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近日专门对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作出指示。汪洋副总理指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农业领域展示发展成就、促进农产品贸易、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农交会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紧扣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有关方面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展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汪洋副总理要求,今后,要立足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创新方式,完善功能,努力提升农交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着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和农业生产流通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其在引领生产消费、助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对办好农交会、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作了重要指示。一是要持续推进农交会改革创新。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批示精神,不断拓展内容,积极创新形式,努力把农交会办得更好。要坚持展会“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不断创新,持续完善,推进农交会改革。在大力推进市场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要把农产品营销促销作为各省展示的重点内容,进一步交流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搞好当前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就要适应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新形式、新变化。要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组织农业生产;要扶持发展直供直销,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农社对接等为主要形式,让农业生产经营者分享流通环节增值;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优势。三是农业部门要抓好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农业丰收之后更需要重视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将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农产品销售的便利性,提升市场流通信息的对称性,提高农产品交易的公平性,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对各地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调研、总结和推广。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就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批示精神及韩长赋部长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认真研究,下一步将重点做好5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用市场的力量建设市场,积极发挥政府公益性投入的带动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国家级、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加强产地市场建设规划,建立产地市场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优化产地市场结构布局,完善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支持产地市场健全交易功能,发展电子交易,运用拍卖等公平交易方式,开展流通信息采集和发布,助力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构建成农民家门口的集货场、加工场、售货场,逐步形成运转灵活、互为补充、层次清晰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并以产地市场为核心逐步构建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
二是不断运用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发展订单销售等预购预销模式,重点推动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着力培养不同层次的电商企业,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融合协调发展。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现代流通方式应用能力,促进其想用、能用、会用电子商务平台、产销对接平台、电子拍卖平台等现代流通工具销售农产品。推进流通信息采集发布,加强农户信息服务,强化信息传播,促进产前引导。推进公平交易方式应用,大力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交易方式应用,加快推进农产品公开电子拍卖、实物拍卖,推动配套完善交易信息保密机制、交易资金保障机制。
三是探索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经销商组织化程度的管理方式。扩大市场流通主体的经营规模,提高经纪人和经销商能力和水平,提升市场流通主体的地位,促其通过产销联盟、产销协会等组织,多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增强其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开展交流、推进合作能力。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产品营销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服务能力强、运作规范、经营诚信的专业化农产品营销服务企业。探索推进经纪人、运销商与农民之间建立生产、流通利益共同体,推进以市场引导农业生产,提升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定价能力,让农民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利润。
四是探索建立品牌农业制度体系。科学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国际化的品牌认证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的创新与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与保护机制,逐步构建品牌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定期发布、动态管理,完善和规范农产品品牌的征集、推介、评选、培育和保护,为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生产经营者发展农产品品牌决心,提升消费者消费品牌农产品的信心。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制度,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区域特征、文化背景等赋予农产品的区域性、独占性和公用性,挖掘品牌资源潜力,丰富品牌内涵,突出地理、人文、生物特点,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开发整合、培育宣传、推广保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五是加快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治建设。依法加快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立法进程,明确市场定位,规范交易行为,保障合理权益,确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性质、市场建设主体、投资方式及运行模式作出相应的规定,营造公开、公平的法制环境。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武汉市、寿光市等地区农产品流通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推动实施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实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管理,构建职责任务明确、定位布局科学、互相衔接补充、运转高效流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对办好农交会、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作了重要指示。一是要持续推进农交会改革创新。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批示精神,不断拓展内容,积极创新形式,努力把农交会办得更好。要坚持展会“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不断创新,持续完善,推进农交会改革。在大力推进市场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要把农产品营销促销作为各省展示的重点内容,进一步交流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搞好当前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就要适应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新形式、新变化。要发展订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组织农业生产;要扶持发展直供直销,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农社对接等为主要形式,让农业生产经营者分享流通环节增值;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优势。三是农业部门要抓好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农业丰收之后更需要重视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将农产品流通和营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农产品销售的便利性,提升市场流通信息的对称性,提高农产品交易的公平性,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对各地农产品流通和营销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调研、总结和推广。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就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批示精神及韩长赋部长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认真研究,下一步将重点做好5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用市场的力量建设市场,积极发挥政府公益性投入的带动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国家级、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加强产地市场建设规划,建立产地市场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优化产地市场结构布局,完善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支持产地市场健全交易功能,发展电子交易,运用拍卖等公平交易方式,开展流通信息采集和发布,助力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构建成农民家门口的集货场、加工场、售货场,逐步形成运转灵活、互为补充、层次清晰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并以产地市场为核心逐步构建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
二是不断运用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社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发展订单销售等预购预销模式,重点推动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着力培养不同层次的电商企业,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融合协调发展。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现代流通方式应用能力,促进其想用、能用、会用电子商务平台、产销对接平台、电子拍卖平台等现代流通工具销售农产品。推进流通信息采集发布,加强农户信息服务,强化信息传播,促进产前引导。推进公平交易方式应用,大力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交易方式应用,加快推进农产品公开电子拍卖、实物拍卖,推动配套完善交易信息保密机制、交易资金保障机制。
三是探索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经销商组织化程度的管理方式。扩大市场流通主体的经营规模,提高经纪人和经销商能力和水平,提升市场流通主体的地位,促其通过产销联盟、产销协会等组织,多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增强其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开展交流、推进合作能力。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产品营销服务,努力建设一批服务能力强、运作规范、经营诚信的专业化农产品营销服务企业。探索推进经纪人、运销商与农民之间建立生产、流通利益共同体,推进以市场引导农业生产,提升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定价能力,让农民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利润。
四是探索建立品牌农业制度体系。科学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国际化的品牌认证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的创新与保护,加大政府扶持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建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与保护机制,逐步构建品牌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定期发布、动态管理,完善和规范农产品品牌的征集、推介、评选、培育和保护,为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品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生产经营者发展农产品品牌决心,提升消费者消费品牌农产品的信心。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制度,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区域特征、文化背景等赋予农产品的区域性、独占性和公用性,挖掘品牌资源潜力,丰富品牌内涵,突出地理、人文、生物特点,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开发整合、培育宣传、推广保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
五是加快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治建设。依法加快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立法进程,明确市场定位,规范交易行为,保障合理权益,确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性质、市场建设主体、投资方式及运行模式作出相应的规定,营造公开、公平的法制环境。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武汉市、寿光市等地区农产品流通一体化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推动实施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实行全产业链一体化管理,构建职责任务明确、定位布局科学、互相衔接补充、运转高效流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