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辽宁职业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了在国际合作建立股份制基地、订单培养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成功经验,从高尔夫专业实训基地的特点出发,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了融“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元化相互融合的崭新的高尔夫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将对同类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是高尔夫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习与实训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培养目标是造就面向高尔夫行业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与服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了更好的充分满足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为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就业的需要,必须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1 国际合作,股份制基地
学院与韩国酷伦株式会社联合办学,引外资金1.2亿元人民币,学院以二千亩土地入股,建成18洞球场作为实践基地,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铁岭龙山国际高尔夫培训俱乐部,学院院长任俱乐部副董事长,董事长任高尔夫学院名誉院长,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的需要。
1.1 经营模式:企业全额投资,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合同期限50年,50年后企业被学院无偿收回。
1.2 利益分配:球会经营利润的10%给学院,高尔夫学院学生学费的三分之一给球会。球会要完全满足高尔夫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1.3 双方责任
1.3.1 企业责任:资源共享,企业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满足学生实践要求,为学院免费提供实践场地、设备、耗材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参加实践学生一定的报酬、免费就餐等,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配合学院完成大型活动的比赛、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活动。
1.3.2 学院责任:全力配合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技术指导,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学生到期顶岗实践,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有大型活动学院如大型比赛时学院派出学生和教师参与服务、赛事组织及裁判工作。
1.4 实践过程管理
1.4.1 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专业教师与龙山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实践计划包括: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各实践环节、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践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学院设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实践,学院通过与俱乐部的深度融合,创建了“前校后企、工学一体”——“教学、实训与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4.2 学院和企业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学院与企业协商一致,由企业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践工作,安排思想素质好、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学院和企业共同加强学生实践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4.3 学生到企业实践前,学院、企业、学生应签订三方企业实践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顶岗实习协议详细规定了:安全措施;实习报酬;工伤保险;实习终止条件;学院和实习单位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1.4.4 建立学院、实践企业和学生家长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学院向家长通报学生顶岗实践情况。学院与实践企业共同做好顶岗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
1.4.5 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实习日志,定期检查顶岗实习情况,及时处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5 实践基地效果
1.5.1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培养出国家级高尔夫裁判员18名、初级裁判员390名、有1165人获得球童资格证书。获省级以上大赛冠军35人次、亚军28人次,就业率98%以上。
1.5.2 容量增大、效率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年实训24000人次,完成实训实习人学时42000学时,社会培训3100人次。参加十二届全运会等大型赛事服务1280人次。
1.5.3 功能拓展、服务社会: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球童职业能力考核培训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再就业培训基地、中高协裁判员培训考核基地、国家大学生高尔夫训练基地、山东南山集团、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大连红旗谷高尔夫俱乐部、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长春净月潭高尔夫俱乐部员工培训基地。
2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坐落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东部景区内,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有36洞球场: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就业空间,满足学生综合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需求,学院与金石俱乐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年承担学院50人的实践任务,取得了校企双方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校企提前安排下一年度的实践计划,企业提前预留学生实践岗位,提前做好计划,学院根据企业预留的实践岗位,结合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践锻炼。
2.2 学院与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企业指派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企业选派运作总监亲自担任指导教师。
2.3 学院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寒暑假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如:高尔夫球童服务方法技巧、高尔夫规则、高尔夫礼仪、球童服务心理、高尔夫竞赛组织、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
2.4 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球会总经理,定期和高尔夫学院院长沟通联络,每年进行互访交流沟通。每年12月球会总经理带领球会中层领导来学院访问交流,学院每年暑假院长带领专业教师到球会考察交流。 2.5 合作效果:至2013年至今该俱乐部共接受实践学生200多人,完成顶岗实践3200学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订单培养基地
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盐厂新村,是一座总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国际标准的27洞山地球场,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为了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借助企业力量办学,拓展学生就业空间,2009年高尔夫学院与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签订了 “订单培养” 33人的联合办学协议,并冠名“湾山班”,共同建设“湾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学院和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共同从入学新生中选拔符合要求的33名学生作为“湾山班”学员,同时成为俱乐部的预备员工。
3.2 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学院和俱乐部做到“五共”,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验收标准。
3.3 要有核心的培训环节,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健全。能力素质、人品素质、职业素质要与学校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提供教学模拟情景课程,在实践中植入企业精神,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适应工作。
3.4 学院教师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并由俱乐部高管对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并验收。
3.5 “湾山班”这种培养方式的实行,实现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了以就业为目标,以为企业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准确定位。
4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些体会
通过多年的实践基地探索,高尔夫学院建立的“一个核心基地与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所有资金投入均由企业承担,国家和学院不用投入资金,而且高尔夫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以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改善实践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重点;以高尔夫球会投入为主;以行业发展与高尔夫球会发展水平为标准;利用职业实践环境,建设实践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充分满足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重点建立一个核心实践基地:要以企业投资入为主,由于国家投入经费有限,所以要大胆进行与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用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2 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大胆走出去深入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省内外的实践基地,目前来说,本省内的实践基地资源比较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开拓性人才,在省外为学生专业实习寻找更多优质的实习基地资源。借鉴更多的行业信息资源,整合优质平台,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尔夫专业队伍。
4.3 坚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高尔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参与,必须参与其中,才能有实际经验的提高。在特殊的项目运作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专业优势,使其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完善理论构建,做到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做好岗位的基础工作,为今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要让学生实践与工作服务紧密结合:服务是专业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计划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实现学生培养价值。
4.5 充分准备职业资格能力评定鉴定:职业资格是行业的敲门砖,有了一定的学识、能力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职业鉴定。资格证书是将来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高尔夫专业学生要注意准备充分。
多年来高尔夫学院一直坚持以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为标志,以创新求发展办学思路,构建了多种形式高尔夫特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运作模式,积极推进校外实践基地改革,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2]任文杰.高职院校“校中厂”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工厂”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3]李国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杨舜伊,蒋高华,袁纯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3(02).
[5]李梅香.试析公共实训基地运行中的企业方定位——基于国际国内的案例对比分析[J].天中学刊,2013(03).
[6]蒋琪,陈丽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2(17).
[7]杨生智.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模式与启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8]李大卫.建设·运行·创新——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天津实践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关键词:高职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是高尔夫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习与实训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培养目标是造就面向高尔夫行业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与服务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了更好的充分满足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为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就业的需要,必须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1 国际合作,股份制基地
学院与韩国酷伦株式会社联合办学,引外资金1.2亿元人民币,学院以二千亩土地入股,建成18洞球场作为实践基地,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铁岭龙山国际高尔夫培训俱乐部,学院院长任俱乐部副董事长,董事长任高尔夫学院名誉院长,基地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的需要。
1.1 经营模式:企业全额投资,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合同期限50年,50年后企业被学院无偿收回。
1.2 利益分配:球会经营利润的10%给学院,高尔夫学院学生学费的三分之一给球会。球会要完全满足高尔夫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1.3 双方责任
1.3.1 企业责任:资源共享,企业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满足学生实践要求,为学院免费提供实践场地、设备、耗材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参加实践学生一定的报酬、免费就餐等,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配合学院完成大型活动的比赛、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活动。
1.3.2 学院责任:全力配合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技术指导,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双休日,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学生到期顶岗实践,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有大型活动学院如大型比赛时学院派出学生和教师参与服务、赛事组织及裁判工作。
1.4 实践过程管理
1.4.1 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专业教师与龙山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员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实践计划包括: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各实践环节、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践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学院设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实践,学院通过与俱乐部的深度融合,创建了“前校后企、工学一体”——“教学、实训与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4.2 学院和企业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学院与企业协商一致,由企业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践工作,安排思想素质好、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学院和企业共同加强学生实践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4.3 学生到企业实践前,学院、企业、学生应签订三方企业实践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顶岗实习协议详细规定了:安全措施;实习报酬;工伤保险;实习终止条件;学院和实习单位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等。
1.4.4 建立学院、实践企业和学生家长定期信息通报制度。学院向家长通报学生顶岗实践情况。学院与实践企业共同做好顶岗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
1.4.5 实践指导教师建立实习日志,定期检查顶岗实习情况,及时处理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构建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5 实践基地效果
1.5.1 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培养出国家级高尔夫裁判员18名、初级裁判员390名、有1165人获得球童资格证书。获省级以上大赛冠军35人次、亚军28人次,就业率98%以上。
1.5.2 容量增大、效率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年实训24000人次,完成实训实习人学时42000学时,社会培训3100人次。参加十二届全运会等大型赛事服务1280人次。
1.5.3 功能拓展、服务社会: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球童职业能力考核培训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再就业培训基地、中高协裁判员培训考核基地、国家大学生高尔夫训练基地、山东南山集团、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大连红旗谷高尔夫俱乐部、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长春净月潭高尔夫俱乐部员工培训基地。
2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坐落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东部景区内,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有36洞球场: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就业空间,满足学生综合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需求,学院与金石俱乐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来,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年承担学院50人的实践任务,取得了校企双方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校企提前安排下一年度的实践计划,企业提前预留学生实践岗位,提前做好计划,学院根据企业预留的实践岗位,结合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践锻炼。
2.2 学院与高尔夫俱乐部管理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共同制定并实施实践计划,企业指派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企业选派运作总监亲自担任指导教师。
2.3 学院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寒暑假对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如:高尔夫球童服务方法技巧、高尔夫规则、高尔夫礼仪、球童服务心理、高尔夫竞赛组织、高尔夫草坪养护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
2.4 加强沟通,增进友谊,球会总经理,定期和高尔夫学院院长沟通联络,每年进行互访交流沟通。每年12月球会总经理带领球会中层领导来学院访问交流,学院每年暑假院长带领专业教师到球会考察交流。 2.5 合作效果:至2013年至今该俱乐部共接受实践学生200多人,完成顶岗实践3200学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订单培养基地
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盐厂新村,是一座总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国际标准的27洞山地球场,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为了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借助企业力量办学,拓展学生就业空间,2009年高尔夫学院与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签订了 “订单培养” 33人的联合办学协议,并冠名“湾山班”,共同建设“湾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学院和大连湾山高尔夫俱乐部共同从入学新生中选拔符合要求的33名学生作为“湾山班”学员,同时成为俱乐部的预备员工。
3.2 根据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学院和俱乐部做到“五共”,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验收标准。
3.3 要有核心的培训环节,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健全。能力素质、人品素质、职业素质要与学校文化、专业文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提供教学模拟情景课程,在实践中植入企业精神,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适应工作。
3.4 学院教师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并由俱乐部高管对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并验收。
3.5 “湾山班”这种培养方式的实行,实现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了以就业为目标,以为企业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准确定位。
4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些体会
通过多年的实践基地探索,高尔夫学院建立的“一个核心基地与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所有资金投入均由企业承担,国家和学院不用投入资金,而且高尔夫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以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改善实践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重点;以高尔夫球会投入为主;以行业发展与高尔夫球会发展水平为标准;利用职业实践环境,建设实践教学与服务相结合、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群,充分满足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重点建立一个核心实践基地:要以企业投资入为主,由于国家投入经费有限,所以要大胆进行与国内外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用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2 结合专业特点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大胆走出去深入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省内外的实践基地,目前来说,本省内的实践基地资源比较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的课外实践。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开拓性人才,在省外为学生专业实习寻找更多优质的实习基地资源。借鉴更多的行业信息资源,整合优质平台,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尔夫专业队伍。
4.3 坚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高尔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亲自参与,必须参与其中,才能有实际经验的提高。在特殊的项目运作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专业优势,使其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完善理论构建,做到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做好岗位的基础工作,为今后正式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要让学生实践与工作服务紧密结合:服务是专业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计划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专业的设置必须要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实现学生培养价值。
4.5 充分准备职业资格能力评定鉴定:职业资格是行业的敲门砖,有了一定的学识、能力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职业鉴定。资格证书是将来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高尔夫专业学生要注意准备充分。
多年来高尔夫学院一直坚持以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为标志,以创新求发展办学思路,构建了多种形式高尔夫特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运作模式,积极推进校外实践基地改革,形成了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佳.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2]任文杰.高职院校“校中厂”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工厂”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3]李国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杨舜伊,蒋高华,袁纯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3(02).
[5]李梅香.试析公共实训基地运行中的企业方定位——基于国际国内的案例对比分析[J].天中学刊,2013(03).
[6]蒋琪,陈丽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2(17).
[7]杨生智.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模式与启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8]李大卫.建设·运行·创新——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实训基地建设天津实践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