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这一教学模式中所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
一、当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新课改以来,许多初中学校都纷纷将合作学习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之上。合作学习是指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的成员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合作學习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未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少数学教师误把合作学习当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课上通常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较少。许多学生之前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较少,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表现心理,所以在合作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摩擦,易造成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2、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恰当。小组合作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上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通过共同合作方能解决。不过,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所选取的题目难度较小,有时候仅仅是求证一个数学公式,这种问题学生个人就能够解决,没有进行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3、合作学习中任务安排不太明确。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任务。不过许多小组中,由于小组的任务分工不明确,优秀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由于许多教师怕影响上课的效果,往往都会选择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成了听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逐渐课堂上就出现优秀学生越来越强、差生越来越差的分化局面。
4、小组合作过分重视形式。部分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效果而盲目的引入这一形式。在课堂上,课堂气氛虽然看似很活跃,其实许多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简单地讨论几句就当做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围坐在一起闲聊,教师对于这种情形也未过多地干预。这种小组合作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并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课堂效果也未起到提升作用。
二、优化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对于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较为反感,更乐于接受引导式、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后,教师应全面掌握合作学习的意义,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活动应紧紧围绕学生展开,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合作学习高效地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消化课堂知识。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引导,逐渐得到正确答案。
2、正确选取合作探究的问题。选题是开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合理的选题更加有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选题,教师应该多下功夫,合作探究的问题应注意选择难度适中、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这类问题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他们进行探讨和研究,合作起来更有互动性。与此同时,选题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到数学的奥妙所在。
3、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由于班级内的小组较多,教师可在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中指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根据问题的情况来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有相应的任务,只有大家均完成自己任务以后,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能够增加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促使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过由于小组长的分工经验较少,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干预,重新调整各成员的任务,从而让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互相配合、互相学习。比如授课“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可布置6道算术题,小组长将题目平均给每位成员,大家计算完成后,两两结合检查对方的结果,然后再指定一位发言将答案公布。
4、丰富合作学习的方式。时代在不断进步,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保持与时俱进。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任务。不过许多小组中,由于小组的任务分工不明确,优秀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由于许多教师怕影响上课的效果,往往都会选择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成了听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逐渐课堂上就出现优秀学生越来越强、差生越来越差的分化局面。对于合作学习,教师应不断开拓新的方式,并灵活贯穿于课堂之中。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多个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激情。例如,教授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以同时给出10个有理数计算题,看哪个小组计算的时间最短、正确率最高,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
一、当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新课改以来,许多初中学校都纷纷将合作学习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之上。合作学习是指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的成员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合作學习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未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少数学教师误把合作学习当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课上通常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较少。许多学生之前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较少,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表现心理,所以在合作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摩擦,易造成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2、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恰当。小组合作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上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通过共同合作方能解决。不过,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所选取的题目难度较小,有时候仅仅是求证一个数学公式,这种问题学生个人就能够解决,没有进行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3、合作学习中任务安排不太明确。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任务。不过许多小组中,由于小组的任务分工不明确,优秀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由于许多教师怕影响上课的效果,往往都会选择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成了听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逐渐课堂上就出现优秀学生越来越强、差生越来越差的分化局面。
4、小组合作过分重视形式。部分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效果而盲目的引入这一形式。在课堂上,课堂气氛虽然看似很活跃,其实许多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简单地讨论几句就当做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围坐在一起闲聊,教师对于这种情形也未过多地干预。这种小组合作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并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课堂效果也未起到提升作用。
二、优化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对于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较为反感,更乐于接受引导式、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后,教师应全面掌握合作学习的意义,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活动应紧紧围绕学生展开,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合作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合作学习高效地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消化课堂知识。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引导,逐渐得到正确答案。
2、正确选取合作探究的问题。选题是开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合理的选题更加有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对于选题,教师应该多下功夫,合作探究的问题应注意选择难度适中、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这类问题给予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他们进行探讨和研究,合作起来更有互动性。与此同时,选题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到数学的奥妙所在。
3、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由于班级内的小组较多,教师可在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中指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根据问题的情况来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有相应的任务,只有大家均完成自己任务以后,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能够增加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促使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不过由于小组长的分工经验较少,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干预,重新调整各成员的任务,从而让小组成员能够更好地互相配合、互相学习。比如授课“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可布置6道算术题,小组长将题目平均给每位成员,大家计算完成后,两两结合检查对方的结果,然后再指定一位发言将答案公布。
4、丰富合作学习的方式。时代在不断进步,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保持与时俱进。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任务。不过许多小组中,由于小组的任务分工不明确,优秀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高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是由于许多教师怕影响上课的效果,往往都会选择优秀学生来回答问题。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成了听众,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逐渐课堂上就出现优秀学生越来越强、差生越来越差的分化局面。对于合作学习,教师应不断开拓新的方式,并灵活贯穿于课堂之中。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多个环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激情。例如,教授有理数的加法时,可以同时给出10个有理数计算题,看哪个小组计算的时间最短、正确率最高,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