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母校如母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二中学生博物馆里,有这样一组展品:—支蘸水笔,一个墨水瓶,旁边写着:“饮水思源,母校如母。刘绍棠,1994年2月”。这是学校知名校友、“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在校庆时赠送给学校的,这是他笔耕不辍的工具,更代表了他对母校、对恩师深深的眷恋和感激。
  提到刘绍棠,还要从1948年夏天说起,那时还叫“北平市立第二中学”的二中进行了它在旧中国最后一次招生考试。因二中是老校、名校,又是公立学校,学费低而教学质量高,平民学生都踊跃报名。别看初一才招三个班,但报名的却超过5000名,最后刘绍棠以满分和状元的身份考入。而如今,刘绍棠一提起母校,总是神采飞扬地谈起学校“国文台柱子”潘逊皋先生以及心中涌动的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从上世纪末以来,中小学作文课历来是命题作文,可是自小受大运河风情熏陶,有着一肚子充满乡土气息的故事,刘绍棠竟在作文簿上写起小说来。潘先生惊喜地发现了这个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是一株难得的好苗子,不仅包容了这种“越轨”,甚至在作文讲评课上朗读起他的小说来,还在课下给他开“小灶”,于是刘绍棠成了潘先生宿舍里的“常客”,每天下晚自习到熄灯之间的20分钟,是这一老一小“忘年之交”欢聚的时间。刘绍棠爱听潘先生吟诵古诗,讲轶事传奇,还爱没完没了地请教问题;潘先生则爱听这个全班岁数最小、剃着光头、总是考第—名的班讲他的穷账房父亲、大运河的风情和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题材”。此时,在刘绍棠眼里,潘先生再也不是可敬而不可亲的严肃尊长,而是他古文知识和小说写作的老师。
  刘绍棠入学前后,二中的壁报琳琅满目,争奇斗胜,堪称“壮观”。他一进校园,就被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壁报吸引住了。他决定创办一个独立的“雄鸡文学社”,和高年级同学一比高低,作品就发表在班级壁报《雄鸡》报上。渐渐地,这个壁报竟然拥有了相当大的读者群:他们的“雄鸡效应”也引发了更多的文学“团体”出现。
  不久,北平解放,二中的文学活动上升了一个档次:吴晗等文化名人来学校讲课,刘绍棠等文学爱好者参加了由老舍、赵树理等作家创办的大众文艺创作研讨会,听名家的讲座。在此期间,潘逊皋等名师更是循循善诱。从初二年级开始,刘绍棠的小说开始陆续出现在《北京青年报》《新民报》《河北文艺》上,于是他就有了“神童作家”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师恩难忘》,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等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
  五十年代中后期,二中学生的文学活动更加活跃,成立了校级的文学社团“春柳社”,作品由原来那种一期一换的壁报变成了成员们自己刻版、油印、装订而成的小册子。“春柳社”的活动除了写作、印社刊以外,就是诗歌朗诵会了。舒乙、尹世霖、韩少华等都是组织者、名星、获奖者,集创作、朗诵和组织于一身,后来他们都成为了文坛上的成功者。到了新世纪以来,学生的文学活动更是层出不穷,每到招新的季节,文学社新颖的招新告示前总是人头攒动,怀揣文学之梦的莘莘学子们踊跃加入到这个团队里。
  二中素有“作家摇篮”之称,从五十年代说起,文坛上被并称为“四小天鹅”的四位著名青年作家中就有刘绍棠、从维熙两位是出自二中门下。之后,又先后涌现出韩少华、尹世霖、舒乙、孙武臣等,以及还在中学就已有单行本出版的朱佤佤、张悦悦、许言,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北京二中现象”,这与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办学宗旨分不开,当然也得益于二中的文学社团的蓬勃发展,而文学社团的发展与刘绍棠发起的“雄鸡文学社”,为后来的二中学生打开一片文学创作的天空也是分不开的。
  □ 栏目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稳定仍是北京市高考主旋律,变化体现新课程理念    2010年高考英语卷是北京市实施自主命题的第9个年头,新《考试说明》体现的是“整体稳定、局部微调、稳中有进”。整体稳定就英语卷而言将意味着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仍将突出近年来的试题立意,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突出语言能力的灵活性、实践性、交际性考查的北京特色;融入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2010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将出现“局部微调”。  新《考试
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培训”专题研究针对班主任教师工作繁杂、心理压力大的特点,开设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维护课程,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和教师职业,完善生涯发展规划;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预防职业倦怠;并给予教师人际沟通方面的具体指导,促使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及自己的家人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网络,
编辑提示:  做情绪的主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与欢乐。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可能高兴,可能忧愁,可能恐惧,也可能愤怒。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下面我介绍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供同学们调控情绪时参考。  注意转移法。当人的
在读过的教师博客里,感觉赵赵最独特。没见过人,没说过话,甚至没见过照片,但从她的文字里,能感觉出一种特别的味儿。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叫贵族气。从容,淡定,优雅,似乎万事过眼,宠辱不惊。又灵动,闪跳,通透,像无影脚,或迷踪拳:看上句,你永远猜不出下句要说什么。像高手下棋,乍一看,凌乱,无章法,实则,行云流水,心里有谱。  这“谱”,不只在文字的收放或经营,而在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人说,从文字里能看出人来
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让学生在耳听、眼看、脑思、嘴说、课内课外的学习过程中,亲身实践研究的过程,探索掌握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升华为情感的瞬间交融。概括地说,就是让学生成为自主研习历史知识的成功体验者。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感知、理解、反思到再感知……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一次综合研究改革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理论和政策上有一系列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决定》将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之首,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总动员、
建校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二附中的教育主张和办学特色。1995年,以林福智校长为代表的二附中人,在总结几十年实践、思考与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掀起了加强人文教育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研究与实践热潮,随后提出将“人文”和“自主”作为二附中办学特色进行研究和建设。18年来,二附中“自主”特色的建设经历了从关注学生的
石利颖,幼儿园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等。2011年9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从教19年来,石利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点滴实践、幸福坚守、无私奉献。“用笑容点亮孩子心底的光辉,用接纳给予孩子前行的力量,用赞美预言孩子成功的方向”,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和执著追寻。她付出青春与激情,用爱心架起一座座心桥,用真情
2010—2011学年度,我校按照市级项目学校的推进要求,在《中山街小学艺术特色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围绕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推进,在梳理办学思想、提供机制保障、培训发展教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通过加强宣传、精心策划、科学管理、强化实践、制定评价标准等方式,打通艺术教育通道,确保艺术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上的优先落实。   我校注重艺
近年来,我校致力于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实施,通过深度挖掘该课程资源,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该课程中都有所收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校梳理出一套较为科学、深入、细致的博物馆课程,可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实现校外教育的体系化、外延化、科学化。  共同的社会责任是与博物馆深入合作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我们将视角逐步转向校外。我们发现,学生欣赏视域的宽度与广度对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