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又掀“龙卷风”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龙应台在《野火集》出版时写道:“写这本书要付出的代价是,以后不会有人学而优则仕请我做官了。”
  1999年,龙应台的预言第一次被打破,她做了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2012年,她不但再次“出仕”,而且官越做越大。2月,胜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推出新一任行政班子名单,龙应台赫然在列,出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建会”)主委,被称为“预料中的黑马”。由于台“文建会”将于5月20日之后转制为“文化部”,龙应台若在此之前不被撤换或辞职,便有望成为台湾首位“文化部长”。这位曾经在华人世界卷起漫天烽火的著名“纵火者”,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
  启蒙之火
  或许是因为龙应台这个名字太过中性,台湾某图书馆曾经闹过一个笑话:想当然地将龙应台曾经使用的笔名胡美丽认作本名,把龙应台当成笔名。
  这样的错误当然只会发生在龙应台成名之初。后来,在她高产的文字和铺天盖地的专访中,关于她的一切已让人如数家珍。
  父亲姓龙,来自湖南,职业军人;母亲姓应,来自浙江;孩子生于台湾,因此取名“龙应台”。1952年出生的龙应台,辗转成长于台湾中南部的农村、渔村。和其他在台湾各领域叱咤风云的“外省第二代”一样,“因为没有田产遗产可以依靠,没有家族网络可以救难,没有祖荫和社会地位可以壮胆,没有在地的语言和知识可以运转”,所以父母孤注一掷地投资下一代的教育。“他们知道,只有教育,能让人突围,突围阶级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政治的种种封锁和捆绑。”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知道让她背《古文观止》。
  在化名胡美丽写的《龙应台这个人》一文中,龙应台曾这样描述自己:读台南女中的时候,她就是个思想型的人。对功课不怎么在意,老是在前十名左右,却很用心地看罗素、尼采的哲学书,半懂不懂地看——“就怕别人不知道我深刻”。
  中学毕业后,龙应台考入有“北台大、南成功”之名的成功大学外文系。填志愿的时候,她本想报新闻系,但父亲不允许,说女孩子做记者,要抛头露面,那你还不如去当妓女呢——这是当时台湾社会对女记者的看法。
  龙应台的大学生活似乎很惬意。同样是借胡美丽之口,她透露自己那时追求者甚众,因为“长相并不吓人,跟其他女孩子比起来,又是一副有点‘深度’的样子”。在成大榕园,龙应台拍摄过一幅至今看来仍很时髦的黑白照片。照片中,她留着蓬松短发,身着圆领衫,骑着脚踏车,露出灿烂笑容。40年后,成功大学80年校庆邀龙应台回校演讲,她再次骑上脚踏车在校园中绕行并在同一地点留影。她说:“我知道这对自己很残酷。”朋友则说:“没有女人会做这种事。”
  1974年,龙应台赴美留学,8年苦读,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83年回到台湾,在大学任教,很快靠一支健笔在台湾文坛乃至华语文坛刮起了一股“龙卷风”。
  龙应台的第一部作品是1984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用一种非常不婉转、不客气的方式谈小说,一上市就售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以“龙卷风”喻之。后来,“龙卷风”一说被移植到龙应台名满天下的作品、1985年出版的《野火集》身上。虽是以讹传讹,但用来形容《野火集》引起的轰动倒也贴切。因为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再版24次,号称每5个台湾人中就有两个人读过。
  《野火集》中最著名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言辞犀利、火气很大。“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接着,龙应台历数占道经营的摊贩、往淡水河里倒垃圾的住户、地下水及空气的污染、横冲直撞的计程车司机、老外不敢喝的台湾饮料,以及,那些身在恶劣环境中也不生气或认为生气也没有用的中国人。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龙应台为了“切中时弊且又能为当局的最后底线所容忍”,以留在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中,颇费了些心思。“我清楚我要留在主流中做最大的‘颠覆’,做最红的苹果核心里的一条蛀虫。”她做到了,依靠大众媒体无孔不入的特性,龙应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理念的社会化和普及化。
  毁誉之争
  文名最盛时,龙应台结婚并随德国外交官丈夫移居德国。“秋天是带着篮子采苹果的,夏天是带孩子到草园里采花的。给孩子把屎把尿的日子,下雪的半夜里起来给孩子哺乳的日子,孩子发烧彻夜为他用毛巾抹身的日子……我透彻地过过,而且喜欢那过程里的每一分钟。”
  当然带孩子的她也没放下手中的笔,并且尽情展现其作为女作家温情、细腻的一面。从《孩子你慢慢来》到后来的《目送》等一系列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文集里,龙应台让读者领略了她怒发冲冠和壮怀激烈之外的柔情。不过,她的丈夫——两个儿子的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在她的文字中。任凭别人怎么问,龙应台只答“这是我的私生活”。2003年,她在作品《银色仙人掌》中透露自己已经离婚。
  严肃的时候,龙应台疏淡的眉眼显得冷峻刚硬;笑起来时,则颇具中年妇女的平和、温暖。就像她的写作,可以犀利地批判,也可以温情地催泪。不过,批判始终是她的最爱,有人说她“走到哪里,就要把火点到哪里。有问题要批判,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批判”。
  1994年,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上发表《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一文,经新加坡媒体转载后引起当地众口一词的批判,几乎使她成为新加坡的“人民公敌”。新加坡人写道:“我们厌恶不负责任的批评。”“从龙应台的行文中得知她对新加坡只有片面了解,但却提出不客观的议论。龙应台若是秉着高级知识分子的真诚与冷静,应该是以较负责任、较有善意的态度提出意见,不应该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手法来引人注意。”
  1997年,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啊,上海男人》一文,也引起轩然大波。“上海男人”纷纷打电话到报社大骂作者是侮辱、污蔑。不少文化人也由此自省,一位报社编辑写道:“少年时读龙应台,如饮狂泉,如今重读龙应台,对那种俯拾即是的偏激、张狂、武断、自以为是,却觉得触目得很,感慨地想:年轻时真是幼稚,竟看不出来!”
  2003年龙应台定居香港后,对香港的政治制度改革、文化保护和国际交流等公众议题都有评论,并出版了《龙应台的香港笔记》一书。对此,香港本地文人调侃:“其实根据龙应台在台湾、新加坡和上海的‘纵火业绩’,若说她会在香港安静沉默地度过两年,谁都不会相信。”
  对待批评,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只管什么东西触动我,让我生气或让我流泪。我负责的只是透过最好的汉字,把我的思想表达出来。到此为止。至于文章从我的书桌出去以后,它发生什么样的影响,以至于我被如何定位,都不是我的事情。”
  不管喜欢或不喜欢她,赞同或不赞同她,不能否认,龙应台的每一次出手,都弹无虚发、回响无数。大陆网友说得好:“恰恰觉得她的成功,在于她的感性。感性,所以好读,观点鲜明,虽然主观,但比四平八稳的文章有人气。”
  为官之道
  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1999年,在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三顾茅庐的诚邀下,从德国回台,担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
  这一过程被龙应台生动地记录在《孟子和小科员》一文中。当工作人员表达了马市长对她的看重,希望她寄履历过去时,龙应台的反应是:“我又不跟你们求职,干吗要寄履历给你们?需要认识我的话,去书店买我的书啊!”当工作人员希望她能到法兰克福马市长下榻的酒店一谈时,她告诉人家:“哪有‘士’去见‘王’的道理?欢迎市长来我家一谈。”于是,马市长长途跋涉来到她德国乡下的家。
  后来,经历了公务体制洗礼的龙应台反思自己当时“知识分子的傲慢”,自嘲“多么不食人间烟火,多么自视清高”。
  “文化局长”任内,龙应台最得意的,是树立了“文化局能独立行使职权,不是市长的化妆师,只对市民负责”的观念。而最让龙应台心力交瘁的,是为了预算与议员们斗智斗勇。“每天坐在议会里四五个小时接受议员轮番问政。议员发言多半用一种怒吼咆哮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大音量,耳朵嗡嗡作响,一天下来,我总是在半晕眩的状态下回到办公室,再批公文到半夜。”
  很多人认为,以龙应台的个性,干不了几天就得下台。龙应台也挣扎过,因为做官太“苦”了。“基本上你早上醒来,眼睛张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会不会被媒体批判。”“但是我很清楚我为何为官——为台北市的文化远景打基础。如果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必须弯腰,我当然弯腰。我可不是为了表现个性而去当官的。要表现个性我就该留在作家的位子上,不当官了。”
  3年为官,龙应台的体会是:“在这里做事的复杂度和难度,超出我原来的想象……要达成一件事情,80%是在于与人的协调上。这个基本道理,我到50岁才认识到。”
  转身之惑
  2003年,龙应台挂冠而去,定居香港,任教著书。她也经常回台湾,2005年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龙应台基金会,致力于台湾公民社会的培育。正当人们认为她不太可能再回到公务体制中时,龙应台的名字出现在新班子名单中。
  对于她的再次“华丽转身”,公众倒也并不惊奇。传说2008年大选时,她就是马英九文化政策白皮书的操刀人,并多次被传为“文建会”主委人选。而此次连任后的马英九政府,需要一个众望所归的“文建会”主委和“文化部”部长,她显然是合适人选。
  对此次龙应台的转身,舆论普遍持认可态度。文化界也多表示肯定,只是指出台湾文化事务庞杂,龙应台要多听各界的声音,不可一意孤行。不论外界如何评说,龙应台始终没有露面,仅通过基金会发表声明:咬牙下决定之后,已严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着头盔要去当兵,或者是高空跳水。深感责任艰巨,满心忐忑,需要社会的“加持”,希望文化有机会和财经或防务一样,成为社会、媒体、政治所关注的主流。据说,拥有香港居留权的她,为了避免未来不必要的纷扰,已经申请放弃香港居留权。
  2012年 2月6日,台湾新一任行政班子走马上任,集体亮相拍全家福。龙应台因在港处理未尽事宜,据说2月15日方能到职。她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将烧到哪里?各界都在看着。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编审:张勉
其他文献
有很多人,在把他们的耳朵割掉之前是听不见别人说话的;还有很多人,在把他们的股票割掉之前是没法好好生活的。我说的正是我自己。  6月底,从不炒股的我拿了2/3的积蓄出来,豪掷股市,准备揩一下国家救市的油。当时我想的是,捞一把就跑,就像德国思想家利希滕贝格说的那样,一次偷了10万金币的小伙子,从此可以诚实地过一生了。  如你所知,金币没偷到,我反而被庄家暴打一顿,我的学问、才华和阅历没有任何帮助;我的
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做的说明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表明我国最高决策层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我认为这是警告,我国实际上正处于金融危机的边缘。今年6月至7月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显示系统性金融风险随时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资本市场或股市剧烈波动是客气的说法,实际上我国经历了一场股灾。这场股灾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它的宗旨是促进电信事业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和3G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电信业务的便利,却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纠结。环球人物杂志在读者中征集了10个最受关注的问题,请专家解答。    手机辐射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夜间开机放在身边、长时间接听电话,会有影响吗?  张宏纲(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教授):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是十多年来一直都没讲清楚的一件事
1916年,美国银行家考萨普想在犹他州弗纳尔镇建座银行大楼。他买了一块地皮,又设计好图纸,只差建楼用的8万块砖。但考萨普发现最近的砖厂要120公里。即使用最便宜的船运,运费也将是砖块价值的4倍,每磅砖需付2.5美元。   昂贵的运费使考萨普考虑放弃建银行。但居民们来到考萨普面前,请他不要放弃。考萨普无奈地说:“我也不想半途而废,但我实在承担不了高昂的运费。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将不得不放弃!”这时
讲教育离不开教育典范,离不开大师和一流学者,一个大学没有大师,内涵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些大师级人物。即使不提大师,哪怕只是能成为文化典范意义上的教授也是缺乏的。这与长期以来的国民教育息息相关。  我们的国民教育,就形态而言,是应试教育;就内容来讲,是自晚清民国以来,吸收西方教育体系演化而成的、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如果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应试教育、知识教育,那么这个教育一定是有问
所有的孩子都知道,放大镜可以烤死一只蚂蚁。幸运的是,便利店里没有大到可以烤死一个人的放大镜,但是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人和很多面镜子,就可以对某个人造成比晒伤更多的伤害。  在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小小中暑事件》中,一个总统构思了一个邪恶的计划,来对一个不公正的裁判进行反击。他给了50000名士兵免费的足球赛门票,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块2英尺宽的反射板。士兵觉得他们需要以这种新颖的方式在比赛过程中表达不满
人物简介  侯孝贤,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1948年移居台湾。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台湾电影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悲情城市》《恋恋风尘》《海上花》《最好的时光》等。2015年推出新作《刺客聂隐娘》。  暌违银幕8年,侯孝贤拍出了第一部武侠作品——《刺客聂隐娘》。该片5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便成绩不俗,一举夺下最佳导演奖。在大陆上映前,《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到了侯孝贤。他并非传闻中那般不苟言笑
人物简介  程海晋,中国银行业元老程慕灏曾孙。1971年生于山西,17岁考入山西大学,1991年赴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在多家跨国银行和通用电气等国际企业从事融资、并购、重组业务,现定居北京,从事企业咨询行业。  “我曾祖父程慕灏先生1913年进入上海的中国银行(下文称中银),从练习生(学徒)做到上海中银副经理(副行长)。他的为人处世对我影响很大。”在北京崇文门一间咖啡店的角落里
一双“高档鞋子”,一个背人举动,一次快速免职,一个有些冤的干部。这几天,余姚“背官风波”正在引发一场快传播时代的思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0月14日,因台风侵袭受灾严重的浙江余姚正处于救灾关键期,网友微博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里。”微博配有背人照片,迅速形成热点。就连央视名嘴都怒骂:“这哪是鞋子进水,而是脑子进水。”三七市镇反应
迪拜,阿联酋的港口明珠,名声在外,盛产土豪。事实上,除了黄金、名车,迪拜还有一大财富,便是迪拜姑娘。  与其他阿拉伯女性相比,迪拜姑娘享有更多的自由。她们无需遮面,还可以驾驶汽车、出国留学、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等,与男子无异。也正是这样的自由,成就了一批自信独立的本地女性。迪拜女性主要在政府部门和国有公司就业,最常见的迪拜职场女性,从英美毕业回国,妆容靓丽,衣饰不菲,从事前台、外宣等行政岗位,最实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