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红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是春的象征,美的化身。古往今来多少美好诗句附丽于桃花身上,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同一事物,由于不同诗人从各自独特的角度来体察,往往可以塑造出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来。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的诗句,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窈窕、美丽的新娘,可谓两相得宜。
从此,诗人就常常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美人:“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曹植《杂诗》);“依旧桃李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女冠子》)。其中流传最广的可能要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所见,“人面”“桃花”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而今故地重游,花在人去,见花思人,让人黯然神伤。
桃花以其艳丽而招人喜爱,可是在唐代一些诗人眼中,桃花既无梅兰的君子之风,也无牡丹的华贵之质,桃花的艳丽也被视之为艳俗。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桃花就带有几份妖冶狐媚之气,平添几份轻佻浮浪之态。
李白在《古风十五首之十五》中写道:“桃李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诗人认为桃花虽蒙春风光顾而获得美丽姿质,但它华而不实,容易凋零;实质是对那些没有气节、偶然得势的小人的有力鞭挞。其实,桃李并非华而不实的花卉。人们常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来赞美它们。
在《古风十五首之六》中,李白笔下的桃花又是一个轻佻浮浪的形象:“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而在《赠韦侍御黄裳》中,诗仙更是直接指斥桃花卖弄姿色,迷惑路人:“桃李卖艳阳,路人行且迷。”
杜甫在《绝句漫兴九首之五》则云:“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诗圣干脆给桃花冠以“轻薄”的恶名。
李杜诗篇中的桃花虽说是别有寄托,但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他们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桃花一经他们品评为妖冶轻薄,其身价就一落千丈,甚至被人视之为“花中倡优”。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艳遇说成“走桃花运”,将色情事件说成“桃色事件”。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句。意借桃结果比喻嫁女生子,生动而形象,可以说这是对桃花比较公允的赞评。
人们对桃花的评价,真是褒在艳丽、贬也在艳丽。可是桃花任人评说,终究不改艳丽之姿。每到春来,桃花依旧烂漫开放,装点这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江西南康凤岗中学]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的诗句,诗中既以红艳的桃花来渲染姑娘出嫁时的喜庆气氛,又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窈窕、美丽的新娘,可谓两相得宜。
从此,诗人就常常以艳丽的桃花来比喻美人:“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曹植《杂诗》);“依旧桃李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女冠子》)。其中流传最广的可能要数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所见,“人面”“桃花”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而今故地重游,花在人去,见花思人,让人黯然神伤。
桃花以其艳丽而招人喜爱,可是在唐代一些诗人眼中,桃花既无梅兰的君子之风,也无牡丹的华贵之质,桃花的艳丽也被视之为艳俗。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桃花就带有几份妖冶狐媚之气,平添几份轻佻浮浪之态。
李白在《古风十五首之十五》中写道:“桃李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诗人认为桃花虽蒙春风光顾而获得美丽姿质,但它华而不实,容易凋零;实质是对那些没有气节、偶然得势的小人的有力鞭挞。其实,桃李并非华而不实的花卉。人们常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来赞美它们。
在《古风十五首之六》中,李白笔下的桃花又是一个轻佻浮浪的形象:“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而在《赠韦侍御黄裳》中,诗仙更是直接指斥桃花卖弄姿色,迷惑路人:“桃李卖艳阳,路人行且迷。”
杜甫在《绝句漫兴九首之五》则云:“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诗圣干脆给桃花冠以“轻薄”的恶名。
李杜诗篇中的桃花虽说是别有寄托,但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他们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桃花一经他们品评为妖冶轻薄,其身价就一落千丈,甚至被人视之为“花中倡优”。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艳遇说成“走桃花运”,将色情事件说成“桃色事件”。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句。意借桃结果比喻嫁女生子,生动而形象,可以说这是对桃花比较公允的赞评。
人们对桃花的评价,真是褒在艳丽、贬也在艳丽。可是桃花任人评说,终究不改艳丽之姿。每到春来,桃花依旧烂漫开放,装点这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江西南康凤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