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新入职博士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弱、教学理论匮乏与学生管理经验少等问题,从某高校“三助一辅”新入职博士教师培训模式入手,从教学实践与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对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剖析,分析该模式的优缺点,为适合新教师群体教学发展特点的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三助一辅”;培训模式;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70-02
一、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为了适应学生、高校以及企业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要,需要精心打造一支师德师风正、执教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基础,青年博士教师更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与发展动力。如何对这些青年博士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及时完成身份转变,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掌握高校的正确教学方法与合理教学规律,关系到各高校的科研发展与学科定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双一流”与“双万学科”建设目标,各省地市以及高校纷纷打响了人才引进战,一系列引进博士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台。虽然新引进的青年博士科研素质高、潜力强,但是他们几乎从未走上讲台,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2]。与此同时,各项科研考核、绩效指标等像条条框框一样限制了青年博士,使他们很难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3]。然而对应用教育型大学来说,它的最终办学目标还是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
二、新入职博士教师“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政策解读
(一)“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符合中国高校教师的发展趋势
安徽理工大学提出了新入职博士教师第一年必须按照“三助一辅”模式进行培训,要求青年博士教师必须选择本教研室的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教师作为导师,在第一年为该导师助课、听课、助实验等,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并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同时,新入职的博士教师还需要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从学习、生活两方面了解本科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氛围。
(二)“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优点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4]。提高本科教育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传统的教师培养方式与模式已不能适用于新时代博士教师。“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给新进教师提供了来自资深教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通过助研、助课、助实验的过程,初步建立新进博士的教师思维模式,而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可以使新进博士教师更加“接地气”,了解本科生的最新学习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新进教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于理想化,把自己读书时代对教师的想象当作现实,然而,站在不同的位置对教师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新进教师应当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
(三)“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缺点
尽管“三助一辅”的新进博士教师培养模式存在许多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如下缺点:(1)由于第一年新进教师不能代课,降低了课时总量与工作量,如今高校的职称评聘文件均对年均总课时量(课堂+课外)提出了要求,达不到课时量要求即不能晋升职称,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博士的发展;(2)由于第一年新进博士没有代课工作,学校与学院各级领导便会下达各种教学、科研甚至琐事任务,这会分散新进博士的工作精力,每天工作时间被琐事占满,极大地降低了新进教师的工作效率;(3)由于没有代课,新进博士也没有代课津贴,他们要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新入职博士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准备阶段
新进博士教师一定要掌握备课技能,尽量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还要多听本门课的教授实践课,不一定局限于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听课过程中要学习与模仿资深教授的授课方法、手段及节奏,学着把控课堂纪律,将这些均记在听课笔记上,课后进行总结,反复思考,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重新修改自己的教案。
(二)角色定位明确
从博士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是新入职教师的一项挑战。在学校新政策的要求下,新进博士教师需要完成一年的辅导员工作,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的锻炼。新进博士教师一方面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同时他们又毫无教学经验及理论,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考核指标等各种压力,会让他们在开始阶段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存在自身发展不明确等问题。
(三)教学方式准确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自己的图书馆资源、网络精品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区别于中小学教师,在授课中起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作用,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感染学生,使用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只有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学方式才有可能进一步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識点。
(四)自我管理正确
新入职博士教师在入职期间会产生恐慌与迷茫感,甚至在遭受挫折后产生倦怠。高等学校博士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似,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如学生评价较差、职业发展瓶颈、教学与科研难以顾全、家庭与事业无法平衡、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针对诸多消极问题,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或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新入职博士教师解惑并开导,引导新进博士教师找到消极心理的归因,调动他们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五)培养归属感
目前,高校教师之间竞争激烈,加上繁重的教学压力,难以建立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团结奋进的科研教学团队,学术交流也多局限于教研室内部的小范围讨论,不利于新入职博士教师的发展。为了缓解新入职教师之间的竞争冲突,高校及学院领导应当多加引导,掐断他们发展“个人主义”的念头,培养他们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意识,充分挖掘专业及技能知识,总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六)以老带新制度
现有的高校培训模式大多为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固定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况脱离较严重。新入职博士教师很难从集中培训中汲取真正实用的指导用于实际教学。为了使新进博士教师更快速、更准确地融入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中,一位以身作则、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必不可少。高校及学院应当通过选拔,遴选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的资深教师来指导新入职博士教师。
四、结语
在高等学校教育队伍中,新入职博士教师作为新生力量与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受到社会与高校的关注。新进博士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人员,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前进的动力,也是专业学科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决定了高校未来的教学质量。担任学生管理岗位的辅导员经历有助于培养新进博士教师的管理联络能力,增强工作处事的情商。高校青年博士教师的“三助一辅”培训模式有助于他们形成“辅导员—专业教师”的闭合专业发展体系,增强新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新入职博士青年教师需要“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并在课堂上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倾心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嵌,王智勇.新入職专任教师担任辅导员之教学发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8,209(4):37-39.
[2]胡中波,刘宏兵.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界定[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0,30(6):109-111.
[3]李栋.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13.
[4]翟志华.新时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担当问题剖析[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3):17-21.
编辑 赵瑞峰
[关 键 词] “三助一辅”;培训模式;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70-02
一、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为了适应学生、高校以及企业三方面不断提高的需要,需要精心打造一支师德师风正、执教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1]。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基础,青年博士教师更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与发展动力。如何对这些青年博士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及时完成身份转变,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掌握高校的正确教学方法与合理教学规律,关系到各高校的科研发展与学科定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双一流”与“双万学科”建设目标,各省地市以及高校纷纷打响了人才引进战,一系列引进博士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台。虽然新引进的青年博士科研素质高、潜力强,但是他们几乎从未走上讲台,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2]。与此同时,各项科研考核、绩效指标等像条条框框一样限制了青年博士,使他们很难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3]。然而对应用教育型大学来说,它的最终办学目标还是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
二、新入职博士教师“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政策解读
(一)“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符合中国高校教师的发展趋势
安徽理工大学提出了新入职博士教师第一年必须按照“三助一辅”模式进行培训,要求青年博士教师必须选择本教研室的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教师作为导师,在第一年为该导师助课、听课、助实验等,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并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同时,新入职的博士教师还需要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从学习、生活两方面了解本科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氛围。
(二)“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优点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4]。提高本科教育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传统的教师培养方式与模式已不能适用于新时代博士教师。“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给新进教师提供了来自资深教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通过助研、助课、助实验的过程,初步建立新进博士的教师思维模式,而学生辅导员管理工作可以使新进博士教师更加“接地气”,了解本科生的最新学习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新进教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于理想化,把自己读书时代对教师的想象当作现实,然而,站在不同的位置对教师的理解是有区别的,新进教师应当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化。
(三)“三助一辅”培训模式的缺点
尽管“三助一辅”的新进博士教师培养模式存在许多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也存在着如下缺点:(1)由于第一年新进教师不能代课,降低了课时总量与工作量,如今高校的职称评聘文件均对年均总课时量(课堂+课外)提出了要求,达不到课时量要求即不能晋升职称,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博士的发展;(2)由于第一年新进博士没有代课工作,学校与学院各级领导便会下达各种教学、科研甚至琐事任务,这会分散新进博士的工作精力,每天工作时间被琐事占满,极大地降低了新进教师的工作效率;(3)由于没有代课,新进博士也没有代课津贴,他们要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新入职博士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准备阶段
新进博士教师一定要掌握备课技能,尽量手写教案,在手写教案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还要多听本门课的教授实践课,不一定局限于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听课过程中要学习与模仿资深教授的授课方法、手段及节奏,学着把控课堂纪律,将这些均记在听课笔记上,课后进行总结,反复思考,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重新修改自己的教案。
(二)角色定位明确
从博士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是新入职教师的一项挑战。在学校新政策的要求下,新进博士教师需要完成一年的辅导员工作,这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的锻炼。新进博士教师一方面需要适应新的工作,同时他们又毫无教学经验及理论,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考核指标等各种压力,会让他们在开始阶段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存在自身发展不明确等问题。
(三)教学方式准确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自己的图书馆资源、网络精品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区别于中小学教师,在授课中起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的作用,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感染学生,使用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只有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学方式才有可能进一步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識点。
(四)自我管理正确
新入职博士教师在入职期间会产生恐慌与迷茫感,甚至在遭受挫折后产生倦怠。高等学校博士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似,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如学生评价较差、职业发展瓶颈、教学与科研难以顾全、家庭与事业无法平衡、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针对诸多消极问题,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讲座或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新入职博士教师解惑并开导,引导新进博士教师找到消极心理的归因,调动他们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五)培养归属感
目前,高校教师之间竞争激烈,加上繁重的教学压力,难以建立互相合作、资源共享、团结奋进的科研教学团队,学术交流也多局限于教研室内部的小范围讨论,不利于新入职博士教师的发展。为了缓解新入职教师之间的竞争冲突,高校及学院领导应当多加引导,掐断他们发展“个人主义”的念头,培养他们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意识,充分挖掘专业及技能知识,总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六)以老带新制度
现有的高校培训模式大多为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固定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况脱离较严重。新入职博士教师很难从集中培训中汲取真正实用的指导用于实际教学。为了使新进博士教师更快速、更准确地融入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中,一位以身作则、具有良好师德师风、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必不可少。高校及学院应当通过选拔,遴选出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的资深教师来指导新入职博士教师。
四、结语
在高等学校教育队伍中,新入职博士教师作为新生力量与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更应该受到社会与高校的关注。新进博士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人员,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与前进的动力,也是专业学科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决定了高校未来的教学质量。担任学生管理岗位的辅导员经历有助于培养新进博士教师的管理联络能力,增强工作处事的情商。高校青年博士教师的“三助一辅”培训模式有助于他们形成“辅导员—专业教师”的闭合专业发展体系,增强新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新入职博士青年教师需要“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并在课堂上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倾心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嵌,王智勇.新入職专任教师担任辅导员之教学发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8,209(4):37-39.
[2]胡中波,刘宏兵.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界定[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0,30(6):109-111.
[3]李栋.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13.
[4]翟志华.新时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担当问题剖析[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3):17-21.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