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在常态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我们必须注重以德育人,而传承社会美德、弘扬正能量就是一项德育主题,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将课堂与主题相融合,以德育人、以德启智,全面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关键词】美德;正能量;教育;初中
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有之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让学生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道德,正确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价值观处于形成过程,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少教师还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任务,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社会上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已经对不少初中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值得重视。一些初中生追求及时享乐,害怕吃苦,奉行金钱至上的观念,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推诿责任、不敢担当。这种现象的出现,需引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在内的所有成年人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 一、利用生活化时事,凸显课堂价值取向
初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青春期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比较推崇名人,特别是歌星、影星,甚至会模仿这些人的言行。在初中德法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名人的典型事迹、生活热点进行价值观的宣导,效果更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时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话题的设置,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化时事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通过生活化时事鼓舞学生,引导他们发展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时的时候,对于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过,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无疑是苍白的,无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在当前社会中,一些学生漠视生命的价值,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感觉没有办法解决,便走上不归之路。也有些人漠视别人的生命,因为一点点矛盾,就冲动行凶。让初中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策略的。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名人的感人事迹进行辅助教学。教学中,笔者引用了梁益建医生的感人事迹,和学生分享了梁医生医德高尚,无微不至关怀患者的事迹,问学生,梁医生这样做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观,他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也引用了当前一些大牌明星的奢侈生活、对社会贡献方面的资料,问学生,哪一种生命观会对社会特别是弱势团体带来希望和进步?
从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那些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更值得人们尊重,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更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结合课本知识,凸显课堂价值取向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蕴含着丰富的正面价值引导功能,但是如果单独讲授,效果不佳,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合适的时事热点有机结合,帮助孩子理解消化,并使其真正认同该价值导向。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这课时,如果干巴巴地去说时代、社会、国家所赋予的重任等,学生不一定能理解认同。教师可适当引用一些先进事例,如:乡村教师中的典型——支月英老师。支月英老师在十九岁的时候来到离家很远的泥洋小学,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山里的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给山里的乡村带来变化和进步。她的努力得到人们的认同,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她没有辜负时代、国家交予的使命。这一事例感人至深,此时,可以让学生具体观察山里娃在接受教育后的变化,会让他们有更多感悟。
这种生动的例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深化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丰富课程资源,拓展社会资源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但有时会因时空差距,使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对社会资源如社区、图书馆等与本课程有关的资源进行开发,让学生能在更“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在讲到《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我们在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田世国捐肾救母亲的案例的同时,也可以事先寻找当地类似案例,采访当事人,形成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加近距离感受爱的力量和意义。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沉香救母》这一故事,这样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能亲身接触到的案例,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对价值观的引导也更有实际效果。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特点,找他们喜欢的话题、热点,从中找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发现真善美,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情感的有效发展。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积极寻找有利于学生认知、理解的素材,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在性、合理性、现实性,他们才能从心理上认同,在生活中践行。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还极大地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去启迪、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美德;正能量;教育;初中
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有之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让学生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道德,正确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价值观处于形成过程,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目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少教师还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任务,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社会上的一些错误价值观已经对不少初中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问题值得重视。一些初中生追求及时享乐,害怕吃苦,奉行金钱至上的观念,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退缩、推诿责任、不敢担当。这种现象的出现,需引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在内的所有成年人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 一、利用生活化时事,凸显课堂价值取向
初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青春期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比较推崇名人,特别是歌星、影星,甚至会模仿这些人的言行。在初中德法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名人的典型事迹、生活热点进行价值观的宣导,效果更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时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话题的设置,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化时事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通过生活化时事鼓舞学生,引导他们发展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时的时候,对于生活到底应该怎么过,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教,无疑是苍白的,无法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在当前社会中,一些学生漠视生命的价值,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感觉没有办法解决,便走上不归之路。也有些人漠视别人的生命,因为一点点矛盾,就冲动行凶。让初中生感悟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策略的。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名人的感人事迹进行辅助教学。教学中,笔者引用了梁益建医生的感人事迹,和学生分享了梁医生医德高尚,无微不至关怀患者的事迹,问学生,梁医生这样做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观,他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也引用了当前一些大牌明星的奢侈生活、对社会贡献方面的资料,问学生,哪一种生命观会对社会特别是弱势团体带来希望和进步?
从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那些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更值得人们尊重,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更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结合课本知识,凸显课堂价值取向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蕴含着丰富的正面价值引导功能,但是如果单独讲授,效果不佳,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合适的时事热点有机结合,帮助孩子理解消化,并使其真正认同该价值导向。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这课时,如果干巴巴地去说时代、社会、国家所赋予的重任等,学生不一定能理解认同。教师可适当引用一些先进事例,如:乡村教师中的典型——支月英老师。支月英老师在十九岁的时候来到离家很远的泥洋小学,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山里的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给山里的乡村带来变化和进步。她的努力得到人们的认同,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她没有辜负时代、国家交予的使命。这一事例感人至深,此时,可以让学生具体观察山里娃在接受教育后的变化,会让他们有更多感悟。
这种生动的例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深化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丰富课程资源,拓展社会资源素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但有时会因时空差距,使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资源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对社会资源如社区、图书馆等与本课程有关的资源进行开发,让学生能在更“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在讲到《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我们在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田世国捐肾救母亲的案例的同时,也可以事先寻找当地类似案例,采访当事人,形成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加近距离感受爱的力量和意义。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沉香救母》这一故事,这样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能亲身接触到的案例,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这对价值观的引导也更有实际效果。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特点,找他们喜欢的话题、热点,从中找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发现真善美,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情感的有效发展。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要积极寻找有利于学生认知、理解的素材,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在性、合理性、现实性,他们才能从心理上认同,在生活中践行。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还极大地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魅力去启迪、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