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羡慕美国校园电影里毕业舞会的场景?渴望提起行李飞到大洋的另一边开始新的生活?想要和全世界的年轻人站在同一高度?别着急,你可不是唯一的一个。随着传媒和网络的日益发达,信息流通的广度和速度都今非昔比,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开始了解世界,世界也开始了解我们。如今,留学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留学是不是真的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到底该不该选择留学这条道路?要去留学你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先来说说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留学故事,让你自己来决定!
【心恬,二十三岁,初中毕业公费前往新加坡,现在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
这个心恬,也就是我,这几个月一直在错落专栏与大家见面,感到很亲切。每次我都试图透过不同人的眼,让大家换个角度思考。今天,也让我自己来和大家聊一聊我的留学经历吧。
我在初中毕业之后考取政府奖学金来到新加坡读高中。随着新加坡教育部的安排进入学校和宿舍,早早地离开家独立生活。日后与刚认识的朋友说起这段经历,大家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你好厉害,这么早就离开家了,会不会想家?”我通常是一笑带过。当初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没想过这样出去后,回家就很难得了。十五岁的时候,正是叛逆十足,跟自己,跟社会闹别扭的时候。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来到新的环境,和身边的朋友有些矛盾和摩擦在所难免。不过,在异国他乡,身边的朋友和老师是唯一的慰藉了。所以,当时稀里糊涂地过来了,也没觉得自己厉害。环境总是逼迫着我们更快地成长。
后来,高中毕业,和来新加坡读大学,硕士,甚至博士的新朋友认识,发现我们这一群来新加坡读高中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当地的文化。我们已经有了在中学认识的新加坡以及遍布东南亚的朋友。在当地学校和新加坡同学一起吃过苦,考过毕业考试,聊过流行歌曲,我们更熟悉他们的文化。有时候,甚至说英语的口音也被人笑作是新加坡英语(我通常都看作是恭维了)。而大学之后才来新加坡读书的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更多的关注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时候也抱怨融入当地社会不容易。
当然,初中毕业就出国的我们也面临着尴尬。大家喜欢问:“你究竟是更新加坡一点?还是中国一点呢?”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长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家在那里。我流着湘江的血液,只有辣椒才能点燃我的味蕾。但是,生活了八年的新加坡有我的朋友和老师,我们在这里认识社会,走向世界。我们逐渐了解,国籍也好,语言也好,文化也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学会如何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游走。只要自己能够把握生活的方向,贴个什么样的标签都不是问题。
关于十五岁就离开家,牵挂永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独生子女,对于父母和家人,心中总有一份错过的遗憾。没办法参与的春节团聚,错过的十八岁生日,赶不及的表姐婚礼和侄女的周岁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有事没事和家里人多聊聊。说真的,父母们并不需要你成就多大,开开心心的,随时能联系到就好。不过,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每年接父母出国来玩一玩。虽然爸爸妈妈还是觉得太贵了,但有你在身边他们就会觉得安心。
说了这么多,也聊一聊我的朋友吧。通过这样奖学金项目来到新加坡读高中的同学不少。有的成绩优异,又拿到大学奖学金前往欧洲或者美国。不过,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欧美经济不再像当初那么景气,竞争也更激烈。而且,新加坡的大学其实在学术和就业方面都是相当顶尖的,所以留在新加坡的同学也不少。当然,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个选择。我当初的泰国室友就在高中毕业后回到泰国读大学。这主要是因为她的父母亲年纪大了,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后来在泰国和她见面,觉得她开心很多,压力也小了。
我觉得出不出国,什么时候出国,都不是绝对的,要看个人选择和家庭经济情况。现在信息更流通,即使在国内,你也可以接触到国际上的最新讯息,和在国内的外国留学生交流。而一旦走出家门,就要自己独立,遇到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
不过,要问我,我会说,趁着年轻,还是多出去看看世界吧。年轻人,没什么不可以。
【通子,二十一岁,高中毕业前往美国读本科,现在大三,面临毕业】
一开始,通子就向我分析了早些年的留学生和现在90后的留学生的区别:曾经,大部分留学生都是硕士或者博士,作为研究员,在实验室或者社科所做调研,能够拿到学校的一些奖学金或者是补助金,踏踏实实地做事。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家都富了起来,而且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即使学费和生活费确实贵,父母还是能够勉强地送一个孩子出国。通子自己就属于这样的情况。父母都是普通的技术人员,双方的工资存款和美国学校的半奖,把通子送到了美国,父母说“因为他很优秀,也执意要出国。”
可是,现在出国留学的局势确实不一样了。曾经,欧洲和美国是大家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希望能留学工作稳定下来。当时,这些高等学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型人才。而如今,美国欧洲的经济发展势头不如亚洲,财政缩减,连大学的经费也少了起来。奖学金少之又少,加上国际学生日益增加。出国虽然不再陌生,却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相比之下,亚洲的一些学校倒是致力于国际化,纷纷出台以欧美先进教学为样本,亚洲文化贯穿其中的新模式,很有意思。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耶鲁学院和纽约大学的阿布扎比校区。
“但是,因为对文理教育的向往,我还是选择了这一条也许更艰难的路。”通子坚定地说,“如果当初没有来,会一直后悔。既然父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虚度年华。”
不过,通子告诉我们美国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他主要在关注两大类。一部分是小而精细的文理学院,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有名,但教学质量和师资都非常不错。它们真正致力于四年大学基础教育,但学费昂贵。因为学校在国际上的认同度有限,就业可能不如大型的公立大学。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这类大学通常不是首选。另一类研究型大学情况有些不同,这些学校的名声更响,比如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大型学校多因为学生人口众多而无法提供更完善的文理教育,但这些学校通常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比如说商学院、工科学院等等。这样,国际学生往往因为就业的考量而选择这些大型学校。 通子自己却执意选择了文理学院,因为这是他的理想所在。他修读了人文学科。在文理学院的自由求真的氛围之下,他常常参与课堂讨论,一点也不输给美国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惊讶大家怎么想都不想就托口而出。现在,我发现,这世界上没有错误的答案。老师也不是唯一真理。我想,让我们成为会思考的个体才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吧?”通子显然已经深刻地思考过教育这个话题。
但难题还是不可避免。毕业就业,终究是要面对的。来自文理学院的学生被各个研究型大学青睐,因为他们好思考,愿意去钻研。但是,对于像来自中国普通家庭的通子来说,继续读书是出路吗?“我不想因为自己是个人文学科的国际毕业生而觉得就业没有希望。我也不想因为方便去继续深造,这对于我的父母和我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想,是时候踏入社会了。”通子说道。
通子告诉我们,他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同学都基本上在毕业时就找到了工作,因为他们的大学确实具有亚洲的务实精神,在实习和就业这一块做得很不错。但是,通子也没什么后悔,毕竟会计和新闻写稿这样的技能能够再学,但是学辨和思考能力,还有价值观却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在出国留学与否这条路上,通子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上网,问学姐学长等方式尽可能地了解出国留学的信息,并且和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之后,做出当下觉得最正确的决定。决定之后,就不后悔地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毕竟,没有人能预测世界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过得开不开心,你比较清楚。”通子的神情难得地调皮起来。
【蕾,三十七岁,十五年前前往荷兰读硕士,后在荷兰结婚定居,现为一国际媒体主编】
第一次在办公室看到蕾的时候,她没有化妆,衣着也很休闲,她招呼我聊起天来,很是随意。我完全没想到她是70后,也不知道她是中文部的总编。这样办公室轻松的聊天,让我慢慢了解到她在荷兰的历程。
蕾说虽然自己到荷兰的时候已经二十出头了,年纪是不小了,可是和荷兰人照样玩到一起去了。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宿舍就在安妮小屋边上,窗户外就是运河。荷兰社会很自由,红灯区、大麻、赌博都是合法的,但是却是严格管制的,同时个人选择尝试或者拒绝都是被尊重的。当朋友一起派对喝酒或者吸烟的时候,蕾并不会多做评价。如果她不喜欢,她的朋友也会尊重她。但她倒是享受一群年轻人在一起讨论、念诗、喝酒的潇洒劲儿。
“其实,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年轻人很简单,没什么利益纠纷。大家在一起开心就聚,不开心就别勉强。这跟文化没那么大的关系,中国人也好,荷兰人也好,都是一样的。”蕾说道。
蕾说到自己当初是靠在中国城餐厅洗碗半工半读修完了自己的传媒学硕士。现在年轻人似乎都不打工了。硕士毕业后,蕾在“绿色和平”等几个国际环境保护和人道组织工作过,工资不多,但是活得很带劲。后来,荷兰一家国际媒体正好在扩招,学习传媒并且在国际组织有工作经验的她顺理成章地来到这里,后来,更和另一个朋友创建了中文部,短短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了拥有上十人,主管两个网站平台的部门。
在荷兰结婚和生子,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蕾看着三个混血小宝贝一天天长大,觉得自己还在继续学习、成长着。中荷之间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不同让她感慨,不过更多的是欣慰。从小学学前班就开始的性教育和爱情教育让蕾看到荷兰社会所强调的容纳和尊重的重要性。当然,让她遗憾的一点是小宝宝们都不会说中文。她试过教授中文,可是被两种语言弄糊涂的小宝贝们反倒是拒绝说话,蕾只好放弃。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
除了中华文化流失的遗憾,作为独生子女却远在荷兰的蕾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父母倒是身体硬朗,他们的人生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说人生在世就是要潇潇洒洒,开开心心。平常,蕾的父母在上海自己锻炼身体,参加社团活动。每年过来欧洲看蕾,并且各地游玩。可是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呢?蕾也不慌张,说,那一定请最好的看护去照顾他们。也是,如果活得开心,身体硬朗,疾病痛苦也难得找上门呀。
对于年轻人,蕾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好说,她觉得看看自己的人生轨迹,她不过在每个“当下”都作了当时最想做的事情,没有过多地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你看,如果要改变任何一步,我都下不了手呢,因为好像从当初到现在一切都很完美!”蕾又笑了。
留学你怎么看?
三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跨越了三个地点:新加坡,美国和荷兰,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学:高中,本科和硕士。真实的留学生活毕竟不是总是欢乐大结局的美国电影,不是光彩鲜艳的海报,不是说走就走的青春冲动,而是有欢笑,有泪水。除了个人的爱好和独立能力之外,家庭在心理和经济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虽然听起来光鲜,可是背后的酸楚和泪水却鲜有人知。在陌生他乡不被理解的痛苦,在打工和学业间挣扎的无力,对于父母家人的思念和愧疚,每个留学生都不简单。尤其是现在,随着大家收入的普遍增加,连普通家庭也能咬咬牙送孩子出国“镀金”。但是,外面的世界不是天堂。在一个文凭贬值的年代,这样的代价值不值得呢?
其实,教育的成功,不在于文凭上的校徽是多么的闪耀,关键是这个完成教育的个体,究竟是不是一个能思考,能辨别是非,能在需要的时候有担当,并能在难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人。你说呢?
【心恬,二十三岁,初中毕业公费前往新加坡,现在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
这个心恬,也就是我,这几个月一直在错落专栏与大家见面,感到很亲切。每次我都试图透过不同人的眼,让大家换个角度思考。今天,也让我自己来和大家聊一聊我的留学经历吧。
我在初中毕业之后考取政府奖学金来到新加坡读高中。随着新加坡教育部的安排进入学校和宿舍,早早地离开家独立生活。日后与刚认识的朋友说起这段经历,大家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你好厉害,这么早就离开家了,会不会想家?”我通常是一笑带过。当初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没想过这样出去后,回家就很难得了。十五岁的时候,正是叛逆十足,跟自己,跟社会闹别扭的时候。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来到新的环境,和身边的朋友有些矛盾和摩擦在所难免。不过,在异国他乡,身边的朋友和老师是唯一的慰藉了。所以,当时稀里糊涂地过来了,也没觉得自己厉害。环境总是逼迫着我们更快地成长。
后来,高中毕业,和来新加坡读大学,硕士,甚至博士的新朋友认识,发现我们这一群来新加坡读高中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当地的文化。我们已经有了在中学认识的新加坡以及遍布东南亚的朋友。在当地学校和新加坡同学一起吃过苦,考过毕业考试,聊过流行歌曲,我们更熟悉他们的文化。有时候,甚至说英语的口音也被人笑作是新加坡英语(我通常都看作是恭维了)。而大学之后才来新加坡读书的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更多的关注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时候也抱怨融入当地社会不容易。
当然,初中毕业就出国的我们也面临着尴尬。大家喜欢问:“你究竟是更新加坡一点?还是中国一点呢?”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长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家在那里。我流着湘江的血液,只有辣椒才能点燃我的味蕾。但是,生活了八年的新加坡有我的朋友和老师,我们在这里认识社会,走向世界。我们逐渐了解,国籍也好,语言也好,文化也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学会如何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游走。只要自己能够把握生活的方向,贴个什么样的标签都不是问题。
关于十五岁就离开家,牵挂永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独生子女,对于父母和家人,心中总有一份错过的遗憾。没办法参与的春节团聚,错过的十八岁生日,赶不及的表姐婚礼和侄女的周岁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有事没事和家里人多聊聊。说真的,父母们并不需要你成就多大,开开心心的,随时能联系到就好。不过,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每年接父母出国来玩一玩。虽然爸爸妈妈还是觉得太贵了,但有你在身边他们就会觉得安心。
说了这么多,也聊一聊我的朋友吧。通过这样奖学金项目来到新加坡读高中的同学不少。有的成绩优异,又拿到大学奖学金前往欧洲或者美国。不过,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欧美经济不再像当初那么景气,竞争也更激烈。而且,新加坡的大学其实在学术和就业方面都是相当顶尖的,所以留在新加坡的同学也不少。当然,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个选择。我当初的泰国室友就在高中毕业后回到泰国读大学。这主要是因为她的父母亲年纪大了,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后来在泰国和她见面,觉得她开心很多,压力也小了。
我觉得出不出国,什么时候出国,都不是绝对的,要看个人选择和家庭经济情况。现在信息更流通,即使在国内,你也可以接触到国际上的最新讯息,和在国内的外国留学生交流。而一旦走出家门,就要自己独立,遇到挫折和困难在所难免。
不过,要问我,我会说,趁着年轻,还是多出去看看世界吧。年轻人,没什么不可以。
【通子,二十一岁,高中毕业前往美国读本科,现在大三,面临毕业】
一开始,通子就向我分析了早些年的留学生和现在90后的留学生的区别:曾经,大部分留学生都是硕士或者博士,作为研究员,在实验室或者社科所做调研,能够拿到学校的一些奖学金或者是补助金,踏踏实实地做事。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家都富了起来,而且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即使学费和生活费确实贵,父母还是能够勉强地送一个孩子出国。通子自己就属于这样的情况。父母都是普通的技术人员,双方的工资存款和美国学校的半奖,把通子送到了美国,父母说“因为他很优秀,也执意要出国。”
可是,现在出国留学的局势确实不一样了。曾经,欧洲和美国是大家首选的移民目的地,希望能留学工作稳定下来。当时,这些高等学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型人才。而如今,美国欧洲的经济发展势头不如亚洲,财政缩减,连大学的经费也少了起来。奖学金少之又少,加上国际学生日益增加。出国虽然不再陌生,却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相比之下,亚洲的一些学校倒是致力于国际化,纷纷出台以欧美先进教学为样本,亚洲文化贯穿其中的新模式,很有意思。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耶鲁学院和纽约大学的阿布扎比校区。
“但是,因为对文理教育的向往,我还是选择了这一条也许更艰难的路。”通子坚定地说,“如果当初没有来,会一直后悔。既然父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虚度年华。”
不过,通子告诉我们美国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他主要在关注两大类。一部分是小而精细的文理学院,这些学校没有那些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有名,但教学质量和师资都非常不错。它们真正致力于四年大学基础教育,但学费昂贵。因为学校在国际上的认同度有限,就业可能不如大型的公立大学。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这类大学通常不是首选。另一类研究型大学情况有些不同,这些学校的名声更响,比如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大型学校多因为学生人口众多而无法提供更完善的文理教育,但这些学校通常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比如说商学院、工科学院等等。这样,国际学生往往因为就业的考量而选择这些大型学校。 通子自己却执意选择了文理学院,因为这是他的理想所在。他修读了人文学科。在文理学院的自由求真的氛围之下,他常常参与课堂讨论,一点也不输给美国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惊讶大家怎么想都不想就托口而出。现在,我发现,这世界上没有错误的答案。老师也不是唯一真理。我想,让我们成为会思考的个体才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吧?”通子显然已经深刻地思考过教育这个话题。
但难题还是不可避免。毕业就业,终究是要面对的。来自文理学院的学生被各个研究型大学青睐,因为他们好思考,愿意去钻研。但是,对于像来自中国普通家庭的通子来说,继续读书是出路吗?“我不想因为自己是个人文学科的国际毕业生而觉得就业没有希望。我也不想因为方便去继续深造,这对于我的父母和我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想,是时候踏入社会了。”通子说道。
通子告诉我们,他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同学都基本上在毕业时就找到了工作,因为他们的大学确实具有亚洲的务实精神,在实习和就业这一块做得很不错。但是,通子也没什么后悔,毕竟会计和新闻写稿这样的技能能够再学,但是学辨和思考能力,还有价值观却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在出国留学与否这条路上,通子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上网,问学姐学长等方式尽可能地了解出国留学的信息,并且和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之后,做出当下觉得最正确的决定。决定之后,就不后悔地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毕竟,没有人能预测世界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过得开不开心,你比较清楚。”通子的神情难得地调皮起来。
【蕾,三十七岁,十五年前前往荷兰读硕士,后在荷兰结婚定居,现为一国际媒体主编】
第一次在办公室看到蕾的时候,她没有化妆,衣着也很休闲,她招呼我聊起天来,很是随意。我完全没想到她是70后,也不知道她是中文部的总编。这样办公室轻松的聊天,让我慢慢了解到她在荷兰的历程。
蕾说虽然自己到荷兰的时候已经二十出头了,年纪是不小了,可是和荷兰人照样玩到一起去了。当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宿舍就在安妮小屋边上,窗户外就是运河。荷兰社会很自由,红灯区、大麻、赌博都是合法的,但是却是严格管制的,同时个人选择尝试或者拒绝都是被尊重的。当朋友一起派对喝酒或者吸烟的时候,蕾并不会多做评价。如果她不喜欢,她的朋友也会尊重她。但她倒是享受一群年轻人在一起讨论、念诗、喝酒的潇洒劲儿。
“其实,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年轻人很简单,没什么利益纠纷。大家在一起开心就聚,不开心就别勉强。这跟文化没那么大的关系,中国人也好,荷兰人也好,都是一样的。”蕾说道。
蕾说到自己当初是靠在中国城餐厅洗碗半工半读修完了自己的传媒学硕士。现在年轻人似乎都不打工了。硕士毕业后,蕾在“绿色和平”等几个国际环境保护和人道组织工作过,工资不多,但是活得很带劲。后来,荷兰一家国际媒体正好在扩招,学习传媒并且在国际组织有工作经验的她顺理成章地来到这里,后来,更和另一个朋友创建了中文部,短短几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了拥有上十人,主管两个网站平台的部门。
在荷兰结婚和生子,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蕾看着三个混血小宝贝一天天长大,觉得自己还在继续学习、成长着。中荷之间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不同让她感慨,不过更多的是欣慰。从小学学前班就开始的性教育和爱情教育让蕾看到荷兰社会所强调的容纳和尊重的重要性。当然,让她遗憾的一点是小宝宝们都不会说中文。她试过教授中文,可是被两种语言弄糊涂的小宝贝们反倒是拒绝说话,蕾只好放弃。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
除了中华文化流失的遗憾,作为独生子女却远在荷兰的蕾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父母倒是身体硬朗,他们的人生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说人生在世就是要潇潇洒洒,开开心心。平常,蕾的父母在上海自己锻炼身体,参加社团活动。每年过来欧洲看蕾,并且各地游玩。可是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呢?蕾也不慌张,说,那一定请最好的看护去照顾他们。也是,如果活得开心,身体硬朗,疾病痛苦也难得找上门呀。
对于年轻人,蕾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好说,她觉得看看自己的人生轨迹,她不过在每个“当下”都作了当时最想做的事情,没有过多地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你看,如果要改变任何一步,我都下不了手呢,因为好像从当初到现在一切都很完美!”蕾又笑了。
留学你怎么看?
三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跨越了三个地点:新加坡,美国和荷兰,分别属于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学:高中,本科和硕士。真实的留学生活毕竟不是总是欢乐大结局的美国电影,不是光彩鲜艳的海报,不是说走就走的青春冲动,而是有欢笑,有泪水。除了个人的爱好和独立能力之外,家庭在心理和经济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留学虽然听起来光鲜,可是背后的酸楚和泪水却鲜有人知。在陌生他乡不被理解的痛苦,在打工和学业间挣扎的无力,对于父母家人的思念和愧疚,每个留学生都不简单。尤其是现在,随着大家收入的普遍增加,连普通家庭也能咬咬牙送孩子出国“镀金”。但是,外面的世界不是天堂。在一个文凭贬值的年代,这样的代价值不值得呢?
其实,教育的成功,不在于文凭上的校徽是多么的闪耀,关键是这个完成教育的个体,究竟是不是一个能思考,能辨别是非,能在需要的时候有担当,并能在难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人。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