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初中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相应地初中语文教学也必须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理念上和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农村初中语文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人文结合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主体性即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其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初中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相应地初中语文教学也必须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理念上和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
(一)尊重学生
不少成功的教育实践已告诉我们: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尊重。尊重学生不仅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形成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尤其面对文化学习相对疲软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强化“尊生”意识,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唯其如此,才会真正正视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怕学厌学的现状,进而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多种办法,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热心鼓励、诚心感化和耐心指导下,在理解、宽容、民主的氛围中获得主体性发展。
(二)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或许是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或许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亦或许是语文教学中的某些“瓶颈”所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缺乏主体意识,突出地表现在缺乏兴趣、配合被动、思维单一和依赖性较强等。不少人明显地厌学怕学,学习目标仅定位于考试及格,而又自信地认为语文考及格不是问题。这显然与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不协调。因此,以人为本,着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地培养。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有着3000余人的农村乡镇初级中学,由于地处山区,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参差不平。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厌学情绪,尤其是山区地区来的学生更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更有必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地培养。培养的方式自然多种多样,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两点:
1.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新认识,使其认识到学习语文不是只为获取及格分数,而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是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目标打基础,是生活之需、职业之需、发展之需。语文学习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体育文娱、新闻影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要求学生一眼看《语文》,一眼看生活,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重新定位和调整。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农村初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要使学生不断有成就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因此,教师既要不时“扬鞭”,更要不时给学生以成功感,使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都体验成功,找到“感觉”,进而用成功支持目标,使主体意识在新观念、新感觉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与发展。
二、注重“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
其实,基础差与底子薄是相对的,初中学生毕竟是经历了七八年语文学习的知、情、意结合的人,教师如果仅注重语文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这个根本,不仅学生泛味厌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升华,更不利于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全面实现。况且,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生活、学习、思维方式乃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逐步发生变化,对这些十四五岁,思想单纯,阅历尚浅,各种信息接收快而分析处理差的初中生来说,此时,既需要知识的哺育更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补和熏陶。
追求“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把语文教学置于各种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将语文教学置于各种活动之中,有利于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对生活中的人文内涵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进而去内化和发展。
三、注重阅读素养的培养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质短期内是很难明显提高的。笔者认为: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感性的积淀过程,就如同蜜蜂酿蜜,要博采百花;杜康酿酒,需要发酵一样,没有一定的积累和“发酵”(感悟),就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且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其文化底蕴厚薄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规律认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追踪分析了这几年来本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对提高语文水平虽有意愿但因提高缓慢,而丧失信心,有的学生数理化学得很好,但口语和文字功力在学习中却捉襟见肘,严重的学科短板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在当下依然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体制下,有很多的理科才子无缘跨进高中的门槛。而有的学生初中一路顺畅,不断有文字习作见诸于校报,还有的参加各类作文竞赛,也荣获佳绩。这些学生,几乎都是在平时就很注重阅读积累,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是很注重“厚积”的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阅读素质对发展语文能力的影响。
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语文教学若能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两个发展”,不仅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人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性,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学生语文素质的生命之树必将根深叶茂,长绿天地之间。
【关键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人文结合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主体性即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其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初中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相应地初中语文教学也必须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理念上和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
(一)尊重学生
不少成功的教育实践已告诉我们: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尊重。尊重学生不仅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形成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尤其面对文化学习相对疲软的学生,教师更需要强化“尊生”意识,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唯其如此,才会真正正视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怕学厌学的现状,进而积极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多种办法,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热心鼓励、诚心感化和耐心指导下,在理解、宽容、民主的氛围中获得主体性发展。
(二)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或许是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或许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亦或许是语文教学中的某些“瓶颈”所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缺乏主体意识,突出地表现在缺乏兴趣、配合被动、思维单一和依赖性较强等。不少人明显地厌学怕学,学习目标仅定位于考试及格,而又自信地认为语文考及格不是问题。这显然与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不协调。因此,以人为本,着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地培养。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有着3000余人的农村乡镇初级中学,由于地处山区,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参差不平。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厌学情绪,尤其是山区地区来的学生更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更有必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地培养。培养的方式自然多种多样,笔者认为至少要注意两点:
1.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新认识,使其认识到学习语文不是只为获取及格分数,而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是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目标打基础,是生活之需、职业之需、发展之需。语文学习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体育文娱、新闻影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要求学生一眼看《语文》,一眼看生活,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重新定位和调整。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农村初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要使学生不断有成就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信心不足,意志不坚。因此,教师既要不时“扬鞭”,更要不时给学生以成功感,使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都体验成功,找到“感觉”,进而用成功支持目标,使主体意识在新观念、新感觉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与发展。
二、注重“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
其实,基础差与底子薄是相对的,初中学生毕竟是经历了七八年语文学习的知、情、意结合的人,教师如果仅注重语文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这个根本,不仅学生泛味厌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升华,更不利于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全面实现。况且,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生活、学习、思维方式乃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逐步发生变化,对这些十四五岁,思想单纯,阅历尚浅,各种信息接收快而分析处理差的初中生来说,此时,既需要知识的哺育更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补和熏陶。
追求“人文—生活”的有机结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把语文教学置于各种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将语文教学置于各种活动之中,有利于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对生活中的人文内涵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进而去内化和发展。
三、注重阅读素养的培养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质短期内是很难明显提高的。笔者认为: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感性的积淀过程,就如同蜜蜂酿蜜,要博采百花;杜康酿酒,需要发酵一样,没有一定的积累和“发酵”(感悟),就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且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其文化底蕴厚薄程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规律认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追踪分析了这几年来本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对提高语文水平虽有意愿但因提高缓慢,而丧失信心,有的学生数理化学得很好,但口语和文字功力在学习中却捉襟见肘,严重的学科短板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在当下依然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体制下,有很多的理科才子无缘跨进高中的门槛。而有的学生初中一路顺畅,不断有文字习作见诸于校报,还有的参加各类作文竞赛,也荣获佳绩。这些学生,几乎都是在平时就很注重阅读积累,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是很注重“厚积”的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阅读素质对发展语文能力的影响。
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语文教学若能体现以人为本,着眼“两个发展”,不仅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学生将来作为社会人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性,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学生语文素质的生命之树必将根深叶茂,长绿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