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扣错第一颗纽扣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众多孩子中,最受母亲喜爱。
  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时,他可以飞快地完成复杂的计算,这常常令老师吃惊甚至不理解。
  在一次测试中,他顺利完成微积分运算。老师迪卡尔认为他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单独完成运算,就把他留下来,让他交待“作弊”的经过。他说,他每当思考问题的时候,各种演算便在眼前生动浮现,试卷上的题目都可以不动笔墨自动分解,得出结果。迪卡尔认为眼前这位学生是在胡言乱语,非常生气地斥责说,荒谬之极。他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并没有任何错误,于是拒绝交待。
  天渐渐黑了下来,可是迪卡尔还没有放他回家的意思。他的哥哥丹尼尔奉母亲之命一路找来,在迪卡尔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他。丹尼尔从迪卡尔那里了解情况之后,也劝说他早点承认错误,并承诺在母亲面前替他保密。在哥哥的软磨硬泡下,他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作弊”。
  一个星期后,母亲收到了学校寄来的信。她打开信,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她不愿意相信信上所说的是事实。面对母亲,他把考试经过全都说了出来,曾发明过打蛋器的母亲坚信儿子不会作弊,鼓励他说:“我的孩子,你是正确的,但你承认‘错误’的同时又犯了错误,请你记住,一件衣服如果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会一错到底,只要是正确的,你就要坚持下去。”
  后来,他去了美国,在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他发现爱迪生发明的直流电有很多缺陷,就提出了研发交流电的设想。爱迪生认为这个无名的年轻人太狂妄,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他异常苦恼,在坚持与放弃间犹豫不决。他给母亲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讲了遇到的困惑。很快,他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上面只有一句话:“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于是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异常坚决,即便在爱迪生面前也毫不示弱。由于意见不合,两人很快分道扬镳,从此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电流之战”。
  有一天,他刚刚做完报告,信差就送来一封他母亲病危的电报。他急忙赶到火车站,挤上一列正在启动的火车。下了火车又换马车,等他赶到家里,刚巧来得及陪母亲度过最后几个小时。母亲在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说:“你终于来了,我的孩子,我的骄傲。请记住,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话还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经过一番努力,他发明了交流电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发电机,交流电的出现直接威胁着爱迪生所经营的直流电生意。基于利益上的冲突,爱迪生极力打压他的发明,甚至在众多报刊上宣称他是科学界一大“异端”,而他却以沉默回击,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坚持着。
  1893年,他展示了无线通讯并成为“电流之战”的最终赢家,成了备受尊敬的美国最伟大的电子工程师之一。他提出了各种超越时代的构思,为了把构思转变成现实,他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最终独自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在享受着他的发明成果。他就是超越爱迪生的尼古拉·特斯拉,在美国历史上可以媲美任何人的发明家。
  他在自传中写道:“我母亲是一位天才的妇女,她告诉我扣错第一颗纽扣将一错到底,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扣错过第一颗纽扣。”人生关键的只有几步,走错一步,也许将错过一生的精彩,所以,人生不能扣错第一颗纽扣。
  [感悟]做事如穿衣,如果第一颗纽扣扣错,往往就会顺势一错到底,进而导致所有的扣子全扣错。作者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做人、做事,都得确定一个基点和目标,这个基点和目标,就是“扣好第一颗纽扣”。因为生活中的扣子扣错了可以轻易重来,但人生旅途的扣子是经不起重来的。尼古拉·特斯拉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能够以智慧来认清自己,并坚守自我。这份执著,值得尊敬和学习。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埕口镇中学]
其他文献
【考纲解读】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也是高考的必考点,能力层级为A级。由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情况来看,所选的汉字都是考生平时易错的字。本考点具有单一性,以单考字形为主,既有传统的对错别字单独命题的题型,也有结合字音、词语混合命题的题型,还有以句子中出现错别字的命题方式,都以单项选择的方式出现,题量为1道,分值一般稳定为3分。而命题材料的选择则灵活务实,从课本内容到鲜活的媒体资料
期刊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倒合了我的心情。我苦笑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投入了雨帘。  我只是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也不知道要去哪儿,或许只是想让自己受受雨水的洗礼,清醒头脑罢了。  是的,我又考砸了。难道正如妈妈所说,我进年级前十名是由必然到偶然,终于要堕入到不可能了吗?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不是滋味。  试卷,被我塞到了桌子的最深处,用一堆书挡着,我知道,我还是不敢面对。这种变化太突然了。我宁
期刊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八大考点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中的一部分,侧重于挖掘语句的思想内涵,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一般在散文类文本的题型中出现,小说文本中有一些让考生揣摩人物情感的句子,也可以归入这一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解法为:抓取句中的关键词,将关键词的内涵放到文中去落实,再放回原句进行整合。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类题目的考查呈现以
期刊
【问题点击】  材料作文是一种融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写作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它符合高考作文“限而不死”、“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因而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对这一作文命题形式掌握得并不好,审题不过关,经常出现偏题、跑题的错误立意现象。  【失误传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一圈地飞舞,显然,它
期刊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小说,文章通过写峰子回乡教书的故事,反映出一个令人思考的主题,反映出一些世人的低俗和偏见意识。作者独特的选材和高深的立意令人佩服。从写作的角度看,以下几点可供写作时借鉴:  1.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文章中只有简短的一处环境描写:“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虽说环境描写的文字不多,却
期刊
小小说《父爱不矮小》从父亲的外形特点入笔,视角独特,慢慢地展开一幅父爱的画卷。小说行文朴实,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温婉细致、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1.明晰的线索情节。  小说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她”对父亲由“怨”到“爱”的情感变化。小说开篇围绕一个“怨”字来展开情节。小学时,“她”因为参加学校的一台联欢会落选,明白了自己
期刊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贵强大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缭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无论是“清泉石上流”抑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亦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些宁静恬淡或激昂的声音给人们注入新的生活的激情与动力。  叶子落地的声音让我们懂
期刊
大海是浩瀚无边的,大海是博大精深的,大海是波澜壮阔的……说到大海,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印象;而大海在诗人的笔下更是多姿多彩的。张若虚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宁静和谐,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豪迈,舒婷有“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的怅惘迷茫,海子有“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超凡脱俗,普希金有“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
期刊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对于宗教的认识,古今中外虽各不相同,但宗教意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有人说,诗歌只有与宗教结合被神灵指引才有可能产生好诗,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泰戈尔的《飞鸟集》等。这一观点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
期刊
我喜欢窗。  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树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它带来风的舒畅,光的明亮。它更是生活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片心境,一点安慰,或一些希望。  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闲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跳上跳下,也许三只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见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