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很早就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追本溯源,探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生本教育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以帮助学校更好把握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施,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关键词]生本教育 理论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
生本教育最初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老师提出的,他认为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模式。把生本教育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变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给人的空洞、说教的形象,而且更能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但由于对生本教育的理论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施的过程中有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对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的合理性把握不清,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践行。为此本文主要探讨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的理论依据,希望初中思想品德课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能更好为学生服务。
一、教育学理论来源
1.认知教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和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学说,并建立了认知教学理论的框架。他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结构决定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认识结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他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说,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根据从感知动作逐渐内化为直觉思维、具体思维而最后达到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认知发展过程。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自身思想结构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感知动作开始的,那么,教育也应该从感知动作开始,从实践活动开始,而生本教育正是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与情感体验。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当中实施的生本教育更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而认知教育学正是为这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的生本教育提供了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2.情感教学理论
在《论人的形成》中,罗杰斯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结果,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要激发潜能就必须实现自我;个体的情感交往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助于自我实现;教育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本身具有的优异潜能得以自动地实现;情感方式和认知是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理想就是知识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给学生,由此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该如何进行学习。他主张教师改变传统教授、指导的角色,而成为学生产生可激发情感的有意义的学习动机的学习促进者。他认为学生的行为、体验、情感和思想是教学的主体,有利于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这为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当中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本教育强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重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享,让学生在合作当中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达到自我实现的效果。教师在理解这一点后,会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学生在把握这一点后,会更加重视在与同学的交流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家长在了解了这一点后,会更加支持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的实施。
二、心理学理论来源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实质是“建构”这一概念,即学习者如果要掌握复杂信息,就必须自己发现并转换复杂的信息。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是从上而下的加工以及合作学习、发现学习、自控学习。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学生从复杂问题的解决开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或发现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这种自上而下加工的方法与传统的自下而上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后者中,基本技能逐步构成了复杂的技能。在自上而下的教学中,学生从复杂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开始,这就意味着,它们不是被预期最终要被學生执行的任务的一部分或简化,而是真实的任务。合作学习是指广泛地使用合作进行学习,所依据的理论是学生如果能够对问题进行互相讨论,那么,他们将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困难的概念。发现学习是指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地研究概念和原理来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实践,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原理。建构学习理论为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建构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应当充当积极的角色,与生本教育强调的学生本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本位,重视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学生在理解建构主义理论之后,才能深切明白到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当中重视小组合作以及自身发现学习问题;教师在理解建构主义之后,才会在思想品德课程当中实施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提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所在。儿童心理学认为教育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情绪、冲动、习惯、智慧等天生就具有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的生长的过程。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的中心在于教师或教科书,唯独不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同时,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还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任务;学生只是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其本分;教育就是教师给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技艺,注入一些条理性的知识。教师主体论一味强调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兴趣和主动性,强调教师的管制,忽视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已经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同义词或代名词。教材中心论把教材当成某种固定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不管儿童的经验如何,社会的需要如何,只要教师认为是一种好的知识经验,就通过课堂将这些东西塞进儿童的大脑。而生本教育则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让学生心理机能不断发展。这一点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不谋而合,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学生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基础之上,才会理解生本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当中实施的原因,才会懂得关注自身心理机能的发展,更好地践行道德实践活动;教师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之后,才会重视学生的心理机能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才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创造更多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改变以往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的形象;家长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之后,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鼓励孩子践行道德实践,从而有利于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当中的实施。 三、哲学理论来源
1.“以人为本”思想
在哲学上关于“本”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指世界的“本原”,而另外一种是指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当中的“本”,并不是“本原”的本,而是“根本”的本。以人为本,指的是在与神、物相比当中,人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学校教学,学生为本”,以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的基础上阐发的。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人也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换言之,教育应该是从人出发的教育。而生本教育正是这种教育的题中之意。生本教育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其重视学生在教育当中的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在“生本教育”当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合理的理论依据,能让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清晰地明白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出发,切身处地关注学生、关怀学生。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彰显人文性质,脱离枯燥的理论灌输,真真切切体会到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避免拔苗助长的情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主观能动性”理论
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者任何对象性活动的行为者本身。主体性是人在自己对象性行为中的权利与责任,具体来说,主体性表现在主客體发生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于实施生本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本教育着重强调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单方面的说教。教师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是具有创造力的学习主体,使教育从控制学生的生命走向激扬学生的生命。生本教育所蕴含的主体性思想体现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概念,真正符合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力与创造力,让教学由“单向”变成“多向”。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把自己道德实践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向同学们与老师进行课程汇报,让学生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种方式发挥了学生自身能动性,给学生舞台展现的机会,能够给思想品德课堂增添更多的欢乐。
[关键词]生本教育 理论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
生本教育最初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老师提出的,他认为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模式。把生本教育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变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给人的空洞、说教的形象,而且更能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但由于对生本教育的理论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施的过程中有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对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的合理性把握不清,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践行。为此本文主要探讨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的理论依据,希望初中思想品德课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能更好为学生服务。
一、教育学理论来源
1.认知教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和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学说,并建立了认知教学理论的框架。他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结构决定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认识结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他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说,强调儿童的认知发展根据从感知动作逐渐内化为直觉思维、具体思维而最后达到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认知发展过程。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自身思想结构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感知动作开始的,那么,教育也应该从感知动作开始,从实践活动开始,而生本教育正是强调学生的道德实践与情感体验。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当中实施的生本教育更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而认知教育学正是为这种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的生本教育提供了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2.情感教学理论
在《论人的形成》中,罗杰斯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结果,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要激发潜能就必须实现自我;个体的情感交往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助于自我实现;教育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本身具有的优异潜能得以自动地实现;情感方式和认知是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的理想就是知识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给学生,由此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该如何进行学习。他主张教师改变传统教授、指导的角色,而成为学生产生可激发情感的有意义的学习动机的学习促进者。他认为学生的行为、体验、情感和思想是教学的主体,有利于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这为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当中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生本教育强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重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享,让学生在合作当中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达到自我实现的效果。教师在理解这一点后,会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学生在把握这一点后,会更加重视在与同学的交流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家长在了解了这一点后,会更加支持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的实施。
二、心理学理论来源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实质是“建构”这一概念,即学习者如果要掌握复杂信息,就必须自己发现并转换复杂的信息。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是从上而下的加工以及合作学习、发现学习、自控学习。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学生从复杂问题的解决开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或发现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这种自上而下加工的方法与传统的自下而上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后者中,基本技能逐步构成了复杂的技能。在自上而下的教学中,学生从复杂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开始,这就意味着,它们不是被预期最终要被學生执行的任务的一部分或简化,而是真实的任务。合作学习是指广泛地使用合作进行学习,所依据的理论是学生如果能够对问题进行互相讨论,那么,他们将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困难的概念。发现学习是指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地研究概念和原理来学习,教师鼓励学生利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实践,使他们能够自己发现原理。建构学习理论为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建构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应当充当积极的角色,与生本教育强调的学生本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本位,重视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学生在理解建构主义理论之后,才能深切明白到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课堂当中重视小组合作以及自身发现学习问题;教师在理解建构主义之后,才会在思想品德课程当中实施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提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所在。儿童心理学认为教育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情绪、冲动、习惯、智慧等天生就具有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的生长的过程。在杜威看来,传统教育的中心在于教师或教科书,唯独不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同时,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还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任务;学生只是知识浅薄而有待于加深的人,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其本分;教育就是教师给学生灌输各种各样的技艺,注入一些条理性的知识。教师主体论一味强调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兴趣和主动性,强调教师的管制,忽视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已经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同义词或代名词。教材中心论把教材当成某种固定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儿童经验之外的东西,不管儿童的经验如何,社会的需要如何,只要教师认为是一种好的知识经验,就通过课堂将这些东西塞进儿童的大脑。而生本教育则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让学生心理机能不断发展。这一点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不谋而合,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生本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学生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基础之上,才会理解生本教育在思想品德课当中实施的原因,才会懂得关注自身心理机能的发展,更好地践行道德实践活动;教师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之后,才会重视学生的心理机能在教育当中的重要性,才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创造更多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改变以往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的形象;家长在理解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之后,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鼓励孩子践行道德实践,从而有利于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当中的实施。 三、哲学理论来源
1.“以人为本”思想
在哲学上关于“本”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指世界的“本原”,而另外一种是指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当中的“本”,并不是“本原”的本,而是“根本”的本。以人为本,指的是在与神、物相比当中,人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学校教学,学生为本”,以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的基础上阐发的。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人也应该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换言之,教育应该是从人出发的教育。而生本教育正是这种教育的题中之意。生本教育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其重视学生在教育当中的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情绪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在“生本教育”当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合理的理论依据,能让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清晰地明白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学生出发,切身处地关注学生、关怀学生。生本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彰显人文性质,脱离枯燥的理论灌输,真真切切体会到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避免拔苗助长的情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主观能动性”理论
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者任何对象性活动的行为者本身。主体性是人在自己对象性行为中的权利与责任,具体来说,主体性表现在主客體发生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于实施生本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本教育着重强调儿童学习的天性和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单方面的说教。教师通过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是具有创造力的学习主体,使教育从控制学生的生命走向激扬学生的生命。生本教育所蕴含的主体性思想体现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概念,真正符合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力与创造力,让教学由“单向”变成“多向”。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把自己道德实践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向同学们与老师进行课程汇报,让学生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这种方式发挥了学生自身能动性,给学生舞台展现的机会,能够给思想品德课堂增添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