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让学引思教学实践研究”,盐阜大地悄然掀起了一场“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潮,提出了“五让三引”的教学范式,向“十三五”吹响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号角。笔者认为行成于思勤于“辩”的思辨策略,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远、通达。
一、思辨于美文拓展处,彰显沉潜的个性形象
方鸣先生指出:“语言活动的背后是思维活动。”思辨,本来就是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日常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倚重文本内容和情感体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独立精神较少关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这首诗最后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丰富的哲理。我学着朱熹,将自己从竹子身上悟出了道理,把它写成了读书名言:“问竹哪得高如许?为有拔节生长时。”发放学习单: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蕴含着知识和道理,如一株小草、一朵梅花、一棵苍松、一把宝剑、青海高原一株柳、万丈高楼……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抓住特点,联系相关的诗句,模仿创作。
生:问剑哪得锋如许?为有十年磨砺功。
生:问楼哪得高如许?为有添砖又加瓦。
生:问梅哪得香如许?为有凌寒傲霜枝。
生:问柳哪得壮如许?为有不屈和韧劲。
……
虽然创作难度较高,但是学生的思维启程远航,兴致盎然,不乏创作精品。通过丰富的想象思辨,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中融会贯通,感中有悟,寻求到了一种与文本更加丰沛灵动的对话,实现了作品向读者的移情。
二、思辨于美文疑惑处 ,追寻文本的幸福苦旅
在课堂上,有了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才会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我尝试着让学生展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疑问思辨”。
如教学《观书有感》,理解四句诗的意思后,我问:“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我们明明感受到作者是在写方塘?”“我认为应该改成《观塘有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思辨,老师点拨引领学生得出结论:尽管诗中未见一个“书”字,但是朱熹却借助方塘之水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读书感受,从而领悟到“借景喻理”的表达方法,接着让学生自读自悟朱熹的另一首《观书有感(二)》,两首诗对照体会其中的理,通过思辨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涵,学生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或身边的普通人读书取得成就的古诗加深自己的理解:
生:凿壁借光的匡衡孜孜不倦成为一代文学家。
生:我想到了杜甫的一首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正如一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
生:我的表姐学而不厌,日积月累,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成为班级的佼佼者。
三、思辨于美文联想处,追寻潜伏的文化细节
著名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但是深刻领悟读书之理先要感受到方塘之美。教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两句时,我引导学生在“一鉴开”“徘徊”这两个词语思辨。
思辨一:“一鉴开”
1.古代“鉴”和“监”通用,对照“监”的金文,明白“鉴”和镜子的联系。
2.把水面比作镜子的诗还有什么?
学生从日积月累的古诗中想到了刘禹锡的《望洞庭》,“潭面无风镜未磨”與“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图片对比中感受到刘禹锡笔下月光下洞庭湖的朦胧、模糊美,朱熹眼中日光下半亩方糖的清澈明亮,从而理解了“一鉴开”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思辨二:“徘徊”
1.上网查阅详解,筛选信息,学生动作演示理解词意。
2.谁在方塘里徘徊?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画面。
生: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方塘上面像撒了一层金子,波光粼粼。池水清澈明亮,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天上的白云倒映在池水中,悠闲地散步。
生: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白云、太阳倒映在池水中,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池水静静流淌,阳光和云影在水里闪动,深深陶醉其中。
生:方塘的水清澈明亮。透过镜子一样的水面,游鱼水藻看得清清楚楚。瞧,水中还倒映着太阳、蓝天、白云呢,它们在水中嬉戏玩耍。
四、思辨于美文留白处 ,丰盈干涩的精神家园
留白是中国画中一种十分讲究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画理。空白的魅力是含蓄、深刻、广阔而多样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也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巧妙利用这些课文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天鹅用自己的身子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而此时老天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教学中,利用此处留白,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同学们当一回老天鹅,写出心里话。
生:虽然用身体去扑打石头似的冰面,身体有钻心的疼痛,但是我一个人的痛却能挽救我的伙伴,我心甘情愿。
生:坚持就是胜利,我相信尽管冰面上有我斑斑的血迹,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生:虽然以我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的天鹅们去行动,但那些年轻的天鹅风华正茂,我怎么能看他们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
让学生通过思辨填补课文留白,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了老天鹅的生命与行动是如此可敬、可赞,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才真正地受到感染和震动,然后再让学生读这段,学生的感情自然就融入课文情境中去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读与辨的融通,使学生始终处于阅读与思考的状态——思则通,辨则达。立体、多元的思辨,定能让阅读深刻、丰盈。
一、思辨于美文拓展处,彰显沉潜的个性形象
方鸣先生指出:“语言活动的背后是思维活动。”思辨,本来就是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日常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倚重文本内容和情感体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独立精神较少关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这首诗最后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丰富的哲理。我学着朱熹,将自己从竹子身上悟出了道理,把它写成了读书名言:“问竹哪得高如许?为有拔节生长时。”发放学习单: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蕴含着知识和道理,如一株小草、一朵梅花、一棵苍松、一把宝剑、青海高原一株柳、万丈高楼……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抓住特点,联系相关的诗句,模仿创作。
生:问剑哪得锋如许?为有十年磨砺功。
生:问楼哪得高如许?为有添砖又加瓦。
生:问梅哪得香如许?为有凌寒傲霜枝。
生:问柳哪得壮如许?为有不屈和韧劲。
……
虽然创作难度较高,但是学生的思维启程远航,兴致盎然,不乏创作精品。通过丰富的想象思辨,调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中融会贯通,感中有悟,寻求到了一种与文本更加丰沛灵动的对话,实现了作品向读者的移情。
二、思辨于美文疑惑处 ,追寻文本的幸福苦旅
在课堂上,有了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才会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我尝试着让学生展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疑问思辨”。
如教学《观书有感》,理解四句诗的意思后,我问:“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质疑:“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我们明明感受到作者是在写方塘?”“我认为应该改成《观塘有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思辨,老师点拨引领学生得出结论:尽管诗中未见一个“书”字,但是朱熹却借助方塘之水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读书感受,从而领悟到“借景喻理”的表达方法,接着让学生自读自悟朱熹的另一首《观书有感(二)》,两首诗对照体会其中的理,通过思辨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内涵,学生结合古今中外的名人或身边的普通人读书取得成就的古诗加深自己的理解:
生:凿壁借光的匡衡孜孜不倦成为一代文学家。
生:我想到了杜甫的一首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正如一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
生:我的表姐学而不厌,日积月累,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成为班级的佼佼者。
三、思辨于美文联想处,追寻潜伏的文化细节
著名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多少和观点的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观书有感》是一首哲理诗,但是深刻领悟读书之理先要感受到方塘之美。教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两句时,我引导学生在“一鉴开”“徘徊”这两个词语思辨。
思辨一:“一鉴开”
1.古代“鉴”和“监”通用,对照“监”的金文,明白“鉴”和镜子的联系。
2.把水面比作镜子的诗还有什么?
学生从日积月累的古诗中想到了刘禹锡的《望洞庭》,“潭面无风镜未磨”與“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图片对比中感受到刘禹锡笔下月光下洞庭湖的朦胧、模糊美,朱熹眼中日光下半亩方糖的清澈明亮,从而理解了“一鉴开”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思辨二:“徘徊”
1.上网查阅详解,筛选信息,学生动作演示理解词意。
2.谁在方塘里徘徊?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画面。
生: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方塘上面像撒了一层金子,波光粼粼。池水清澈明亮,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天上的白云倒映在池水中,悠闲地散步。
生: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白云、太阳倒映在池水中,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池水静静流淌,阳光和云影在水里闪动,深深陶醉其中。
生:方塘的水清澈明亮。透过镜子一样的水面,游鱼水藻看得清清楚楚。瞧,水中还倒映着太阳、蓝天、白云呢,它们在水中嬉戏玩耍。
四、思辨于美文留白处 ,丰盈干涩的精神家园
留白是中国画中一种十分讲究的绘画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画理。空白的魅力是含蓄、深刻、广阔而多样的。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也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巧妙利用这些课文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天鹅用自己的身子扑打在冰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而此时老天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教学中,利用此处留白,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同学们当一回老天鹅,写出心里话。
生:虽然用身体去扑打石头似的冰面,身体有钻心的疼痛,但是我一个人的痛却能挽救我的伙伴,我心甘情愿。
生:坚持就是胜利,我相信尽管冰面上有我斑斑的血迹,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生:虽然以我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的天鹅们去行动,但那些年轻的天鹅风华正茂,我怎么能看他们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
让学生通过思辨填补课文留白,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了老天鹅的生命与行动是如此可敬、可赞,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灵与精神才真正地受到感染和震动,然后再让学生读这段,学生的感情自然就融入课文情境中去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读与辨的融通,使学生始终处于阅读与思考的状态——思则通,辨则达。立体、多元的思辨,定能让阅读深刻、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