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学习在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滋养。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获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意飘逸、意境悠远,不仅是白鹭的形体高雅脱俗给人以美感,白鹭寻常的觅食、栖息、飞行的生活习性,在作者笔下成了富有情趣的“钓鱼”“望”“晚飞”图,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
1.影像导入,呈现自然美。教师导语: (深情地)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充满无穷生趣,蕴有无限灵性,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会在许多诗人眼里充满诗情画意,它让许多文人为之感动,也使每一个智慧的作家充满灵性。于是寄情山水、感悟生命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试着用一句话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对于录像中可爱的小生灵,你也试着用一个词儿来描绘一下它留给你的印象。
学习交流后,教师适时小结、过渡:白鹭这个可爱的小生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匀称、苗条、机敏、可爱)那么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
2.感受形象,认识形体美。
2.1 听课文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让深厚凝重的男中音正面示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2 学生听后交流:你觉得文章美在哪里?(下面的学习将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出示句子,作者笔下的白鹭美在()。(也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形体、神韵、精巧、悠然),相机引导学生得出:白鹭美在它“形体的精巧”!
2.3 从文中哪些描写看出“白鹭美在它的精巧,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的见解。
着重就“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学生发表见解。根据学生交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深入领会白鹭的精巧的形体。并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白鹤的生硬”“朱鹭、苍鹭嫌大”的情景,紧扣“雪白、铁色、青色”的颜色配合,以及流线型身段,欣赏其形体的和谐美。
指导朗读,小结升华情感:作者眼中的白鹭“精”在(颜色恰到好处,身段大小适宜),“巧”在(流线型的身段、大小适宜)……
2.4 感悟文字,发现语言美。
2.4.1 作者眼中的白鹭(引说)真是一首(精巧)的诗。那么他是怎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告诉大家的呢?
引导学生再读第2~5自然段,初步感知概括、对比、细描的描写方法;将文中“一点儿”改为“一点”进行朗读比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悟白鹭的精巧, “真是天工造物,如此完美。”从而使学生受到作者由衷的喜爱白鹭情感的深深影响。第五节,句式整齐,富于节奏,读来琅琅上口,通过学生的朗读品评,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体会。
2.4.2 迁移运用,创造想象美。(第二个设计放在后面供选用。)
设计一:出示“白鹭”图,能否运用作者表现美的艺术手法来描述你眼中的白鹭呢?如:交换一下,用对比法描绘它颜色的和谐,用细描法描写它身段的适宜。出示提示:那( )的眼睛,那灵巧的小辫,那修长的腿,那()的双翅……
设计二: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它是在望吗?也许它在等待?等待( );也许它在期盼?期盼();也许它在沉思?在感叹……
3.再现画面,欣赏意境美。
3.1 教师: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第6~8自然段,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3.2 句式出示:读了第( )节,我仿佛看到( )。比一比,看谁的画面最美!让学生自由地运用书中的语言再现白鹭“钓鱼图”“望图”“晚飞图”三个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3.2.1 画一画:漠漠水田,白鹭伫立。其中白鹭“钓鱼图”如“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是一个学习难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由近及远的动态处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条件的,有必要准备一幅镜框画或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帮助学生再现形象,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3.2.2 说一说:小树之巅,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白鹭为什么会有这个“嗜好”?哪个同学搜集到了这个资料?“人们说它是在望,可它真的是在望吗?”你认为它是在……(见前面的设计二)
3.2.3 想一想: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黄昏中,悠然地看到白鹭低飞,那是乡村生活的一大乐事,这正是作者心境的体现啊!读到这里,我想到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两个黄鹂鸣翠柳……。”所描绘的情景。
4.读懂作者,体验情感美。
4.1 三幅画面,饱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在作者的眼里,它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引读第九节)
诗人感受万物,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诗意。有谁搜集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其背景吗?(抗日救亡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监视、干扰,作者只能即兴写一些短章,歌颂白鹭的洁白无暇、美丽动人,正是对一切丑恶、污秽的揭露与批判。)
4.2 再次诵读全文,深入感悟体验。此时的白鹭给人遐想,引读最后一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理解末句水到渠成)作者巧妙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表达方法,使笔下的白鹭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启迪,字里行间给人美的享受。这种感受都源于一个字“情”,喜爱之情,情有独钟,这就是贯穿文章的神。
1.影像导入,呈现自然美。教师导语: (深情地)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充满无穷生趣,蕴有无限灵性,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会在许多诗人眼里充满诗情画意,它让许多文人为之感动,也使每一个智慧的作家充满灵性。于是寄情山水、感悟生命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试着用一句话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对于录像中可爱的小生灵,你也试着用一个词儿来描绘一下它留给你的印象。
学习交流后,教师适时小结、过渡:白鹭这个可爱的小生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匀称、苗条、机敏、可爱)那么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
2.感受形象,认识形体美。
2.1 听课文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让深厚凝重的男中音正面示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2 学生听后交流:你觉得文章美在哪里?(下面的学习将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出示句子,作者笔下的白鹭美在()。(也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形体、神韵、精巧、悠然),相机引导学生得出:白鹭美在它“形体的精巧”!
2.3 从文中哪些描写看出“白鹭美在它的精巧,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的见解。
着重就“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学生发表见解。根据学生交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深入领会白鹭的精巧的形体。并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白鹤的生硬”“朱鹭、苍鹭嫌大”的情景,紧扣“雪白、铁色、青色”的颜色配合,以及流线型身段,欣赏其形体的和谐美。
指导朗读,小结升华情感:作者眼中的白鹭“精”在(颜色恰到好处,身段大小适宜),“巧”在(流线型的身段、大小适宜)……
2.4 感悟文字,发现语言美。
2.4.1 作者眼中的白鹭(引说)真是一首(精巧)的诗。那么他是怎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告诉大家的呢?
引导学生再读第2~5自然段,初步感知概括、对比、细描的描写方法;将文中“一点儿”改为“一点”进行朗读比较,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悟白鹭的精巧, “真是天工造物,如此完美。”从而使学生受到作者由衷的喜爱白鹭情感的深深影响。第五节,句式整齐,富于节奏,读来琅琅上口,通过学生的朗读品评,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体会。
2.4.2 迁移运用,创造想象美。(第二个设计放在后面供选用。)
设计一:出示“白鹭”图,能否运用作者表现美的艺术手法来描述你眼中的白鹭呢?如:交换一下,用对比法描绘它颜色的和谐,用细描法描写它身段的适宜。出示提示:那( )的眼睛,那灵巧的小辫,那修长的腿,那()的双翅……
设计二: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它是在望吗?也许它在等待?等待( );也许它在期盼?期盼();也许它在沉思?在感叹……
3.再现画面,欣赏意境美。
3.1 教师: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第6~8自然段,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3.2 句式出示:读了第( )节,我仿佛看到( )。比一比,看谁的画面最美!让学生自由地运用书中的语言再现白鹭“钓鱼图”“望图”“晚飞图”三个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3.2.1 画一画:漠漠水田,白鹭伫立。其中白鹭“钓鱼图”如“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是一个学习难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由近及远的动态处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条件的,有必要准备一幅镜框画或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帮助学生再现形象,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3.2.2 说一说:小树之巅,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白鹭为什么会有这个“嗜好”?哪个同学搜集到了这个资料?“人们说它是在望,可它真的是在望吗?”你认为它是在……(见前面的设计二)
3.2.3 想一想: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黄昏中,悠然地看到白鹭低飞,那是乡村生活的一大乐事,这正是作者心境的体现啊!读到这里,我想到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两个黄鹂鸣翠柳……。”所描绘的情景。
4.读懂作者,体验情感美。
4.1 三幅画面,饱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在作者的眼里,它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引读第九节)
诗人感受万物,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诗意。有谁搜集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及其背景吗?(抗日救亡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监视、干扰,作者只能即兴写一些短章,歌颂白鹭的洁白无暇、美丽动人,正是对一切丑恶、污秽的揭露与批判。)
4.2 再次诵读全文,深入感悟体验。此时的白鹭给人遐想,引读最后一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理解末句水到渠成)作者巧妙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表达方法,使笔下的白鹭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启迪,字里行间给人美的享受。这种感受都源于一个字“情”,喜爱之情,情有独钟,这就是贯穿文章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