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新政下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关心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突破传统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的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3、在与时俱进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了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在批判传统教学中构建新型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老师改变原来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段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对新政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专职师资的配备
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一些学校往往安排部分无法胜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任体育教学,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改的顺利进行。国家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周开设3—4节体育课,由于师资的缺乏,许多学校无法按要求安排课程。
2、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改变大班化的现象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口流动等原因,目前,我区大部分中小学大班化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才能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关心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突破传统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的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3、在与时俱进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了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4、在批判传统教学中构建新型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老师改变原来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段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二、对新政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专职师资的配备
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一些学校往往安排部分无法胜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任体育教学,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改的顺利进行。国家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周开设3—4节体育课,由于师资的缺乏,许多学校无法按要求安排课程。
2、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改变大班化的现象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口流动等原因,目前,我区大部分中小学大班化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这样才能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