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女性有特殊的生理周期,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比较明显,所以女性高血压比较特殊。
更年期高血压
女性到了更年期,随着生理的变化,会出现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又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烦躁不安等症状,从而引发血压波动,称为“更年期高血压”。 更年期高血压一般表现为收缩压上升,舒张压改变较少或没有改变,眼底、心脏和肾脏没有受累表现。
若患者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先不用降压药,可以用一些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睡眠的药物,观察3个月到半年,更年期的症状缓解后,血压也会降下来。临床资料显示,确诊为更年期高血压者经过对症治疗及调节后,血压均恢复正常。
若患者的血压处于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左右,而且患者伴有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任意两项,那么就需要加入降压药治疗。毕竟更年期时间比较长(可达2~5年),长期高血压对健康非常不利。在用药的同时,更年期女性应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配合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平稳度过更年期激素紊乱所致的高血压状态。
避孕药高血压
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极少数发展为中度或恶性高血压。据观察,口服避孕药1~2年后收缩压可升高6~14mmHg,舒张压可升高1~6mmHg。口服避孕药时间越长,血压升高的幅度越大。停用避孕药后绝大多数病人的血压在数月内降至正常,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与个人素质、血压高低及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如停用避孕药后血压仍不下降或继续升高,则应怀疑是否有其他原因。
在确定血压升高是否与服用避孕药有关时,应首先了解服药前的基础血压。由于年轻的育龄妇女基础血压较低,所以服避孕药后,血压的轻度升高很难被发现,故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与服药前的血压进行比较,服用避孕药后如血压超过140/90mmHg,应考虑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应造成的。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以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没有统一意见。
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的发生率比持续高血压组低,提示白大衣高血压为一种良性状态,对靶器官无明显损害;有的试验则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原发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且已经存在有靶器官的损害。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白大衣高血压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几率较正常血压要大,但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是一种低危因素。
更年期高血压
女性到了更年期,随着生理的变化,会出现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又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烦躁不安等症状,从而引发血压波动,称为“更年期高血压”。 更年期高血压一般表现为收缩压上升,舒张压改变较少或没有改变,眼底、心脏和肾脏没有受累表现。
若患者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99mmHg,先不用降压药,可以用一些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睡眠的药物,观察3个月到半年,更年期的症状缓解后,血压也会降下来。临床资料显示,确诊为更年期高血压者经过对症治疗及调节后,血压均恢复正常。
若患者的血压处于收缩压为160~179mmHg,舒张压为100~109mmHg左右,而且患者伴有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任意两项,那么就需要加入降压药治疗。毕竟更年期时间比较长(可达2~5年),长期高血压对健康非常不利。在用药的同时,更年期女性应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配合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平稳度过更年期激素紊乱所致的高血压状态。
避孕药高血压
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多为轻中度高血压,极少数发展为中度或恶性高血压。据观察,口服避孕药1~2年后收缩压可升高6~14mmHg,舒张压可升高1~6mmHg。口服避孕药时间越长,血压升高的幅度越大。停用避孕药后绝大多数病人的血压在数月内降至正常,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与个人素质、血压高低及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如停用避孕药后血压仍不下降或继续升高,则应怀疑是否有其他原因。
在确定血压升高是否与服用避孕药有关时,应首先了解服药前的基础血压。由于年轻的育龄妇女基础血压较低,所以服避孕药后,血压的轻度升高很难被发现,故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与服药前的血压进行比较,服用避孕药后如血压超过140/90mmHg,应考虑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应造成的。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以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没有统一意见。
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的发生率比持续高血压组低,提示白大衣高血压为一种良性状态,对靶器官无明显损害;有的试验则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原发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且已经存在有靶器官的损害。
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白大衣高血压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几率较正常血压要大,但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是一种低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