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出“提高时效”的怪圈:
提高时效,是众人追求的目标和执著的行为。提高时效,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就能在充分利用的互动中承继性开发出新的资源。但提高时效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统筹安排,是最常用的一个提高时效的好策略,但统筹而低效的“欺人和自欺”的滑稽剧却常演不衰。课堂上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去思考、讨论拟定的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表看法,小组间再互评。这样的统筹,看起来学生互动起来,事实上各组思考各组的问题,怎知另一组解答问题的客观与否?课堂上请一位或几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去做其他的事。然后,全员去评析学生板演的结果,讨论刚才做的事,看起来是齐头并进,实际上是各有所得,又各有所失。
课堂内外,教师是学习者、催化者、引导者、挖泉人、协调人,因此,教师要时时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无质量,甚至与提高时效相悖的“努力”,应该减少或杜绝。如课堂上发现了问题,学生刚刚进入思考状态,有些老师就在教室里做走马观花、一厢情愿式的巡视和点拨。学生思路刚打开,老师为何要横加干涉,甚至越俎代庖?有的老师引导或点拨时,往往是一惊一乍、高八度快节拍、变味的“抑扬顿挫”,以此来强化印象,提高时效。实质上这是一种不文明、不科学的行为。既让人感到刺耳又让人紧张不已,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深入浅出、形象易懂、提高时效的目的,无原则地引用大量的歇后语、俗语、俚语、地方土语、甚至一些社会上、影视上、报刊上的流氓语,而且引用时还奶腔奶调,导致课堂语言的庸俗化、低劣化。严重污浊了课堂氛围,玷污了学生纯洁的心灵。有的教师没有深入人心地备学情,课堂上设置的活动没有指向性、计划性,认为让学生不停口、手“互动”,就是在开发智力、训练能力。岂不知无的放矢,盲目“乱动”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误了学生大好前程。
网络教育的形象化优势显而易见:在形象感知中能大大调动情感因素,激活创新因子,大大拓展资源开发的时空领域,提高资源开发的时效性。但如果过多依赖感性材料,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一些可贵的东西。如以观看电视剧代替对原作的品读,会将具有丰富内涵的东西感性化、浅层化、定型化、片面化,从而失去原作的原汁原味,削减精神仓库的丰富性。如观看了电视剧《红楼梦》后,好多学生就会把原作中的“王熙凤”定位在演员邓婕的表演层次上。实际上,王熙凤这个人物性格相当复杂,韵味相当丰富,其个性意蕴和价值是无法用表演来真实揭示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对各种优势资源利用不当,把握失度,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堂学习,当堂进行巩固性和提高性的训练,确实很有必要,但也不能视为法宝,课课如此,一以贯之,长用不衰。训练与检测不当,往往会犯急功近利、得不偿失的错误。如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无论是哪一层次知识的学习或能力的训练,总要进行“立竿见影”式的课堂检测,以此评定学生,并据此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孰不知理性知识的理解,强度大的能力训练,要有个反刍和消化的过程。如此单一的现学现用,岂能有好的发展?有些听课组,也简单地把课堂检测的成绩作为衡量授课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一种误评误判行为!一堂课能真正做到相对独立吗?各种感知和能力能从一张小小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吗?美国非常注重作业的中长期,也许就是基于科学性、有效性的考虑吧,我们该好好地揣摩借鉴。
谦虚广泛地向他人学习借鉴,很多时候能给我们以事半功倍的惊喜。前人成功的经验和精辟的阐述,确实能给我们许多有效的启发。但如果一味地“言必称希腊”地引用频繁、泛滥,既会生出依赖别人的坏习惯,也会失去自我独特的个性和活力。引用的目的是什么?是以名人压人?还是为了将他人的精华内化为自己鲜活的血肉?道理是很简单的。总是跟着别人的影子走,创新就无从谈起,提高时效就是一句空话。
走出“滥用情感主义”的怪圈
西哲说:“感情不经过理性的过滤就变成了伤感,理性没有情感便失去了人情。”斯宾诺莎也曾指出:人的自由受两大束缚,即屈从于自己的情绪和对必然性缺乏认识,要取得自由就必须克服这两大束缚。由此他提出了“理智拯救”,试图将人类的理智从屈从于自己情绪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而以理智认识必然性为生活的宗旨,为至高的道德和至上的幸福。经过理智拯救而生发出“意志力”的情感是主动情感;被情绪奴役控制下的非理性、不自由的情感是被动情感。不经过理性的导引、完全听凭情感的宣泄非但不能使人达到自由,而且会陷入更大的精神紧张。我们尽力在多方面多层次的“互动”中,要走出“滥用情感主义”的怪圈。
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民主、科学、平等”的主题。我们提倡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丰富潜在的情感,但不能牺牲理性和原则。对所有的情况一律“讲情感、理解和宽容”,必然会违反基本原则。对学生的错误言论,无原则地给予原谅和迁就,就会使一些学生误把“缺点和陋习”当作个性或特长!任其“自由”疯长,长到一定程度,再想矫正,恐怕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开发资源过程中,陶冶情感和提高理性“两手都要硬”,在想方设法创设融融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情感之时,万不可失去理性。对于走入误区的学生要给予明确的警示,甚至严肃的批评或惩罚,达到治病救人,及时调控的目的。否则情感泛滥,随心所欲,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甚至受到连锁性灾难的惩罚。
我们倡导“人文主义”教育,但不能有“人情”无“文理”。许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互动”,但在一番尽情的畅谈,进入深层次的理性探讨时,他们的谈论往往流于主观、偏颇和肤浅。这种“临理而迷”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互动”中泛化了情感。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因子,这是比较科学、人文的教学策略。但有些老师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指向性的点拨,将学生引入理性的境地。而是任由学生激情飞扬、海阔天空地讨论。讨论仅限于浅层次感受阶段、仅满足于理性模糊阶段,没有进入真正的理性思辨境地。只有感性,没有理性,学习失去了真正的要义,情感也失去了生命活力。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时刻保持理智,守住理性的蓝天,不要让自己的情感低级化、本能化、庸俗化、麻木化,甚至肆意化、分裂化。作者有作者的感情和理趣,学生有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为师者既不能任由自己的情感泛滥,淹没了作者和学生的情感,也不能以自己的所谓“理性思考”左右着作者和学生的思想。我们要让学生自主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深远的情理合一的生存空间,尽情地品读、感悟、迁移、升华。
当今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与日俱增,教师适时和学生谈心,就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沟通师生间心灵的一种多用、有效的教学艺术。但谈心要善于捕捉时机,讲究针对性和艺术性。不可臆想地硬找学生谈心,不可没有针对性的拉网式地找学生谈心,不可无时效频繁地找学生谈心,不可消防式地短期性找学生谈心。一切盲目性、机械性、应付性和短期性的谈心,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走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怪圈
新课标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质疑、创新、自主、自立的能力。但若违反“因材施教”这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一味强求遍地花草同时开放,只能是一厢情愿,欲速则不达,甚至是适得其反。有些教师不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知之甚少,谈心最少,甚至连学生的姓名都记不准。处于如此蒙昽的状态,就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要求”:作业一样,上交的时间一样,评价标准一样,甚至采取的弥补措施也一样,如此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怎不导致后进生抄袭作业?怎能不让他们相形见绌?试问:如果学校不考虑老师和班级学生的差异,给每位教师布置的任务相同,要求完成的时间相同,所有老师的表现能一样吗?如果评价的标准相同,你居人之后,受到各方指责,你会心悦诚服吗?这样的“硬发展”还有道理吗?设身处地换位替学生着想,我们的强硬要求是对后进学生和特殊学生的一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行为!
课文是表情传意的载体,不同的文体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让全体学生一起诵读整齐的诗歌,的确能创设气氛、互相感染。但如果对其他文体的文章均采取齐读,恐怕是难以读出真正的感情的。可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就喜欢用这种单一的方法去创造氛围,去感动学生或听课者。长此以往,优美的课文失去了内核,丰富的感情冲淡殆尽,学生的高水平被削平了。
人人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社会要发展,就得人人都发展。但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个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不例外。教师要真正地把“教师”这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变成自我生命价值延续和为民族振兴的“事业”,是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和提升过程的,因为质变要以一定的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同样,老师在课堂内外勉励学生要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学习,也要有个过程,而且每个学生转变的过程也不一样。如果无视这个基本规律,一味地说教、催赶,只能是一串正确的废话,一组无意义的简单、粗暴行为。长此下去,内耗精力和青春,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国家和民族。
怪圈就在我们身上,走出怪圈势在必行。走出怪圈并不难,关键有三:一是我们有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伦理感、责任心和上进心;二是能不能一改得过且过的坏作风,走出“从来就是这样”的惯性思维;三是愿不愿意改造自我、奉献真心和苦心。
提高时效,是众人追求的目标和执著的行为。提高时效,就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就能在充分利用的互动中承继性开发出新的资源。但提高时效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统筹安排,是最常用的一个提高时效的好策略,但统筹而低效的“欺人和自欺”的滑稽剧却常演不衰。课堂上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去思考、讨论拟定的问题,然后各组代表发表看法,小组间再互评。这样的统筹,看起来学生互动起来,事实上各组思考各组的问题,怎知另一组解答问题的客观与否?课堂上请一位或几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去做其他的事。然后,全员去评析学生板演的结果,讨论刚才做的事,看起来是齐头并进,实际上是各有所得,又各有所失。
课堂内外,教师是学习者、催化者、引导者、挖泉人、协调人,因此,教师要时时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但无质量,甚至与提高时效相悖的“努力”,应该减少或杜绝。如课堂上发现了问题,学生刚刚进入思考状态,有些老师就在教室里做走马观花、一厢情愿式的巡视和点拨。学生思路刚打开,老师为何要横加干涉,甚至越俎代庖?有的老师引导或点拨时,往往是一惊一乍、高八度快节拍、变味的“抑扬顿挫”,以此来强化印象,提高时效。实质上这是一种不文明、不科学的行为。既让人感到刺耳又让人紧张不已,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深入浅出、形象易懂、提高时效的目的,无原则地引用大量的歇后语、俗语、俚语、地方土语、甚至一些社会上、影视上、报刊上的流氓语,而且引用时还奶腔奶调,导致课堂语言的庸俗化、低劣化。严重污浊了课堂氛围,玷污了学生纯洁的心灵。有的教师没有深入人心地备学情,课堂上设置的活动没有指向性、计划性,认为让学生不停口、手“互动”,就是在开发智力、训练能力。岂不知无的放矢,盲目“乱动”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误了学生大好前程。
网络教育的形象化优势显而易见:在形象感知中能大大调动情感因素,激活创新因子,大大拓展资源开发的时空领域,提高资源开发的时效性。但如果过多依赖感性材料,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一些可贵的东西。如以观看电视剧代替对原作的品读,会将具有丰富内涵的东西感性化、浅层化、定型化、片面化,从而失去原作的原汁原味,削减精神仓库的丰富性。如观看了电视剧《红楼梦》后,好多学生就会把原作中的“王熙凤”定位在演员邓婕的表演层次上。实际上,王熙凤这个人物性格相当复杂,韵味相当丰富,其个性意蕴和价值是无法用表演来真实揭示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对各种优势资源利用不当,把握失度,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堂学习,当堂进行巩固性和提高性的训练,确实很有必要,但也不能视为法宝,课课如此,一以贯之,长用不衰。训练与检测不当,往往会犯急功近利、得不偿失的错误。如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无论是哪一层次知识的学习或能力的训练,总要进行“立竿见影”式的课堂检测,以此评定学生,并据此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孰不知理性知识的理解,强度大的能力训练,要有个反刍和消化的过程。如此单一的现学现用,岂能有好的发展?有些听课组,也简单地把课堂检测的成绩作为衡量授课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一种误评误判行为!一堂课能真正做到相对独立吗?各种感知和能力能从一张小小测试题中反映出来吗?美国非常注重作业的中长期,也许就是基于科学性、有效性的考虑吧,我们该好好地揣摩借鉴。
谦虚广泛地向他人学习借鉴,很多时候能给我们以事半功倍的惊喜。前人成功的经验和精辟的阐述,确实能给我们许多有效的启发。但如果一味地“言必称希腊”地引用频繁、泛滥,既会生出依赖别人的坏习惯,也会失去自我独特的个性和活力。引用的目的是什么?是以名人压人?还是为了将他人的精华内化为自己鲜活的血肉?道理是很简单的。总是跟着别人的影子走,创新就无从谈起,提高时效就是一句空话。
走出“滥用情感主义”的怪圈
西哲说:“感情不经过理性的过滤就变成了伤感,理性没有情感便失去了人情。”斯宾诺莎也曾指出:人的自由受两大束缚,即屈从于自己的情绪和对必然性缺乏认识,要取得自由就必须克服这两大束缚。由此他提出了“理智拯救”,试图将人类的理智从屈从于自己情绪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而以理智认识必然性为生活的宗旨,为至高的道德和至上的幸福。经过理智拯救而生发出“意志力”的情感是主动情感;被情绪奴役控制下的非理性、不自由的情感是被动情感。不经过理性的导引、完全听凭情感的宣泄非但不能使人达到自由,而且会陷入更大的精神紧张。我们尽力在多方面多层次的“互动”中,要走出“滥用情感主义”的怪圈。
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民主、科学、平等”的主题。我们提倡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丰富潜在的情感,但不能牺牲理性和原则。对所有的情况一律“讲情感、理解和宽容”,必然会违反基本原则。对学生的错误言论,无原则地给予原谅和迁就,就会使一些学生误把“缺点和陋习”当作个性或特长!任其“自由”疯长,长到一定程度,再想矫正,恐怕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开发资源过程中,陶冶情感和提高理性“两手都要硬”,在想方设法创设融融的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情感之时,万不可失去理性。对于走入误区的学生要给予明确的警示,甚至严肃的批评或惩罚,达到治病救人,及时调控的目的。否则情感泛滥,随心所欲,就会失去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甚至受到连锁性灾难的惩罚。
我们倡导“人文主义”教育,但不能有“人情”无“文理”。许多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互动”,但在一番尽情的畅谈,进入深层次的理性探讨时,他们的谈论往往流于主观、偏颇和肤浅。这种“临理而迷”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互动”中泛化了情感。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因子,这是比较科学、人文的教学策略。但有些老师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指向性的点拨,将学生引入理性的境地。而是任由学生激情飞扬、海阔天空地讨论。讨论仅限于浅层次感受阶段、仅满足于理性模糊阶段,没有进入真正的理性思辨境地。只有感性,没有理性,学习失去了真正的要义,情感也失去了生命活力。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时刻保持理智,守住理性的蓝天,不要让自己的情感低级化、本能化、庸俗化、麻木化,甚至肆意化、分裂化。作者有作者的感情和理趣,学生有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为师者既不能任由自己的情感泛滥,淹没了作者和学生的情感,也不能以自己的所谓“理性思考”左右着作者和学生的思想。我们要让学生自主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深远的情理合一的生存空间,尽情地品读、感悟、迁移、升华。
当今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与日俱增,教师适时和学生谈心,就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沟通师生间心灵的一种多用、有效的教学艺术。但谈心要善于捕捉时机,讲究针对性和艺术性。不可臆想地硬找学生谈心,不可没有针对性的拉网式地找学生谈心,不可无时效频繁地找学生谈心,不可消防式地短期性找学生谈心。一切盲目性、机械性、应付性和短期性的谈心,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走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怪圈
新课标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质疑、创新、自主、自立的能力。但若违反“因材施教”这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一味强求遍地花草同时开放,只能是一厢情愿,欲速则不达,甚至是适得其反。有些教师不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知之甚少,谈心最少,甚至连学生的姓名都记不准。处于如此蒙昽的状态,就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要求”:作业一样,上交的时间一样,评价标准一样,甚至采取的弥补措施也一样,如此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怎不导致后进生抄袭作业?怎能不让他们相形见绌?试问:如果学校不考虑老师和班级学生的差异,给每位教师布置的任务相同,要求完成的时间相同,所有老师的表现能一样吗?如果评价的标准相同,你居人之后,受到各方指责,你会心悦诚服吗?这样的“硬发展”还有道理吗?设身处地换位替学生着想,我们的强硬要求是对后进学生和特殊学生的一种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行为!
课文是表情传意的载体,不同的文体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让全体学生一起诵读整齐的诗歌,的确能创设气氛、互相感染。但如果对其他文体的文章均采取齐读,恐怕是难以读出真正的感情的。可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就喜欢用这种单一的方法去创造氛围,去感动学生或听课者。长此以往,优美的课文失去了内核,丰富的感情冲淡殆尽,学生的高水平被削平了。
人人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社会要发展,就得人人都发展。但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个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不例外。教师要真正地把“教师”这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变成自我生命价值延续和为民族振兴的“事业”,是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和提升过程的,因为质变要以一定的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同样,老师在课堂内外勉励学生要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学习,也要有个过程,而且每个学生转变的过程也不一样。如果无视这个基本规律,一味地说教、催赶,只能是一串正确的废话,一组无意义的简单、粗暴行为。长此下去,内耗精力和青春,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国家和民族。
怪圈就在我们身上,走出怪圈势在必行。走出怪圈并不难,关键有三:一是我们有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伦理感、责任心和上进心;二是能不能一改得过且过的坏作风,走出“从来就是这样”的惯性思维;三是愿不愿意改造自我、奉献真心和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