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母亲的思念就像春天的小草,蓬蓬勃勃地长满了我的心田。
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作为家中长女,她聪慧、勤劳、坚强而独立。嫁给父亲后,他们在南通的如东岔河镇安了家。
母亲永远在忙碌,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生火、买菜、烧饭、洗衣……直至深夜。常常是我们一觉醒来,母亲还在干活。她那煤油灯下放大了的身影是我童年百看不厌的“动画片”。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业余时间缝制蚊帐,做婴儿穿的虎头鞋。夏天做这些手工时,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她用厚厚的布将腿脚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将下半身藏在木桶里,就这样,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辛苦劳作。
在我年幼的记忆中,她几乎从不生病。印象中只有一次,她从菜市场回来的路上,不知什么原因虚脱得晕倒在路边。长大才知道,母亲并不是身体硬朗,而是艰难困苦的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如此拼命。“为妻则弱,为母则强”。母亲像一棵大树,为我们挡雨、遮阳。
母亲“护犊”在小镇是出了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母亲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换粮食,保证我们六个孩子的温饱,而她和父亲由于营养不良,双双患上浮肿病。
日子如此艰难,镇上一户人家看三姐长得漂亮可爱,就想抱回去作养女,几次请人登门,母亲执意不肯。再苦再难,母亲也要亲手把我们抚养成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母亲对子女的付出就像一条河,涓涓流淌着对我们绵远深沉的爱。从小到大,我们很少听到责备。在她眼里,我们都是最优秀的。记得我刚到入学年龄,母亲带着我面试。老师拿出一盒粉笔头,问我有多少支。我数完告诉老师,“一共25双!”老师问:“25双是多少?”“就是50个呗。”回家的路上,我有些忐忑:“学校会不会录取我?”母亲信心满满,“不取别人也会取你的。”这句话,激励了我一生。
父母十分看重我们在学校取得的成绩。我们得的每一张奖状,他们都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前几年,老家拆迁。我从“荣誉墙”上启下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奖状,装好带走。这些是父母最看重的也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母亲没有念过书,但她知道读书的重要,矢志培养我们成才。为了挣学费,每到寒暑假,母亲就带着我们勤工俭学。到酱菜厂切萝卜,为轧花厂缝棉花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的艰难锤炼了我们的意志。
1964年,二姐考上了南京医学院。为了筹措学费,一向骄傲的母亲放下自尊,到处借钱。我曾看过母亲的账本,上面记满了来往账目。母亲就这样借借还还,供我们读书。大哥、大姐、二姐先后参加工作,母亲的脸上终于有了舒心的笑容,她常常念叨,“我家的日子就要好过了,我已经听到幸福的脚步了。”在那个年代,我们兄妹六人,两个念完大学,一个考上中专,这在我们小镇并不多见。
母亲不仅给了我们血肉之躯,把我们抚养长大,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母亲是家里的主心骨,大事小情都敢于担当。在我的心目中,只要母亲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母亲诚实守信,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母亲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虽然家境不宽裕,但总是力所能及地接济别人。她上了年岁后,更是经常把儿女给她养老钱送给有需要的人。她始终认为,“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她并不富有,但所给予的精神财富却让我们一生享用不尽。
2007年3月13日,母亲因心脏衰竭,离开了我们,享年94岁。我们兄妹在父母合葬的墓碑上,刻下“思念”两个大字。因为没有更好的语言,能表达我们对母亲深深的眷念。
四年来,我对母亲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几回梦里相见,她的目光还是那样的慈爱而坚定,给我以赞许,给我以激励,引领着我在人生路上不畏艰险,跋涉远行!
(编辑李婉莉[email protected])
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作为家中长女,她聪慧、勤劳、坚强而独立。嫁给父亲后,他们在南通的如东岔河镇安了家。
母亲永远在忙碌,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生火、买菜、烧饭、洗衣……直至深夜。常常是我们一觉醒来,母亲还在干活。她那煤油灯下放大了的身影是我童年百看不厌的“动画片”。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业余时间缝制蚊帐,做婴儿穿的虎头鞋。夏天做这些手工时,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她用厚厚的布将腿脚严严实实地包起来,然后将下半身藏在木桶里,就这样,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辛苦劳作。
在我年幼的记忆中,她几乎从不生病。印象中只有一次,她从菜市场回来的路上,不知什么原因虚脱得晕倒在路边。长大才知道,母亲并不是身体硬朗,而是艰难困苦的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如此拼命。“为妻则弱,为母则强”。母亲像一棵大树,为我们挡雨、遮阳。
母亲“护犊”在小镇是出了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母亲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换粮食,保证我们六个孩子的温饱,而她和父亲由于营养不良,双双患上浮肿病。
日子如此艰难,镇上一户人家看三姐长得漂亮可爱,就想抱回去作养女,几次请人登门,母亲执意不肯。再苦再难,母亲也要亲手把我们抚养成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母亲对子女的付出就像一条河,涓涓流淌着对我们绵远深沉的爱。从小到大,我们很少听到责备。在她眼里,我们都是最优秀的。记得我刚到入学年龄,母亲带着我面试。老师拿出一盒粉笔头,问我有多少支。我数完告诉老师,“一共25双!”老师问:“25双是多少?”“就是50个呗。”回家的路上,我有些忐忑:“学校会不会录取我?”母亲信心满满,“不取别人也会取你的。”这句话,激励了我一生。
父母十分看重我们在学校取得的成绩。我们得的每一张奖状,他们都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前几年,老家拆迁。我从“荣誉墙”上启下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奖状,装好带走。这些是父母最看重的也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母亲没有念过书,但她知道读书的重要,矢志培养我们成才。为了挣学费,每到寒暑假,母亲就带着我们勤工俭学。到酱菜厂切萝卜,为轧花厂缝棉花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的艰难锤炼了我们的意志。
1964年,二姐考上了南京医学院。为了筹措学费,一向骄傲的母亲放下自尊,到处借钱。我曾看过母亲的账本,上面记满了来往账目。母亲就这样借借还还,供我们读书。大哥、大姐、二姐先后参加工作,母亲的脸上终于有了舒心的笑容,她常常念叨,“我家的日子就要好过了,我已经听到幸福的脚步了。”在那个年代,我们兄妹六人,两个念完大学,一个考上中专,这在我们小镇并不多见。
母亲不仅给了我们血肉之躯,把我们抚养长大,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母亲是家里的主心骨,大事小情都敢于担当。在我的心目中,只要母亲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母亲诚实守信,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母亲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虽然家境不宽裕,但总是力所能及地接济别人。她上了年岁后,更是经常把儿女给她养老钱送给有需要的人。她始终认为,“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她并不富有,但所给予的精神财富却让我们一生享用不尽。
2007年3月13日,母亲因心脏衰竭,离开了我们,享年94岁。我们兄妹在父母合葬的墓碑上,刻下“思念”两个大字。因为没有更好的语言,能表达我们对母亲深深的眷念。
四年来,我对母亲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几回梦里相见,她的目光还是那样的慈爱而坚定,给我以赞许,给我以激励,引领着我在人生路上不畏艰险,跋涉远行!
(编辑李婉莉[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