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之必要性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也日臻完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集中表现在现有诉讼法律制度不能很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矫正犯罪难度加大,加害人难以回归社会,诉讼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而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则是解决此难题行之有效的途径。
  所谓刑事和解制度是指被害人与加害人在检察官主持下,通过加害人向被害人认罪悔过,征求被害人谅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之后,由检察院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一、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是保护刑事被害人利益的需要
  首先,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被害人诉权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困难。我国刑诉法规定,被害人享有辩护权、请求抗诉权、对不起诉案件的申诉权和起诉权以及其他多项诉讼权能。从应然角度看,被害人的刑事诉讼权利设置较为全面和客观。但是,从实然角度看,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这些诉权因设置的非科学性而行使较为困难。例如,被害人在对不起诉案件行使申诉权和起诉权时,发现受案检察机关在做出不起诉决定之前已征求上级检察机关的意见。如若被害人再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诉,实则毫无意义。而当被害人转向行使起诉权时,检察机关并不提供有关案件材料,由被害人自行收集证据、出庭举证,其难度显而易见。另外,被害人请求抗诉权的行使,须由检察机关决定,实践证明,检察机关因被害人请求而提请抗诉的微乎其微。
  其次,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可保障被害人民事赔偿請求权的实现。尽管法律规定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民事赔偿请求权,但多数情况下被害人得到的却是法院以判决书形式打的"欠条",无法使其摆脱因加害人犯罪造成的生活困境。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轻微刑事案件采取公诉方式进行处理,被害人民事赔偿请求权难以实现;而采取和解不起诉或撤案方式处理,被害人民事赔偿请求权则基本实现。
  再者,建立刑事和解制度也是被害人精神抚慰权的需要。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显然不利于安抚被害人内心的创伤。另外,司法人员往往容易忽视、甚至漠视被害人内心的感受,不能提供一个被害人诉说和发泄的平台,可能导致被害人精神过分压抑以寻求报复得以解脱,最终走向犯罪。
  二、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利于克服传统刑罚带来的交叉感染的弊端,实现加害人再社会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一种以监禁刑为主导的刑罚体制,认为只有监禁犯罪分子,使其身体受到折磨,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不可否认,实践中有因害怕监禁所带来的痛苦而放弃再犯的成功范例。但是,监禁刑究竟给刑事罪犯,尤其是轻微刑事罪犯,短期因羁押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相互传染恶习,不利于服刑人员的矫正。
  我国的刑罚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我们应当看到,刑罚因其固有的强制性和严厉性,一般情况下,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后果将会极大地阻遏人们犯罪的冲动,已经失去自由或即将失去生命的人,则更会深刻体会到自由与生命的珍贵。但是,在传统的刑事理论和实践中,刑罚的惩罚功能显然是被过度地夸大了。近现代以罪犯为中心的监禁矫正政策的失败,更是说明单纯的刑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我国刑事犯罪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考察发现,多年来,在声势浩大的"严打"、"专项斗争"的持续高压态势下,刑事发案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各种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等更是层出不穷,各种监管劳教场所也大都人满为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当然有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原因,但刑罚惩罚功能的局限性,却已经从一个侧面充分表现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监禁刑为主导的刑罚体制,认为只有监禁罪犯,对其实行强迫劳动,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然而,司法机关的实证研究表明,对轻微刑事罪犯实行短期监禁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利于服刑人员的矫正,而且出于对回归社会的种种顾虑,也容易导致再犯,使得累犯数增多。基于对刑罚惩罚功能有限性的判断,刑事和解制度也因而成为传统刑事责任追究制度的合理补充。
   在刑事和解制度下,加害人和被害人就犯罪的影响进行直面的交流与沟通,被害人宣泄了内心的痛楚与不满,加害人亦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从而真诚悔过并努力弥补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和解的后果,不仅使被害人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得以弥补和抚慰,同时也有助于加害人正义感的产生。尤其对于轻微犯罪的加害人而言,如果和解协议的达成与履行,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自此归于终结,将使加害人避免了继续程序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羁押和监禁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及时并更加自然地回归社会。
  三、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诉讼经济
  现代法律制度除了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诉讼经济。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国家对司法资源的投入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一方面刑事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轻微的刑事案件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大量司法资源被消耗在应对不严重的犯罪和犯罪人身上,影响了重大刑事案件的办理。为了提高司法活动的经济效益,应当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经济资源的耗费作为对法律程序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价值标准,并在具体的司法活动中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说,法律程序应尽力缩小诉讼成本,而达到最大化收益。作为重要程序法的刑事诉讼制度自然也不例外,贯穿整个刑事诉讼中的诉讼经济也是不可缺的,不起诉制度则体现了诉讼的经济原则。同样,刑事和解制度在吸收不起诉制度内核的基础也体现出诉讼的经济原则,使得特定的案件在不交付审判的情况而终结,缩短了诉讼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法院得以集中精力去处理更为重要的案件,从而达到诉讼经济的目的,提高了司法操作中处理刑事案件的效率。
  四、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有社会矛盾也凸现出来,刑事冲突是其中最为激烈的一种。而刑事和解不诉制度作为解决刑事冲突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条新的实践思路。我们知道,刑事冲突或犯罪往往对正常、平静、和谐的社会关系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与破坏,也即通常所说的犯罪客体。这时,和谐社会的核心需求就是要将被冲突或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予以恢复。而刑事和解不诉制度则顺应了这一需求,其根本任务是使得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得以恢复,而且是一种内在的恢复,有别于以往那种"打击求和谐"的表象恢复。后者是在被害人、加害人与社会利益同等减损情况下的一种简单恢复,而前者则是一种积极、全面的恢复:对被害人而言,修复物质的损害、治疗受伤的心理,使财产利益和精神利益恢复旧有的平衡;对加害人而言,向被害人、社会承认过错并承担责任,在确保社会安全价值的前提下交出不当利益从而恢复过去的平衡;对社会而言,受到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了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共同修复,从而恢复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从实践角度看,以刑事和解不诉方式办理的案件,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都比较好。被害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加害人受到教育,付出代价,保住工作,双方矛盾得到化解。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核心需求就是要将被冲突或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予以恢复。有理由相信,积极引入此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刑事和解理念,并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模式,必将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王建兵,男,如东县人民检察院。
  
  
其他文献
2月3日,云南丽江县发生强烈地震。这场百年不遇的震灾,给丽江县各族人民造成了惨重损失。 February 3, Liji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 once-
近来去了一些地方,多是胜景风华之地,就写了点感触,断简散章,管中窥豹,算是对我心仪的风景,小小回报。  一在安溪喝茶想到苏东坡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在苏东坡的众多咏茶诗中,令人难忘的是这首《浣溪沙》,虽游历之作,却在赏景饮茶的平常物事中寄寓深意,茶与事,茶与情,茶与时光人生,尽显其中。  对于茶,我十分喜好,有点依赖,有如饭食,一日数餐,凡饮水多是热茶,外出坐车或
年轻时候,你老太祖就是个赌徒。靠赌钱过日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怕有三百天坐在赌桌上,剩下六十天没上桌,是因为没钱。看别人赌,喊吃饭都喊不走,还会插几句嘴。你家那个老太祖,就这么个人。  我忘了奶奶为什么忽然讲起这个话题。那时候,大约是夏末秋初时节。我七八岁。那天下午,奶奶站在田埂下,右手握镰,左手揪草。镰刀贴着埂子边的泥地朝前有节制也有节奏地拖动,草茎纷纷断在奶奶的手里。那时候,青草一蓬蓬地长得
云南省陆良县人武部党委,积极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认真贯彻《兵役法》,加强对全县人民的国防教育和各级人民武装部的职能责任感,连续10年在兵员征集工作中,组成了强有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去年11月30日,子夜。太竹县民兵治安联防队队长蔡雪强和退伍军人谢圣国等6人驾驶着巡逻车从双马加油站巡逻至郎家坳农行储蓄所时,突然看见对面走来
“敬爱的驻乐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热情欢迎您和随行家属于2月17日至24日来我司乘车,全部免费优待,以表示我们的微薄之意。”2月13日,乐山市第三汽车运输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的采风之旅,让我倏然间想起一段农人夫妇的精彩对白:家中修缮,在角铁上需用螺丝固定一块木板。螺钉从角铁和木板的眼中穿越后,拧上螺帽算完。农夫压着角铁和木板,农妇拧螺丝半天没拧上去说:咋不合窍(配套)!农夫问:公的(螺钉)母的(螺帽)?农妇答:母的。农夫问:对端(正)了没?农妇答:端了。农夫说:你来压着,我拧。两人换了位置,农夫没怎么费事儿就拧上去了。农妇问:拧上去了?一脸的佩服和爱意。农
通过傣族泼水节与德昂族浇花节的比较分析认为,由于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时空、族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泼水节与浇花节在节日的表达上存在诸多的相似,形成了一种模糊而暧昧的关
最近,武警某支队战士刘同伟在探家期间,利用在部队学习的法律知识帮哥哥刘建伟打官司,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3月,小刘的哥哥贷款买了一辆汽车,与本县东风水泥厂签订了运输合
一  1988年,8月  我总怀疑那并非我真实的记忆,但那副画面却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半明半暗的暮色中,各色光影在高墙上闪烁。平日里那只是一面普通的灰墙,孤零零地矗立在操场中央,但在某些特别的晚上,人群从四面八方聚拢,等待露天电影开场,一切都变得格外热闹。我不记得都看过些什么,音乐,画面,对白,全没留下半点印象。但我却始终记得那种魔法一般神秘的气氛,许多人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伸长脖子张望。墙上的光淌