最后一句,才点破真相。原来文帝召见贾生.深感兴趣的,殷勤请教的,不是治国安邦之道,不是救民水火之策,而是子虚乌有的鬼神之道,是谓“抑”,彻底颠覆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彻底暴露文帝荒唐愚蠢、昏庸无能的本质。有了前面三句的高入云天之捧,才有结句落入地狱之摔,讽咏之烈,力透纸背。
隐显结合,互为表里。此诗旨意显豁、集中,矛头直指大汉最高统治者,讽嘲文帝昏庸糊涂,荒唐颓靡,不配称天子,不配拥有天下,也为贾生这样的旷世俊彦大鸣不平。按说有如此之识见,有如此之才华,贾生理当得到重用,理当为国家,为朝廷作一番贡献,可是他的才能和智慧仅仅耗赞在给皇帝讲解鬼神之事上,岂不可惜?焉能不愤?这些意思在诗中比较显明。
其实,诗人创作此诗决非就事论事,就人说人,而是有感于自身处境,有感于晚唐现实,刻意为之。贾生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多少流露出诗人李商隐的悲愁郁闷,李生也是俊杰才子,也有远大抱负,但是一直为党争所害,沉沦下僚,不得其用,不尽其才,从贾生身上,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悲哀。
另外,晚唐国运衰微,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很多皇帝,崇佛佞道,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忽视了国政,忽视了民生,诗人不好直言,只好借古讽今,借汉说唐,这些意思才是这首咏史诗隐藏的写作意图。
以实带虚,虚实相生。贾生少年才俊,锋芒毕露,受谗遭贬,流落长沙,历时几年,又被召见,给大汉天子讲授鬼神之事,这是历史上实实在在,有据可查的史实。汉文帝宣室召贤,礼贤下士,虚心求教,迷信鬼神,疏远朝政,这也是史实。全诗所写,句句坐实,铁板钉钉,是为“实写”。但是,实写不是目的,实中带虚,实中见意,才是诗人意图所在。诗人伤感贾生生不逢时,才不得用,壮志未酬,其意图在于表现诗人自己一生蹉跎,沉沦下僚,理想落空的悲惨境遇;诗人婉讽汉文帝无心民生、有意鬼神的荒唐行为,意图在于暗批晚唐最高统治者崇佛佞道,不问民生的罪过。史实实写,意图虚张,由实见虚,虚实叠映,增强了诗作丰厚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杜牧的咏史诗《赤壁》不去描绘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战斗现场,不去渲染烈火焚烧,鬼哭狼嚎的恐怖气氛,却将眼光投注一支铁戟,将思想寓托一缕东风,描绘历史兴亡,淡定从容,发表历史见解,谈笑风生。诗歌呈现出一种大气苍茫、情思深长的特点,引入深思,耐人寻味。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孙吴联合,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基本上确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权格局。其中东吴大将周瑜对于这场战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战斗激烈,牵扯到万千人马。一般文人为文咏史,难以驾驭,无从下笔。杜牧巧妙选择一个角度,透视历史兴亡之道,咏叹变化无常之思;打捞一支伤痕累累,锈迹斑斑的铁戟,考证它的来龙去脉,掂量它的轻重分量,诗人大为惊讶。今天距离赤壁之战已是六百余年,铁戟折断,沉落江底,淹没泥沙,如今重见天日,还没有被漫漫时光消磨掉,真是奇迹。更重要的是,从它身上,人们可以窥见历史烟云,战斗烈火。小心磨洗,仔细鉴定,发现它是前朝遗物,赤壁之战留下的兵器。这枚铁戟,见证了一段风起云涌的力量博弈,见证了一场智勇交织的权谋争斗,不可小看,不可忽视。
诗人想到当年要是孙刘联军与曹军水上对峙的时候,不是刮来一场东风,周瑜就不可能火烧曹军,大获全胜;相反,倒会全军覆没,连东吴美女大乔、小乔或许都会被曹操夺取,成为铜雀台中供曹操享乐的美色呢。那场战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天意就是天意,想要东风吹来东风就吹来了,结果孙刘联军获胜。多么凑巧,多么奇怪。只能用天时、天意来理解。是天意成就了周瑜的胜利,是天意决定三国鼎立的政权格局。
可是,谁又能确保一场战斗需要东风的时候东风就乖乖听话地到来呢?谁又知道北风、西风、南风不会刮来呢?人间尽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的大军师诸葛亮,也有饱读兵书,谙熟韬略,能力高强,志向远大的大都督周瑜,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仅凭两位大人物的智慧韬略,谁又能确保战争一定会胜利呢?天意不可测算,胜败难以把控,人事难以预料,一切无常,一切莫测啊。诗人的幽思蕴含在叹惋之内,飘荡在东风之中。
笔者喜欢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泡一杯浓茶,摇着蒲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一边品茶,一边读诗,用心用神,用情用意,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化,体验诗意的空灵雅致。读咏史诗,总觉得诗人是在把玩历史,好像把玩一件玲珑剔透,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一时为历史的色调轻淡而叹惋,一时为历史的线条粗犷而惊讶,一时为历史的款识模糊而神思。总之,在诗人如烟似水的描述中,可以使我们慢慢走进历史深处,慢慢品出世态人心。
杜甫咏叹一代美女王昭君,感伤身世遭遇,欲说还休,哀怨婉曲。其诗《咏怀古迹》(其三)是这样写的: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十艮曲中论!
昭君此去,大义和亲,连接紫台(大汉)和朔漠(匈奴),平息纷扰和战争,于国于民,功莫大焉。杜甫赞赏一个女子的深明大义和勇敢担当,因此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同时老杜又对昭君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昭君幽怨,千百年来,绵延不断,怨谁恨谁呢?怨毛延寿势利贪婪,损人容貌;怨元帝以图取人,不识金玉;恨自己花容月貌,埋没深宫;当然还有远赴塞外荒寒,饱受风沙肆虐,孤独无伴思归,漂泊天涯难回的离愁苦恨。不过,诗人又写道,“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夜月魂”,天地无情,青冢有恨,心向大汉,魂归故里,这种生死不变、矢志不渝的思家恋国的情怀,的确令人感动。
当然,老杜咏叹昭君,除了缅怀、歌赞,同情、悲悯之外:还有深深的共鸣。老杜晚年逃避战乱烽烟,远离故园乡亲,流落西南天地间,空有一腔才情,空怀壮志理想,不被明君赏识、重用,无由报效朝廷、国家,怀才见弃,壮志成空,处境命运类似当年的王昭君。古人向来就有以美人自况的传统,屈子开始,代代相传。老杜此诗咏叹昭君,其实也是借以抒写自己的思乡不宁,怀才不遇的苦闷。
刘禹锡的咏史诗超出了个人身世命运,落笔王朝兴衰,反思历史规律,给人以盛衰无常,变幻难测之感。其诗《乌衣巷》咏叹豪门富贵如烟云消散,权豪势要如土崩瓦解,令人神思遥远,浮想联翩。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漫步朱雀桥,看人烟散去,看杂草茂盛,看野花绽放。抚摸桥栏,精美的雕饰还在。手心慢慢沁出几许冰凉。是风霜留下的凄冷,是历史渗出的清寒。两岸桥头各有一座阁楼,楼上雕绘一只朱雀,体形壮硕,色泽红艳,即将起飞,跃跃欲试,惟妙惟肖。这座桥,横卧秦淮河,直通乌衣巷——一个达官显贵聚居之地。可以想见以前这里常常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可是今天早巳门庭冷落,鞍马稀少。不见华盖如云,隆隆经过;不见裘马轻狂,飞扬跋扈;不见美女如流,芬芳四溢。
诗人来到乌衣巷,面对如血残阳,沐浴习习晚风,感受历史苍凉。东晋时代,这里士族聚居,豪门林立,楼阁华丽,气派森严。乌衣巷,顾名思义,以衣命名。居住在这里的人家多是达官显贵,身着乌衣,高高在上,养尊处优,迥别他人。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生活奢靡,挥霍无度,可谓享尽富贵,出尽风光。可是,今天,早已寻不见一点富贵踪影。满目杂草丛生,野花遍地,到处断垣残壁,蛛丝马迹。一派萧索,一派荒芜。诗人不禁感慨,历史真会开玩笑,岁月真是无情,先前那些富丽辉煌,先前那些奢华铺张,先前那些威风八面,全都烟消云散,不见踪影,只留下一轮残阳,一天苍凉。
眼前掠过几只飞燕,很快飞入百姓人家。在诗人看来,这是从王谢家族豪门深宅飞出的燕子,这是从历史深处飞来的燕子。她们见证了世事风云,变化无常。她们见证了人世沧桑,兴衰荣辱。诗人感慨,王谢风光化作了杂花野草,侯门显贵化作了过眼云烟,飘向历史的天空,零落岁月的深处。
读咏史诗,很多诗句的理解要从字里读出字外之意,要从正面读出反面之意,要从存在读出虚无,一句话,充分运用艺术辩证法来品味诗意,注重诗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构思特点。刘禹锡的咏史诗《石头城》可谓句句写现实,字字合历史: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字面强调群山环抱,依旧不变,其实暗示都城已废,政权已垮,人事消磨。“在”的后面是“亡”,是不见,是消失。诗人用“寂寞”来描写潮水,实际上是借潮水今日的寂寞来反衬都城昔日的繁华,同时,也巧妙传达出诗人悲凉的历史感慨。
诗人使用“月亮”来见证历史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淮水还是那条淮水,女墙还是那道女墙,没有改变;可是,王公贵族早已灰飞烟灭,金城汤池早已变成断垣残壁,荣华富贵早已一去不返,人事在变,社会在变,政权在变。人事与明月,变与不变,形成对比,引入深思。特别点出“旧时月”,似乎给人一种错觉,月亮可以分为今时月和旧时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事有代谢,往来无古今。月亮见证了一切,古今变化,人事更迭。月亮悬挂天空,寒光四射,寒凉人心。比月亮更让人寒心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贾生》构思精巧,立意新颖,大量运用艺术辩证法表情达意,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启迪性。全诗是这样写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欲抑先扬,起伏有力。诗歌主旨在于讽刺汉元帝只问鬼神,不问苍生,貌似礼贤下士,虚心请教,实则举止荒唐,心思诡异。诗歌前面三句极尽溢美之辞,礼赞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文帝宣访人才,选择的地点是“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豪华气派,庄严肃穆,规格极高,可见非常重视人才;而且,文帝召见的不是一般的才子士人,而是学富五车、识见高远的贾谊。诗人评价贾谊,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意气风发,才情横溢,卓绝一世,无人能比。文帝召见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可见,文帝该是何等慧眼识珠,何等礼贤纳士。 “访逐臣”,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只要有才有识,不管地位高低,处境如何,文帝都要招之麾下,委以重任,决不让俊杰之士遗落民间,埋没尘世。召见之后,君臣交流,非常投机,谈至深更半夜,文帝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前倾身子,移动坐席,向贾生靠近。可见文帝求教之诚,听讲之痴,几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前面三句诗文写文帝于宣室召见俊才,求贤访臣,虚席请教,给人留下一个礼贤敬士、谦恭好学的印象,是谓“扬”,把文帝捧到云端,让他自鸣得意,忘乎所以。
最后一句,才点破真相。原来文帝召见贾生.深感兴趣的,殷勤请教的,不是治国安邦之道,不是救民水火之策,而是子虚乌有的鬼神之道,是谓“抑”,彻底颠覆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彻底暴露文帝荒唐愚蠢、昏庸无能的本质。有了前面三句的高入云天之捧,才有结句落入地狱之摔,讽咏之烈,力透纸背。
隐显结合,互为表里。此诗旨意显豁、集中,矛头直指大汉最高统治者,讽嘲文帝昏庸糊涂,荒唐颓靡,不配称天子,不配拥有天下,也为贾生这样的旷世俊彦大鸣不平。按说有如此之识见,有如此之才华,贾生理当得到重用,理当为国家,为朝廷作一番贡献,可是他的才能和智慧仅仅耗赞在给皇帝讲解鬼神之事上,岂不可惜?焉能不愤?这些意思在诗中比较显明。
其实,诗人创作此诗决非就事论事,就人说人,而是有感于自身处境,有感于晚唐现实,刻意为之。贾生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多少流露出诗人李商隐的悲愁郁闷,李生也是俊杰才子,也有远大抱负,但是一直为党争所害,沉沦下僚,不得其用,不尽其才,从贾生身上,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悲哀。
另外,晚唐国运衰微,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很多皇帝,崇佛佞道,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忽视了国政,忽视了民生,诗人不好直言,只好借古讽今,借汉说唐,这些意思才是这首咏史诗隐藏的写作意图。
以实带虚,虚实相生。贾生少年才俊,锋芒毕露,受谗遭贬,流落长沙,历时几年,又被召见,给大汉天子讲授鬼神之事,这是历史上实实在在,有据可查的史实。汉文帝宣室召贤,礼贤下士,虚心求教,迷信鬼神,疏远朝政,这也是史实。全诗所写,句句坐实,铁板钉钉,是为“实写”。但是,实写不是目的,实中带虚,实中见意,才是诗人意图所在。诗人伤感贾生生不逢时,才不得用,壮志未酬,其意图在于表现诗人自己一生蹉跎,沉沦下僚,理想落空的悲惨境遇;诗人婉讽汉文帝无心民生、有意鬼神的荒唐行为,意图在于暗批晚唐最高统治者崇佛佞道,不问民生的罪过。史实实写,意图虚张,由实见虚,虚实叠映,增强了诗作丰厚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杜牧的咏史诗《赤壁》不去描绘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战斗现场,不去渲染烈火焚烧,鬼哭狼嚎的恐怖气氛,却将眼光投注一支铁戟,将思想寓托一缕东风,描绘历史兴亡,淡定从容,发表历史见解,谈笑风生。诗歌呈现出一种大气苍茫、情思深长的特点,引入深思,耐人寻味。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孙吴联合,火烧赤壁,大败曹军,基本上确定了三国鼎立的政权格局。其中东吴大将周瑜对于这场战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战斗激烈,牵扯到万千人马。一般文人为文咏史,难以驾驭,无从下笔。杜牧巧妙选择一个角度,透视历史兴亡之道,咏叹变化无常之思;打捞一支伤痕累累,锈迹斑斑的铁戟,考证它的来龙去脉,掂量它的轻重分量,诗人大为惊讶。今天距离赤壁之战已是六百余年,铁戟折断,沉落江底,淹没泥沙,如今重见天日,还没有被漫漫时光消磨掉,真是奇迹。更重要的是,从它身上,人们可以窥见历史烟云,战斗烈火。小心磨洗,仔细鉴定,发现它是前朝遗物,赤壁之战留下的兵器。这枚铁戟,见证了一段风起云涌的力量博弈,见证了一场智勇交织的权谋争斗,不可小看,不可忽视。
诗人想到当年要是孙刘联军与曹军水上对峙的时候,不是刮来一场东风,周瑜就不可能火烧曹军,大获全胜;相反,倒会全军覆没,连东吴美女大乔、小乔或许都会被曹操夺取,成为铜雀台中供曹操享乐的美色呢。那场战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天意就是天意,想要东风吹来东风就吹来了,结果孙刘联军获胜。多么凑巧,多么奇怪。只能用天时、天意来理解。是天意成就了周瑜的胜利,是天意决定三国鼎立的政权格局。
可是,谁又能确保一场战斗需要东风的时候东风就乖乖听话地到来呢?谁又知道北风、西风、南风不会刮来呢?人间尽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的大军师诸葛亮,也有饱读兵书,谙熟韬略,能力高强,志向远大的大都督周瑜,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仅凭两位大人物的智慧韬略,谁又能确保战争一定会胜利呢?天意不可测算,胜败难以把控,人事难以预料,一切无常,一切莫测啊。诗人的幽思蕴含在叹惋之内,飘荡在东风之中。
笔者喜欢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泡一杯浓茶,摇着蒲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一边品茶,一边读诗,用心用神,用情用意,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化,体验诗意的空灵雅致。读咏史诗,总觉得诗人是在把玩历史,好像把玩一件玲珑剔透,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一时为历史的色调轻淡而叹惋,一时为历史的线条粗犷而惊讶,一时为历史的款识模糊而神思。总之,在诗人如烟似水的描述中,可以使我们慢慢走进历史深处,慢慢品出世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