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浮华,方能显出靓丽本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践中存在种种误区。作者联系教学实际分析了合作学习的合理方面和基本原则,阐述了作者对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改革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正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的确,合作学习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1)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表达、交流的机会;(2)调动学生在合作时互教互学,从同伴那儿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启迪自己的智慧;(3)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
  事实上,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都在实践着合作学习的方式,但结果给人的感觉是:它仅仅是自主学习的一张美丽的标签,是一道雾里看花的风景,有时甚至还有些“煞风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虚假的成分多。
  一次成功的合作学习,我觉得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因素:学生在课堂上有讨论的强烈需求;能实实在在地参与讨论,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能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形成讨论的鲜明结果。而目前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从学生的讨论意识到讨论行为和结果,都有太多的虚假成分。请看这样一则案例。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生:(绝大部分同学表现迟疑,但很快拿出笔,前后两桌结成四人小组,部分学生只顾自己读书,未与他人讨论,其余学生自圆其“说”。)
  师:(巡视,大约过了两分钟,示意合作学习结束,请学生回答问题。)
  生:(代表自己而不是整个小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学习,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后,合作就自然生效。上述学生合作的问题可以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没有讨论、争辩的价值,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因这个问题而发生碰撞,最后的结论仍然是书中所说的话,不需要筛选、整合别人的意见。因此,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收效不大,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不可能有提高的功效。
  (二)随意性太强。
  主要指讨论时师生准备不充分。很多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缺乏深思熟虑之后的精心设计。课堂上,常会出现有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立即说;“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四人合作学习一下。”(合作学习主题确定的随意)。于是,四个学生头碰头,嘻嘻哈哈,叽叽喳喳,教师巡视(学生讨论是随意的,教师参与是随意的)。过了老师安排好的时间,就“啪、啪”地拍手示意学生停止,说:“谁来交流一下?”(讨论的进程是随意的,讨论“火候”的把握是随意的)。学生说的仍是没讨论前的想法(学生的交流是随意的)。如此合作学习,仅能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点缀,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合作,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
  (三)教师限制过多。
  合作学习,应是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吸纳别人的意见,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的一个过程。但事实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似乎总有一张无形的网在束缚着学生的手脚。主要表现在:(1)在讨论的时间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多少,学生就只能拥有多少;(2)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上,教师安排,学生才能进行;有时,学生有和同学合作的愿望,但老师没许可,只能作罢。(3)在心理上,学生也受到了限制,讨论题的答案,教师心中是唯一的,学生已别无选择,讨论,其实就是在揣摩着正确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不就成了体现自主学习的一个时髦的幌子吗?
  二
  合作学习之所以难以真正实施,还是因为教师存在着一种浮躁之气,为追求气氛而“合作”,为体现自主而“合作”,没有实实在在地为学生着想,从而使合作学习没有显出她的靓丽本色。去除浮华,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定会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
  (一)把合作学习视为学生发展的训练场。
  想让合作学习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首先应走出思想上的误区,把它当做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训练场、实践地,不应视为展示主体性教学的一个环节,更不应视为教改的一种点缀和装饰。首先,确定好讨论主题,这是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先决条件。主题不仅应对本课教学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有作用,还应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也都有话可说,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已有所认识,但还未形成鲜明的观点。如教学《生命桥》,当学生读到“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在学生对这句话有所感知,但又不清晰,脑中闪现一个个问题的时候,就有必要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对“壮”感悟得更透彻。其次,合作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多向性的互动,尤其是将互动的中心定位在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上。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承担起个人的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协调解决。学生除了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要接受别人的见解,并加以分析综合。
  (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既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决策者,又是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参与者。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实实在在地参与学生的合作中去,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地指导、调控,给“误入困境”的小组予以点拨,给“举步维艰”的小组予以提示,给“未能到位”的小组予以引申……而不该象征性地“巡视”。
  (三)合作学习的过程要扎实展开。
  注重过程,是去除浮华之气的关键,也是让合作学习“靓”起来的关键。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孩子充分享受“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时空上的充分占有,心理上的充分放松。这样,学生就能在合作学习中畅所欲言,敢言敢违,积极思维,融会贯通。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2)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那种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之前,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交流、探究;合作讨论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小组共识。(3)重视交流的环节。告诉学生在组际交流时,汇报者应代表整个小组,而非他个人意见,所以在表达时,应是“我们……”,而不是“我”。另外,还应及时地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和总结。(4)恰当地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有时学生会游离文本,东拉西扯。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课文当做资源,结合生活,引入课外资料讨论,把读书、说话或者绘画、实验等形式融合到一起,内涵就更丰富。还以《生命桥》中的那句话为例,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借助简笔画去感受,去交流。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只要我们真诚地、踏踏实实地投入,去掉浮躁之气,将新课程带给我们的理念扎扎实实地化为实际教学行为,不仅合作学习会成为语文课上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且语文课堂会愈来愈充满生机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到《拉拉的褐色披肩》,墨西哥裔美国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延续了她叙事上他者的身份与立场,从儿童和女性的视角出发,以诗性的语言再现了拉美移民的生活和心境,而后者对历史深度和民族文化的挖掘则深化了叙事情感,推动了叙事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其拥有了更多与酸甜的芒果不同的苦涩或是明朗的滋味。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芒果街上的小屋》 《拉拉的褐色披肩》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广大青年学生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吉首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色项目——“爱心小屋”和“敬老爱老”活动开展的叙述和思考,探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  关键
摘 要: 应用文教学往往无趣且低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提高应用文教学的质量。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充分把握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致力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中应用文写作 实践教学 提高方法  应用文,是一门实用型的学科。应用文写作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书面
摘要: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真诚的微笑留给学生,把无私的赞美留给学生,把广泛的兴趣爱好展现给学生,努力做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使者。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坚持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心灵。这样才能使班主任更具有楷模的魅力,使班主任工作永葆生命力。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微笑赞美兴趣爱好心理健康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
摘 要: 校园载体的命名能彰显学校的办学定位,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校园载体命名为例,阐述校园载体命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并结合贵州实情,提出新校区校园载体的命名应蕴涵办学理念,赋予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要呼应地形、顺应自然,体现地方特色的观点,拟对新校区载体命名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校园载体 命名 文化建设  1.前言 
摘 要: 曹文轩在小说创作中一直坚守着“永恒的古典”创作理念,并将其古典的审美思想通过小说中人性美、悲剧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古典、雅致富有情调的诗意空间,从而提升作品的品质。作品中,他力求以古典梦境般的“温馨与温暖”关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他弘扬人生的尊严与人性的高贵,同时也不回避人性中的阴暗,并以平和的态度给予坚决的否定,从而以美的理想统摄真的现实,建构出和谐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境界。  关键词:
摘 要: 宁海的民俗手工艺博大精深,幼儿园应在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民间风俗和传统手工的内在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将幼儿园的手工活动和民俗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开展适合幼儿发展和接纳水平的创意手工活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民间民俗文化,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民俗化 创意手工 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实施
摘要: 换位教学是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本文就如何结合学生既有背景知识设计换位教学进行了探讨。在《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设计中,以学生既有生活背景作为依据,安排学生宣讲其较为熟悉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 背景知识 换位教学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针对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同时,
摘 要: 《罪与罚》心理描写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使陀氏成为真正的“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分析论证《罪与罚》精神受虐体现的人文关怀,从扭曲心理的具体表现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可引发不同时代人们对于“人”的生存困境的警醒,激发人们对“人”的尊严与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以及与之相适的艺术创新。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精神苦刑 幻想现实主义  1866年,《罪与罚》在《俄罗斯通报》刊载,轰动俄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合作办学的发展态势而言,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比较滞后。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为例,就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如何做好融合与创新,整合国际国内两种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有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