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及特点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汴京建都,史称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此后北宋统治了中国167年,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带给了市民音乐发展的机会。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后于临安建都,史称南宋。此时江南的经济发展大有起色,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市民音乐;音乐特征;商品经济
  市民音乐是指主要存在于城市之中,在市民之间广泛传播、传唱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宋代市民中不但有钱的商人喜爱市井俗乐,中下层平民也不例外[1],以市民音乐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是宋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2]。市民音乐之所以强调“市民”,是因为市民作为城市文娱的主要参与者,是民间音乐得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的民间音乐形式。
  一、宋代市民音乐的勃兴
  自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唐代的宫廷乐坊、教坊和梨园遭到破坏,大量的宫廷乐人分散至民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汴京建都,建立宋朝,平反了各地的混战,社会得以安定。在此后北宋王朝统治的167年间,施行新的军事策略,以兵立国,强化国家的军队力量,虽然边境战事不断,但是国内一片祥和,生产得到了保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工商业空前繁荣[3]。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娱乐节目增加,市民音乐得到了发展。先前大量的宫廷乐人分散在民间,他们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为市民音乐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一股力量,对宋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靖康之变”标志着北宋的覆亡。公元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后于临安建都,建立南宋。此时江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起来,随着宋王室的南迁,百姓也逐渐南迁,南方的城市发展更加兴盛,工商业更加繁荣。由于南方和北方的百姓生活融合碰撞,音乐文化也循着市民音乐的新方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二、宋代市民音乐的基本特征
  (一)音乐形式
  在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市民音乐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和融合性三个特点。为了满足不同阶层市民的审美需要,创造出了多种市民音乐形式,有民歌、说唱、戏曲、歌舞和乐器等。隋、唐、五代时期的部分曲子在宋代时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创新,说唱音乐也在宋代开始得到发展,走向成熟,创造出极为丰富的新形式,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和货郎儿等。对宋代音乐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戏曲艺术的确立,我国的戏曲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在先秦时便已有萌芽,只是作为节目进行演出,并未确立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直至南北朝以及唐代时期,歌舞戏和参军戏才有所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拨头》《踏摇娘》等。宋代,戏曲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宋代戏曲艺术发展为杂剧和南戏两大体系。在乐器方面,既继承了大量的前代乐器,又出现了许多新乐器。宋代乐器种类的丰富导致器乐演奏相当普遍,除了乐器的独奏,还创造出许多新的合奏形式,不仅在民间盛行,宫廷中的器乐合奏也很盛行,其合奏形式还受到民间的影响。宋代市民音乐继承了前代留下来的音乐文化,并结合宋代时期的社会发展创造出更符合宋代各阶层人民的音乐文化艺术。
  (二)音乐场所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5],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随之而兴盛,伴随着市民阶层音乐文化的需求,城镇中普遍设立了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的商业中心;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桿或者巨幕隔开的表演场所。两宋时期,瓦子勾栏是市民音乐的主要活动中心,所以城镇中瓦子勾栏非常普遍,不仅数量多,规模也大。《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通过《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在宋代,瓦子勾栏有多么兴盛。由于瓦子勾栏发展极好,众多的艺人也都聚集在此,瓦子勾栏的音乐表演形式极为丰富,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影戏、叫果子等。由于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所以无论是刮风下雨,都有艺人在这里进行演出,不同地区的艺人汇聚于此,大家互相交流,切磋技艺,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市民音乐。瓦子勾栏与宫廷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瓦子勾栏里精湛的艺人会到宫廷里进行演出,宫廷里的艺人也会到瓦子勾栏进行交流,宫廷音乐的精致影响着民间音乐,同时民间音乐也对宫廷音乐有着深刻的影响。宋代时,经济发展已经多样化,观看音乐演出已经成为很多阶级人士必备娱乐项目之一,市民音乐也因此得到发展。
  宋代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词作家和唱词艺人,逐渐形成了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书会指的是专为说话人、喜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成员大多数是具有一定才学和社会知识的文人。社会是由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行会组织是宋代音乐繁荣发展的产物,由于文人的加入,对市民音乐创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宋代市民音乐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音乐文化的进步
  宋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有所改变,发展模式不再是单一的农耕经济,此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相当繁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迅速建立起来,在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各阶层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开始有一定的精神文化需求。宋代产生了瓦子勾栏,各阶层的人民都到此处进行娱乐活动,这里成为民间音乐的主要演出场所。
  宋代城市建设空前繁荣,城市中音乐文化大力发展,民间音乐文化被各阶层市民普遍接受和喜欢。宋代产生了瓦子勾栏这种固定的音乐演出场所,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来自民间和宫廷的各种各样的艺人,各阶层的市民也汇集于此欣赏音乐,观看节目表演,在茶楼和酒馆等地方进行消费,打赏艺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就是宋代市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继而音乐得以发展。同时,市民音乐的发展也使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在瓦子勾栏娱乐的民众对艺人表演的打赏也促进了市民音乐的发展,艺人在以往表演很少获得报酬,在宋代他们可以通过表演获得薪酬,将表演作为一种职业发展下来。技艺精湛和节目有创新的人才可以在瓦子勾栏中立足,所以聚集在这里的艺人对市民音乐进行创新,创作出多种形式的民间音乐。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各阶层的市民消费观念得以转变,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愿意花费金钱在精神追求方面,为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与经济支持。
  (二)文人雅士备受重视,开始注重音乐文化的发展
  宋代统治者也有很多是精通音乐,懂得乐理,能够制作曲子的。《宋史·乐志》载:“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三百九十。”“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以赐教坊。”统治者们喜欢音乐才会推崇音乐文化的发展,这个朝代的艺术文化才可以发展。由于宋代皇帝的推崇和当时朝廷重用文官,欧阳修、晏殊、范仲淹、王安石等一大批官员注重填词作曲,在宫廷和贵族之间兴起了音乐之风,他们将作曲填词视为一种雅兴。随着宫廷音乐走向民间,这些文人所作的曲子也流传到民间,作为大众的民间音乐流传,符合各阶层人民的审美需求。宋代还出现了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涵盖了众多音乐表演团体,其中不乏文人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也为市民音乐的创作审美贡献了力量。宋代社会的工商业经济兴盛,市民对音乐文化的审美需求也循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在统治者的推崇下,文人雅士的加入丰富和创新了市民音乐的形式,创作出专业的曲谱和词集,深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广泛地流传在民间。文人雅士的加入大大促进了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
  总的来说,在宋代时期,市民音乐非常繁荣,并且还出现了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的音乐发展趋势。最重要的是宋代音乐出现了商品化,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保证了市民的物质生活,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代市民音乐勃兴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为后代至今的音乐发展都奠定了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探索传统音乐的路上还需坚持。
  参考文献:
  [1]梁二豪.宋人对说唱伎艺的影响[J].当代音乐,2019(6):144-146.
  [2]孙小迪.基于唐宋变革论的音乐思想史研究反思[J].当代音乐,2016(24):10-13,18.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50.
  [4]李沫.宋代市井民间音乐繁荣的历史成因[J].当代音乐,2020(1):66-67.
  [5]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45.
  作者单位:
   哈尔滨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创造性舞蹈作为当代新兴的舞蹈教学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依据舞蹈的基本要素设计游戏导入课程。黄琤圈老师于2019年4月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师生进行了四次关于“创造性舞蹈”系列工作坊的授课。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如何运用创造性的舞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内在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性舞蹈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当代的舞蹈课堂变革,还对当代舞蹈课堂的教学方式起到深远影响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素质教育成了时代热议的话题,对于旨在培养高等人才的大学更是如此。高校教育中舞蹈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重要补充,也是素质教育落实的重要推手,所以需要充分结合改革来做好相关业务,给学生个人成长带来更多可靠的帮助。文章试图结合引入线上模式谈如何做好相关的改革,就重要性和策略做出相关论述,进而为实际业务开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商业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多级电影院线的逐步建成,一大批经由成熟市场检验的我国当代青年导演的优秀影视作品在视觉语言尤其是影像空间的建构上显示出了更为多元的话语路径。这一话语流变的产生依赖于新一代观众接受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整体视觉文化的进步,同时它也带来了电影视觉信息传达的全新可能。文章尝试从影像空间的角度探究我国当代青年导演作品中影像空间的建构路径及其隐藏的影像功能,在以
期刊
周嘉齊、黎美岁、田文雨、严波作品
期刊
李伟賢、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期刊
摘 要:《求证》是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荣获了2001年度普利策戏剧文学奖、托尼奖最佳话剧剧本奖、外百老汇戏剧评论家最佳戏剧奖、戏剧编辑最佳剧作奖提名等。尽管《求证》整部剧作中贯穿着数学论证和数学家们之间的学术对话,但这并不是一部关于数学的剧作,父女关系才是“全剧的心脏”。父亲的离世对女儿凯瑟琳的精神打击,一度让她萎靡不振,逃避现实,情绪失控。文章试图从创伤角度,对女儿凯瑟琳的创伤表现以及复原之路进
期刊
摘 要:艺术哲学是整个艺术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最终的思想体系,同时也是艺术这个大世界中最后一个构架,是最基础的工程。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形式背后的逻辑,这里所提到的逻辑更多是观念与思想方面的。在艺术哲学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艺术与人类的关系,还要注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艺术家是独特的,所创作的作品也应是独特的。每个作品以其独特的灵魂带领读者去体悟,去深思,去感受艺术的生命力。  
期刊
摘 要:全球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深化,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从哲学家福柯的自由观与主体性的哲学分析角度出发,探讨在艺术创作领域如何发掘自身的精神性,如何通过对自我的关注(自我暗示)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面对如今科技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难免会在创作中迷失自我,无法给自己定位,倘若我们不断关注自我,突破规训的限制,不断进行理论实践,那么我们很快便会发现作品与自
期刊
摘 要:在当今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艺术作品创作表达问题日益突出。以绘画作品为例,绘画艺术不仅仅局限于材料技术的创作体现,也关乎着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而综合媒材介入艺术作品中,是对作品更好的演绎,也是当代艺术作品创作及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综合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的现状展开探究,分析综合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意义与发展前景,以有效提高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综合媒材;艺术
期刊
摘 要:千年古村落上甘棠,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中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石刻、凉亭、古桥自唐代以来,一直保存着大量的石刻。石刻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印迹和历史变迁,上甘棠村的石刻极富人文特色,文章对它的产生与发展、特点以及当代价值进行研究。  关键词:上甘棠村;月陂亭;石刻  注: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湘文化遗产保护‘关联耦合’空间形态研究——以湘贺古道永州段为例”“湖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