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正如电影《百鸟朝凤》所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只有切实提高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新,静态保护和动态传承并举,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可能在与现代文明交流和对接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动态传承;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有的则经世代传承保留至今,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承载了民族文化基因的活態文化特色鲜明,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特有思想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和传承,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维护我国的文化主体和文化主权,可以不断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程度,进而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经济意义,[1]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和规范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是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同时,因地制宜,多方式、多渠道地探索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总体来看,这些年,各省、市、自治区在所辖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实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开展工作的实际难度也不容忽视,需要认真研究,进而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1年,肖江虹的中篇小说《百鸟朝凤》在《当代》发表。这部讲述两代唢呐艺人艺术传承的小说对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做了艺术化的反映。这部小说引起了已经10年未拍片的导演吴天明的注意。虽然小说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这位曾执导过《人生》《老井》《变脸》等影片、享誉国际的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敏锐地察觉到它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决定将这篇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根据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回忆,吴天明导演曾闭关一个多月修改剧本,并且常常痛哭流涕,“几乎每改一场都要大哭一场”。影片拍摄了三年,并于2013年9月在第22届百花电影节作为开幕影片进行了小范围放映,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并斩获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然而,此后影片《百鸟朝凤》却因为没有得到在全国院线公开上映的机会而被封存,直至2016年5月6日在全国上映。这期间,该片导演吴天明因病去世。吴导并没有能够在生前看到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在全国上映。
电影《百鸟朝凤》无法如期上映,源于很多因素,其中没有发行公司愿意介入该电影的院线推广是主要原因。的确,综观2005年以来的院线记录,除好莱坞大片占据大量份额外,国产爱情片、动作片、剧情片、喜剧片以及科幻片也逐渐占领市场,成为各大发行公司的主发影片类型,而像《百鸟朝凤》这种关于农村民俗题材的艺术电影在近十年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这种非主流的影片在以市场、票房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电影市场,其院线推广的难度实在太大。被认为是“有情怀底蕴”的“好电影”[2]的《百鸟朝凤》在上映第一周票房仅为364万,影片中真挚的文化情感并没有得到主流消费群体的回应与理解,其“文化呼告”式的表达方式也遭到许多指责,其中不乏专业的影评人。尽管影片票房最后超过了3200万,但出品人方励的公然一跪显然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使电影《百鸟朝凤》最终以悲怆的方式进入全民视野,在悲情触底后迎来市场的拥抱。
电影《百鸟朝凤》的选材、拍摄的顺利与其发行的波折向我们直观呈现了艺术电影尤其是农村民俗题材电影与电影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剧中两代唢呐艺人对于唢呐艺术的挚爱与唢呐技艺在现代社会被漠视的情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悲凉与无奈在师傅“没规矩了,没规矩了”的慨叹声和徒弟在师傅坟前深情演奏的《百鸟朝凤》中得以深化和具体展现。然而,正如影片本身所反映的,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后,“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3]的唢呐演奏这种传统技艺遭遇难以为继的困境是真实的,即使这令人痛心疾首,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一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又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影片的结尾想以县文化部门对唢呐艺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缓解矛盾的方式,但组织表演、进行影像记录是否就可以真正解决唢呐艺术传承中的诸多问题,出生于陕西、对三秦大地唢呐艺术充满情感的吴天明导演也表现出几多无奈。影片的最后,两位外出打工的唢呐艺人一个残了手,一个伤了肺,很显然,这一场看似可以给唢呐艺们带来希望的表演已无法进行,天鸣在师傅坟前演奏时流下的泪水真实地体现了这个已经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将世代相传的艺活继续传递下去的凄怆。电影《百鸟朝凤》对三秦大地留存的民间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艺术从民族记忆、民情风俗、文化记忆等角度进行了活灵活现的深情呈现,并对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作了全面展示。虽然影片未对唢呐艺术的传承途径做出更多探讨,但它的“这黄河岸上不能少得了唢呐,唢呐不能断了种”的文化呼号已在一定范围内唤起了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关注。
那么,民间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进行保护性传承呢?这个问题涉及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民族的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丰富性、多维性特点也决定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理论或某一种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新,实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并举。这其中,“人”是关键,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社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重视那些直接参与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或传承,并以该非遗项目为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人,并保护这些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主权。[4]“社区”这一概念不仅仅指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包括生长、生活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域内的其他自然人,如电影《百鸟朝凤》中水村、土村等附近村落的所有村民。只有加大主导性宣传,逐步改变民众对本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或以之为愚昧,或以之为鄙俗的认识,唤起民众对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了解,才能不断增强民众对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激发其进行社区非物遗保护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需要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抢救性保护,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传承人提供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帮助他们开展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性活动,并帮助他们有计划、分步骤地培养新的接班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部分地方政府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将辖区内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和创意经济开发。无论是哪一种开发路径,其落脚点都必须回归至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绝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或损害其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新,兼顾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只有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文化才可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惟有如此,以《百鸟朝凤》演奏为代表的民间唢呐技艺才可以不间断地在三秦大地进行传承,继续书写唢呐艺人执着而感人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前沿,2008(11):89.
[2]刘巽达.《百鸟朝凤》的情怀与《欢乐颂》的现实[J].人民论坛,2016(11):93.
[3]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5):1.
[4]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政府力量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16(4):7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76-),女,甘肃白银人,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产业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动态传承;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有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有的则经世代传承保留至今,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承载了民族文化基因的活態文化特色鲜明,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特有思想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和传承,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维护我国的文化主体和文化主权,可以不断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程度,进而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经济意义,[1]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和规范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是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同时,因地制宜,多方式、多渠道地探索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总体来看,这些年,各省、市、自治区在所辖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实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开展工作的实际难度也不容忽视,需要认真研究,进而找到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1年,肖江虹的中篇小说《百鸟朝凤》在《当代》发表。这部讲述两代唢呐艺人艺术传承的小说对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做了艺术化的反映。这部小说引起了已经10年未拍片的导演吴天明的注意。虽然小说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这位曾执导过《人生》《老井》《变脸》等影片、享誉国际的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敏锐地察觉到它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决定将这篇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根据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回忆,吴天明导演曾闭关一个多月修改剧本,并且常常痛哭流涕,“几乎每改一场都要大哭一场”。影片拍摄了三年,并于2013年9月在第22届百花电影节作为开幕影片进行了小范围放映,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并斩获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然而,此后影片《百鸟朝凤》却因为没有得到在全国院线公开上映的机会而被封存,直至2016年5月6日在全国上映。这期间,该片导演吴天明因病去世。吴导并没有能够在生前看到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在全国上映。
电影《百鸟朝凤》无法如期上映,源于很多因素,其中没有发行公司愿意介入该电影的院线推广是主要原因。的确,综观2005年以来的院线记录,除好莱坞大片占据大量份额外,国产爱情片、动作片、剧情片、喜剧片以及科幻片也逐渐占领市场,成为各大发行公司的主发影片类型,而像《百鸟朝凤》这种关于农村民俗题材的艺术电影在近十年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过,这种非主流的影片在以市场、票房为重要衡量标准的电影市场,其院线推广的难度实在太大。被认为是“有情怀底蕴”的“好电影”[2]的《百鸟朝凤》在上映第一周票房仅为364万,影片中真挚的文化情感并没有得到主流消费群体的回应与理解,其“文化呼告”式的表达方式也遭到许多指责,其中不乏专业的影评人。尽管影片票房最后超过了3200万,但出品人方励的公然一跪显然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使电影《百鸟朝凤》最终以悲怆的方式进入全民视野,在悲情触底后迎来市场的拥抱。
电影《百鸟朝凤》的选材、拍摄的顺利与其发行的波折向我们直观呈现了艺术电影尤其是农村民俗题材电影与电影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剧中两代唢呐艺人对于唢呐艺术的挚爱与唢呐技艺在现代社会被漠视的情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悲凉与无奈在师傅“没规矩了,没规矩了”的慨叹声和徒弟在师傅坟前深情演奏的《百鸟朝凤》中得以深化和具体展现。然而,正如影片本身所反映的,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后,“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3]的唢呐演奏这种传统技艺遭遇难以为继的困境是真实的,即使这令人痛心疾首,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这一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又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影片的结尾想以县文化部门对唢呐艺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缓解矛盾的方式,但组织表演、进行影像记录是否就可以真正解决唢呐艺术传承中的诸多问题,出生于陕西、对三秦大地唢呐艺术充满情感的吴天明导演也表现出几多无奈。影片的最后,两位外出打工的唢呐艺人一个残了手,一个伤了肺,很显然,这一场看似可以给唢呐艺们带来希望的表演已无法进行,天鸣在师傅坟前演奏时流下的泪水真实地体现了这个已经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如何将世代相传的艺活继续传递下去的凄怆。电影《百鸟朝凤》对三秦大地留存的民间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艺术从民族记忆、民情风俗、文化记忆等角度进行了活灵活现的深情呈现,并对其传承所面临的困境作了全面展示。虽然影片未对唢呐艺术的传承途径做出更多探讨,但它的“这黄河岸上不能少得了唢呐,唢呐不能断了种”的文化呼号已在一定范围内唤起了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关注。
那么,民间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进行保护性传承呢?这个问题涉及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民族的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丰富性、多维性特点也决定了不同地域、不同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理论或某一种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新,实现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并举。这其中,“人”是关键,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社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赋予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重视那些直接参与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或传承,并以该非遗项目为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人,并保护这些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主权。[4]“社区”这一概念不仅仅指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包括生长、生活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域内的其他自然人,如电影《百鸟朝凤》中水村、土村等附近村落的所有村民。只有加大主导性宣传,逐步改变民众对本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或以之为愚昧,或以之为鄙俗的认识,唤起民众对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了解,才能不断增强民众对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激发其进行社区非物遗保护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需要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对那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抢救性保护,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传承人提供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帮助他们开展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性活动,并帮助他们有计划、分步骤地培养新的接班人。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性保护,部分地方政府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将辖区内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结合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和创意经济开发。无论是哪一种开发路径,其落脚点都必须回归至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绝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或损害其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兼顾历史传统与现代创新,兼顾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只有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活态文化才可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惟有如此,以《百鸟朝凤》演奏为代表的民间唢呐技艺才可以不间断地在三秦大地进行传承,继续书写唢呐艺人执着而感人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覃志鹏.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前沿,2008(11):89.
[2]刘巽达.《百鸟朝凤》的情怀与《欢乐颂》的现实[J].人民论坛,2016(11):93.
[3]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13(5):1.
[4]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政府力量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16(4):7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76-),女,甘肃白银人,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