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理念为参照,结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了“联系实际,激励评价,淡化形式,自由表达”的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对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生活;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完成课标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以上任务呢?这里,结合自己近来年来实施新课程的体会,就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联系实际,激励评价,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习作的不竭动力。当学生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有了表达的欲望时,就能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写作,习作过程也就成了一种快乐的劳动过程和抒发情感的过程。因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该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以学生情感为导引指导学生写作。例如:某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包括长辈、同伴、亲人、朋友,甚至虚拟的人物,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甚至玩具。第二方面,教师要巧妙利用激励评价这个武器,改革作文评价机制,让激励评价使学生的习作兴趣之花悄然绽放。我们应该认识到,评价的作用主要是激励和校正,其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正面评价,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我们讲改变作文评价机制,首先要改变作文评价标准,主张使用不拘一格的评价尺度。文如其人,千人千面,不能主观地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一要着力找到学生作文中最富个性的那一点,肯定他,让他尝到甜头,让他有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二要改变评价方式,变单纯的教师评为师评、自评及学生互评相结合。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发表机会。这也是一种评价,而且是更具激励作用的评价。另外,学生习作的好坏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教师不能抱着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习作。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学生达到了该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就应该给予好成绩。习作训练后要及时评阅,评阅中要根据孩子习作水平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多激励、多称赞、多建议,多挖掘“闪光点”,尽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品尝到“丰收果实”,这样便能持续激励孩子们的进取意识,使他们一天天爱上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提倡“五多”,厚积薄发,帮助学生打好习作底子
  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为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强调“五多”,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习作训练,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底子”。一是多读书:通过多读书积累写作的素材。学生大量阅读才能增加知识,才能学会怎样描述事物,也才能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如果学生阅读量不足,当他们看到某些事物或某些现象时就很难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只一味地感叹“好美呵”或“真美呵”,写好作文也只能是空话一句了。二是多观察: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对写的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获得自己的发现,并在习作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独特的表述。有鉴于此,教师应多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准备记叙的对象,并将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找出来并恰当地为自己写作之用。只有多观察,学生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并反映在习作中。三是多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看到的事物先经过大脑的思考、加工,变成有自己个性特征的东西,然后再写下来,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习作。四是多练笔:习作能力的提高要靠大量的写作实践。因而,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写一写身边发生的事,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五是多修改:某种程度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修改习作:改错别字,改用得不恰当的词語、标点,改不通顺、不完整、表达不准确的句子。既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以小组一起讨论着改,还可以请家长帮助改。总之,直到学生把习作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关注现实,感受生活,拓展学生写作背景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丰富多彩的事。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将习作内容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在生活中学会习作。如:在写春天景色的习作时,教师可以不必让学生拿到题马上就写,而是先组织学生展开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喜欢古诗的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词古诗、佳作名篇,让他们去野外观赏明媚的春色,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直接感受,最后进行写作。这样,学生的习作背景就得到有效拓展,动起笔来就会有情可表、有话可写,充满生活气息。
  四、淡化形式,自由表达,放开学生作文手脚
  以往,作文教学的形式化倾向十分严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偏重于技巧、构思、次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结尾。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个性化就会逐步被湮没。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淡化形式(并非不要形式),顺应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摆脱束缚,力求习作构思“与众不同”。使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个体选择能很好地在学生习作中得到彰显。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重内容,轻形式”理念的生动体现。
  淡化形式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情达意地泼洒写作内容,张扬独特个性。学生动笔之前,如果先给他个框框——硬性地规定写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成为应付教师的苦事。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文本习作训练内容的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在笔下表现出来。另外,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心里想什么,笔下就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著名文学家冰心语录),切莫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情实感、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要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远离现实的所谓“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宰,成为习作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惠蓉.小学习作教学点滴谈[J],基础教育参考,2008(1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改的全面深入,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在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以在落实教改全面要求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然而,从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由于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严重偏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其次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对策
期刊
推行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创建学习共同体,实质上就是三件事:一、小组建设二、评价制度三、优质问题设计。下面谈一下关于优质问题设计的问题。  优质问题至少应该做到“四有”,即有概括性,有讨论余地,有探究价值,有思维力度。一个优质问题的特征是能提高注意力,激发思维,以及带来真正的学习。  在推行小组合作建设、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问题引领”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课堂提问”也仍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于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但在真正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从何处入手。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讲解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学生;物理;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在学校教学中,人们越
期刊
摘 要:哪一个时期是孩子品德养成的最佳时期,我们的回答无疑就是儿童时期。让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教育契机的把握,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非凡。而在小学阶段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不仅可以使孩子们体会到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
期刊
摘 要:教师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时,应该注意尊重基本教学规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旧的师生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简约高效,努力使课件成为教学活动的共享资源。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大大开拓了语文教学的道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但是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属于一门语言性学科。因而,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习得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因而,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在必行。于是,我将多媒体引入小学作文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难写,作文难教”,成为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心底的“伤”。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