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学法探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是网络时代,影视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教学中的重要学习资料,而影视教学法正是基于此种教学背景,在教学中通过影视资源的引入,不但可以打破以往单一枯燥的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文中笔者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学法的运行进行研究与思考,以供教师交流探讨。
  一、影视教学法完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塑造学生品格的目的,让学生热爱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于文字以及语言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也成为现代语文教学中最本质的一个目标,而好的影视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审美价值,这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再契合不过,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影视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英雄》这部影片进行教学,如《荆轲刺秦王》与《英雄》讲述的都是关于刺客的故事,且刺杀的主角都是秦王,通过影片中情节与人物的展现,学生可以更加理解樊於期、高渐离、荆轲这些人物之间的大义,同时通过《英雄》影片中秦王形象的塑造,也可以让学生对这个人物的毒辣狠绝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刺客,还是秦王本身都是英雄的化身。
  二、影视教学法突破教学难点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教学效率比较低,且语文教学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使得语文教学难点始终无法突破,但是影视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与影视形象为表现手段,因此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同时借助直观、立体的教学资料,将更有利于实现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在这里笔者以写作教学为例,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影视教学法,由于影片画面是通过镜头的剪接呈现出来的,因此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必定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影视画面的观察,感受这种空间感和时间感的变化,而长此以往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就会更加注重对于事物的观察与探索,进而在事件中获得新的体验与感受,这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文章,这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影视教学法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两种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是记忆能力,另外一种是阅读能力,首先理解记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进而通过知识的积累,形成内在能力的激发,这对于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运用影视教学法,通过视觉神经与听觉神经的刺激,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学习《一剪梅》这首李清照的诗歌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影视教学法,为学生播放邓丽君《月满西楼》这首歌曲,学生配合着歌曲与画面,很快就可以理解背诵这首诗歌,这就是一种加快记忆与理解的教学方式。其次是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体现,而影视资料因大量负载的原因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复合刺激,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更好的摄取文章精华,通过外在表现与内在剖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影视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的往往都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全部,而教师往往是庖丁解牛式的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采用影视教学法却改变了这一切,不但更加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简化了教学环节,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体现。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资料去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走入情境之中,进而在这种直观的美的熏陶中优化教学效果,同时教学不仅限制于教材之中,而语文课本也并不是唯一的语文教材,课文与影视资料的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课程资源,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材料,同时也凸显出了现代教育优势。对此笔者相信,随着影视教学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優秀影片进入校园与课堂,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这不仅会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新路径。
其他文献
落日散发着浆果的气息  孤独的牧马人风尘仆仆  黑黢黢的墓碑注视着荆棘和蓟草  万物归于沉寂  到最后,我们只看到一枚铜铃  黑夜马车上的锒铛,响着轻柔的声音  被驯服的部分归入幽暗  不驯服的部分成为星子  野鸽子把光埋在了翅膀底下  暮色在洗好的衣服上沙沙响  大地是花瓣凋零后的花萼  月亮——斗兽场里一只安静的小牛犊  (选自本刊2019年第三期“诗高原”栏目)  张桃洲品读:  阅读此诗,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营造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探索新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有效性的考究是一个相当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分别从“标准是针对教师的还是针对学生的;标准体现课堂教学的预设性还是生成性;标准围绕学生掌握是认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展开多重优化处理,去除教学“格式化”现象,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阅读全新认知体系。在阅读教学设计时,很多教师常常受教学模式所束缚,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环节、教学引导、课堂训练、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化现象。教师要有创新教学意识,注意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公式化、教条化、标准化,以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一、教学设计消除公式化  阅读教学设计呈现公式
期刊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美国学者W·Bright将其称为共生现象。[1]网络语言作为语言世界里的新生成员是伴随网络而诞生的,目前受到全球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范围使用,网络语言以新媒体语言的身份出现势必会对传统规范性语言的交流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而作为新媒体及网络语言的主要承载者正是当代中学生。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传播的便捷,给网络语言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期刊
在痛苦中保留,并且瘦下去  在理发推子上停顿婴儿的哭泣  因为恐惧奉承过天真  机械帮助过人类手臂形成并破坏原始的景象  在森林中发明啄木鸟  在石壁上发芽夏娃的舌苔  因为钢琴里有海浪  锯末仰泳过大理石地面  野鸭下潜的扑通声让窗外的工地死寂了三秒钟  吵闹的日常收留过我的贫困  每个小丑的帽子上都有一位跛脚的国王。  (选自本刊2019年第三期“江南风”栏目)  张桃洲品读:  这首詩有一个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习方法上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即改变过去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的“零思考”状态,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知识的领悟来源于兴趣的激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期刊
新课改在全国各地不断地深入与推进,教改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唤醒与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标》中就指出,要求学生“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先提高教师的素养,因为一切有利于
期刊
“大数据”时代,有价值数据量之大、新生速度之快,都是以往无可料及的。资料证明,2006年,全球新生数据约180EB,到2011年,全球新生数据1.8ZB。某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数据总量将会再增长四十四倍,达到或超过35.2ZB(1ZB=10TB)。这些新生的超大数据量,研究家们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概念便由此而生,又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大数据”技术正从大城市、高校向农村、中小学迅
期刊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进行体育活动。本文是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运用,通过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