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原地区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存在于新密李家沟遗址和许昌灵井遗址中,属于细石器,是新石器早期阶段的产物。虽然陶器显示出较为原始的特征,但制作、修整和烧制工艺已近乎完备。早期陶器的出现以使用功能为主,还没有出现以审美为目的的装饰,李家沟遗址陶器器壁上的纹理是修整工艺所留下的痕迹,但已开始呈现出装饰的效果。
关键词:中原地区;早期陶器;李家沟遗址
一、中原地区早期陶器概况
早期陶器多发现于我国南方地区,而在华北平原目前仅发现六处遗址,即北京市的东胡林人遗址[1]和转年遗址[2]、河北省的徐水南庄头遗址[3]和阳原于家沟遗址[4]、河南省新密李家沟遗址[5]和许昌灵井遗址[6]。中原地区的早期陶器发现于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第4文化层、北区第4-6文化层和许昌灵井遗址第5文化层。
早期陶器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制作技术原始,遗留下来的均为陶器碎片。李家沟遗址的早期陶器属于细石器末期和新石器早期。细石器阶段的陶片仅发现两件,均为素面夹砂陶,羼和料为方解石和石灰岩碎粒。陶器颜色由于烧制温度较低且不均匀因此呈现出红色、灰黑色、褐色,口沿陶片较直,沿面平齐,器形推断为直腹罐。
李家沟遗址的新石器早期阶段也被称为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陶器基本为夹砂陶,口沿处均呈现出直口、方唇、折沿的特征,陶片的厚度呈现出从口沿向腹部逐渐变薄的规律。纹饰以压印纹为主,其次为绳纹和细绳纹,还有少量的戳印纹和划纹。纹饰多分布于陶器的口沿部位和腹部,一件陶器往往只施一种纹饰,陶器因烧制时受热不均而呈现出一器多色的现象,主要有灰色、褐色、砖红色等。发掘者根据部分陶片具有明显的曲度而推断其为圜底器[7],并根据多数口沿与腹部陶片的衔接较直,腹部陶片微鼓,推断其为直腹罐和直口微鼓腹罐,是该遗址的主要器形。
许昌灵井遗址陶器器形以罐为主,均为夹砂陶,陶器的顏色主要有棕色、红棕色、灰棕色和黑灰色。多数陶片没有纹饰,只有少量陶片有绳纹、线状浮雕和印痕。由于陶器黏土中羼和料的颗粒边缘曲率和粒度均匀性较差,因此这些矿物质羼和料是由人工将石英、云母压碎制成。
二、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
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又称为塑性原料,而早期阶段的遗址所处的地层中黏土的比例很小,砂质成分过高,其中李家沟遗址地层的黏土仅为3%-10%,因此制作陶器的原料不是就地取材,应该是在黏土成分高的土壤中获得,例如湖泊、河流当中容易形成黏度高的优质黏土,而遗址所在淮河水系的河流不仅提供着水源和食物,同时也提供着制陶所需的黏土原材料。
早期陶器几乎都在制作的黏土中加入羼和料,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在制作过程中的开裂和变形,以增加坯体的成型强度,还为了能够缩短坯体的干燥时间,以减少陶坯在干燥的过程中器表与胎心之间出现收缩不匀的状况。同时,避免了陶器在作为炊器使用时由于过快的升温所产生的破坏应力而导致器壁开裂情况的出现。
细石器阶段部分陶片的断面结构,反映出以手工捏制为主的制作方法,新石器早期阶段李家沟遗址的发掘者认为陶片有疑似泥条盘筑和泥片贴筑的痕迹。
早期陶器的筑成方法有捏塑法、泥条盘筑法和泥片贴塑法,在陶器成型后会在器表形成缝隙、厚薄不均、凹凸不平等瑕疵。修整工艺是为了加固胎壁,提高胎壁的致密度,并增加器物规整度使其变得更加美观。细石器阶段的陶片,其表面较为平整,可以推测当时应该运用到了湿手抹平的工艺,湿手抹平是在陶衣技术出现前的一种较为原始的修整方法。这种工艺是人们在成形后的陶坯半干的状态下,用湿手涂抹陶器表面,利用泥料遇水析出的细泥浆填补在坑洼处,从而形成素面平整的器表,有时也会在湿手抹平前先用片状工具刮削掉多余的泥料以减少厚薄不均的状况。新石器早期阶段的陶器在经湿手抹平后还会运用滚压法来提高器壁的致密度,从而留下了各类压印纹。灵井遗址存在着一片绳索压痕的器口边沿陶片,是利用绕绳的圆棍在坯体上滚压而成,绳纹从口沿外壁延伸至顶端。这种修整方法在李家沟文化陶器上运用得很普遍。早期阶段的部分陶器还运用了施陶衣技术,这种技术在裴李岗文化中常以红色陶衣形式出现,而早期陶器则表现为涂抹泥浆。施陶衣工艺出现的时间很早,在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就发现了施有陶衣的陶片。陶衣的原料为一种比坯料颗粒细腻的泥浆,它来源于水域中的泥土经过沉淀后的上层部分。陶衣能够填补成形后的坯体上的孔洞和不平整的地方,同时也能够防止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开裂。
中原地区的早期陶器遗址中并没有发现陶器烧制技术的遗迹现象,但根据既存在烧制颜色不均、易碎等特点的陶器,又有质地坚硬陶器的状况可以判断当时采用的是无窑烧制的方法。无窑烧制技术下的方法多样,但共同点是不设固定的烧陶设施[8],这与早期遗址中没有烧制遗迹的情况相同。无窑烧制技术最高可以达到900℃左右的高温,但技术不稳定,比较罕见,高温一般集中在700℃-800℃,这样的温度对于烧制夹砂陶已经足够。细石器阶段的陶器烧成温度低,烧成温度一般在600℃上下。并且羼和料的加入使夹砂陶能够在快速升温的烧制状态下排出水蒸气,避免器体开裂,这样的技术对具有缓慢升温特性的陶窑并非必不可少,但对于无窑烧制的胎质细腻的泥质陶制作却是不可或缺的。
三、早期陶器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陶器的产生旨在满足人们的饮食生活需求,陶器的设计则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早期阶段的造物是一种适应性设计,是适合客观条件和需要的设计,从自然本能的适应到创造性适应,进而推动陶器设计向前发展[9]。以审美为目的的纹饰在细石器阶段还没有发现,而早期纹饰的排列轨迹和细部特征带有很明显的手工制作的痕迹,所施的手法较为随性草率。新石器早期陶器已不是其最初产生时的原始陶器,在工艺方面已经得到进步,制陶技术已经达到当时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水平。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陶器以实用为目的,陶器表面的纹理是修整工艺留下的痕迹,整体而言,器物上还没有出现以审美为目的的装饰。当技术转化为生产经验而达到材美工巧的时候,陶器所呈现出的形体规整、纹饰整洁便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特征。虽然李家沟遗址陶器相较于灵井遗址器形更为规整,纹饰更为整齐,但还没有形成“饰”的功能,只是坯体修整时的加工痕迹。 人们将脑海中的设计转化为器物取决于掌握的技术水平,即器物的造型、装饰直接受到技术的制约。早期陶器羼入矿物质的瘠性原料虽然在减少器物膨胀和收缩带来的开裂现象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进而提高了陶器的使用率,但同时由于坯体黏性的降低以及羼合料的颗粒过大,造成了材料可塑性的降低以及成型后的陶器器壁厚,且无法塑造曲度大的造型结构,使陶器形成了厚重和造型单一的特点。从早期陶器保留的原始性可以看出,在陶器的早期阶段制陶技术的首要目的是使用功能,当技术形成了稳定的经验后便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同时技术规定了早期陶器装饰风格的方向。
整体来说,中原地区早期陶器的纹饰是修整技术下的附属产物,但已逐渐形成装饰的效果。虽然在李家沟遗址中细石器与新石器早期之间的文化没有发现过渡阶段的遗存,但對于两个独立的阶段而言,修整工艺确实在进步并逐渐向装饰的方向前进,且烧制温度也在提高。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将“技”与“艺”结合起来,李家沟遗址陶器的纹饰整齐而富有规律的排列,不仅保证了陶器的整体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视觉美感。
参考文献:
[1]赵朝洪.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J].考古,2006(7):3-8,97-98.
[2]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J].人类学学报,1998(2):58-67.
[3]徐浩生,金家广,杨永贺.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92(11):961-970,986,1057-1058.
[4]梅惠杰.泥河湾盆地旧、新时期时代的过渡:阳原于家沟遗址的发现和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5]王幼平,张松林,何嘉宁,等.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1(4):3-9,115,97-99.
[6]李占扬,邢颖,慕俊红,等.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细石器2008-2013年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2018(2):3-33.
[7]王幼平,张松林,何嘉宁,等.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北区2009年发掘报告[J].古代文明(辑刊),2013(12):177-207.
[8]郭梦.多样的陶器烧制技术:选择还是进化[J].考古,2016(3):74-85.
[9]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9.
作者简介:
郭子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方向:考古学。
关键词:中原地区;早期陶器;李家沟遗址
一、中原地区早期陶器概况
早期陶器多发现于我国南方地区,而在华北平原目前仅发现六处遗址,即北京市的东胡林人遗址[1]和转年遗址[2]、河北省的徐水南庄头遗址[3]和阳原于家沟遗址[4]、河南省新密李家沟遗址[5]和许昌灵井遗址[6]。中原地区的早期陶器发现于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第4文化层、北区第4-6文化层和许昌灵井遗址第5文化层。
早期陶器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制作技术原始,遗留下来的均为陶器碎片。李家沟遗址的早期陶器属于细石器末期和新石器早期。细石器阶段的陶片仅发现两件,均为素面夹砂陶,羼和料为方解石和石灰岩碎粒。陶器颜色由于烧制温度较低且不均匀因此呈现出红色、灰黑色、褐色,口沿陶片较直,沿面平齐,器形推断为直腹罐。
李家沟遗址的新石器早期阶段也被称为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陶器基本为夹砂陶,口沿处均呈现出直口、方唇、折沿的特征,陶片的厚度呈现出从口沿向腹部逐渐变薄的规律。纹饰以压印纹为主,其次为绳纹和细绳纹,还有少量的戳印纹和划纹。纹饰多分布于陶器的口沿部位和腹部,一件陶器往往只施一种纹饰,陶器因烧制时受热不均而呈现出一器多色的现象,主要有灰色、褐色、砖红色等。发掘者根据部分陶片具有明显的曲度而推断其为圜底器[7],并根据多数口沿与腹部陶片的衔接较直,腹部陶片微鼓,推断其为直腹罐和直口微鼓腹罐,是该遗址的主要器形。
许昌灵井遗址陶器器形以罐为主,均为夹砂陶,陶器的顏色主要有棕色、红棕色、灰棕色和黑灰色。多数陶片没有纹饰,只有少量陶片有绳纹、线状浮雕和印痕。由于陶器黏土中羼和料的颗粒边缘曲率和粒度均匀性较差,因此这些矿物质羼和料是由人工将石英、云母压碎制成。
二、早期陶器的制作工艺
黏土是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又称为塑性原料,而早期阶段的遗址所处的地层中黏土的比例很小,砂质成分过高,其中李家沟遗址地层的黏土仅为3%-10%,因此制作陶器的原料不是就地取材,应该是在黏土成分高的土壤中获得,例如湖泊、河流当中容易形成黏度高的优质黏土,而遗址所在淮河水系的河流不仅提供着水源和食物,同时也提供着制陶所需的黏土原材料。
早期陶器几乎都在制作的黏土中加入羼和料,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在制作过程中的开裂和变形,以增加坯体的成型强度,还为了能够缩短坯体的干燥时间,以减少陶坯在干燥的过程中器表与胎心之间出现收缩不匀的状况。同时,避免了陶器在作为炊器使用时由于过快的升温所产生的破坏应力而导致器壁开裂情况的出现。
细石器阶段部分陶片的断面结构,反映出以手工捏制为主的制作方法,新石器早期阶段李家沟遗址的发掘者认为陶片有疑似泥条盘筑和泥片贴筑的痕迹。
早期陶器的筑成方法有捏塑法、泥条盘筑法和泥片贴塑法,在陶器成型后会在器表形成缝隙、厚薄不均、凹凸不平等瑕疵。修整工艺是为了加固胎壁,提高胎壁的致密度,并增加器物规整度使其变得更加美观。细石器阶段的陶片,其表面较为平整,可以推测当时应该运用到了湿手抹平的工艺,湿手抹平是在陶衣技术出现前的一种较为原始的修整方法。这种工艺是人们在成形后的陶坯半干的状态下,用湿手涂抹陶器表面,利用泥料遇水析出的细泥浆填补在坑洼处,从而形成素面平整的器表,有时也会在湿手抹平前先用片状工具刮削掉多余的泥料以减少厚薄不均的状况。新石器早期阶段的陶器在经湿手抹平后还会运用滚压法来提高器壁的致密度,从而留下了各类压印纹。灵井遗址存在着一片绳索压痕的器口边沿陶片,是利用绕绳的圆棍在坯体上滚压而成,绳纹从口沿外壁延伸至顶端。这种修整方法在李家沟文化陶器上运用得很普遍。早期阶段的部分陶器还运用了施陶衣技术,这种技术在裴李岗文化中常以红色陶衣形式出现,而早期陶器则表现为涂抹泥浆。施陶衣工艺出现的时间很早,在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就发现了施有陶衣的陶片。陶衣的原料为一种比坯料颗粒细腻的泥浆,它来源于水域中的泥土经过沉淀后的上层部分。陶衣能够填补成形后的坯体上的孔洞和不平整的地方,同时也能够防止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开裂。
中原地区的早期陶器遗址中并没有发现陶器烧制技术的遗迹现象,但根据既存在烧制颜色不均、易碎等特点的陶器,又有质地坚硬陶器的状况可以判断当时采用的是无窑烧制的方法。无窑烧制技术下的方法多样,但共同点是不设固定的烧陶设施[8],这与早期遗址中没有烧制遗迹的情况相同。无窑烧制技术最高可以达到900℃左右的高温,但技术不稳定,比较罕见,高温一般集中在700℃-800℃,这样的温度对于烧制夹砂陶已经足够。细石器阶段的陶器烧成温度低,烧成温度一般在600℃上下。并且羼和料的加入使夹砂陶能够在快速升温的烧制状态下排出水蒸气,避免器体开裂,这样的技术对具有缓慢升温特性的陶窑并非必不可少,但对于无窑烧制的胎质细腻的泥质陶制作却是不可或缺的。
三、早期陶器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陶器的产生旨在满足人们的饮食生活需求,陶器的设计则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早期阶段的造物是一种适应性设计,是适合客观条件和需要的设计,从自然本能的适应到创造性适应,进而推动陶器设计向前发展[9]。以审美为目的的纹饰在细石器阶段还没有发现,而早期纹饰的排列轨迹和细部特征带有很明显的手工制作的痕迹,所施的手法较为随性草率。新石器早期陶器已不是其最初产生时的原始陶器,在工艺方面已经得到进步,制陶技术已经达到当时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水平。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陶器以实用为目的,陶器表面的纹理是修整工艺留下的痕迹,整体而言,器物上还没有出现以审美为目的的装饰。当技术转化为生产经验而达到材美工巧的时候,陶器所呈现出的形体规整、纹饰整洁便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特征。虽然李家沟遗址陶器相较于灵井遗址器形更为规整,纹饰更为整齐,但还没有形成“饰”的功能,只是坯体修整时的加工痕迹。 人们将脑海中的设计转化为器物取决于掌握的技术水平,即器物的造型、装饰直接受到技术的制约。早期陶器羼入矿物质的瘠性原料虽然在减少器物膨胀和收缩带来的开裂现象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进而提高了陶器的使用率,但同时由于坯体黏性的降低以及羼合料的颗粒过大,造成了材料可塑性的降低以及成型后的陶器器壁厚,且无法塑造曲度大的造型结构,使陶器形成了厚重和造型单一的特点。从早期陶器保留的原始性可以看出,在陶器的早期阶段制陶技术的首要目的是使用功能,当技术形成了稳定的经验后便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同时技术规定了早期陶器装饰风格的方向。
整体来说,中原地区早期陶器的纹饰是修整技术下的附属产物,但已逐渐形成装饰的效果。虽然在李家沟遗址中细石器与新石器早期之间的文化没有发现过渡阶段的遗存,但對于两个独立的阶段而言,修整工艺确实在进步并逐渐向装饰的方向前进,且烧制温度也在提高。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经有意识地将“技”与“艺”结合起来,李家沟遗址陶器的纹饰整齐而富有规律的排列,不仅保证了陶器的整体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视觉美感。
参考文献:
[1]赵朝洪.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J].考古,2006(7):3-8,97-98.
[2]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J].人类学学报,1998(2):58-67.
[3]徐浩生,金家广,杨永贺.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92(11):961-970,986,1057-1058.
[4]梅惠杰.泥河湾盆地旧、新时期时代的过渡:阳原于家沟遗址的发现和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7.
[5]王幼平,张松林,何嘉宁,等.河南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1(4):3-9,115,97-99.
[6]李占扬,邢颖,慕俊红,等.灵井许昌人遗址第5层细石器2008-2013年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2018(2):3-33.
[7]王幼平,张松林,何嘉宁,等.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北区2009年发掘报告[J].古代文明(辑刊),2013(12):177-207.
[8]郭梦.多样的陶器烧制技术:选择还是进化[J].考古,2016(3):74-85.
[9]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9.
作者简介:
郭子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方向: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